《红楼之磨石为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楼之磨石为玉- 第1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林黛玉怎么可能劝进李修走这条路,果断否定:“爹爹,皇权是个死循环,您又不是不知道,何况三郎早已看的分明,必不会被什么余波推回去走这条路。”

    林如海苦笑一下:“我这不是给你和女婿站台来了吗?此事由为父收尾吧,你和修儿的清名,不容有失。做老丈人的,怎么也要帮着女婿一把。”

    黛玉愁眉不展,就没个两全之策了吗?

    有了!

    黛玉忽然想到了西域故事,因为人手不够,李修强行让女人们出来做功,一下子把西域的男人们的自尊心给打掉了。挣得还没老婆多呢,哪来的脸在家里吆五喝六。

    男女平权的基础是什么?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女人可以自己赚钱后,对男人的依赖程度能下降一半。

    不是天下男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反对我林黛玉吗,那我就拉天下女人主动的站出来分权。

    想到就去做,刚想着出门去找地方开工厂,李修就笑呵呵的进了大门。

    抱着错愕过后掉眼泪的林黛玉,李修跟老丈人商量一件事:“江宁新立省,下面的污泥浊水有必要清一清。岳父不考虑一下扫黄打黑吗?”

    林如海问明白是什么意思后,一拍巴掌:“甚好甚好!就依贤婿的意思,好好的挖挖泥沙。”

    李修还特意嘱咐一句:“凡是在青楼抓的,务必让他们家人领回去。”

    林如海大笑:“有老婆的就让老婆来领对不对?”

    林黛玉也想明白了其中意思,破涕为笑,嗔怪三郎怎么早不给她出这个主意。

    李修能怎么说,说自己忙还是说你不该擅自做主?

    一叠声的说自己错了,早该陪着黛玉一起回来金陵的。

    林如海咳嗽两声,不满的瞪了一眼女儿,看着他俩没人理自己,悻悻然出门办公。

    把一腔不满之气,发泄在了要倒霉的那些人身上。

    可想而知,被老婆从青楼领回家的男人们,小日子怕是要不好过几天。

    趁此机会,各种后手就可以摆布开来。这一手移花接木,李修看多了也就会了。

    “少给我卖乖。”黛玉眼睛里是化不开的柔情,心里是填满了蜜意,嘴里却不肯承李修的情。

    “你早知道会如此的对不对?所以你才迟迟没有动作。可是三郎,你有没有想过,中原不同西域,晚一天动作,就要有多少女人家跳进这个火坑?”

    李修刮刮她鼻子:“所以你就义无反顾的充当了先锋?”

    黛玉俏皮的皱皱鼻子,嗯了一声:“我虽有孤标傲世偕谁隐的做派,但也有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本性。能救的,我必定要救。”

    李修惟有爱怜的抱紧她:“我教你个办法,要不要听。”

    “要不要妾身焚香沐浴恭听呀?”

    淘气的黛玉把李修哄进了浴室后,抱着他的衣服走了。这就是对李修小小的惩罚,谁让他这时候来看自己的笑话呢。

    回了自己屋,喊来惜春面授机宜:“金陵将要清退青楼,你把最大的那几家好好写写。告诉世人,他们是如何的喝着人血,践踏人命。有不明白的,去找那些苦命的问。”

    惜春眼睛一亮:“是不是有了对策?”

    黛玉咬着自己嘴唇不肯说,惜春眼珠一转,故意的哦了一声:“原来姐姐的卧龙凤雏来了啊。”

    黛玉羞红了脸:“也怪我的见识低了。要不是他来解了困局,我还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呢。”

    惜春反而劝她:“自古能成就大事的女人家,又能有几个?我等都是被养在深闺的,若不是遇见了李三哥,对外面的事又能知道多少。姐姐也莫要妄自菲薄,我惜春可是对你钦佩的紧呐。敢让天下女人站起来,就是你林黛玉的大功德了!快说说,后面的事该怎么做?”

    “仿西域的例子,让女人们走出家门务工去。你也知道的,我们女人但凡能养活了自己,必然不会受窝囊气的。”

    惜春却点醒了林黛玉:“林姐姐可知要做什么厂子吗?”

