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到灵气复苏三国的我无敌了-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董卓也是因此才转投到大将军何进门下。

    事实上,不光是四世三公的袁家看不起董卓,即使董卓现在当上了河东太守,河东卫家这种与袁家相差甚远的世家都没有把董卓放在眼里。

    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虽然董卓在世家那里处处碰壁,但是现在的董卓还是对世家抱有几分幻想的。

    像是吕布这样带着后世思维的穿越者,之前王家家主王赋那样对他,他都已经在跟贾诩合计着回头该怎么把王家给灭了——王赋好歹表面上还维持着客气呢,董卓这边人家可是连面子都不愿意给他!

    所以说,如果董卓的遭遇放在吕布身上,汝南袁家跟河东卫家可能早就成为历史了。

    不过,董卓虽然还对世家抱有几分幻想,但是心里对这些世家的不满也不是假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同意李儒的想法。

    说白了,董卓的想法跟吕布完全不一样。

    吕布想的是,你瞧不起我,那我就弄死你。

    而董卓想的是,你不带我混,那我就要证明我跟着何进混能混的更好。

    只能说,现在的董卓还不是后面的那个混世魔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这些世家得把董卓的心伤的多深啊,才能把董卓逼成那个样子。

    啧啧啧。

    因为已经达成了共识,所以在第二天,吕布和董卓就一同向长安县令杨党下达了最后通牒。

    要钱,没有。

    但是三日之后他们要见到粮草。

    如果三日之后没有粮食,到时候耽误了军国大事,后果你杨党自负。

    杨党身为中常侍杨贤的养子,平时就算是遇到比他大的官对他都毕恭毕敬的,哪里受过这种气?

    但是你真让他违逆朝廷的命令他也不敢。

    可你要让他乖乖把粮草什么的提供给吕布和董卓,他又不甘心。

    好在,杨党平时到处坑蒙拐骗,搜集民脂民膏惯了,当天就让他想出了一个既不会违逆朝廷命令,又能恶心吕布和董卓的办法来。

    于是乎,三日之期还没到的,仅仅只是第二天,杨党就带人离开了长安城,一路朝着华仓的所在地,华阴县赶了过去。

    就这样,三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而三日之期一到,吕布和董卓便按照约定各自带领了五百人马,前往华仓要粮。

    “奉先贤弟,你说那杨党会乖乖给我们粮食吗?”

    跟吕布骑马并排走在官道上,董卓好奇的问道。

    闻言,吕布的目光淡淡的从董卓胯下的马上掠过,然后随口应付道:“谁知道他有没有这个胆子呢?”

    说实话,在看到董卓现在胯下的坐骑还不是赤兔时,吕布挺失望的。

    虽然现在董卓骑的也是一匹好马,但是跟吕布心目中想要的神骏差远了。

    看来,他的赤兔现在还没到董卓手中。

    也就是董卓现在并不知道吕布的想法,不然的话他一定会满头问号。

    这赤兔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呢,怎么就成了你的赤兔了?

    就算赤兔真的到了他董卓手中,那也是他董卓的赤兔啊!

    对此,吕布只能表示——我不管,我说赤兔是我的,那赤兔就一定是我的,谁有意见跟方天画戟提。

    华仓作为昔日京畿地区的粮仓,距离长安自然不会太远。

    而吕布和董卓此行带的又都是骑兵,所以没用多少时间就赶到了华阴县。

    华仓就建在华阴县。

    虽然在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之后,华仓已经不复当初的地位,但也依旧是天下有数的大仓,专门设有华仓令,负责管理华仓的大小事务以及守卫工作——华仓除了一应负责管理的人员之外,还有一部的汉军负责守护华仓的安全。

    当吕布和董卓来到华仓的时候,长安县令杨党,已经带着华仓令以及负责守卫华仓的军司马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远远的,杨党看着领兵而来的吕布和董卓,只见他一挥手,那军司马当即会意,直接就带着手下的人马拦了上去:“何人擅闯华仓重地?”

    看着前面拦路的汉军,吕布还没表态,董卓就冷哼一声,一夹马腹,催马上前大声喝道:“河东太守董卓,奉大将军之命来华仓调粮!尔等还不快快放行!”

