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自成摇头微笑,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既然你是明朝皇帝身边的人,那么城中之事,亦以明了吧,说说看,你知道些什么。”
    此时胡丰主的心彻底提到了嗓子眼。
    这个时候,正是按照朱慈的安排,向李闯传达朱慈所交代的事情的时候。
    而他之所以假降,也只是为了此而已。
    此话被他在心中默默背了很多遍,即刻脱口而出。
    “回陛……下,据奴婢所知,京师之内粮草不济,大明皇帝担心动摇军心,假称丰足,实际不足五日之用,只要陛下以大军围城数日,城内必不战自乱。”
    “而明皇自知粮草不足,这些天中,必然想着速战速决,或以劫营以图解围。”
    “好!”李自成一拍大腿,听到京师内粮草不足,简直就是天助他大顺。
    常言道,上兵伐谋,最下攻城,如果迫不得已,是个将领都不愿意强行攻城,守方占据了太大的优势,哪怕是拿下城池亦会损失巨大。
    就如同当初在宁武关,周遇吉以三千人干掉七万闯军的战绩,并不只是因为勇卫营太过于生猛,实在是因为他们据关而守,才有此巨大的战损比。
    面前的是京城,哪怕是当初二十万的也先蒙古军也没能拿下。
    李自成心里还是挺虚的,但京城粮草不足的消息给了他希望,如果能够仅仅靠围城,兵不血刃的拿下京城,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当下便有了决定。
    夸赞了一番胡丰主后,派人给他安置在营中。
    ……
    然而在胡丰主想要回去休息时。
    李岩却独自将胡丰主拦了下来。

第九十四章 论肉
    胡丰主当然不认识李岩。
    但是刚才在李自成面前,便是此人一直提出怀疑,以至于胡丰主差点以为自己要暴露了。
    面对其他人时,胡丰主的心理压力尚还好,而面对李岩时,总感觉心里发怵,生怕一不小心暴露了,他还是很珍惜自己的生命的。
    尤其在临走之时,和圣上约定了,一定要活着回来见圣上。
    那么……他便绝对不能死!
    “你真是明朝皇帝身边的人?”李岩虚眯着眼睛,仔细的观察着胡丰主的表情。
    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哪怕一丝可疑的细节。
    然而,本就有些心虚的胡丰主,此时低着头,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回将军,奴婢却是明皇身边之人,自明皇身在东宫之时,便已跟随。”
    除了朱慈交代他说的话外,胡丰主对于其他的事情却编不出个所以然,只要不是太关键的问题,也只能照实的说。
    李岩显然不是属测谎仪的,无法仅从这点细节,判断真假。“那么……你又为何背主弃信?”
    为何背主弃信?胡丰主低头后,鼻子微酸。“怕死……”
    仅仅是怕死么?李岩听后在胡丰主周围来回踱步。
    他现在在假设。
    假设胡丰主是诈降的话,那么将京师内粮草不足的事情透露出来,又是为何?
    为何?
    李岩似乎抓到了些什么,猛然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辽宁皇帝之所以将胡丰主放出,同时将京师内粮草不足的事情也告知顺军。那是为了拖延时间!
    以粮草不足为饵,引诱顺军围尔不攻!
    但……时间的期限只有五天。
    五天的话,明军又能在这五天内做出什么事情来?
    劫营?不,刚才那个小太监已经提醒他们要小心明军劫营了,即使不提醒,劫营的行为也是愚蠢的。
    也就是说,以京师之内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来完成解围的。
    那么……那么,是的,五天之内只有可能是,一支勤王之师入拱京城,和京城内的明军里应外合。
    会是谁?
    以目前的形式来看,只有两股人马,符合李岩的猜测。
    第一,吴三桂的关宁军。
    第二,山西的高杰部。
    高杰并不像,那只不过是个无能的胆小鼠辈,他们早已洞悉了高杰的去向,那孙子根本不敢来迎战。
    只有可能是吴三桂的关宁军了!
    关宁军的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当初曹文诏以三千兵力硬干十万农民军,也是以关宁军为班底。
    若是关宁军来此与顺天府内的明军里应外合,还真有可能将闯军给击败。
    如此危险。闯王怎能因为京师内粮草不足,而产生懈怠?
