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单雄信和徐世绩等人颇有率军的本领,加上所部将士大部分都是渔猎手出身,身强体壮不说还善于使用兵器,因此战斗力在周围都是首屈一指的,在击败了几股进剿的郡兵后瓦岗寨的实力迅速扩展开来。
一开始翟让等人并不是在瓦岗建立基业,而是在距离荥阳不远的地方劫掠船只获得财富,还是在张须陀的多次进剿下接连战败,才不得不改迁移到瓦岗谋求发展。
很快辅助杨玄感造反的蒲山公李密在杨玄感死后逃到瓦岗投奔翟让,由于他善于计谋之变,让瓦岗周围的小势力纷纷投奔,于是瓦岗寨的实力在反隋大军中迅速成为比较强大的势力。
与此同时,大河以北的窦建德也终于在当地官府的逼迫下投靠了同乡孙安祖,并且在孙安祖的谦让下成为首领,另外还有高士达、张称金两人也迅速成为大河以北比较强大的造反军队。
在杨坚主持的对夏国的进攻时,年轻的窦建德当时被征入伍,并且当上了统领二百人人的小队长。
同县的孙安祖这时也被征入伍,但他妻子刚死不欲参军,为县令所鞭打,安祖一怒之下杀死县令,窦建德劝他到高鸡泊中聚众谋生,当时在高鸡泊的还有张金称、高士达等人。
这样有了熟人后当地草莽在出来打劫时,一般都不打劫窦建德家周围,官府就怀疑窦建德与这些盗贼有联系,所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派人将窦建德全家抄斩。
窦建德听到这个消息后迅速逃亡,在孙安祖那里不久他又投奔了高士达,高士达自称东海公,任命窦建德为司兵,后来孙安祖被张金称杀死,窦建德将安祖所属的几千人收归己有,力量逐渐壮大到近万人。
除了王薄、翟让李密、窦建德等造反势力外,原本历史上纵横江淮的杜伏威也在庐江郡崛起,而李子通也在江南开始了自己的造反生涯,徐圆朗则是在彭城造反席卷了整个淮泗地区。
倒是原本在历史上应该大放光彩的王世充却因为时间的原因并没能占据高位,现在的他还老老实实的在洛阳当隋军将领,所以没有出现在反对大军的势力上,就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面对着这些反隋大军的蜂拥而起,愤怒而又惊慌的杨广命令自己的两个儿子代王杨侑、越王杨侗分别率领十五万隋军前去平叛,张须陀辅佐代王杨侑,杨俊则是辅助杨侗。
杨俊是宗室大将,杨侗还算比较尊重采纳他的意见,可是代王杨侑因为是杨广的儿子,哪怕张须陀有很好的军事作战经验,他却不愿意听从张须陀提出的进军意见。
尤其是代王杨侑在听到越王杨侗进剿王薄斩获颇丰的情况下,急于立功的他在翟让和李密的计谋下,被瓦岗军先以水攻之术损失数万大军,然后又被瓦岗军联合周围义军一起伏击。
代王杨侑大意之下被一支流矢射中眼睛身亡,于是十万多隋军大败溃散,要不是张须陀情急之下紧急率领自己旧部拦阻瓦岗军的追击,恐怕这支大军就要彻底覆灭。
可是这样这支原本有十五万人的隋军也只剩下三万人左右,无力的他们只能向荥阳撤退。
这时隋军士气消沉,不断有被强行征募的士兵暗中逃亡,就在快要撤退到荥阳郡时张须陀再次被李密率领的瓦岗军精锐伏击。
这一次张须陀没有之前的好运气被一箭射中肩膀,三万多隋军大部投降瓦岗军,张须陀仅仅率领数十骑兵逃回荥阳郡,这样一来如果杨侗率领的那支大军被消灭,杨广手里的军队就只剩下洛阳那十来万人了。
虽然关中之地以及其他各地郡县还有很多将领依然效命与杨广,可是造反的反抗军数量太多,全靠着这些军队镇压。
李密当然也知道隋帝国目前面对的情况,不过杨侗率领的那支大军毕竟有十五万之众,凭着瓦岗军目前的实力根本拿不下来,于是他便利用自己在隋军中的旧故散布谣言,言道杨俊将会杀死杨侗夺权自立为帝。
这种粗糙的手段如果在其他将领看来只会一笑置之,可是杨侗毕竟是年仅二十岁的年轻人,激动的他当即大怒之下将杨俊自己这个叔祖辈的老将斩杀,于是隋军将领纷纷离心离德。
这时李密一面联系那些愤怒的将领,一面联合其他反隋势力,一同发起了进攻,一番大战下来杨侗被部下杀死,近半隋军溃散,其余则是投靠了李密等不同的势力,瓦岗军趁机扩大到了近十万人。