    然而,那军司马却根本毫不在意,反倒懒洋洋的拱手道:“粮仓重地,还请董太守将大将军的军令文书拿出来,否则恕末将不能放行。”

    “好胆!”看到这军司马如此不识抬举,董卓轻哼一声,不过还是掏出文书,随手朝着那军司马丢了过去。

    那军司马接过文书,故意磨磨蹭蹭,慢斯条理的察看了半天,这才把文书交还给董卓,皮笑肉不笑道:“事关重大,末将查探的仔细了些,让董太守久等了,还望董太守莫要介意。”

    说完,他才下令道:“放行!”

    接过军令文书,董卓冷哼一声,也没理睬这个军司马,直接就催马朝着里面走去——华仓,正是建在华山附近一处隐蔽的山谷里。

    看到董卓搞定了这个军司马,吕布也是下令道:“都跟上。”

    说完,他也催马跟着董卓朝着山谷里面而去。

    两人麾下共计千余精骑也是紧紧跟上。

 92。恶心人的杨党(3/5)

    山谷内。

    杨党在让那军司马去拦截吕布和董卓之后就带着华仓令返回到了山谷内的粮仓。

    此刻他看到吕布和董卓居然这么快就进来了,也是不禁暗骂了那军司马一声废物。

    心里冷哼一声,杨党带着太仓令从屋中走出,来到山谷内的空地上。

    看着从山谷外呼啸而来的这一支骑兵,以及为首的吕布和董卓,杨党也是皮笑肉不笑的拱手道:“长安县令杨党见过两位将军,两位将军倒是来的很准时啊。”

    不同于董卓,吕布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长安县令杨党。

    看着身穿官服,颌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的杨党,身材矮小,样貌普丑的杨党,吕布也是有些费解。

    虽然说宦官无法生育,收养个儿子来继承香火也无可厚非——像曹操这一脉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你就算收养儿子,好歹也挑个身材样貌都正常点的吧?

    还是说那位中常侍杨贤的审美有点问题?

    心里暗暗摇了摇头,吕布淡淡道:“杨县令说笑了,军国大事不容耽搁,不准时怎么行?华仓令何在,大将军军令文书在此,速速开仓放粮。”

    说完,他便取出了何进的军令文书。

    与此同时,董卓也是取出了他的那份文书。

    看到吕布居然绕过他直接就对华仓令发号施令,杨党脸色也是一沉。

    而华仓令看着吕布和董卓手里的文书,也是下意识的看了杨党一眼,直到看见杨党点头这才敢走上前去从两人手中接过文书。

    仔细检查了一番这两道文书,华仓令也是小心翼翼的对着杨党说道:“杨县令,文书没有问题,你看”

    说实话,夹在这些人中间,华仓令也很为难,因为他只是一个小小的仓令,不管是哪一方,都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不过,正所谓县官不如现管,虽然两边他都惹不起,但是吕布和董卓毕竟都是过江龙,相对来说他还是比较畏惧杨党这条地头蛇。

    看着小心翼翼的华仓令,杨党也是没好气的说道:“文书没问题,那就开仓放粮呗!”

    “诺!”那华仓令连忙应声下去了。

    杨党看着都没从马上下来的吕布和董卓,也是忍不住阴阳怪气道:“两位将军,别怪本官没提醒你们,放粮没问题,不过怎么把粮食运回去,本官可管不到。就凭两位将军带来的这点人,恐怕运不了多少粮食。”

    闻言,董卓也是笑道:“这就不劳杨县令费心了,在来之前咱就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民夫和粮车,想来也快到了,只要杨县令愿意放粮,咱自有办法运回去。”

    虽然按照常理来说,朝廷既然下令让杨党为吕布和董卓提供粮草,那么民夫、粮车什么的自然也应该由杨党来准备,但是吕布和董卓既然不准备给杨党什么好处,自然也做好了被杨党刁难的准备。

    所以像民夫、粮车什么的,他们自己就准备好了,只是因为脚力比不过他们这些骑兵,所以落在了后面罢了。

    杨党看到董卓这个样子,脸色也是更难看了。

    他本来是想拿这个来恶心吕布和董卓的,毕竟如果吕布和董卓现在再去让人准备民夫和粮车,估计又要浪费不少时间,可他没有想到吕布和董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他帮忙运粮,早已自己准备好了民夫和粮车。

    这样一来,反而是他自己被恶心到了。

    恨恨的看了一眼坐在马背上有说有笑的吕布和董卓,杨党心里也是恨恨道——笑,使劲笑,现在笑,回头有你们哭的时候!

