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明皇亲可以为天下黎庶做的一点贡献,若将来做的好,皇兄自然会替天下黎庶重赏你,明白吗?”

    “臣弟明白!臣弟谨记皇兄教诲。”

    朱由检回了一句,就酒窝浅露了一下,明显也因为得到朱由校的肯定而心情大好。

    “继续学习去吧。”

    朱由校也笑着说了一句。

    “嗯,臣弟告退!”

    朱由检回了一句,便转身离开了朱由校这里。

    而朱由校则回头看了这个十岁少年一眼,这个历史上二十多年后就会自挂煤山的人。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按照原有历史的记载,接下来的二三十年是整个华夏的悲剧时代,准确地说,接下来的数百年都是整个华夏的悲剧时代。

    即便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也不会幸免。

    华夏的黎民更不用说,直到二十世纪中叶都会被来自东边的倭奴屠戮。

    但偏偏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很多都不知道这一切。

    也预料不到这一切。

    甚至还埋怨他这个皇帝对权贵士绅残暴寡恩。

    而且连带着跟着他的人也被骂成是奸臣酷吏。

    可即便如此,朱由校知道自己必须继续这样做下去。

    他不能因为要顾及权贵士绅们对他的评价而真的让华夏步入将来的悲剧时代。

    “皇爷!奴婢有要事禀报!”

    这时候,刘若愚突然跑到了朱由校这里来。

    朱由校立即瞅了他一眼:“什么事?”

    “刘太妃薨了!”

    刘若愚忙回了一句,并偷眼瞥了朱由校一眼。

    朱由校怔了片刻。

    这对于他而言的确是个很意外的消息。

    但良久后,朱由校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接着,刘若愚继续禀报了起来:“另外,伺候刘太妃的一名姓苏的答应刚刚被发现在一偏僻小殿已服毒自杀!还有李庄妃身边教五殿下读书的几个内宦也在一偏僻小殿处服毒自杀!李庄妃自己坦言她虽负责抚养五殿下,但从不具体管底下的人教五殿下学什么,故而也不知道五殿下身边的几个内宦有反心,如今李庄妃已因此忧惧成疾,而卧病在床,故请示陛下,是否继续严审李庄妃?”

    “反应倒挺快!”

    朱由校不由得说了一句,然后吩咐道:“李庄妃既已生病,那就先请医调治后再审!不过,这事想必与她也确实无关,不然她也会像其他人一样服毒自杀的,这幕后的人安插进我后宫的人还真是一个个厉害的很,居然早就准备了自杀这一条路,内厂继续在内部严密调查,朕就不相信,这些安插进我后宫的人会全部自杀!另外,按理,凡进入后宫的都得家底可考,这些人虽然自杀,但涉嫌招他们进来的内廷官员得严查,查到一个涉嫌收受贿赂而没有严格考查确定其家世清白的宦官就严办!”

    “奴婢遵旨!”

    刘若愚回了一句。

    ……

    政事堂。

    “如爱卿所料,的确有人在朕的后宫布了闲棋,使得一太妃开始挑拨朕的中宫,还在暗地里培养朕的皇弟,但朕刚一有所动作,所有有可能涉嫌是被人安排进后宫的人就都自杀了!”

    朱由校来到政事堂后对方从哲说起此事来。

    朱由校说着就一掌拍在桌子上:“这幕后的人明显是做足了最坏的准备,提前预备了让自己安插进后宫的人自杀这一条路。”

    一个好汉三个帮。

    现在的天启皇帝也有自己的政治盟友。

    无论方从哲内心愿意不愿意,现在的他都不得不维护皇帝的一切利益。

    方从哲听朱由校这么说后,发白的眉毛抖动了一下,然后说道:“如陛下所言,这幕后的人明显是老奸巨猾之人,深谙权谋,故而早已准备好后招,但以臣之见,对于这种老奸巨猾之人,首先做到的不是被其牵着鼻子走,与其兴师动众地严查,不如外松内紧,表面不把这人当回事,只在暗地里派人盯紧各处变动,如此方能使其麻痹大意,并以此使得这人在将来露出蛛丝马迹来。”

    朱由校点首:“元辅说的是,这种不是以直接谋害朕为目的,而是在朕身边布闲棋、暗中布局于将来的策略真乃权谋之上策,非眼光长运、老谋深算者不能为,朕几乎都猜到此事是谁所为了。”

    方从哲知道朱由校说的是谁,也颔首点头:“但这种人很可能是元老重臣,若无真凭实据,不好治罪。”

    “那就见招拆招!既然他在幕后布局,我们也布局!”

    朱由校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然后又道:“朕已如元辅所言,决定亲自教导皇弟,将来朕的皇嗣也得如此,但这只是开始,布局还得更长远,兵政、民政、外事都得有所布局,而要有长远的布局!”

    “臣恭聆圣谕!”

    方从哲回了一句。

    他实在是不知道对于权贵士绅的不满,以及权贵士绅们想在后世之君身上布局的行为,朝廷除了加强对皇室成员的教导和后宫管控外,还能如何谋篇布局,所以,方从哲只能请皇帝朱由校明示。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一百七十三章 朕即天下

    朱由校知道方从哲虽然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

    但受限于时代,他不可能像自己一样,可以看得到在这个时代看上去不可能实现,但在将来却会成为现实的情况。

    所以,朱由校理解方从哲现在所表现出来的疑惑,也就明示起来。

    “首先是有明确的目的,朕不惜以霹雳手段实施新政,其目的事实上不是要‘劫富济贫’,而是使得我大明国强民富!”

