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东西厂形同虚设,锦衣卫崛起。
    就算不甘心也不行,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根老油条,作为一根无巩老油条,王德化自认为很明白新皇帝这么做的理由。
    表面上看,崇祯主动提出让位,但这种权力交接带有这逼宫的色彩。
    简单的说……得位不正。
    虽然没人当面指着新皇的鼻子骂他得位不正……毕竟敢这么干的人活不过一炷香。
    但恐怕还是有许多人心里有这种想法的。
    甚至于说新皇自己心里也有这么一道坎。
    因为得位不正,所以圣上提防着宫内的人,重用锦衣卫。
    甚至于说,之所以去军营里住,也是怕他们这些宫内人对他不利。
    但……他们这些做皇家家奴的人,又怎会想着害圣上呢?
    王德化苦笑,想着如果要让东西两厂复起,就必须想办法得到新皇的信任。
    本来他是没什么好办法的,如今看到宁槿这个未过门的皇妃出现,忽然间感觉到这或许是个机会?
    没错,确实是个机会,让新皇帝对他王德化,对东西两厂重新信任的机会。
    “你们这些个狗崽子,瞎了眼了么!没看到这两位是谁!还让他们跪下,就不怕折你们的寿?!”
    王德化指着锦衣卫的总旗大骂道,后者果然被激怒了。
    本来一直被太监压着,他们这些锦衣卫有时候也很憋屈,现在得了势,哪还能受这些太监的鸟气。
    没找他们的事都算好了,王德化这王八羔子竟然主动挑衅。
    至于王德化在看到那个总旗的表情后,心里却乐了,果然这些笨蛋并不知道这女娃是钦定的皇妃。
    更是无所顾忌的继续道。“还不跪下赔罪!狗崽子!”
    锦衣卫彻底被激怒了。
    三十几个锦衣卫,面对十几个太监的挑衅,哪里能忍。
    “兄弟们,教训这几个没把的肮杂货色!”
    王德化群嘲很管用。
    两边开始打了起来。
    当然,由于人数上的压制,太监一方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然而无论怎么被打,王德化都始终站在宁槿的旁边,吸引着火力的同时,大有一种死死保护宁槿的态势。
    宁槿和宁泓都吓坏了,再怎么说他们仍然还是平民的身份,一方是宫里的太监,一方是止小儿啼哭的锦衣卫,那一边都是不好惹的角色。
    当下也有些后悔,不该来这里惹上事端。
    王德化被一个锦衣卫从中拽了出来,那伸出来的拳头正朝着他面门上招呼着。
    此时王德化觉得时机对了,大喊一声。“儿郎们,不要管咱家!快保护皇妃和国丈!莫要让这些狗崽子伤了贵人!”
    这句话,无疑如同定海神针般,让本来已经混乱的场面凝固了下来。
    “皇妃?国丈?”锦衣卫的总旗做了个手势,让正在开打的锦衣卫撤了回来,疑惑的望向看向王德化。“刚才说什么?谁是皇妃,谁是国丈?”
    王德化却也不理那个被他利用了的总旗,赶紧连滚带爬的跑回宁槿的身边,紧接着跪下来老泪纵横的道。“皇妃娘娘……您没伤着吧,不然老奴纵死也难向圣上交代吧。”
    准确的说……宁槿应该只能算作准皇妃,是的,王德化毫无顾忌的直呼宁槿皇妃娘娘,令后者又羞又喜。
    就好像在面对公司副总时,直接把那个副字去掉,听起来总觉得很爽,还容易被领导重视。
    宁槿并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家世清凉的她,更没有太多小心思,尤其是看到王德华奋不顾身的保护她时,心里对传说中的太监群体也有了几分好感。
    “谢谢大人……民女无恙。”宁槿小心谨慎的回应道。
    王德化连呼不敢不敢。“莫要折煞老奴了,老奴王德化,皇妃娘娘以后称老奴王伴伴即可,待到入主正宫,老奴也还得靠娘娘照拂一二。”
    宁槿不懂这照拂是个什么照拂法,但觉得王德化是个很好的人,却是懵懵懂懂的点了点头。
    宁槿和王德化这么一来一回的答话。
    锦衣卫的总旗算是明白了,他似乎被这奸滑的王太监给阴了。
    奶奶的,这两人是国丈和皇妃?怎么他没听说过,似乎是想起了新皇在年前选过妃,只是后来落在了民间。
    难道这两人就是那个被选中入宫的民间女子。以及她的爹?
