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残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补残明-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周易》虽为五经,但取其道不取其术……”傅冠憋了半天,总算找到辩解的理由,《周易》被列为儒家经典,主要是吸收其哲学思想,不是鼓励大家算命的。

    “大伯这话就不对了,道为本,术为表,相辅相成……哎,这样吧,请花天师来与大伯一见,真假立刻便知。”

    汪克凡征得傅冠的同意,命人把花晓月找来了。

    傅冠至此也动了意气,准备戳穿花晓月的画皮,免得他(她)继续毒害蛊惑汪克凡,见了花晓月之后,立刻提问刁难。

    “听说花方士善卜,就给老夫算一卦如何?”他的办法很简单,是驴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傅阁老命相贵重,在下不敢泄露天机。”花晓月却轻轻避开,不肯接招,傅冠又问了几个问题,他(她)都是闪烁其词,不肯正面回答。

    “哼!装神弄鬼……”

    傅冠的脸拉了下来,对着花晓月好一番斥责教训,主要内容就是好好当你的神棍,但不要有非分之想,再敢蛊惑汪克凡,干预国家大事,老夫要取你的姓命等等。

    花晓月垂首恭听,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等到傅冠说累了,端起茶碗喝水的工夫,她却施施然站了起来。

    “在下虽然修为浅薄,所学却是玄门正朔,岂能如倡优献技,只为博取傅阁老一笑?”

    她一副宠辱不惊的神情,淡淡说道:“占卜之术,本是信则灵,不信便不灵,傅阁老与我师无缘,倒不用强求,在下告辞了。”

    她话里的骨头非常硬,你的态度不对,我又不是唱戏的戏子,也不是打把势卖艺的,在这露两手逗你开心,不可能!

    “放肆!你……”傅冠眼睛一瞪,多年积累的官威像一道有形的实质,向着花晓月压了过去。

    “傅阁老不必发怒!”

    花晓月却不害怕,立刻开口打断了他:“既然傅阁老有命,在下只好勉为其难,但此举只是为了挽回大明气运,并非与阁老争一时之气。”

    “好!你算吧,只要你算得准,老夫向你行礼赔罪!”傅冠心里做好了两手准备。他身为朝廷高官,身怀绝技的人见得多了,这花天师也许真有两下子。但是,哪怕他算得再准,也只是江湖伎俩,不能掺和国家大事。

    花晓月点了点头,神色肃穆。

    “在下夜观天象,东南共有两颗将星升起,一颗应在施琅身上,另一颗么,恕在下暂且不便多说。”

    这算什么?故弄玄虚!傅冠刚要插话,花晓月的语气却更沉重了。

    “但可惜!可惜呀!可惜还有一颗斗大的文星,摇摇欲坠,直落徽州,可惜我大明将失一重臣,朝廷将失一栋梁!”

    花天师泄露天机,有一位大人物要死了!

    “嗯?你说的是谁?”傅冠听她说得如此郑重,脸色也变了。

    “哎,此文星辉耀江南,一时无双,正应在石斋先生的身上,我大明将无首辅矣……”

    石斋先生,就是当朝首辅黄道周!

    首辅,是内阁的老大,天下第一文官,首辅突然身亡,对大明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你好大胆!竟敢妖言惑众!”傅冠终于勃然大怒。

    “哎,石斋先生殁于王事,夫人亦赞‘死得其所’,傅阁老如此着相,又是何必呢?”花晓月摇了摇头,转身出门,飘然而去。

    屋子里,傅冠和汪克凡面面相觑。

    花晓月这番话太惊人了,傅冠逼她卜算,只是想揭露她神棍的面目,如果她真有几分本事,算命算得准,傅冠也会用别的办法,打压她的气焰。

    算命么,只是江湖伎俩,上不得台面,哪怕你算出我三十岁那年得的脚气,四十岁那年得的痔疮,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傅冠自信一身正气,足可压制一切旁门左道,绝不容花晓月挑唆汪克凡,干扰国家大事。

    但是,花晓月却直接算出了国家大事!

    这个,是真的么?

    说是真的吧,实在匪夷所思。说是假的吧,偏偏有鼻子有眼,让傅冠半信半疑。

    时间,就在最近,傅冠正好要去福建,到了那里真伪立辨。

    地点,就在徽州,这属于南直隶的地盘,黄道周跑到那里干什么?

