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明不南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北明不南渡-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的军户的身份已经不同以往,新的军改令的下达,令他们不得不珍惜这得来不易的身份。
    张庆臻在这些天清除了一些混日子的兵油子之后,他们也已经老实很多。
    “回禀圣上,目前习练乃是戚武毅开创的鸳鸯阵,此阵以十二人为一列……”张庆臻在看到朱慈到来后,向朱慈汇报工作。
    鸳鸯阵的大名朱慈还是听说过的,当初戚帅便是以此利器剿灭了东南倭乱。
    然而鸳鸯阵虽然厉害,却是专门为倭寇量身定做的,倭寇的特点是人多且傻,毫无章法,在山岭地带上蹿下跳,鸳鸯阵就像一张大网一样,将这些鱼仔全部一网收工,屡试不爽。
    然而鸳鸯阵能在北方用么,朱慈觉得肯定会水土不服。
    张庆臻虽然勤奋了些,但还不懂得变通,想要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还远远不足。
    张庆臻见朱慈脸色阴晴不定,心下也有些忐忑,但看到朱慈点了点头,却也长出一口气。
    “军中战马有多少?”朱慈问道。
    “如果征调全城马匹,应有五千余。”
    朱慈想了想。“暂时撤掉神机营,而神枢营保留两千人做骑兵,全部入五军营习步战,鸳鸯阵暂时不用编练,按照正常的方阵训练,多练弓射。”
    张庆臻其实是有些崇拜朱慈的,自从这两天以来,十六岁不到的年纪,所表现出的气度和魄力都远胜于常人。
    并且新皇登基以来,文官被打压的很惨,他们勋贵一系也因为兵权的独立而重新得势。
    隐隐有着回到土木之变以前的状态。
    他也自认为自己绝非大将之才,之所以有如此高位,全依仗着太子提携,本着无才多听话,紧抱朱慈大腿的原则。
    张庆臻点头称是。
    看了一下军户们的训练,朱慈其实也想着自己也锻炼一番,毕竟前世今生都未曾真正的搏杀过。
    而到了战场上,免不了亲手杀人,到时候慌了手脚可不是好事。
    然而似乎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做这种事情,哪怕有心为之,身为皇帝却还要被其他的事情繁琐着。
    起来后,就要应付早朝。
    文官们已经列队等在了京营之外,等候着朱慈的召唤。
    经过了昨天的权力拉锯,他们已经彻底被朱慈的强势所压服。
    现在的他们,就是一群等候差遣的奴才,必须得听从朱慈的命令。
    对待文官的态度,还真要和建奴学习,用屠刀,用鲜血,才能让他们乖乖的做事。
    文官老实了,早朝也变的让朱慈舒服了许多,该上奏的上奏,该交代任务的交代任务。
    朱慈见到了导致昨天那场事端的导火索,方以智,那就是一个文文弱弱的白面书生,足以迷倒万千少女的存在。
    可以看出来,作为一个年轻人,他在一众老头子里相当的鹤立鸡群,并且因为昨天的事件,他似乎被其他的大佬所孤立着,和其他人保持一些距离,且因为第一次上朝的原因,有些紧张。
    当然,除此之外,朱慈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关怀,现在还不是用到他的时候。
    陈良谟将昨天编写的邸报提交到了朱慈面前,其中有着朝廷内可以向外界散布的信息。
    当然最主要的是,里面写了昨天那帮逼宫之辈的定性,还有给吴甘来议定的恶谥。
    皇帝一言九鼎,说到的自然要做到。
    由于邸报准备的仓促,内容上并不充裕,并且是书本样式的,通篇文言文,朱慈看着都费劲,要是让那些读书人讲给百姓听,估计会很尬
    朱慈合上了邸报,让胡丰主交还给了陈良谟,继而说到。“邸报要诵读于民的,以白话书之为妥,内容上也不必拘泥于政事,可多招募人手收集坊间趣事记载其中,政事诏命穿插其间便可。”
    一众的朝臣都是瀑布汗。
    坊间的趣事……也就是民间那些乱七八糟的八卦也写进邸报里?胡闹,纯粹是虞姬失明项羽舞墨––瞎几把写(瞎姬霸写)。
    但新皇胡闹的事情还少么,相比于昨天把那群逼宫的大臣们撂倒,这也只是个小事。
    随便新皇怎么玩吧,反正玩脱了,大家一起见阎王而已,也没多大点事。
    陈良谟的脸憋了猪肝色,还是忍住了进言反对。“臣已招募了城中识字的读书人,只等邸报印发,便可在城中各处茶楼中诵读邸报,只是这些人算官,还是吏?”