    那他们怎么不早说,如果早知道这个事情,他们锦衣卫肯定不敢怠慢!
    现在被王太监抢了先,想到刚才斗殴差点伤着皇妃,这些锦衣卫都吓了一跳,即刻跪倒宁槿的面前。“皇妃娘娘,万福金安,卑职等人不知是娘娘亲至,以至多有冒犯,还望娘娘海涵。”
    虽然王德化挑衅在先,但事实上就是他们动的手,怎么都洗不掉。
    知道理亏的锦衣卫虽然恨死了王德化的奸滑,但还是得乖乖的先认错。
    宁槿和宁泓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事。
    王德化却已经起了身指着锦衣卫的人厉声道。“你们也真是好大的胆子,若是今日伤了皇妃娘年的玉身,砍了你们这些人的脑袋都不够。”
    明明锦衣卫得了势,可现在却完全反转了过来,王德化这么骂他们却也只能干受着不吭一声。
    向锦衣卫撒了气,王德化伸出手来对着宁槿父女两人道。“皇妃娘娘可先随奴婢进宫吧。”

第六十七章 入宫与邸报
    皇宫之地,大内禁区。
    如果没皇帝的诏令,闲杂人等是绝对不能被允许进入的。
    在大致的了解了宁槿家的情况后,王德化也觉得再让这位准皇妃娘娘继续滞留民间却也不太安好。
    况且,他有意通过宁槿来寻求朱慈的信任,当然不会再把这么一个关键的媒介再给送走。
    想了想。
    王德化让锦衣卫去找来椅子让二人有个地儿歇着,其他的太监继续去办采买之事。
    锦衣卫们自认理亏,被王德化使唤虽然不情愿,却也不敢拒绝。
    若是他们冲撞凤驾的事情被圣上知道,肯定落不得好,但谁能知道,这对穿着百姓衣服的父女能是皇妃娘娘一家?
    王德化安抚了惊魂不定的宁槿父女。“老奴这便进宫请示老皇爷,如今圣上登基,是该早立正宫了。”
    本来便怀揣着忐忑之心的宁槿,更加紧张了,虽然有着对于未来夫君的憧憬,但她的面前是大明朝最为尊贵的皇帝一家,她也不知道接下来将会面对着什么。
    但这便是女儿家的命运,夫家便是女人出嫁后的一切,即使那皇宫中充满着未知的恐惧。
    然而这一步早晚也要踏出去,宁槿早有准备,在这个时候坚定了起来,目送着王德化进宫而去。
    至于父亲,宁槿心中亦有着不舍,但想到如果入宫为妃,父亲便是当朝国丈,再怎么说也会吃穿不愁,这或许是好事啊。
    再不用过那苦哈哈的日子,等到有了钱,续了弦,后半生的生活定然会很美满。
    隔壁的刘婶就不错。
    ……
    当王德化去找老皇爷商议此事的时候,崇祯正在后宫看书,这两天由于完全不用再理会政事,崇祯的气色好了很多。
    甚至崇祯心里觉得这才是皇帝应该有的生活,享受着皇家的富足,却不用被皇家的事务所烦恼。
    崇祯现在大概能理解自己的爷爷和爷爷的爷爷为什么这么喜欢窝在宫里了。
    这简直就是天堂啊。
    抱着书却在偷瞄着袁贵妃那丰腴身段的崇祯,美滋滋的享受着小日子。
    王德化进来后将宁槿等在皇城之外的事情禀告给了崇祯。
    崇祯这才记得他还有个准儿媳还在民间,只是前一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根本没心思过问这种小事情。
    不过想起来,儿子登基做了皇帝,确实应该立个正宫了。
    但是如今大明正迎来最危机的时刻,现在去让皇帝搞大婚实在不妥,况且就目前崇祯所了解的朱慈来看,他也不会同意,肯定不会。
    崇祯觉得这事情不好,摇了摇头。
    然而王德化执意说服崇祯。“老皇爷,皇妃娘娘毕竟是金贵之身,若是一直留于民间难免会有闪失,届时岂不有损我朝颜面?”
    崇祯的优点是从谏如流,缺点是耳根子软,其实这两个词都是相同的意思,只是褒贬不同罢了。
    亲政十七年,完全被那些祸国殃民的文官们牵着鼻子走。
    和现在的朱慈完全是两种极端截然相反的性格。
    听到王德化这么一说,崇祯也觉得很有道理,有损我朝颜面?这还得了?便挥一挥手。“先把他安置进宫里吧,好生伺候着,等到闯贼退去,皇儿回宫再行大婚。”
    王德化心中暗喜。“安置在哪里合适?”
