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百八十一章 陛下臣袁崇焕可五年增税百万

    “老爷,叶向高怎么说?”

    柳氏因见方从哲在看叶向高的信,就忙问了一句。

    方从哲笑了笑道:“还能这么说,虽然明面上只是问候我身体,没有说其他,但他一前朝首辅,突然来信,就已经说明了一切,无非是想问,我是不是真要与天下权贵士绅为敌。”

    柳氏忙问道:“那老爷打算如何回他?”

    方从哲则想了想道:“虽然是私信,但老夫也得给陛下看看,让陛下裁夺。”

    说着,方从哲就哼了一声道:“这个叶向高也好意思来威胁老夫,李三才当年差点被神庙治罪就是他力保的,还有之前通敌的那个王化贞,此人也是叶向高的门生,老夫没拿这些人来威胁他叶向高已经够给他情面了!他如果真要对老夫下手,那老夫也不会对他太客气!”

    “那老爷真的打算与天下权贵士绅这么为敌下去吗?”

    柳氏这时候问了一句。

    方从哲看了自己妻子一会儿,沉吟片刻后,才道:“老夫何曾打算与天下权贵士绅为敌了?老夫只是未曾打算与那些眼里没有陛下没有朝廷的权贵士绅为伍而已!你应该记得去年苏淞巡抚孙承宗解银三百万进京的事,以老夫猜测,像我们方家这种通过经营崇书铺而与皇家共分天下利的不只我方氏一族,等将来陛下亲掌兵马更多,改革更加彻底后,这种不以盘剥本国士民而替皇家取利于外的权贵会越来越多。”

    柳氏听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深思起来。

    而方从哲接下来则果然把叶向高的信交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看了叶向高写给方从哲的信后,笑了起来:“这个叶向高,知道问候元辅,却不知道问候朕,可见,在他眼里,是没有朕的。”

    方从哲自然明白皇帝这话里的意思,笑道:“臣认为,叶公怎么说也不敢眼里没有陛下,即便他曾辅佐过神庙,也为固国本一事出力甚多,使得国本得保,而国本之争也终究未掀起大的变故,但他到底是我大明臣子,而陛下是君主,他岂敢眼里无陛下?请陛下明鉴!”

    “这个叶向高是挺爱参与国本之争!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朱由校则突然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方从哲也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道:“那请问陛下,臣要不要回他,该怎么回他?”

    “他不是问候你身体吗,你就说你健朗的很,打算再为朝廷效命二十载!”

    朱由校回了一句。

    “臣遵旨!”

    方从哲回了一句。

    “流民编户进行的如何,天津城与京畿城墙与官道修补工程进行的如何?”

    朱由校这时候继续询问了起来。

    方从哲回道:“毕自严他们已经在开始编户,已按陛下您的谕示,将来自各地的流民打乱混编,确保同乡不在一起,以避免聚众闹事,建城与修城修管道的砖窑厂已经增建了二十处,且已经组织五万多流民负责此事。”

    朱由校听后点头,然后对魏忠贤吩咐道:“东厂那边派出精干力量去天津,继续盯紧点,流民编户的过程中,许多混入流民中的细作会因为被查家世时暴露,或者因为同乡太少而暴露,而只要发现的,先严审,再直接斩杀!”

    “奴婢遵旨!”

    魏忠贤回了一句。

    而接着,朱由校又继续问方从哲:“天津城通判官的任命,吏部给出部推名单没有?”

    “回陛下,吏部已经给出部推名单,有宛平知县袁崇焕、武清知县华允诚、保安州知州王铎。”

    方从哲回道。

    袁崇焕?

    朱由校没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听到袁崇焕的名字。

    “这袁崇焕为何被推荐?”

    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袁崇焕本是邵武知县,因他曾上本说他自己通过访问退伍老兵而知晓边镇军务,并表示愿调边塞,且保证能在三年之内平定辽事!故而深得御史侯恂等称颂,吏部左侍郎赵南星也盛赞其才,但臣认为此人虽有大志却到底有些爱纸上谈兵,便升他为宛平知县,以使其手腕,此人倒是有些手腕,任宛平知县后倒也敢打击豪强。”

    方从哲回了起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心道:“三年平辽?是因为现在辽事没有崇祯时期那么糟糕,所以,少了两年?”