    事件,殁于王事,就是因公牺牲了,肯定和清军有关。

    细节,死得其所,黄道周牺牲了,他的夫人称赞“死得其所”,听起来倒真像那么回事!

    “云台,这花天师以前算过命么?”傅冠有点坐不住了,当朝首辅突然牺牲,意味着隆武帝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朝廷已经无法正常运转,马上就要崩溃。

    虽然他不信花晓月,但万一,只怕万一,万一那花天师一语成谶,他必须要赶往福建一趟。

    “算过,算得很准。”汪克凡表情严肃,点了点头:“当年他算出左良玉暴病身亡,我还不信,不料短短一个月后,宁南侯就真的死了。”

    “这个……”傅冠的脸色变了,沉吟半晌,毅然说道:“云台,我要去福建一趟,今天就走,越快越好!”

    傅冠本来就打算去福建,既然出了这么档子事,不如抓紧时间赶快走,黄道周没死当然最好,但万一真的出事了,他赶去能帮上隆武帝的大忙……况且,当朝首辅突然出缺,对他自己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云台,这花天师你要看住了,如果石斋先生真的有难,此人还有大用!”傅冠的想法变了,花天师能够算出国家大事,就不是一般的奇人异士,假如这件事是真的,这花天师如果在福建的话,就能让黄道周躲过这场大祸!

    汪克凡派了一支小部队,保护着傅冠,当天下午就赶往福建。临行之前,傅冠犹豫再三,又找到花晓月,客客气气地请她指点,有什么办法把黄道周救出来。

    花晓月表示非常遗憾,声称黄道周在劫难逃,无力回天,不过施琅正和黄道周在一起,此人很快就会返回福建。

    ……

    恭义营攻克东乡县后,派出几支小部队大张旗鼓,和抚州义兵一起北上,摆出一副攻打省城南昌府的架势,暗中却积极准备南下。

    抚河一战,汪晟偷营劫寨大获全胜,击溃了金声桓的先头部队,金声桓被迫调整部署,从赣州又抽调了两万人马北上,恭义营也获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在战后总结中,恭义营将士主要有两个收获。

    第一,统一了对各种条例规定的认识。按照恭义营的规定,无论行军战斗多么辛苦,晚上都要修筑坚固的营寨,有些士兵对此颇有怨言,但通过绿营兵被偷营劫寨的反例,大家对辛苦的土木作业不再排斥。

    第二,各兵种之间的配合还要加强,尤其是骑兵和步兵之间,在这次战斗中互相脱节,使得清军形成了一定的抵抗,未能全歼敌军。这主要是因为西凉骑兵刚刚加入恭义营,和步兵之间还没有形成默契。(未完待续。)


………………………………

第三十三章 呆在抚州干什么

    恭义营在抚州一带逗留不动,引起了一部分将领的不安。。

    进入江西之后,恭义营一直是打了就走,寻找清军的薄弱环节下手,才能从容转战,始终占据主动。但是,恭义营和抚州义兵会师之后,在抚州府已经呆了二十天左右,金声桓不断调兵遣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不断向中间挤压,形势又变得险峻起来。

    抚州位于江西省中部,属于兵法上所说的“四战之地”,恭义营只占据了几座县城,府城还在清军手中,金声桓的六七万大军从几个方向压过来,守无可守。

    吕仁青和滕双林对此很是担心,找到了汪克凡。

    “云台,我们不能继续留在抚州,应该动一动了。”滕双林说道:“乐安县已经失守,鞑子的前锋逼近宜黄县,再不走就被关门打狗喽!”

    “好啊,我正准备走呢,就等揭军门那里征调船只。”汪克凡胸有成竹。

    吕仁青问道:“云台兄,你要去鄱阳湖还是建昌府?”

    如果乘船顺抚河北上,进入鄱阳湖当然天地开阔,但是那里有清军的水师,南昌府还有重兵把守,恭义营很难冲破清军的防线。如果沿抚河逆流而上,就是与福建交界的建昌府,难道说,汪克凡要去福建?

