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斯福德将保罗?科埃略将军交道身边面授机宜,他说道:“你的军队必须以团为单位分散行动,借助崇山峻岭,茂密树林与河流天堑,来层层阻击法军,主要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与浮桥,当然后勤辎重也是重要目标。记住,将军,我不在意你军队的歼敌数字……
执行任务过程中,所有部队指挥官不得恋战,或擅自出击,无论战果如何,双方交火时间严格控制在1小时之内;更不得与敌人大打阵地战、攻坚战,竭力避免遭遇战;倘若某部一旦被优势法军纠缠或围攻,其他友军不得赶去增援,该部指挥官必须果断分散突围……
总之,你们要采用一切游击队所擅长的战术,拖延德赛师团的到达埃武拉城下的时间,消磨法国人的斗志与信心。另外,还要善意保存自身的实力,不进行毫无意义的战斗。”
在送走了保罗?科埃略将军的阻击部队后,贝尔斯福德似乎还不放心,他又从埃武拉军营里放出3千名葡萄牙正规军与3千游击队,让他们四下分散在埃武拉要塞20公里的范围内,日夜武装巡视,严防法国情报间谍,或是小股法军偷袭。
和其他英军指挥官一样,贝尔斯福德将军至始至终都没让5千嫡系英军参与到最危险的阻击战中,或是担当最辛苦的巡防任务。联军中的数万葡萄牙籍官兵似乎没什么意见,毕竟葡萄牙人是在保卫自己的国土,所有任劳任怨的听从贝尔斯福德将军的一切调派。
倒是那些在埃武拉城内悠闲自得、无所事事的英国…军官们又开始私下抱怨,纷纷说贝尔斯福德将军太过偏心,没让自己的同胞有立功机会。
……
德赛师团围歼万余西班牙军队的胜利捷报,传抵葡萄牙军团的时间最长,等到埃武拉与加的斯两地都收到该消息时,7月24日,马塞纳等人才在军团指挥所内看到赫鲁纳公爵派人送来的战报。此时,葡萄牙军团主力刚刚抵达阿尔梅达要塞之下,并将其团团围困。
倒不是德赛对葡萄牙军团的元帅将军们不上心(当然不排除这种成分),而是这位师团长过于体恤部下,不愿意信使冒着生命危险,单枪匹马穿越西班牙游击队的大片实际控制区。
在伊比利斯半岛上,除了赫鲁纳公爵的辖区,治安良好的加泰罗尼亚…阿拉贡地区才有完善的臂板信号系统。至于其他地方,山区乡野大都被西班牙游击队控制,即便法军在荒郊野岭安装了信号基站也坚持不了多久,或许一夜工夫不到,就会被西班牙人彻底破坏。
因而在半岛战争期间,各路法军传递情报的均为专职信使,而这些信使却成为法军之中最危险的兵种。往来法军之间的专职信使很容易遭遇游击队的伏击与捕获,通常在缴获其携带的情报后,西班牙人会以极度残忍的方式将法军信使处于死刑。
所以,直到一支奉命北上,增援葡萄牙军团的法军(苏尔特部),德赛这才下令信使随同这支增援部队,前往阿尔梅达要塞,传递这份迟到的胜利捷报。
在通向军团指挥所的途中,刚刚赢得科阿河战斗胜利的内伊元帅感觉很高兴,至少待会可以向“好色的老家伙”炫耀自己的勇武功勋。尽管内伊元帅并不赞同司令官的战略部署,作为葡萄牙军团的前头部队,他的第六军成功履行了自身职责,完全扫清了阿尔梅达要塞外围。
在科阿河一带,内伊元帅亲自率领6千兵力(含2千骑兵),冒着暴风骤雨,连夜发动猛烈攻势,一举击溃了希尔将军指挥的万余名英葡联军(历史上,是贝尔斯福德担任该军指挥官),使得阿尔梅达要塞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战后,内伊元帅在他的战报中称:法军有530人伤亡,但打死打伤联军60名军官和1200名士兵,还缴获了一面军旗(团级)。
科阿河战斗是法军第三次入侵葡萄牙时,在葡萄牙境内的第一次战斗,也是法国葡萄牙军团跟英葡联军的第一次交手。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对双方来说却都意义重大:英葡联军首次试探了法军的实力,了解到了对手的战斗力和作战方法,确信己方无法正面胜敌;而法军则完成了夺取阿尔梅达要塞的第一步工作——清扫外围。
