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直接弃守也非常不妥,这等于告诉李自成,京城的内部空虚,滋长了他拿下北京城的信心。
只能在战略重心上偏向内城
“外城能守则守,不守则弃,外城旦有一门陷落,其余诸门,立刻回拱内城。”
“遵命。”
在确定了守城方阵后。
剩下的便是各门的守备安排。
以王先通守阜城门,刘文柄守彰义门……西便门由(略去诸多人事安排)
朱慈亲自坐镇西直门,这个门基本上会是承受炮火最激烈的地方。
诸臣多有进谏要代朱慈守西直。
但都被朱慈一一拒绝。
他是做不到,安安静静在大后方等着手下拼死效命。
作为皇帝,那就应该利用好自己的身份,激励部下斗志。
这是决定生死的时刻。
不然的话,只能陪着老爹挂树上了。
当然……正规的守城是肯定需要的。
除此之外,朱慈准备再给李闯的大军上一层debuff。
在交代完事情后,让众臣各司其职回去准备。
朱慈呵退了其他人,只留胡丰主一人。
“胡丰主,朕可曾亏待过你?”
听到朱慈突然如此问起,令胡丰主大为惊恐,立刻跪地磕头。“皇爷怎地如此问奴婢,皇爷对奴婢恩重如山,奴婢心里晓得很。”
“那可愿为朕办一件事?”
“奴婢本就是皇爷的人,莫说一件事了,就是让奴婢即刻去死,奴婢也绝不含糊。”胡丰主见朱慈说的语气有些怪,大概是意识到了,朱慈要他做的事情可能关乎性命。
“不……死到不会死。”朱慈摇了摇头。“朕要你投降闯贼。”
第九十二章 仁君
“朕要你投闯贼。”
此言一出,胡丰主当即头如捣蒜,大声急哭。“奴婢誓死追随皇爷,绝无背主侍贼之心啊!”
朱慈有着头疼,这小太监忠心可嘉,但是不是愚笨了一些。
这么个人要是进了闯营,露出了马脚可还真不好说能不能保全自己。
但是除了他之外,还真没谁能适合完成如此的任务。
朱慈扶着额头,皱着眉让胡丰主消停一下。“小点声。”
指着营房外的风吹草动,虽然众臣已经被劝退,但还有着卫兵在保护着朱慈的安危。
要是胡丰主假降的消息传出去,那他可就真死定了。
胡丰主抹了眼泪,顿时息了声音。
“不是让你真投降李闯,只是让你以投降的名义,为朕,为大明做一件事情。”
胡丰主听后收敛了悲色,他思索着朱慈的话,约摸的猜破了朱慈的想法,继而说道。“皇爷可是要奴婢行刺李闯?”
行刺李闯?
那还真是一个大胆而具有挑战性的想法。
所谓擒贼先擒王,干掉李闯剩下的人群龙无首定然一哄而散,然而如果真的这么简单,朱慈早就办了。
招几个死士,也比派胡丰主合适。
不过看胡丰主的样子,倒是毅然决然,仿佛朱慈真的交代给他这个任务也没有丝毫惧色。
但朱慈显然不是这个目的。
任务非常简单,只是向李自成传达一个消息而已。
当朱慈在胡丰主耳边交代这个简单的任务时,后者似乎是带着一共狐疑的色彩。
“皇爷,真的只是这些?”
“嗯,待朕击溃李闯后,便将你接回。”朱慈点了点头。
“奴婢定然不会辜负皇命!”胡丰主扣首应道,从朱慈的话里行间,胡丰主也知道这一次任务的重要性。
更没有拒绝的道理。
“这个你带着,算是你给李闯的见面礼。”朱慈拿出一个锦布包裹的东西,交到了胡丰主的手里。
沉甸甸的,似乎是个玉石。
“这是……”胡丰主感觉有些熟悉,但毕竟被布包着,难以确定。
“你可以打开看看。”
得到朱慈的应允后,胡丰主紧接着打开了布的包裹。
那里面果真便是玉石,不……是玉玺。
上书“辽宁之宝”
四个字。
乃是朱慈登基确定年号后,匠人便以此取上好的璞玉雕琢完成。
为了让胡丰主得到闯贼足够的信任,朱慈还真是下了“血本”。
“圣上……这可是圣上的玺印啊,落入贼手,岂不是有损大明社稷?”