    李岩,自认为摸清楚了明军的想法,揣着这个念头,也不再去管胡丰主的是非。
    那不过是个棋子,死活都无关大局,关键是要提醒闯王一定要警惕吴三桂。
    京城必须尽快拿下。
    ……
    三月十七日的白天,从西北方的城墙之上,已经能看到远处黑压压的军列,正朝着京师的方向进逼过来。
    照目前来看,今天之内,闯军便能完成对京师的合围。
    而面对这一切,京城之内的明军根本无力出城迎战。
    只能依靠城墙之高,据城死守。
    现在想来,胡丰主已经入了闯营之内。
    那么,他能不能起到效果,朱慈也很难预料。
    朱慈坐在西直门上,高处的冷风,吹的他缩了缩身体,胡丰主已经不在了,身边还有张纯真等太监侍候着。
    不过,当朱慈注意到他们望向远处李闯大军时的表情,亦是能从其眼神中看出恐惧般的色彩。
    “圣上怎生不见胡太监了?”谢芳对于朱慈身边的人都挺熟悉的。
    那个姓胡的小太监是朱慈的心腹,一直伴其左右,今天没看到也太奇怪了。
    “投敌了。”
    朱慈淡淡的道,毫无表情。
    这让谢芳很惊讶,昨天见到胡丰主时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投敌了。
    但圣上的话,亦不可能随意一说,谢芳暗有愤恨之色。“这天杀的贱奴,深受皇恩,却做出叛主之事,实在该死!”
    朱慈没有多做解。
    依然静静地坐在西直门的城楼之上。
    等待着闯军的来临。
    ……
    正午时分。
    宫城之内,周太后像往常一样,亲自下厨为一大家子做饭。
    当然,这也只限于家人,崇祯,袁太妃,以及崇祯的几个孩子。
    定王,太子,坤兴和昭仁,都是周皇后亲出的。
    永王一人,出自田妃。
    不过田妃已经在两年前过世,永王便交给袁妃抚养。
    朱慈将查抄来的财物,分了一部分给宫中用度,原本皱皱巴巴的生活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善。
    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崇祯和周太后都是过惯了节俭的日子,如今国家依然不见安好,虽有余资,亦不愿奢侈用度。
    但相比于以往,荤腥的是肯定多了起来。
    这对于敏感的昭仁来说,还是很容易发现端倪的。
    以前拌着手指头数上三遍后,才有的肉吃。
    这么几天,隔三差五都能看到蛋肉。
    六岁的年龄,正是形成自我的时候,她觉得这很奇怪。
    “父皇,母后,为何咱们这些天都有肉器啊。”
    这对昭仁来说十分的不科学。
    面对小孩子的疑问,一般都以非正常的方式来解答。
    总不能跟他说,因为他们吧犯官家给抄么,所以他们才能吃上肉的。
    这里面有很多名词,不是现阶段的昭仁能够明白的。
    “因为昭仁的皇兄,当今的圣上,在宫外给买了许多肉,所以咱们就能经常吃到肉了。”周太后把昭仁放到以及的大腿上解释道。
    昭仁思索着母亲的话暗暗低头。“皇兄不是已经把坏人打跑了么,为何还不回来?”
    算起来,已经有好些天没见过朱慈了,这让昭仁很不高兴。
    “……”
    周太后无奈,命宫人撕了鸡腿,放到昭仁的碗里,好让她不要胡思乱想。
    只是昭仁看起来并没有过度兴奋,
    把碗推到了一边,小声的望向母亲。“如果微婼不要器肉了,皇兄是不是就会回宫里来了?”
    ……
    谢食尸了你100币打赏。

第九十五章 头戴绿沿帽
    昭仁的话仿佛戳中了众人的心事,本事正常的家宴,却变的有些阴沉。
    说起来,崇祯和宫人都是深居简出。
    但宫内的太监们还是可以自由出入宫城,采买必要的生活物资。
    对于外面的消息也能知道一二。
    沙河大捷的消息令宫人振奋,但闯军并没有因此退去的事情,亦能被宫内得知。
    大明的安危任重而道远啊。
    崇祯走出殿外。
    望向西北方带血的天空,眼神游离于身后的周太后与众子女身上。
    倘若皇帝无法守住京师,那么……他和他的妻儿子女又该如何处置?
