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党的情况也差不多。除了两广之外,南党很多成员都来自福建,他们当然赞成东征。而且广东的东部地区长期处于交战状态,如果能够收复福建,广东就变成了安全的大后方。所以广东籍的官员里,尤其广东东部的官员也有很多赞成东征,两广总督苏观生收到消息后,也立刻上题本表示支持。
不赞成东征的。主要是广西的文武官员和一部分缺乏战略眼光的官僚政客。这些官僚政客对清军抱有恐惧心理,总认为敌强我弱,不应主动启衅,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但是他们没想到,此举深深激怒了东林党和南党的主战派,善于利用舆论的东林党很快掀起骂战,把反对派比作大明的秦桧和贾似道,已经小有文名的黄宗羲还为此赋诗一首。其中“直把桂林作杭州”的点睛之句虽然略欠平仄,却脱胎于“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千古名句。以古讽今,将那些只知苟且偏安的鼠目寸光之辈骂的狗血喷头,在官场士林间广为传颂……
黄宗羲一时间名声大噪,得到隆武帝亲自接见,反对东征的官员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主战派很快取得了胜利,朝廷上下开始为东征进行动员。
人心齐,泰山移。隆武朝廷本来就是一个流亡政府,绝大多数成员都希望能收复江南,打回老家去。随着动员的展开,东征的具体计划开始在高层中慢慢扩散,听说汪克凡把主要进攻方向放在了南直隶和浙江北部,南党立刻发动起来,鼓动隆武帝再开一条进攻路线,一定要收复福建。
大多数文官都是军事外行,东征计划发布后,很多人才对前线的形势有所了解。据兵部尚书文安介绍,清军主力都在山西,南方兵力极为空虚,众人立刻恍然大悟——现在的千里江南,就像一块肥肉摆在砧板上,只要敢下刀就能吃个满嘴流油,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让楚军独享?
南党、帝党和东林党,还有广东的苏观生,江西的万元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想尽可能的参与东征,分一杯肥肉羹,作战计划一改再改,规模越来越大,参与的部队也越来越多,除了湖广和江西外,两广和贵州也行动起来,积极动员准备东征……
春分时节,长江流域仍有一种乍暖还寒的感觉,岭南的天气却很暖和了,尤其在南端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仿佛已经嗅到了初夏的气息。
后世里著名的深圳河,此刻还被称为“明溪”,沿着河岸两边,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庄稼,岸边的是水稻,远处的是番薯,听说山地上还有新种的土豆,在河边平地上却看不到了。
当初东莞营成立的时候,张家玉带走了两千精锐,剩下的八千东莞义兵就在香港北面开荒屯田,自给自足。经过三年发展,后世的深圳关内,乃至于香港北部地区,到处都散布着军屯的田地。
这里的夏天长达半年,冬天只有短短两个月,长年日照充足,雨水丰沛,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刚刚推广的番薯和土豆更是高产作物,八千军户种植的庄稼,可以满足整个香港的需要。
顺着深圳河往西走,就能看到大海,海边一片片晶莹闪亮的盐田,无边无际,一直延伸到蛇口半岛。
盐田里这会儿有几个人,走走停停,不时在说着什么,偶尔还会蹲下身子,捏起一撮盐放在嘴里尝尝。
为首的是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面色黑红,一看就是长期日晒的结果。他头上没带帽子,只裹着一块匝巾,脚下穿着一双草鞋,裤管挽起老高,上身却是一件长衫,下摆横束在腰间,打扮不伦不类,旁边众人却都对他极其恭敬,有问必答。
李四!香港最有权势的大佬,正在视察刚刚投产的盐田。
“不容易啊!试了这么多次,总算把那股子苦味去掉了,这个‘三息法’还真有用!”李四笑着说道:“军门当初说能用海水晒盐,我还不敢信,没想到真的成了!”