代王杨侑、越王杨侗两人的战败身亡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数十万隋军的迅速败亡,让更多的人有信心反抗隋军的镇压,而原本就对杨广越来越失望的一些将领开始纷纷找自己的后路了。
………………………………
第五百九十七章反隋义军
杨广如果没有好大喜功的性格,能按捺住心中的一些欲望,在中国历史上来说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皇帝,而且他本人也非常有才能,无论在武力还是文学上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
不过在受到接连的沉重打击后,面临着众叛亲离局面的他已经彻底没有了击败夏国的念头,如今的他只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连原本答应吐蕃的和亲也都被强行取消了。
在两个儿子兵败身死后,他一面以薛举率军两万防守潼关、函谷关,一面以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驻守荥阳防备关东义军的进攻,最后则是以宇文化及为禁卫军首领守卫东都洛阳,其他的就再也不管了。
并不是杨广不想从关中抽调大军东进平叛,只不过如今大隋帝国风雨飘摇,很多将领已经开始持观望态度。
杨广的命令下达后,关中的军队基本上无法调动,哪怕是陇右行军大总管杨义臣都已经被下面关中豪强、鲜卑贵族出身的将领架空,很明显关内的一些人为了防止夏国或者吐蕃趁机攻打,不希望这些大军离开关中。
这些隋军因为内部一些人的争夺麾下的将士不断逃亡,期盼了多日后杨广终于明白杨义臣根本没有能力来支援自己,而驻守北地上郡的史万岁更是在这段时间忽然就死在了自己的大帐内。
虽然史万岁的部曲禀报说什么是史万岁饮酒过度而死,不过杨广这种皇家子弟又怎么会不知道那些鬼把戏,也说明关中的军队已经很多失去了控制,哪怕依然有部分人效忠自己也改变不了这个大局。
更让杨广愤怒的是自己的表弟李渊。
早在自己即位之初,杨广还是很重视自己表弟的,不过很快就有人对杨广说明李渊这个人很了不得最好及早除去,不过杨广一方面跟关陇鲜卑军事贵族集团闹得很恶劣。
同时也需要一个人作为调和剂,因此对于李渊还是予以重任,可是如今李渊居然借口防备夏国进攻,将自己派去监军的几名将领还有当地官员纷纷软禁,甚至还派兵控制了整个太原郡的军政大权。
杨广还不知道就在这天他的好表弟还以意图勾结夏军谋反为由,将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王威两人残酷杀死,并且随即派兵南下攻打离石、龙泉、文城、临汾等河东各郡。
在原本历史上李渊是借口两人勾结突厥为由将其杀死,其实真正勾结突厥的却是李渊,其在起兵后立刻就将太原郡内的民众全部卖给了突厥人,以至突厥人夺取太原满城百姓都成为了突厥人的奴隶。
如今突厥人虽然已经不在了,李渊则是一面派出使节联络夏国方面,一面整理大军南下抢夺地盘,历史总是有他的相似性。
这时隋帝国内部的叛乱就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夏国这时几乎已经全部包围了隋帝国,因此隋帝国内几乎所有的反抗势力这时都派出使节到达夏国,企图获得夏国对自己的支持。
这些反抗军派来的使者纷纷找到最近的夏国将领传达自己的意思,不过他们都没能见到王泽,还是王振从王泽那里得到授意,就让隋帝国内部拼个你死我活,夏军不要插手其内部的战争。
夏国也并不是干看着隋军和反抗军之间的战争,夏国这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正好趁着隋帝国又一次陷入内乱大量迁移他们的百姓到夏国和其他诸侯国中,反正如今各大诸侯国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呢。
很快夏国跟各大反抗势力达成协议,夏军绝对不会从背后进攻他们,这些势力甚至还可以从夏国购买大量的军械、粮食,只不过是要用人口从夏国购买,不论男女老幼都可以。
