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文官很多,但是能一下子拿出两三万银子的不多,能暗中养着叶师傅这么一支奇兵的,恐怕只有巡抚、布政使一类的大员吧。也是巧了,我手下有几个新人,对广西的情况很熟悉,昨天晚上仔细排了一遍,广西布政使、按察使、学政、巡按……有一个算一个,能和你们青石岭搭上关系的真不多,嗯,现任广西巡抚也是外来户,只有原任广西巡抚翟式耜有嫌疑。不过稼轩(翟式耜号)先生的官声一向不错,家里一贫如洗不说,也没听说他的哪个同僚突然暴毙……”汪克凡说到这里,叶瞎子的身子突然晃了两晃,汪克凡立刻举起手铳,对准他的脑袋。
“头不要动!铁头功么?如果你的脑袋继续晃来晃去,我会打爆它的。”
“铁头功个屁,老子不会!”
“那就好,幸亏没有误伤,我现在还不想杀你。”汪克凡庆幸地点点头,却仍然举着手铳:“文官这边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还是不敢完全确定,但是武勋这边我又仔细查了查,后来听说一件事。六年前富川伯汛还是一个游击,顶头上司柳州参将在城外突然遇刺身亡,富川伯接任了柳州参将,这件案子,和你们三个落草青石岭也就是前后脚的事情,真是巧的很。四年前,当任思恩副将的家里又出了意外。三年前,当任思恩总兵和西军细作勾连,家里还抄出来三万多两军饷。两年前,广西按察司参议张岱遇刺,听说他和富川伯一向不和,他死后,富川伯终于就任思恩总兵……嗯,这几年来,你们三个真是为富川伯出了不少力气啊……”汪克凡口中的富川伯,就是广西最大的军阀陈邦傅,现任思恩总兵,加封富川伯,挂征蛮将军印。
(未完待续)
………………………………
第一四四章 请君入赣
。
听完汪克凡的推论,叶瞎子良久无语,神情再一次呆滞,但是眼神的焦距一直没散,明显是防御心理崩溃,而不是准备运功伤敌。
汪克凡就像在和和老朋友聊天,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说老实话,这个推论的过程有些复杂,牵扯的方方面面也太多,虽然顺理成章,但也许有我忽略的地方,所以背后的主使到底是不是富川伯,我本来也不是很有把握,刚才突然提到郡伯,是有点试探的意思,不过看到你的眼睛朝左上方翻,就知道差不多了。”
大明的伯爵一般都是郡伯,只说郡伯,未必一定是富川伯陈邦傅,但是叶瞎子心里有鬼,瞬间的强作镇定,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遮掩,都落在汪克凡的眼里。
“我,我……你杀了我吧。”叶瞎子面色青灰。
“不,不要这么想,你应该好好活下去。我知道,你现在的情况惨的无以复加,但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了,以后也不会变得更糟糕,是不是?人嘛,不管面对什么困境,都不能放弃希望。”
汪克凡诚恳地说道:“现在最希望你死的,不是我,是那个藏在背后的主使,也许是富川伯,也许是其他人也说不定,知道你落在我的手里,他一定急得不行,明天也许就会再派一队刺客来……但@不是来杀我,而是杀你灭口。”
叶瞎子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
汪克凡微微向后闪身,用手铳指着他。说道:“停!停!你是高手,应该能控制自己的呼吸的,如果你继续咳嗽。我忍不住又会开枪。哎,真是麻烦,我要给你治枪伤,还要挑断你的手筋脚筋,再派一队人保护你,不要再给我添乱了,好不好?”