    ……
    京师的备战已经随着闯军的到来,进行了最后的备战。
    这是关乎大明生死存亡之战!
    凡是心向明廷的忠臣,无不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闯军的二十万大军黑压压的一片。
    似乎已经安排好了一般,从各个方向,进行对京城的合围工作。
    京师之上的守军一个个十分的警惕,真正的大战,随时都回发生。
    黄色的龙袍极为招摇。
    朱慈的穿着显然自带嘲讽属性。
    闯军很容易就能知道,此刻西直门上的那个人,正是新登基的辽宁皇帝。
    他已经站直了身子,立在正中央的城垛之后,背负着双手,默然的看着闯军的军队调动。
    忽而,在一众闯将的拥簇下,一个身材挺拔,面堂黝黑,带着宽沿帽的男人,来到了城下。
    和城上的朱慈,遥遥对视。
    这是身处两方势力的首脑,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
    朱慈不过十五岁的年级,但两世为人的他,却并没有任何慌乱的样子。
    在锦绣的黄色袍服的衬托下,倒是有着,特别的气质。
    那是在这些天,不断地杀伐下,所渲染出来的。
    而李自成也并非弱者,十几年来,被明军干的像狗一样到处逃窜,所吃过的苦,经历的战事,亦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如今扬眉吐气,咸鱼翻身,干出了一番事业,膨胀的自信心,令他有一种兼并天下的豪情。
    大明和闯军的撕逼很难和解。
    最主要的是因为。
    他们已经互相刨了祖坟,这可是不同戴天之仇,如果怂了,肯定会被别人当成怂逼。
    除此之外,李闯还把各地的藩王都干掉了,这无疑又是一巴掌呼在大明的脸上。
    藩王少了,讲道理,对大明来说是好事。
    但朱慈是明朝皇帝,表面上还是需要对李闯这种把藩王卷成肉夹馍的行为,表示强烈的谴责和抗议。
    “大明气数已尽,汝为明皇,何不审时度势,开城迎降,亦可安保富贵,皇族无恙?!”
    李自成还有着劝降朱慈想法。
    虽然北方基本已经被扫平,然而淮河以南的地方,仍然控制在明廷手中,如果能够招降明廷皇帝,不仅仅可以减少顺军的死伤。
    接下来的统一全国的战役亦可以轻松不少,如果不是犯傻,李自成绝对不会对京师的皇族大开杀戒。
    朱慈也深知这一点,投降的话,虽然脸面上过不去,但性命无忧。
    然而,朱慈知道,最恐怖的绝非李自成,而是那在关外虎视眈眈的建奴。
    投降之后,身为别人的阶下囚,能动性彻底丧失,等到建奴进关,无论去南京,还是留在北京,都是死路一条。
    局势演变到这种地步,已经没有后退的可能,或是将李闯击退,或是彻底埋骨于此。
    朱慈没有回答李自成的话,而是抬起手来,让城楼上的众军开始齐声呐喊。
    “李闯头戴绿沿帽,
    妻妾被人搂细腰。
    盖虎高杰齐上阵
    韩氏刑氏啊啊叫!”
    城楼上的明军连声一片,声音更是传的很远,以至于城下的闯军近一些的都能听到清楚。
    而这样的打油诗又通俗易懂,粗俗不堪,但也正是因为粗俗不堪,以至于雅俗共赏,很容易寻常人都能理解传颂。
    明军这么一嗓子,无论是城楼上的明军,还是在下面的闯军,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被人偷了老婆,肯定是喜闻乐见的,然而更加喜闻乐见的是……李自成前后一共娶过四次老婆,被人偷了两个。
    这头上不是一般的绿。简直绿出了一个新境界。
    本来这种事情,在闯军内部属于404的存在,正常人绝口不会提的。
    但明军可不会卖闯军面子,直接编成了打油诗,给念了出来。
    当然版权属于朱慈本人。
    效果么。
    是李自成的脸都绿了,回神瞪向身后的一众闯将,闯将们赶紧收敛了笑意,但仍有好几个人嘴角微翘,有些难以憋住。
    李自成心里五味杂陈,这可是他一辈子都难以抹掉的阴影。
    他当然很火大,自以为劝降朱慈乃是好意,但那个不要脸的娃竟然编排如此恶毒的段子来调侃他。
    是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