胡丰主很担忧。
但朱慈一点也不担心。“没那么严重,不过是块玉石而已,你要是喜欢,等你回来朕送你一个,在家把玩。”
玉玺也就那么回事,其他人看着重要,朱慈肯定不会舍不得,这种玉玺早已不是那秦汉时期的那件独一无二的传国玉玺了。
丢失之后,玉玺的数量就泛滥成灾。
山沟沟里的皇帝都能刻的出来。
玉玺本身并不算什么。
但作为目前的华夏正朔,大明的玺印还是很有政治价值的。
也正是这一点,便可作为胡丰主博取李自成信任的砝码。
“奴婢不敢!”胡丰主还真是胆小,知道私藏玉玺可是大罪,那敢接受朱慈这种赏赐?
朱慈哈哈一笑,不过是逗逗胡丰主而已,当然做不得真。
前去闯军营地毕竟是件危险的任务,自从胡丰主跟随朱慈起事以来。还真没几次离开过朱慈身边。
可以说是朱慈最信任的人了,朱慈打心里不想他出事。
但为了最终的胜利,却不得不安排他去冒险。
“到了闯贼那边,要懂的世故一点,不要违逆于他们,你在他们那边说什么,做什么,朕都不会追责于你,只需要你记住一点。”
胡丰主认真的听着。
“完成朕交代的任务后,一定要……活下来,等到朕击败闯贼的那一天!”
胡丰主心有所感,哭泣着点头应道。“奴婢一定会活着回来见皇爷……奴婢一定!”
……
夜已深。
但想到明天可能就要直面李自成了,朱慈却难以入睡。
胡丰主已经离去,但身边还有张纯真等几个太监,虽然他们大概率也是忠心于皇家的。
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大臣们上来的奏章,基本都是有关于战备问题的事列,许多事情张纯真他们难以决定,便只能交由朱慈来处理。
经过白天血战,朱慈却已经疲惫了。
谢芳在外面等候了许久,昏昏入睡的朱慈,才意识到该召见他了。
“圣上出征之后,共有十一名官员受景阳钟之声,聚集于宫城。现已拿入沼狱之中,等圣上定夺。”谢芳跪地,将他离开之后,城中所发生的事情大致的汇报。
“嗯……剥职放了吧。”朱慈有些疲惫的说道。
这让谢芳有些纳闷,按照圣上以往的脾性,这种没事找死的蠢货,肯定会直接做了,搞定收工。
怎么今天竟然大发慈悲,仅仅剥职就够了?
“圣上……真的把他们放了?”谢芳确认道,怕是自己听错了。
朱慈想到现在的朝堂上,都是些能为大明尽忠死节之臣,只要他们不是太过分,朱慈并不会轻易弄死他们。
明天基本上会遇到决定大明生死的京城保卫战。
这些死志之士,再如何庸腐无能,至少还没有背弃国家,背弃他们的节操。
朱慈按了按太阳穴点头道。“放了。”
谢芳还是挺摸不透朱慈的性格的,这和他曾经的暴虐截然相反,但毕竟是皇命,只得领命,正想离开,却被朱慈叫住。
“你觉得朕是暴君?”
谢芳为之汗颜,低头道。“圣上……绝非暴君!”
“圣上肯定是仁君。”
“圣上是千古仁君。”一旁的张纯真也跟着说道。
朱慈笑了笑,不在多言,挥手让其退下,实在有些乏了,让张纯真等人准备些水洗漱一番后,便是睡下。
……
三月十六日。
似乎是京城最后一天能够获得的安宁。
在这一天,闯军主力距离京城已经不足百里。
哪怕是正常行军,明天也肯定能到达京城,打出第一炮来。
朱慈仍然没有完全的把握,只能听天命,尽人事。
在这场决定生死的大战中。
……
感谢喜欢历史课100,草船君500,第三次亡国500,光明游侠1000打赏。
第九十三章 假降之谋
一块玺玉就那么摆在李自成的面前。
这是大明皇帝的玉玺。
“辽宁之宝。”
此时已至深夜,面前跪着不敢抬头的小太监,深夜携宝来投,令本来已经睡下的李自成来了精神。
营中的主要亲信也被叫了起来。
本来心里还有些不耐烦于李自成的深夜召唤,但当他们看到桌子上的玺印,便再无怨言。
这可是大事。
当然,更可以说是大吉之兆。
“陛下夜得此宝,如得其鹿,乃是我大顺之幸啊!天下必将尽归陛下所有!”牛金星立刻进言道。
“臣夜观天象,紫薇星暗,此乃明祚不复,大顺昌隆之兆,明宝既来,亦可印证。陛下御极于天不久矣!”宋献策,作为李闯手下的首席神棍,亦连连说道,
其他众将则一一恭敬吉言,纷纷拍着李自成的马屁,就好像得到这件玉玺,就等于已经得到天下一般。
众人之中,也只有李岩仍然保持着清醒,没有随大流,虽然他在顺军中的地位并没有任何变化,但李岩已经微微感觉到了,李自成越发的陌生,这和当初虚心纳谏的闯王完全不像是一个人。
是年初在西安称帝后,令他迷失了么?