“你。为什么不杀了老夫?”叶瞎子目光如电,有如实质般盯视着汪克凡,但是他的眼神只要不散。汪克凡却并不担心。
“我要留着你钓鱼啊!这件事情这么大,我也不能全凭自己想当然吧,你只要活着一天,有些人就会急不可耐的再次跳出来。我倒要看看。都有谁会来杀你。有谁会来救你。”汪克凡站起身,突然又转头说道:“我不杀你,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现在这么杀掉你,太便宜你了。”
码头这一战,汪克凡的亲兵死了七个,伤了十六个,亲兵队长李玉石也伤到肩胛骨。肯定不能参加浙江之战。除了他们之外,从桂林来的新人死了三个。伤了三个,都是汪克凡精心挑选的人才,码头上的无辜百姓还死伤了十多个,如果那艘航船也是被青石岭搞沉的,因为这件事死的人就更多了。
汪克凡虽然没有暴跳如雷,心中却愤怒之极,楚军士兵如果死在战场上,那是死得其所,因为内斗造成这么大的伤亡,却让他无法接受。
这件事,九成以上是陈邦傅做的,但是陈邦傅说到底,还是一个小角色,他后面还有什么人,很难说。翟式耜虽然和青石岭没有直接联系,却未必不是更高一层的幕后指使,就连桂王朱由榔是否知情,现在也很难判断。
汪克凡很清楚,拥桂派刺杀自己,无非是想把水搅浑,甚至不惜让南明发生一场内战,然后把隆武帝赶下台。在他们眼里,拥有万历皇帝血统的朱由榔才是唯一的皇帝人选,隆武帝就是窃国之贼,把隆武朝廷推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在新年前后,朝廷里出现了一连串风波,但是隆武帝和汪克凡联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他的皇帝宝座越来越稳,隆武朝廷也蒸蒸日上,拥桂派却被不断打压,势力越来越弱,终于忍不住跳出来了。
桂王朱由榔是主谋?汪克凡难以确定。朱由榔这个人的性格,说好听点叫淡泊,说难听点叫懦弱,在历史上以逃跑皇帝和怕老婆闻名,又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没有魄力干出这种事情……但是也要想到,朱由榔既然性格懦弱,就未必有自己的主见,身边如果有人挑唆,也许真会指使陈邦傅刺杀自己。
翟式耜是主谋?汪克凡也难以确定。翟式耜的地位和威望都够了,是拥桂派当之无愧的领袖,由他在暗中调度组织这一切,完全可以想象。
在历史上,因为王夫之等人和东林党的吹捧,翟式耜被描述成南明的文天祥,和史可法一样的民族英雄,但实际上,他比何腾蛟强不了多少,对永历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永历称帝后,随着金声桓、李成栋和姜瓖相继反正,孔有德主动退回武昌,被王夫之吹捧为翟式耜和何腾蛟的功劳。
作为南明文官中的顽固派,翟式耜在主政永历朝后,极力排斥忠贞营和大西军,又和反正归明的李成栋、李元胤父子联合,以蒙正发等“五虎”为爪牙,形成了一个军阀和文官联手的政治集团,长期把持永历朝的朝政。(李成栋兵败身死后,他的养子李元胤接管残部,控制广东地区,广西的永历朝廷里,翟式耜和陈邦傅一文一武,发生权力斗争,翟式耜斗不过手握兵权的陈邦傅,就和李元胤联合起来了。)
这个政治集团以翟式耜和李元胤为后台,但是出头露面的“五虎”主要来自湖广,所以号称“楚党”,王夫之在其中只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小角色。楚党主政永历朝廷期间,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全心全意的投入党争,和堵胤锡斗、和朱天麟斗,和陈邦傅斗,和庞天寿斗,和马吉祥斗,和何吾驺斗,然后把这些人都拢到一起,给他们扣上一个“吴党”的帽子,为争权夺利找到了名正言顺的理由。
大明二百多年的历史里,党争虽然不断,但是凭空给自己捏造一个对手,楚党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堵胤锡在湖广前线领兵抗击清军,听说自己成了吴党的黑后台,只感到莫名其妙,不知道这个吴党是从哪冒出来的。
“平时束手谈心性,事急一死报君王。”永历四年清军再次南下,皇帝和军队四散而逃,翟式耜坐在桂林城里的衙门里,等着清军来抓,被捕之后做了几首慷慨激昂的诗,然后慷慨就义。