“可不是?去掉那股子苦味后,咱们的盐都算是精盐了,吃起来比煮盐还好,以后再不愁卖!”主管盐田的主事姓齐,和李四一样的黑红脸色,身上干脆就是一副短打扮,就像一个下地的农夫。
传统的制盐方法是用海水煮盐,效率太低不说,还会对容器造成严重的腐蚀,所以制盐成本很高,很多地方守着大海却没盐吃。但是在广东沿海地区,已经有人摸索出晒盐的方法,只是因为这个年代技术传播太慢,海水晒盐的方法也不太成熟,才没有大面积推广。(《天工开物》记载,广东海丰“有引海水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池同 。”)
汪克凡却一直留意着这件事,命令李四去海丰县寻找会用海水晒盐的人,李四找到他们之后,半请半绑全带回深圳,建起盐田开始晒盐。可是这种晒盐的方法还比较粗糙,除了最上面一层可以食用外,底下的大部分盐都有很多杂质,味道苦涩,难以入口。
接下来,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汪克凡甚至亲自过问,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经过两年的努力,最近终于获得成功,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大幅提高了盐田的产量。
李四一挥手,豪气十足地说道:“盐田还要尽量多建些,最少再翻两个跟头,一年晒他三十万担盐,不但把贵州盐、广西盐和福建盐都挤垮,还要卖到鞑子那里去!”
南明的盐产地主要在沿海地区和云贵一带,沿海还是煮盐,云贵是井盐,成本都比较高,产量也受到限制,竞争力远远比不上海水晒盐。
隆武新政被废止后,盐业专营再次陷入混乱,各种走私盐大行其道,海水晒盐的产量跟上去了,正好可以大捞一票。等到把其他的盐产地都挤垮了,将来就算恢复盐业专营,身为皇商的“隆茂昌”也可以垄断南明的盐业生产。
满清那边的盐业专营比较规范,新修的厕所香三天,满清刚刚开国,**贪污还没有那么严重,制度也没有那么混乱,食盐的价格比南明低了好几倍,为清廷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把深圳生产的食盐走私到满清占领区,既能赚取大量的利润,还能对满清打一场经济战。
“可不止这些!咱们的盐只要便宜,还能卖到海外去,安南、吕宋、爪哇、暹罗、天竺……是人都得吃盐呀!”齐管事颇有经济头脑,对海外市场同样看好。安南是越南,吕宋是菲律宾,爪哇是印尼,暹罗是泰国,天竺是印度,他一下子把整个东南亚全包了。
“不错!”李四点头称是:“咱们买的东西多,卖的东西少,海船出航的时候往往不是满舱,装些盐巴出去卖,起码也多一份进项。”
因为江浙被清军占领,生丝、丝绸和棉布等商品都没有货源,香港向海外销售的产品主要是瓷器和茶叶,买进来的东西却五花八门,数量众多,白银、粮食、火器、棉花、皮革、船只……再加上到处劫掠人口,离港的海船有时就会出现空载。
货源!
南明地盘太小,没有足够的货源保证海洋贸易的发展,海水晒盐填补了这个空缺。(未完待续。。)
………………………………
第二章 土猴子和糖寮
继续顺着盐田往前走,不断碰到正在干活的盐农,其中有少量的军户,更多的是吕宋奴,有男有女,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壮。''''。''。'经过三年来的不断劫掠,香港已经有三万多土人劳工,吕宋人,爪哇人,摩洛人,暹罗人,安南人……都是身材矮小,皮肤黝黑,厚嘴唇塌鼻子的马来人种,大家也分不清楚,就把他们统称吕宋奴,或者蔑称土猴子。
这些吕宋奴呆的久了,已经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汉话,对手握生杀大权的齐管事非常敬畏,见他来了都低下头,老老实实干活。齐管事看到熟悉的盐农,就会上去夸奖两句,拍拍肩膀表示鼓励,看到不顺眼的,张嘴就骂,抬脚就踢。
李四地位尊贵,汉人军户向他行礼还点点头,那些吕宋奴跪倒一片,他却根本不理。
“新建盐田的事情还得你来挑头,我给你三千吕土猴子,怎么样?两个月能建成么?”他问道。
“两个月?三个月也不一定够!两个月内想把盐田建成,土猴子就得加倍,最少给我六千。”齐管事讨价还价。
“六千肯定没有,给你四千吧,三个月内一定要完工。”李四掐着指头说道:“统共就这么点子土猴子,码头上的苦力分一拨,开荒的分一拨,采石伐木的分一拨,开矿的还要分一拨,给你四千顶天了……嗯,这四千土猴子你可省着点用,该歇的就让歇歇。一天三顿土豆番薯管饱,别几个月都死光了,等到盐田建好后。最少要还给我三千五能干活的。”
新建盐田就要开荒,虽然海边比较平坦,但是南方植物茂盛,同样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开荒后还要挖引渠,垒砌盐田,修卤水池什么的。全都是累死人的力气活。李四的工期要求这么紧,一场死亡施工下来,四千个吕宋奴只废掉五百个。已经是极低的消耗了……这多半还是因为推广杂粮后,香港不缺粮食,吕宋奴基本能吃饱肚子,放在两年前香港刚刚开埠的时候。因为条件过于恶劣。第一批吕宋奴在一年内就死了百分之七十。
齐管事问道:“土猴子既然不够使,为什么不和罗帅说一声,再去抓些?”