    汉代正常行军每个士兵随身只会携带三到五天的干粮,不过军营当中一般会储备十五天左右的粮草,所以这次吕布和董卓来华仓调粮,一次也只能调十五天的粮草。

    按照每个士卒一个月三石三斗的正常供给来算,吕布麾下三万并州军,董卓麾下五万河东军,两支大军半个月的粮草都要十几万石,再加上不管是并州军还是河东军中都还有战马需要喂养,所以这一次调粮的总数足有十五万石——这还只是供给大军的,如果再算上民夫、骡马需要消耗的粮草,这个总数还要再上涨不少。

    而这么多粮草,如果没有足够的民夫粮车,怎么运回去还真是个问题。

    好在吕布和董卓早有准备。

    华仓令都还没把粮草的数目统计完,李儒就带着民夫和粮车赶到了。

    看到李儒带着民夫和粮车从山谷外进来,董卓也是哈哈一笑:“多谢杨县令放粮,文优,让人装车!”

    闻言,李儒淡淡应了一声,便开始让民夫装车。

    站在一边的杨党看着来来往往的民夫把一袋袋粮食搬上马车,只是冷哼一声,并没有再说什么。

    很快,第一批进入山谷内的粮车就装满了。

    看着即将朝着山谷外运走的粮车,杨党眼底闪过一抹莫名的神色。

    可就在这时,李儒却突然出声道:“且慢。”

    李儒这一开口,吕布和董卓都看了过来,杨党也是心里咯噔一下。

    董卓更是直接开口问道:“文优,怎么了?”

    没有直接回答董卓的问题,李儒走到一辆粮车旁,伸手摸了摸边上的粮袋。

    见状,董卓也是疑惑道:“文优,难道这粮食有什么问题不成?”

    李儒淡淡的看了站在一边显得有些不安的杨党一眼,解释道:“回主公,粮食有没有问题儒不知道,想来这位杨县令顶多也就是放些陈年旧粮给我们。不过粮草问题关系重大,儒觉得还是先检验一下比较好。”

    说完,李儒直接就伸手从身边的侍卫身上拔出佩剑,然后一剑对着面前的粮袋划了过去。

    把佩剑丢给侍卫,李儒伸手从划破的粮袋里面抓了一把粮食出来,嘴角也是露出一抹冷笑。

    只见他将手中的粮食一点点撒在地上,与此同时口中淡淡道:“这粮食当中混杂了大量的糠麸且不说,居然还混有泥沙,杨县令,你好大的胆子啊。”

    听到李儒这么说,吕布和董卓也是脸色顿变。

 93。其罪当诛(4/5)

    在粮食里做手脚结果被李儒当场识破,杨党脸上难免有些挂不住。

    不过,他也仅仅只是稍微慌了一下,随即就镇定了下来。

    毕竟,他敢这么做,就肯定做好了被发现的准备。

    看着神情冰冷的李儒,杨党冷笑道:“这么大的帽子,本官可戴不起。董将军,你最好管管你的手下,不要让他胡言乱语。这陈年旧粮吗,里面糠麸多一些也是正常的。况且这华仓的粮食储存在这里也不知多久了,难免会混入一些泥沙,你有何证据能说明是本官做的,就敢来质问本官?”

    说到这里,杨党冷哼一声,也是阴阳怪气道:“况且,这人不同,吃的东西当然也不一样,大户人家还都粮呢。所以,这有钱人,才能吃有钱人吃的粮食,没钱,就只配吃这种粮食。反正粮食本官已经让人发放给你们了,爱要不要吧。”

    说完,杨党就欲拂袖离开——既然都已经当面撕破脸皮了,那他也就没必要继续跟吕布和董卓虚与委蛇了。

    只是,如果今日就董卓在这里,他说不定就真走了,现在的董卓处事还是比较圆滑的,他顶多也就向朝廷上几道奏折,弹劾杨党此举,还不至于当场就把杨党怎么样。

    可惜的是在场的还有一个吕布。

    望着起身欲走的杨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