    这是一个问题,讲道理他作为太上皇,早就应该把乾清宫坤宁宫等主殿让出来给朱慈。
    他也做好的接受朱慈安排的准备,但朱慈从登基开始就从没在宫里住过,至于移宫之事也从未过问和提起。
    就好像根本不在意一样。
    但总不好这般鸠占鹊巢吧。
    崇祯自认为可没朱慈那般不要脸,这王德化一说皇妃如何安置,崇祯就想到了是不是应该移宫让出正殿,让朱慈夫妇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儿。
    这事还得找周后和其他太妃们商议一番。
    “先把皇妃接进东宫,等诸事皆宜再做打算,而后令皇上知道此事。”
    王德化领命而去。
    “对了,再给国丈拨些银两过去。”
    “是,老皇爷。”
    ……
    皇城之外,锦衣卫对待父女二人的态度已经大为转变,一个个极其献媚。
    宁泓也突然有些受宠若惊的感觉。
    从锦衣卫口里得知,皇帝并不在宫殿里,这让宁槿微微有些失落,想起了前日在西市借口看到皇帝的情景。
    心里总觉得有种不安的感觉。
    这个时候王德化回来了。
    “老皇爷准了,让皇妃娘娘随老奴进宫,不日便与圣上完婚。”
    从选妃开始到现在,他们或许一直就在等待这个时候,等待着入宫的时候。
    入宫意味着新的生活,同时也意味着彻底从少女变为少妇。
    当然,最重要的是,和自己朝夕相处的老爹分别。
    这一别或许见面的机会也少了。
    要说没有留恋那是不可能的。
    宁槿泪眼婆娑。“爹……咱们既以为皇亲国戚,便理应为国分忧,如今朝廷劫难,旦有缺无,还望爹以国为先,多予献赠。”
    “嗯……”
    “嗯?”
    ……
    王德化让父女二人说上些话后便将宁槿领入了宫中。
    威严的宫殿,仿若匍匐的巨兽,迎接着新的女主人的驾临。
    ……
    与此同时。
    陈良谟的邸报也办了出来。
    印发之后,交于城内招募来的读书人,置于各处茶馆坊间。
    向广大的民众通读着邸报上的内容。
    新皇登基,似乎给整座京城带来了新的活力,而这些读报人便是其中重要的活力支点。
    这也朱慈开启民智的第一个步骤。
    吃饱了没事干的百姓们并非不想了解国家大事,而是根本没有这个途径,那些官员们根本不可能跟他们讲道理,不把你衣服剥了给他家狗穿都是好事,怎么有可能跟你坐下来聊国家大事?
    或许这些国家大事和他们并没有太多关系,但免费的听人说报,总会吸引大批人前来观听。
    “当今圣上圣明,继位于国家于危难之时,致力于惩处奸侫,讨伐暴贼,他日必能肃清寰宇,还我大明朗朗乾坤。”那个读书人念完邸报上标榜朱慈的语言,只觉得恶心,在他心里朱慈就是个暴虐之君,但如今的政治形势可不是自由发表言论的时候,虽然心里有着不情愿,但想到自己怎么说也是个从九品的京官,却也不得不理清楚现在做什么才是对的。

第六十八章 剑法如神
    当前的政治形势便是,新皇帝就算拉出来的是坨屎,你都得夸那坨屎是香的。
    在这一点上,陈桂林深有感触。
    陈桂林觉得自己是很有理想也很有抱负的人,他的理想是当官,他的抱负……嗯……是当很大很大的官。
    无论是理想还是抱负其实都是在做梦,现实这个小娘们总会不合时宜的把他抽醒。
    是的,他只是个秀才,连当官的最低标准举人都不是。
    然而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机遇就那么悄悄的走到他的身边,给他轻轻的一个吻。
    上层官员大佬们都被砍的差不多了,朝廷已经饥不择食到连他这个秀才也能派的上用场。
    没错,他当官了,从九品通政司主讲,新设的官职,干的事情也和说书人没啥大区别。
    虽然只是从九品,虽然干的事情挺下作的,但也别把豆包不当干粮!
    他怎么说也是京官,在地方官面前自高三级的存在。
    但有理想有抱负的陈桂林还觉得不够,他想要向上爬,学历没优势,更没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