楚党长期把持朝政,和永历帝意见不合的时候,五虎就以“东勋”军阀的武力进行威胁,永历帝敢怒不敢言,对楚党早就失去了信任,对五虎尤其痛恨……他逃出桂林后,跑到了陈邦傅的地盘,虽然狼狈不堪,形势也万分危急,还是第一时间把“五虎”全部革职,南明内部的分裂进一步加剧,随着清军进一步南下很快土崩瓦解,永历帝最后只好跑到云南,躲在大西军的庇护下。
事实上,南明到这个时候就已经亡国,后来的永历帝,只是一个傀儡罢了,孙可望与其说是南明的叛徒,不如说是大西军的叛徒……
汪克凡对翟式耜,一直抱有警惕。
这个人的能力很强,政治手腕比何腾蛟还要高上一筹,但是他的能力全都放在争权夺利上了,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反而更大。
明知翟式耜是个隐患,一时还拿他没办法。
翟式耜早年是东林党的一员,魏忠贤当权的时候受过迫害,崇祯帝扫除阉党的时候冲锋在前,这种资历,在南明官场上是非常光荣的标签,几乎就是忠臣的代名词。这一年多来,拥桂派被不断打压,翟式耜一直隐忍退让,声望反而越来越高,而且他为官清廉,品德操守上都是标准的正人君子,在官场和民间的口碑都不错。
这样的青天大老爷,总不能派兵冲到他的家里把他抓起来,翟式耜没有明显的小辫子可抓,虽然支持桂王朱由榔,隆武帝也不敢撤他的职,只能平调兵部添注侍郎的闲职,不让他手握实权而已。(巡抚本身没有品阶,挂的都是六部侍郎或者都御使的头衔。)
行刺事件的幕后主使,汪克凡的直觉认为,翟式耜的嫌疑比较大,但是想要查出确凿证据,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他的手腕,肯定会掐断所有的线索。
刚刚把东林党打下去,拥桂派又冒了出来,令汪克凡不胜其烦。前面要和清军作战,后面不断有人捣乱,拉后腿,下绊子,手段越来越极端,也不能置之不理。
和李云聪、顾炎武商议,顾炎武对这种事情不在行,李云聪却出了个主意。
“军门不必烦恼,只管先查陈邦傅就是,只要夺了陈邦傅的兵权,不管背后的主谋是谁,以后都不成事了。”
“不错……”汪克凡微微颔首。
在南明这种乱世里,没有军队的支持,王公勋贵和文官都翻不了天。现在的翟式耜和陈邦傅还是一个鼻孔出气,都属于广西本地派系,只要把陈邦傅解决了,就抽掉了拥桂派的脊梁骨。
“有劳跃鳞先生,替我起草一份折子,调思恩总兵陈邦傅入赣作战,参与东征!”
(本卷完)(未完待续……)r1292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
第六卷 天之骄子,唯我纵横
………………………………
第一章 海洋贸易的货源
隆武五年,早春二月,南国大地已是一片生机勃勃。@ 。。
掐头去尾算起来,满清入关已经整整五个年头。
这五年来,南明一直被动防守,在大规模的战略层面上,满清始终掌握着主动权,每年冬季发起攻势,夏季休整,几乎已经成为惯例……明军只有一些局部的反攻,像湖广战役那样把孔有德赶回武昌,收复整个湖南,就是了不起的大胜,但说到底,湖广战役也是一场防御战,把来犯之敌击退罢了。
满清看起来还是那么强大,收复故土似乎遥遥无期。
在南明控制的地区,有些人幻想苟且偏安,有些人则是得过且过,还有少数“聪明人”认为亡国是迟早的事情,暗地里做好准备,如果清军打过来就跪迎王师,做一个大清顺民。
在满清占领区,从汉中贺珍反正开始,抗清斗争一年多来风起云涌,各地义兵此起彼伏,随着金声桓和姜瓖相继反正归明,楚军取得湖广战役的胜利,这场抗清斗争也达到了**……但**之后必然会出现起伏,在清军的血腥镇压下,小股的抗清义兵陆续失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麻木,习惯了满清的统治。清廷为了筹集巨额的战争经费,在江南地区课以重税,当地的士绅百姓虽然不满,在高压下也只能被迫接受。
就在这个时候,隆武帝和汪克凡决定发起东征,并相继下达了动员命令。
这是南明第一次主动发起反攻。隆武朝廷对此非常重视,除了少数人表示反对之外,赞成东征的主战派占有明显的上风。除了隆武帝和楚勋之外。东林党也是坚定的主战派,他们的根基就在江南,来到广西后变成了无根之萍,听说朝廷要反攻浙江和南直隶,东林党大多数成员都表示支持。
南党的情况也差不多。除了两广之外,南党很多成员都来自福建,他们当然赞成东征。而且广东的东部地区长期处于交战状态,如果能够收复福建,广东就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