    一下子把黛玉给问住了,从来都是李修说做这个做那个,她才有了主心骨一样去帮着谋划。真要轮到自己下决定,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了。

    黛玉红着脸叹口气,看来,自己还得给某人送衣服去。

    惜春仿佛明白些什么,笑嘻嘻的告辞。黛玉送她出了门,找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进到里屋浴室,温温柔柔的给泡热水澡的李修搓背。

    直到洗没了半桶水后,李修才出来找人,黛玉没干衣服穿了。

    当天半夜,十里秦淮惊现十面埋伏,金陵城里闹翻了天,城狐社鼠抓了能有过千,大牢里人满为患。

    最奇特的一幕,在天亮时出现了。

    秦淮河一侧的楚馆前面,密密麻麻蹲满了衣衫不整的男人家。

    个个藏住了脸,不敢抬头。

    有发狠的,被棍棒枪托一顿招呼,鼻青脸肿的躺在地上喘气。

    有喊我有功名的,兵卒们热情的过去问他的老师是谁?是不是也在这一大群人里呢?

    直到日上三竿了,衙役们才赶着一连串披枷带锁的人,绕着半个城来到了金陵府衙,一个个的问过姓名住址后,自有人前去敲着锣过去报信。

    李修指示,一切按照中举办理。怎么热闹怎么来。

    把新上任的金陵府尹吴天佑难为坏了,本想着劝说督帅几句,被自己女儿,前皇妃吴妃给拦住了。她就是拎着枪战斗在金陵皇宫第一线的嫔妃带头人。

    “爹,您糊涂了不成!您以为李修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他是要给天下女子平权。这个忙,您一定要帮。就连我也要去捧捧场。”

    吴天佑就是江南为二没有跟着甄家起哄的原宁国公府知府,陆鸣的主意把他挪到了金陵做知府,和林如海做上下级。

    “女儿啊,这能行吗?”

    吴妃本名吴孟姚,一挑眉毛跟自己父亲说道:“别人行不行的女儿不知道,可李江流一定能有办法做成。女儿十五入宫,二十封妃,别的本事学到,看人却是看不错的。”

    吴天佑也是宠着自己这个做了寡妇的女儿,一狠心,就按着李修的指示去做事。

    真是敲锣打鼓的把消息送到每一家,甭管是深宅大院还是陋巷窄街,都要男人们的妻子去领人。

    没媳妇的怎么办?

    有老娘还在的也行。婶娘、姨娘、舅娘也行。总之,就要你们家女眷去领人。

    金陵大哗!

    里三层外三层的人头就围在了府衙之外,又是慌又是兴奋的看热闹。

    不多时,陆续有妇人过来领人,好家伙,场面差点骚动。

    哪有丢过这么大的人啊!

    “斯文扫地啊!”一个书生见了自己娘子抛头露面的领他回去,实在气不过去,一头就想撞死在府衙的墙上。

    被早有准备的衙役一脚踹飞。

    “现在知道丢人,早干什么去了?”衙役们鼻孔朝天的喝骂着。

    人群中就有起哄的,李修藏在一堆人里高声喊起来:“早忙着干呗!”

    人群哄笑起来。

    李修继续喊着:“那位娘子,我要是你,就直接进府衙签个和离文书给他。新朝新法,男人是过错方的,家当全给你。”

    轰的一下人群炸了,这特娘的是什么缺德法?还让不让男人活了啊?

    那娘子低头不语,良久才小声的问了一句话:“果然如此的吗?”

    李修重重的点点头,并很同情的看了一眼那位书生。

    现场大几百号人,都雅雀无声的看着这对小夫妻。

    那娘子犹豫良久,对书生福了福身:“相公,既然你恋栈青楼,妾身碍于世道,也不好阻你前去。既然如此。。。”

    说着说着声音就哽咽起来,泪珠儿成串的洒落下来,打湿了尘埃。

    “既如此,不如一别两宽,奴。。。去也!”

    说完这话,小娘子扭身就进了府衙,不多时拿着一纸文书出来,后面还跟着司吏。

    “给你,奴家这就回去收拾一下东西,带着孩子走。”

    书生仿若傻了一般,颤巍巍接过文书看了看,忽然问道:“你离我而去后,可有生计?”

    小娘子低着头说道:“金陵织造要招女工千余名,包吃包住,月钱从优,还有育儿学堂。报名要从速。。。”

    李修一捂额头,蹲下了身子藏到了护卫们的身后,谁给改的台词,广告植入也太生硬了吧,能不能有点美感。

    躲在府衙里的薛宝琴和贾惜春却洋洋自得,文官的书生,芳官的小娘子,演的还真挺像。我们改的词也很好,人间悲喜剧,尽在其中。

    吴孟姚却拿着一纸合同皱眉:“我好歹也出了十万,怎么就这么点份子?”