    “宣他来见朕!”

    朱由校知道袁崇焕在历史上颇具争议,但无论如何,他对袁崇焕最深的印象就是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爱夸海口,如历史上袁崇焕刚兵部主事后不久就上疏言守山海关他一人就能守住,后来被崇祯召见后更是立下五年平辽的目标。

    第二件事是杀了毛龙。

    朱由校现在宣见袁崇焕,倒也很想看看袁崇焕会因为天津城建造的事在自己面前立什么大目标。

    很快,朱由校就见到了还未到四十岁的袁崇焕。

    一时,袁崇焕向朱由校见礼后,朱由校就问了起来:“袁崇焕,你可知吏部部推你就任天津通判的事?”

    “回陛下,臣略有耳闻。”

    袁崇焕心里狂喜,他知道皇帝问这个,意味着他这次升官稳了。

    “那你告诉朕,你如果任天津通判,你会给朕治理出一个怎样的天津城来?”

    朱由校问道。

    袁崇焕听后想了想,根据他的经验,上位者都喜欢听那种很有志气的话,甚至立的目标越动人越好,不管能不能实现。

    于是,袁崇焕便道:“陛下,臣若为天津通判,臣保证可在五年之内,让天津城富比扬州,民不下十万之户,赋税所纳不下百万两白银!”

    朱由校听后暗自感叹:“果然是个爱吹牛的!”

    但朱由校因此还真不敢让袁崇焕任天津通判,他真怕袁崇焕完成不了,自己也跟着被打脸。

    而且朱由校觉得,袁崇焕这个爱夸海口的优点可以利用一下,让其担任外交大臣,或许能有不错的效果。

    所以,朱由校也就说道:“爱卿乃大才呀!但当天津通判有些委屈了,朕有意让你以礼部郎中身份出使朝鲜,去朝鲜宣扬我大明之威,宣教我大明之盛,以避免朝鲜将来和东虏勾结,并让朝鲜答应助辽饷除东虏之患,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第一百八十二章 趁流民编户时清洗建奴奸细

    袁崇焕听后激动不已,他甚至担心皇帝说完就后悔,立即回了一句:“臣谢陛下隆恩!”

    毕竟礼部郎中是正五品京官,比天津通判不知道要香多少。

    所以,袁崇焕自然是十分愿意的。

    朱由校因此笑着点了点头,道:“很好,那爱卿认为,你能让朝鲜拿出多少粮食助饷?朕问的是粮食!”

    “陛下,朝鲜素来慕我天朝,以臣之见,只要臣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朝鲜国主至少能让臣在一年内带回五百万石粮助辽!”

    袁崇焕再次夸海口回道。

    “非常好!起居注,把袁爱卿今日廷前召对之言,记下来!”

    朱由校肯定着袁崇焕,没有半句责备的意思。

    而袁崇焕因此越发的意气风华,自以为眼前这位皇上真因为自己的志气之言对自己颇为青睐。

    朱由校接着看向方从哲:“尽快拟道旨意,安排袁崇焕去朝鲜,天津通判让华允诚担任。”

    “臣遵旨!”

    方从哲回了一句后就看了袁崇焕一眼,他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位后生是自己见过的官员里最自信的,不由得腹诽道:“以大明之国力,拿出五百万石粮也得颇费周章,他袁崇焕真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去朝鲜搞到五百万石粮?难怪他会招赵南星他们这些东林官员喜欢,都好说大话也!不过,此人只顾夸夸其谈以取悦天子,将来若做的事出了差错只怕会让天子更失望。”

    接下来。

    袁崇焕便成了礼部主客司郎中,并准备在年后去朝鲜,见朝鲜国主。

    而方从哲也按照朱由校的嘱咐给叶向高回了信。

    不过,方从哲给叶向高的回信内容很快就被郑三俊和赵南星知晓。

    “方从哲说他身体健朗,还能继续为朝廷效命二十载,意思很明显,无非是他并没有打算因此急流勇退,是要打算继续把朝廷祸害到底,还要祸害二十载!”