他口中的罗帅,就是海盗出身的水师总兵罗明受,因为到处劫掠人口,这两年他在南海一带凶名赫赫,名声狼藉。
“如今不太好抓了。”李四解释道:“这两年土猴子抓的太凶,住在海边的土猴子都惊着了。要么躲到岛子深处,要么纠集一帮人来拼命。罗帅虽然把他们打败了几次。但光杀人也得不偿失,只好用银子去买,这个买卖不赚钱,他就不太上心……”
东南亚的形势很复杂,除了远道而来的欧洲殖民者,还有大大小小的当地政权,比如菲律宾群岛就有西班牙人的殖民地,苏禄苏丹王国等等。罗明受一来要做海贸生意,二来也打不过他们,所以劫掠人口的时候,都选择未开化的土人下手,这两年土人越来越不好抓,罗明受只好拿钱来买,正在一步步向进行奴隶买卖的人口贩子演化。
“省着点用吧,以后的土猴子都是用真金白银买来的,死一个,好几贯钱就没了。再说老家伙总比新人好用,那帮土猴子都是榆木脑袋,教成能干活的熟手也不容易。”
李四想了想,转头对副手秦给本说道:“回去你就定个章程出来,不许故意虐待吕宋奴。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只要干活不偷懒,最起码要让他们吃饱肚子,天热后多修几个茅厕,平常只许喝开水,过几天就让他们洗个澡,尽量都养的肥壮些,免得生出疫病……”
南方地区,防止传染病非常重要。
“观察仁义,卑职记下了。”秦给本原来是新安县的钱粮师爷,后来成为李四的副手,现在也是香港数得着的大人物,还得了一个七品官身,李四更是挂着四品道员的官衔,所以秦给本对他尊称观察。
“扯淡!老子是贩私盐出身的,一向心黑手辣,杀人不眨眼的,从来不信那些假仁假义的狗屁道理!”李四一瞪眼,接着又放缓语气解释道:“我是不想让土猴子白白死了,养条狗还得时不时喂两块肉呢,你说是不是?”
“谨遵钧命!”秦给本一抱拳,笑道:“观察善待土猴子,正合中庸之道,大善!”
李四心里受用,脸上却很不耐烦的样子,摆摆手继续向前走,正好看到路边盐田里蹲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吕宋女奴,眉眼生动,身材凹凸有致,颇有几分姿色,见到李四等人过来,飞快地向他瞟了一眼,又赶快低下头去。
“小娘皮!发骚呢……”李四想了想,对秦给本吩咐道:“回头你交待一下,那些吕宋娘们有闹春的不要再管,该配的就让他们配配,反正粮食够吃,生出小崽慢慢养着,过些年都能用上……”
罗明受这两年还抓了不少土著女人回来,和土著男人一样成为奴隶。除了那些高强度的重体力活以外,她们比笨呼呼的土著男人更好用,种地养殖,结网织布,很多土著女人都成了劳动能手。相貌不是太吓人的,白天干活,晚上还要陪军户老爷睡觉……因为死亡率较低,香港的土著女人现在已经有将近一万,哪个军户家里如果没有养个吕宋女奴,肯定会遭到大家的鄙视。
秦给本小声说道:“这件事可有些麻烦,很多吕宋娘们早被军户收了,听说有的已经生了小娃。”
李四一皱眉:“这个我管不了,让张家宝自己看着办!哼……,这帮家伙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整了这么多杂种出来,将来被人指着鼻子骂,连我都跟着丢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