然而,内伊元帅的好心情没能持续太久,等到他来到军团司令部后,一进门,发现马塞纳元帅,雷尼埃将军(第二军),朱诺将军(第八军)等人都已到场,一个个抽着加泰罗尼亚产的香烟,闷不吭声,指挥所的气氛显得相当沉闷,很压抑。
内伊期初有些紧张,以为是马塞纳元帅带领众人准备向自己发难,那是他刻意篡改了有关科阿河战斗的军报,事实上,内伊的部队仅打死打伤600不到的联军官兵,敌我伤亡比差不多。至于缴获的所谓英军军旗,也是某个英国…军官私下保存一面的英国国旗。
直到马塞纳元帅的参谋长,将一份战报送到自己面前阅览后,他才明白,那是小混蛋德赛惹出的麻烦。在采石镇战役中,一举围歼1万名西班牙正规军当然是好事,不仅仅是德赛师团一方的荣耀,也能鼓舞起7万名葡萄牙军团官兵的高昂士气。
可问题是,整个葡萄牙军团在5月31日出兵以来,近两个月内,先后攻占罗德里戈城,扫清阿尔梅达要塞外围的一系列战事中(含科阿河战斗),也不过消灭了6千多名西班牙或联军士兵,这还是凭借该军团7万人的绝对优势兵力,其中的战果包含着不少水分。
与此同时,仅有葡萄牙军团兵力三分之一的德赛师团,却能在短短10多天内,围歼包括3千骑兵在内,1万余名西班牙正规军,而不是装备简陋的游击队,自身伤亡忽略不计。
拿着这份友军的战报,内伊同样感觉老脸无光,不再考虑与司令官斗气,他直接向马塞纳问道:“埃斯林亲王,小德赛的战报是否属实?居然围歼1万多正规军?这怎么可能?”
马塞纳扔下手指上半截烟头,点头说道:“在西班牙叛军的总部,加的斯议会发布的战情通报中,确认了德赛师团在采石镇战役取得战果的真实性。除了德赛师团参战部队的真实数字,不是加的斯方面宣扬的5、6万人,而只有2万左右。”
他又指着内伊手中拿着的战报,提醒道:“在这份战报之后,是小德赛派来的信使对采石镇战役的详细汇报,你看过之后,就会打消所有疑虑。”
先是以屠杀事件,通过间谍特工来挑拨敌军之间的内讧,诱骗西班牙军队进入事先设定好的伏击圈,法军凭借以铁丝网、壕沟、胸墙为核心的立体防御,连续打退西班牙的三次疯狂进攻,在成功切断敌人在峡谷一侧退路,最后才全线反攻,一个不放过的加以围歼。
内伊不停的翻页,在匆忙看完过后,他心中的第一个感触就是小德赛太坏了,太过阴险,一个阴谋接一个诡计,层出不穷,让人防不胜防。别说可怜的加利西亚将军会上当受骗,哪怕自己设身处地在采石镇指挥那支西班牙军队,也无法挽救全军覆灭的危险。
内伊胡乱抹去额头上不停流淌的汗水,随意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和其他将军们一样,掏出怀中香烟,闷闷不乐的他也大口大抽起来。众人的真实感受,内伊同样清楚,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心中都涌现被这份战报赤…裸裸打脸之后的羞愤感。另外,在座的元帅将军们还要强忍欢笑,向各自部下大肆渲染德赛师团的辉煌胜利,借此来鼓舞军中士气。
好在内伊、马塞纳等人德赛的私下关系不错,所谓的羞愤感,更多是对葡萄牙军团未能取得丰盛战果的自我懊恼。
“先生们!”马塞纳元帅的声音促使众人重新抬头,将目光投向司令官一面。元帅继续说道:“在我们恭贺赫鲁纳公爵赢得一场重大胜利的同时,诸位也要团结一心,加紧努力,尽早拿下阿尔梅达要塞,以此来显露葡萄牙军团强壮无比的肌肉,锐不可挡的战斗力。”
………………………………
第45章被解放的迪亚哥(上)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7月12日,葡萄牙东部边境,在埃尔瓦什城和埃斯特雷莫什城之间穿越许多峡谷的大道上,在浓密而炙热的泥土里,一支由2百人马组成的骑兵队,正护送着一辆由军官与随从乘坐的四轮敞篷马车,缓缓向着西北方向的一座葡萄种植庄园行进。