    这就牵扯到了一个编制的问题,官是有编制的,吏是没编制的,况且吏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官员的支付,陈良谟想着自己的腰包是养不起这么大量的读书人,不得不厚着脸提出这个问题。
    “你招募的这些人合同吏部审议,编入通政司之中,设主讲,记写二职,从九品衔。”
    朱慈的话,令陈良谟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他出钱来养吏,这件事情也好办,况且这么多人进入通政司,他也不用被其他人笑话自己是个光杆司令了。
    在无法和地方沟通的情况下,有事情做,不必闲着,生活便会很充实。
    此事完结。
    散议退朝。
    ……
    随着朱慈的一系列动作,整个京城都开始因为朱慈的意志缓缓的受到影响。
    这种影响便是朝廷和百姓之间的联系逐步增强。
    最显著的事例便是不断更新的朝廷海报。
    昨天的海报是朝廷缺铁,缺铁就要补铁,许多人把用不到的,或者生锈的铁器都当掉给了朝廷,换来了足够生计的银子。
    今天的海报又下来了,覆盖在昨天的上面。
    这次朝廷要木头。
    宁泓看到还真的吓了一跳。

第六十五章 可怜兮兮的槿娘儿
    早就知道女儿的心思已经飞到皇帝的身上,宁泓能怎么办,他也很绝望啊。
    昨日铁器全无,生活造饭都是问隔壁刘寡妇家借的锅铲。
    对刘寡妇颇有些想法的宁泓跟那妙龄妇人开口时,心里可是紧张的要死。
    宁泓当时还记得刘寡妇听说他要借锅铲,低着头羞涩的问他……家里还缺不缺生火造饭的人?
    宁泓只觉得好笑。
    虽然老婆亡故多年的宁泓,因为舍不得牙钱,一直蛋疼的打着光棍,但还真不缺生火造饭的人。
    他会生火造饭,宁槿也会,缺个毛。
    为了在刘寡妇面前表现他独立自主的强大人格,以及他那读书人特有的气节,宁泓断然道。“不缺!”
    嘭的一声,佳人重重的关上门。
    拿着锅铲的宁泓完全摸不着头脑,不就借个锅铲么,至于如此生气么?
    得,看来和刘寡妇的事情要凉,都怪家里哪个祸害精。
    眼下,又看到朝廷张榜要木头。
    宁泓想死的心都有了,哪还有心思继续摆摊,赶紧收拾东西慌不择路的跑回家。
    回到家,宁泓看到宁槿正在房间里安静的做着女红,看到宁泓来了抬起头问道。“爹,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
    能不早么……再晚一会儿家里可就翻天了。
    宁泓没回答,来回踱步,在院子里和屋子里来回走动,先是看看头顶的大梁……很好,还在。
    家里的柜子,很好也还在。
    外面的木栏,竟然也还存活着。
    不仅如此。
    连堆积在院角的那些下角料竟然也没少。
    看到这一幕,宁泓还是很惊奇的。倒了杯水喝了一口,长出一口气道。“难得……你没把咱家给拆了。”
    宁槿望着宁泓很是疑惑,她搞不清自己的爹是个什么意思?在家里来回查看又在翻些什么东西?
    并且莫名其妙的一句话,令宁槿完全不知所云。“女儿为何要拆家?”
    宁槿竟然完全没拆家的意思,宁泓总算松了一口气,总算自己的女儿还有一点良心,也不枉自己养育了这么多年。“朝廷不知怎么个回事,昨天要铁,今天又要木头,爹还以为……”
    宁泓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他注意到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宁槿的表情有了微微的变化。
    她的眼神似乎加了特效一样,带着某种独特的光芒。
    看到此情此景,宁泓猛抽自己的嘴巴。
    ……
    宁泓觉得不能在这么下去了,想着自己的财力是养不起二哈这种级别的神犬。
    合计着豁出老脸来也要把女儿送进宫里。宁泓本着脸道。“爹也不要这张脸了,过会儿就托人到皇城里问问,早些把你送进宫里和圣上完婚。”
    啊咧。
    宁槿听后一愣。
    脸色瞬间变为狂喜,只是在看到宁泓那一本正经的表情后,又低垂下了脑袋,咬着嘴唇,扭捏的道。“可……可女儿……舍不得爹啊……”
    “爹也舍不得槿娘儿啊。”
    宁泓却已经老泪纵横,自从和妻子带着女儿来京师常驻以便考取功名,已经很多年过去了。
    然而屡试不第,及至后来妻子也因病亡故,宁泓完全就当了一个奶爸的角色。
    女儿一天天长大,出落的越发美艳,那一颦一笑之间,颇有亡妻的神韵。
    但女儿总要嫁人,宁泓也有着心里准备,可在得知自己的女儿被选为了太子妃后。
    宁泓还是心里很难过啊……漂亮的女儿最后还是被朱给拱了啊。
    越想越不是滋味的宁泓有感而发,哭着吟诗道。
    “谁道杜圣诗炼妙?