这下各大反王都兴奋了,因为之前隋帝国的不断征发徭役和青壮参军,导致各地的土地抛荒严重,虽然隋帝国各地的粮仓依然存储着大量的粮食,不过这些粮仓大多数都在隋军的控制中。
接下来中原混战,乱世中的粮食肯定是最缺乏的,如果能够从夏国换到足够的粮食和军械,那对于这些反王来说就太好了。
这时隋帝国内部的战争虽然频繁,不过因为战争还没有全部展开,隋帝国依然还有四千万左右的人口,在原本的历史上隋末会从总人口的近六千万人锐减到一千多万,民众死伤非常惨烈。
目前隋帝国的人口虽然也不少,不过这么多人口基本上一多半都集中在正在交战的北方各郡,一旦战争全面爆发人口死亡必然极多,那么多民众在动乱中死亡就太浪费了。
为了尽快的给自己筹集军械和粮食,大量的隋帝国普通百姓被各地的反王纷纷送上夏国派来的船队。
反正这些人留下来不是被杀死就是饿死,还不如拿去换点粮食兵器回来更有用处,隋帝国那么多民众少他几十万几百万的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这就是很多反王的普遍心思。
接下来的近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有超过二百万隋帝国民众通过泗水、淮水、黄河、济水等水系被运输到三齐或者是东海郁洲岛上,在上面经过一番休整、消毒后,又分别被送到夏国各地和各大诸侯国那里。
在夏国不断利用战争从隋帝国运输民众的同时,隋帝国各地的战事也在进行的如火如荼。
在河北隋帝国襄国郡太守郭绚率兵万人讨伐高士达,高士达自以为才略赶不上窦建德,就让窦建德任军司马,将军权让给了他。
于是窦建德让高士达守卫大军辎重,自己则挑选七千精兵抗击郭绚,他向郭绚诈降,表示愿意归服朝廷。
结果郭绚居然相信了窦建德,当即率兵跟随建德行军到长河(今山东德州),却不料这时窦建德居然趁机袭击自己,措手不及的官军当即大败,窦建德杀死了郭绚占据了襄国郡。
这时杨义臣因为被架空愤而逃到东都,担任东都禁军首领的宇文化及担心杨义臣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于是给他两万士兵让他去镇压河北的叛乱。
在河北的张金称由于之前打败了几股郡兵轻敌而为杨义臣所败斩杀,其余众纷纷归附了势力大振的窦建德,杨义臣见状乘胜追击,准备进一步攻讨势力大振的窦建德。
窦建德得知对高士达说:历观隋将,善用兵者无如义臣,今灭张金称而来,其锋不可挡。请引兵避之,使其欲战不得,坐费岁月,将士疲倦,然后乘间击之,乃可破也。
建德的这一策略是较为稳妥的,因为义臣乘胜而来,而义军未经训练又未经过大的战阵,贸然与劲敌对阵没有必胜把握。
但高士达没有听从建德这一建议,执意亲率数万精兵去迎战杨义臣大军,结果大败身亡。
窦建德仅率百余骑逃到饶阳(今河北饶阳),乘其无备将其攻陷暂时落脚在这里。
虽然窦建德夺取了饶阳,不过杨义臣这时认为高士达已死,乱军已经溃败,窦建德所率残余百余骑不足为虑,也就引兵夺取襄国后南下,准备去攻打实力最大的瓦岗大军。
见杨义臣离开,窦建德又重归故地,招集亡散,收葬死者,军势复振。他自称将军,礼遇读书人,以饶阳县长宋正本为谋主,又招诱隋的地方官吏,降之者甚众,军队达到十万多人。
窦建德在河北军势再次雄起后,杨义臣不得不再次从对阵瓦岗的战场北上,同时原本驻守在河东的隋将薛世雄也率军经上党郡杀出来,协助杨义臣围剿大河以北的义军。
杨义臣北上让瓦岗大军终于得到解脱,不过因为瓦岗远离夏国势力,无法通过人口换取大量的粮食和兵器,所以为了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他们决定先夺取非常重要的荥阳,以获得洛口仓内的粮食。
张须陀为了解除瓦岗军对荥阳的威胁,不得不主动率兵攻打迅速逼近的瓦岗军,李密让翟让率领主力大军列阵以待,同时自己率领一千精兵埋伏在荥阳城外大海寺北的树林中。
由于翟让从前曾屡次败在张须陀的手里,因此张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