    薛宝琴笑靥如花:“一万一股的,我家做事向来这么大气。蒸汽纺织机,就我家才有。”

    “有这么贵?”

    “还有朝廷的一半呢,我家老爷说了,公私合营,公家必须占一半。”

    。

 第二百一十四集 风雨面前一起扛

    公私合营也是李修的手段,深受政务院大力推崇。

    凡是涉及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产业,必须国家占一半,最少也是四成,还不出本钱,只输出技术。

    因为用钱的地方挺多的,能省就省。

    说说此时的格局吧,柳芳还在汉中修路,定下的目标是打完巴蜀时,路也修通,为后续的经略吐蕃做准备。

    贾雨村带着一百多艘换装了火炮的大福船,已经到了漳州,等着补给就位后,安南和南洋两处都护府就将迎来开府之战。

    西边和北边暂时是没大事,仇兰亭忙着扩建码头和修铁路,这钱是奥斯曼给出;卫若兰已经到了宁边,据说和高丽相处的十分融洽,因为被他驱赶过去的各胡杂兵已经有小十万的规模,高丽王很慌。

    朝廷也是看到了打仗能挣钱的路子,才同意这么玩下去,就是这样,先期的投入也是一大笔的数字。

    好在朝野上下没人怀疑李修挣钱的法子,这是有史记载以来,唯一一次四处开战还能挣钱的时候,所以公私合营的政策简直就是量身订做。

    朱鹤摊开厚厚的册子,给吴孟姚讲着投资工厂的受益,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听得薛宝琴都困了,他还没说完呢。

    薛宝琴心里是暗暗好笑,自己装困是受不了这两个人之间的微微酸腐的味道。一个是单身甚久的新晋官员,一个是刚刚做寡的前朝皇妃,自己这个新妇无意间成了媒婆,这让薛宝琴好难适应几个人的身份变化。

    走又不好走,留下也多余,借着倒茶的机会溜到一旁去看戏。

    嗯,这就舒服多了。瞧瞧,朱大人已经开始说自己的革命家史了:“在下没来金陵之间,是管着陇西的织厂。那里的织工,还是当年从江南三省招募过去的,现如今再看,当初这步棋走的是极妙。”

    “哦?不是说那里是不毛之地吗?”

    朱鹤面露不忍:“您那时在深宫受苦,哪里知道塞上江南的真面目。莫言风物是穷边,塞北江南此果然。苍壁下粘芳草地,垂杨中卧碧塘天。有戈壁黄沙,有涛涛河水,有千里草原,有万顷良田。麦浪翻滚,瓜果飘香,更有数不尽的牛羊。

    昔日屡屡犯边的鞑靼回鹘人,都放牧河套,等着咱们去收他们的牛羊。我来时,铁路已经修到了云中城,经大同过来就能到了京城。

    若您有闲暇,在下愿护卫着您亲去看看的。”

    啧啧啧,这就是夫君说过的邀请出游的套路了吧。这一路慢慢走着走着,不就走到一起去了?夫君身边还真是物以类聚。

    世界很大,有诗和远方。

    在深宫日久的吴孟姚,果然被说的心动。虽然没有直接答应,可默默无语思量的样子,不就是给你机会了吗。

    宝琴咳嗽一声,吵醒了做梦的两个人,示意他们先办正事。

    “可以签了吧?有陇西的先例,还怕金陵织厂赚不到钱吗?”

    吴皇妃娇俏的一笑:“我自是放心的。妹妹也别多心,姐姐孤苦一个人,比不得妹妹嫁的好。后半生要是没个财物傍身,可要怎么活下去的。”

    宝琴背着朱鹤冲她一吐舌头,不顾吴皇妃娇羞的样子,过去拿了按了印章的文书就走。

    还把朱鹤给她留下了,要他好好给她上上新政的课。

    终于回了家的宝琴,见了黛玉就忍不住的八卦起来,逗得黛玉也是笑个不停。

    “姐姐,三郎呢?怎么又不见了人影?”

    黛玉微蹙眉头:“正要和你说这件事呢。豫州连日大雨,有内涝的危害。三郎和政务院正在商量如何的救灾。”

    宝琴也揪起心来,黄河一旦泛滥成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