    生女怎比生男好?
    生男犹得奉老身,
    生女随波浮云了。”
    宁槿亦被感染,一对父女都失声痛哭。
    ……
    皇城外有着锦衣卫在把守,这些人都是朱慈安排的,宫中但有出入朱慈都会得知。
    明朝的皇帝手中最有利的武器便是厂卫。
    东西内行厂,加锦衣卫。
    前些都是由太监执掌。
    但朱慈觉得自己还不足以让宫内的太监们都臣服于自己,所以虽然想着复起厂卫,但现在好用的也只有锦衣卫而已。
    况且朱慈暂时不打算回宫,所以也还没想着整合皇宫内的太监势力。
    宁泓带着宁槿小心翼翼的来到宫门之外。
    在皇宫里,宁泓并没有任何熟人,只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想要进宫面圣。
    贿赂锦衣卫。
    “想进宫面圣?”锦衣卫的人戏谑道,手里掂量着那一小袋子银子,默然的看着这对穿着普通的父女,不过说起来,那女娃还真是俊呢。
    收了目光。
    锦衣卫的总旗也没有多想就拒绝了,甚至懒的告诉他现在皇上根本就不在宫里。
    这天下想见皇帝的人多了去了,你一介草民使点银子就想见皇上,那这皇家岂不乱了套了。
    银子虽好,但身为皇帝亲兵的锦衣卫还真不缺钱,自然没有被诱惑道。
    宁泓咬了咬牙,也心知他的要求实在有些强人所难,但回头看了眼身后有些紧张的宁槿,也不想女儿就这样一直被这般挂在民间,干耗了青春。
    无论如何,是福是祸,都快些让宁槿进宫吧,至于封赏之事,宁泓也不敢苛求。
    宁泓拉着宁槿一起跪在那个锦衣卫的面前央求道。“求求兵爷,小的实在有万分要事要叫皇上啊。”
    总旗摇了摇头,这事情可不是跪下来求就能求到的,哪怕是他自己想要见皇帝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想着把他们支去北边的京营,让那边的人头疼去,这个时候却从宫里走出来几个太监。
    王德化带人出宫替老皇爷采买些紧要的东西,起先看到宁泓父女跪在宫门外也没想太多,但走到宁槿身旁时却总觉得这女娃有些面熟。
    好奇心的驱使下王德化停在了宁槿的面前。“你且抬起头让咱家瞧瞧。”
    宁槿本就乖巧听话,如今见是宫里出来的太监发话,顺从的抬起头来。
    王德化虚眯着眼睛望着面前的玉人儿,苦思冥想下,终于记起了这女娃到底是谁。
    给太子选妃的事情,也就在年前,没几个月的时间,对于最终脱颖而出的那个女娃,虽然最终没进宫,他还是有印象的。
    这可不就是那个太子妃么,现在新皇登基,只要进了宫至少也是皇妃。

第六十六章 太监和锦衣卫的争执
    虽然这女娃还没过门,那也是钦定的皇妃,如今这皇妃跪在皇城之外是个什么事?
    “这是怎么回事?”
    王德化向那个锦衣卫的总旗问道,言语之间颇有些厉色。
    然而锦衣卫和王德化的西厂就不是一个系统的,要是崇祯还当朝的时候,锦衣卫的人尚且还怕上这些大太监几分。
    现在就不一样了,太子令他们监视内宫,东西厂和锦衣卫的职能完全调转过来,锦衣卫更不会卖这些太监们好脸色。
    就算是这当班的总旗也不把王德化放在眼里。“嚷嚷什么呢?你以为你是谁啊。”
    王德化显然对锦衣卫在他面前装13的行为很生气,但还是忍住了,在宫里混了这么久,当然明白如今的处境。
    东西厂形同虚设,锦衣卫崛起。
    就算不甘心也不行,这是不争的事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