但作为大顺军的谋士,他依然想为闯军出谋划策。
沙河之战,他从诸多人口中得到的信息,让他大体上复盘了当时的状况。
辽宁皇帝兵力不止二千那是肯定的,人数约摸在三到五千左右。
战力上肯定不如高一功的。
战术上将其诱入绝地后,以火人乱阵,继而挥军掩杀,大败高一功。
从这一点上,李岩已经大体的熟悉了辽宁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是一个富有智计,又手段毒辣之人,为了达成目的,他可以不计较任何的后果。
焚人这种事情,李岩自问自己是做不出来的,太过于残忍,但辽宁皇帝依然毫不犹豫的这么做了。
只这一点,就足以证明,那绝非一个只有十五岁的简简单单的小皇帝。
这和当初的崇祯已经截然相反了。
然而他只不过才登基几天而已。
李岩甚至觉得,辽宁皇帝之所以还固守着京城,接下来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手段,来应对大顺的兵锋。
如果仍然盲目的以为明朝的京师想要拿下,易如反掌,那肯定会中了辽宁皇帝的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虽然李岩自己也说不出,辽宁皇帝准备用怎样的谋略,来应对闯军的几十万大军。
但他不得不小心谨慎。
尤其是看到辽宁皇帝的贴身太监,携带玉玺来投……实在是太可疑了!
辽宁皇帝如此心思缜密的人,真的能大意到把玉玺给丢了,又轻易的让亲信太监从京师里跑出来?
总感觉没那么简单。
“陛下,此人若是诈降又该如何?”李岩思虑了再三,终究在众人兴奋的头上泼了盆冷水。
其他还在欢声笑语的人沉默了,但也只是片刻。
李自成便大笑起来。“制将军疑心也太重了,自朕起兵以来,明军投降者不计其数,其莫非都是诈降乎?”
“且此人不过是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内官,明朝皇帝以其诈降又有何目的?难不成要刺杀于朕?”
此话一出,一众的闯将谋士都为之大笑。
看着面前跪着的胡丰主指指点点。
“制将军,你想到太多了。”
“是啊,我大顺兵锋所至,百官百姓闻之拜降,不是常事,又何以善断怀疑?”
似乎并没有人在意李岩的提醒,弄的后者脸色微微偏冷。
而牛金星看到后,亦是感觉暗爽。“此人乃是搜身入营,更无利器携带,更何况陛下乃英武,又怎能伤在此等阉人手中?”
的确,以胡丰主的身板,绝对当不上强壮二字,他为人瘦小,看起来更无半分力气。
和风里来雨里去的李自成,完全是两个级别的物种,在其他人看来,哪怕是胡丰主手持武器,亦难以战胜空手的李自成。
完全没有威胁可言。
李岩摇头苦笑,不再辩解。
但为何,总有种哪里不太对劲的感觉。
而在这个时候,李自成也压住了得到玉玺的喜悦,紧接着问道。
“既然你投了朕的大顺,又献上此宝,朕便不会亏待你,等到破了京师,朕定有有重赏。”
“谢闯z……王。”
胡丰主跪地磕头道,但心里已经紧张到了极点。
“为何不呼陛下?”李岩皱眉问道。
“陛下……”胡丰主想起了朱慈临行前交代的事情,颤颤巍巍的磕头改口。
李自成摇头微笑,并没有在意这些细节。“既然你是明朝皇帝身边的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