    “都不是,我要再回吉安府。”汪克凡的最终目标是汀州,不可能北上,直接进入福建却会打草惊蛇,只能杀回吉安府继续调动清军。

    滕双林和吕仁青对视一眼,很不理解。

    “云台,我和仁青老弟商量过了,要么尽快南下救援赣州,要么去饶州府跳到鄱阳湖以东,再回吉安府恐怕不妥……”

    滕双林的方案自有道理,趁着清军的包围圈还没有合拢,恭义营南下救援赣州,自身也安全得多。退而求其次,可以向东北进入饶州府,和刚刚反正的饶州守将潘永禧会师,也能暂时避开清军的锋芒。

    而去吉安府,就还处在清军的包围中,一路上的风险先不说,就算再次打下吉安府,也肯定守不住——这么做的意义何在?难道要退回湖广么?

    “二打吉安府,就是要把清军调动起来,让他们摸不着头脑。”汪克凡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通过往来穿插,把清军主力往北调,往西调,离汀州越远越好。

    算算时间,离隆武帝汀州遇难还有一个月左右,马上就到最后的冲刺阶段,赣州前线的清军已经被调走了三四万人,汪克凡耐心留在抚州,就是等他们北上。

    “云台,我们这样跑来跑去的,总不是个长远之计。”

    滕双林不理解汪克凡的用意,但看他拿定了主意,也不敢多劝。打仗嘛,总有个战略目的,这样子来回流窜,部队会越来越疲惫,只要一招不慎,就是全军覆没……

    恭义营的将领猜不透汪克凡的意图,金声桓也同样猜不透。

    恭义营进入江西之后,金声桓一开始摸不清他们的虚实,一度以为就是一伙竖旗造反的抗清义兵,但连着吃几个大亏,他经过多方打探,终于搞清了对手是谁。

    汪克凡,这个名字他非常熟悉,没想到当初一个小小的把总,竟然成了足堪匹敌的对手。

    胜败乃兵家常事,金声桓连丢了几个县城,但并没有伤到元气,吉安府失守问题也不大,反正高进库是江浙绿营,死光了他也不心疼……但是,抚河一战被偷营劫寨,却把金声桓打疼了。

    这一仗伤亡惨重不说,关键是损失的铠甲太多了,刀枪没了容易补充,铠甲却价值昂贵,制作困难。士兵没了铠甲,战斗力差的不是一个等级,虽然战后收拢了几千名溃兵,但这支部队基本上也废了。

    更重要的是,被恭义营这么一搅和,江西各地处处冒烟,抗清义兵此起彼伏,已经有些控制不住形势了。

    按照金声桓原来的计划,要仅凭自己的兵力拿下江西全省,在满清主子面前好好露回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份功劳足够他升为提督……江西战局现在搞成这个样子,让他很被动。

    金声桓只好暂缓攻打赣州,先全力剿灭恭义营这个心腹大患。

    恭义营最让他头疼的就是流窜不定,往往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力,吉安府一战他以为十拿九稳,不料对方能攻破坚固的府城,轻易跳出了包围圈。这次包围抚州府,金声桓一不小心,在抚河边又吃了个大亏,变得更加谨慎。

    他调集重兵支援南昌府,征集数万百姓挖掘深壕,防止恭义营再次窜入江西北部,又从赣州抽调两万人马,赶往建昌府封堵东南方向,自己则带着两三万主力,从西南方向杀往抚州府。

    按照恭义营的风格,应该很快向清军兵力薄弱的地区转移,金声桓打算把他们逼出江西,不管去福建还是浙江,都交给博洛的八旗兵处理。但是,恭义营却在抚州逗留不走,令金声桓喜出望外,只要再给他两三天时间,就能完成对恭义营的合围,连突围逃窜的机会都没有。

    这明显违反常理,恭义营冒着巨大的风险,一直呆在抚州干什么?

    就在这个时候,手下送来一个惊人的情报,汪克凡派出一支骑兵,去福建邵武府救出了傅冠一家人,其中就有汪克凡的岳父岳母。

    “嗬,还是个多情种子!”金声桓莫名其妙。

    傅冠虽然身份贵重,但已经致仕归乡,汪克凡把他接到军中,又有什么用处?汪克凡为了讨好女人,竟然置大军于险地,看来也是个不成大事的无能之辈!

    看不懂。

    不管他。

    金声桓步步为营,把包围圈逐渐缩小,进入抚州府后,接连攻克乐安县和宜黄县,封住了恭义营南下的通路,又派了一支人马赶往贵溪(今鹰潭市),封住了恭义营的东侧,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