两天前,担当北线支队情报官的雅克中尉,在行军途中看到一辆歪斜着停靠公路边,外观内设不俗的四轮敞篷马车。它应该是某位葡萄牙贵族或庄园主,在法军进攻葡萄牙之前,马车主人逃亡埃武拉或里斯本途中因车轴损坏,来不及而被迫遗弃的。于是,这辆四轮敞篷马车就成为北线支队法军的战利品。
由于严重损坏的马车阻碍了辎重队大车的道路,一群步兵就围上马车,他们嚷嚷着要将“这个不能动的破玩意”送到伙房里当柴火烧掉。不远处的雅克却动了心思,他拿出50里亚尔从士兵手中买下这辆被遗弃的马车,又花钱让随军工匠更换掉破损车轴,随后将自己与蒂亚斯的两匹马套在马车前端,最终成为情报官的私人代步工具。
尽管北线支队占领葡萄牙境内的这条公路已得到工兵团全力修复,但路面依然坎坷不平。在摇晃不定的敞篷车厢里,蒂亚斯正顶着烈日,头冒大汗,一副面色痛苦状的死咬起手中铅笔头,他在猛攻膝盖上的一本法语入门教材。
在采石镇战役过后,雅克中尉信守了自己的诺言,担保蒂亚斯获得了阿拉贡人的身份,同时投诚者还获得3千里亚尔的奖金,以及一匹战马。原本,雅克只是想打发蒂亚斯到北阿拉贡团效力或是回阿拉贡地区自谋生路,但后者却死活不肯,一个劲的赖在情报官身边。
蒂亚斯想与自己同事,也未尝不可,雅克同样喜欢这个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幸运星”,但首要条件是后者懂得法语,不仅能说会道,还要会写。雅克答应给蒂亚斯3个月时间来学习法语,并在事后再向帕斯赛尔少校推荐到军情局。如果愚蠢的家伙学不来法语,还是让蒂亚斯去北阿拉贡团里当兵。
于是,蒂亚斯接受了雅克提出的条件。他不知从哪里买来一本半旧不新的法语入门教材,并每天纠缠情报官做自己的法语老师。作为等价交换,蒂亚斯也要负责雅克的日常起居,无偿担当起中尉的勤务兵,包括洗衣做饭,端茶送水。
如果把英语比做小学生的话,法语就是研究生。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法语的严谨与精确的确是欧洲其他语言无法比拟的。纯正标准的法语,是以其繁杂的语法、众多的动词变位,和飘忽的单词阴阳性等“不近人情”的规则为代价。
所以,要在三个月内学会法语,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雅克只是想验证蒂亚斯忍耐性与自我约束能力。但事情发展的结果,是雅克自己的耐心被好学的幸运星消磨殆尽。无论何时何地,蒂亚斯总会拿着那本法语入门向老师讨教法语语法的诸多问题,令其烦不胜烦。因此在1小时前,雅克果断下令,让蒂亚斯不准出声,更不准提问。
背靠车厢内松软的沙发靠垫,雅克闲情逸致的品尝起红葡萄酒,时不时还瞟上一眼,看着蒂亚斯一幅愁眉苦脸,嘴唇紧闭的古怪摸样,心中感觉一阵好笑。
“好吧,禁言期结束,但不能提问有关学习的事!”雅克最终开恩,但同样限制条件。
蒂亚斯总算松了一口气,“是的,中尉!”
雅克又对着蒂亚斯问道:“你在西班牙应该见过黑人,感觉印象如何?”
蒂亚斯点头回答道:“之前,我跟随阿隆索少校曾驻防梅里达城时,看到过不少黑奴。说实话,在所有西班牙人眼中,他们只是一个极其懒惰、身体肮脏、性格懦弱、思想狭隘的种族,黑人除了能在皮鞭下充当奴隶外,其他的狗屎不如!”
对于蒂亚斯的解说,雅克并不感觉意外。别说最早的黑奴贩子(西班牙人与葡萄牙人),就连德赛师团的大多数法国士兵也怎么不喜欢黑人,尤其是在拿破仑派兵镇压海地**运动失败后。所谓“自由、平等、博爱”的民…主精神,那是针对生活在欧洲文明国度的白人而言,至于黑人,永远只能充当皮鞭下的奴隶。
有关种族歧视的话题,不是雅克想要探讨的,他关心的是如何完成德赛公爵曾经下达给军情局的任务:挑动葡萄牙境内的黑奴闹事,以残暴血腥的手段,反抗他们之前的主人。
遵照师团参谋部的统一军事部署,在返回巴达霍斯要塞后,巴尔巴内格尔将军的步兵三旅,随即与博奈将军的步兵五旅,奥特斯尔中校的工兵团(大部)汇合,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