    郑三俊看了方从哲给叶向高的回信内容后不由得对赵南星如此说了起来。

    “这并不意外,光是崇寺都能给他方家带来不少好处,他方从哲自然不愿意舍弃大权,接下来,就只看叶公怎么对付这老东西了,我们不是他方从哲对手,只有叶公能收拾此人。”

    赵南星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了起来。

    “也难说,只要当今天子还宠信这方从哲,他方从哲就依旧会权倾朝野,何况如今,这方从哲身边还有一帮读腐了书的支持他。”

    郑三俊接过话来。

    “当今天子宠信方从哲,无非是方从哲支持他搞新政,以我看,当今天子是个好大喜功的,我最近发现了一位很适合为天子新宠臣的官员,此人就是宛平知县袁崇焕,曾上本言三年可平辽,而且此人已经被陛下下旨召见。”

    赵南星说了起来。

    郑三俊听后点了点头:“说起辽事,若当年袁公为经略,只怕辽事早已平定,而不是拖到现在还未平定,这熊蛮子真是一缩头乌龟,因为有方从哲保着他,没人敢弹劾他,而方从哲也只知道盘剥我士绅,尤其是在我江南士绅,却半点心思也不花在辽事上!”

    赵南星正要开口附和,而此时,他的一在外面监视情况的心腹家奴走了进来:“老爷,吏部传来消息,陛下已下旨着袁崇焕去朝鲜。”

    “去朝鲜做什么?!”

    赵南星突然站了起来,颇为失望地说了一句。

    “难道不是应该让袁崇焕留在京师吗,怎么会调离出京师!”

    赵南星不由得说了一句。

    “明廷已派了一名叫袁崇焕的官员去朝鲜,明显是针对我大金,得尽快想办法把这个消息带回大金。”

    扮作京师流民的建奴细作杜楼神色严肃地对另一名扮作京师流民的建奴细作万俟承说了起来。

    万俟承则看了一眼离自己这些人越来越近的明廷官员道:“可眼下这些明廷官员开始对这些流民进行编户,查家世,问族谱,十分的严格,还得指认同乡,这样一来,我们很容易暴露,要把消息传出去就更难了。”

    杜楼也皱眉道:“是啊,这该死的明廷不知道怎么就突然管起这些流民的死活了!这下子我们反而都不好藏身了!”

    “说来还是如今这个大明天子难对付的很,上任后就没让我大金的日子好过过!”

    万俟承说了起来。

    “你们在嘀咕什么!怎么还不来报籍贯家世,往后躲什么!”

    这时候,一名官差指着万俟承和杜楼这边的人吼问了起来。

    而万俟卨因此更加慌张。

    站在周围的东厂值守人员因此也产生了怀疑,持刀走了过来。

    “怎么办?东厂的人注意到我们了,我们要不要怎么编个家世?”

    万俟承慌张地问了起来。

    这时候,东厂的人已经先走了过来,问着杜楼:“你是哪里人,你的同乡都有谁,你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分别是做什么的,叫什么名字?立即回答,否则就跟我们走一趟!”

    “草民,草民,草民”,杜楼先跪了下来,但事发突然,他一时还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有辽东的口音。”

    这时候,一东厂里的人说了一句。

    杜楼听到了这人的话,因此直接撒腿就跑。

    但东厂很快就一弩箭射中了他的小腿,使得他倒在了地上,然后一东厂的人直接一脚踩在了他头上:“想跑?!”

    接着,这东厂的人就吩咐道:“带走,还有另外几个和他站一队的,也带走!这些人很可能是建奴细作!”

    于是,万俟承等建奴细作也被抓走。

    与此同时。

    诏狱里已经在开始审讯因流民编户而查出来且抓回来的建奴细作。

    “再报一次名字,何时开始给虏贼做细作的?”

    此时,田尔耕就问起了一名建奴细作。

    “武春,万历四十七年。”

    这细作回答了起来。

    “带走!与已经勾结的细作一起,直接处斩!”

    田尔耕吩咐了起来。

    很快,武春就被带了出来,此时,在诏狱外的空地上,已经跪满了数十名被查出来的建奴细作。

    “大汗万岁!”

    “大汗万岁!”

    “大汗万岁!”

    一些建奴细作因此喊了起来。

    “砍!”

    奉旨监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