    “何谓国强民富?”

    “即外无战事,内无流民,天下久安!”

    “但所谓国强民富不是说这样就够了,国强之后还要更强!灭了东虏,还得除掉其他外患,乃至实现真正的天下一统!”

    “民富不是说流民消失就够了,还得让大明子民将来人人都可以不饥不寒,甚至最后都能顿顿食肉糜乃至读书作文,其心境精神也能富裕!”

    人人都能顿顿食肉糜乃至读书?

    方从哲听后震撼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的陛下会有如此野心。

    这只怕即便把天下权贵士绅都杀完也完成不了吧。

    陛下何时有了这样不切实际的大志?

    是谁教的陛下有这样空泛的抱负!

    现在经筵讲官就只有徐光启,难道是徐光启教的?

    这个徐光启!这是要让陛下走王莽之路吗?!

    方从哲一想到此,内心恨不得现在就去教训徐光启几句。

    但现在,方从哲知道自己在这件事必须劝谏陛下,毕竟这有关皇帝陛下和自己这些皇帝亲信的未来命运。

    在方从哲看来,适当打击一下豪强,再创一个纲纪严明、国富民殷如永乐一样的盛世,使得大明中兴,就已经算是最好的成就了!

    而要想大明更富庶,是根本不可能的!

    也不是方从哲真的不愿意这样。

    作为帝国首辅,他现在也会站在非阶级立场来看待问题的。

    而是因为方从哲知道,天下粮食有限肉食有限,就算皇帝和官员士民均平富也是不够的。

    所以,方从哲不得不说道:“陛下!以臣之见,自古以来,庶民不饿死,不曝尸荒野,便已算是盛世之朝,若真要人人顿顿食肉糜,且可读书作文,则实在是难为之事!

    所以,饶是隋文帝、唐太宗乃至我大明太祖等英主也皆未敢有其志,陛下之英明自然是远迈前朝历代之君的,但要想做成此事,依旧很难,毕竟天下钱谷有限,即便均田均财,也难矣,因要实现此事,非仅仅靠人事,实则也奈天命!故请陛下慎思之。”

    方从哲说着就匍匐在地,有些紧张起来。

    他担心年少气盛的皇帝陛下会因此大怒而处罚他。

    朱由校倒是没有生气,而且很淡然地道:“这个不用你提醒!朕知道的,就算朕和你这个首辅也亲自种田,全天下的人都务农养牲畜,也难以实现人人顿顿食肉,现在让人人读书也不可能,一个人读书,全家就少一个壮劳力,还得拿更多的口粮去养他,即便朕让社学免费教孩童读书,很多百姓也不会让孩子去读书而使家里少个干活的人!”

    方从哲大松一口气,心想陛下原来是明白的。

    朱由校则继续说道:“但不能因此就不敢这样想!”

    不可能发生的事为何要想?

    方从哲有些不解,但他不好直接问,只得继续说道:“请陛下谕示!”

    朱由校便耐心地说道:“而且,朕相信只要你我君臣朝着这方面努力,就有这一天的到来!朕是天子,天命在朕,而朕只有这样布局,才算是顺应天命,若不如此,则天命就会与朕无关!

    你刚才说,要实现人人皆富,非仅靠人事,也奈天命,这句话是对的。

    要想人人皆富,非仅靠人事,也得靠朕这个皇帝才行,甚至一代帝王可能不够,得数代乃至十几代帝王,而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开始这样想,然后因此谋篇布局,他们以为朕只是要夺他们的利,实现大明中兴之治,但事实上,朕只是要造更大的富!而要造更大的富,只能先集更大的权,让所有人,无论权贵士绅还是黎民百姓,都得听从朕的旨令。”

    方从哲听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心想只要陛下不是想着靠自己一代人完成这样的抱负就好,不然到时候只怕到时候真要逼得天下皆反了。

    但方从哲还是有些担心皇帝陛下真要教导的后世之君真要继续这样做。

    方从哲倒不是真的反对让大明子民越来越富,而是担心后世之君继续这样做的话,只能继续打击权贵士绅,但关键是,按照现实情况,哪怕后世之君杀完所有肉食者,甚至亲自也下田耕种不要俸禄的话,也不可能实现人人皆富的局面。

    所以,方从哲只得再次询问道:“陛下,臣斗胆请问,如此下去,是否还是必须要均田均富,而使我大明无一豪门望族乎?”

    “不是!天下权贵士绅,不少也是拥戴朝廷的,朕也不是真视他们为仇敌,毕竟朕是天子,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去当流匪,所以,朕的本意也不是要把他们斩尽杀绝,甚至朕的本意是希望他们可以更有雄才大略一些!去开疆辟土!

    隆万以后,朝廷已经开关,他们还可以去外面赚取更多钱粮回来!

    但他们很让朕失望,开疆辟土不必说,连守个辽东都怕花银子!

    对外靠走私也赚了不少银子,结果不是埋土里就是拿去兼并田地、行贿官员,也就是说,他们有钱后没有想着如何靠这笔钱去外面赚更多的钱,而是两眼只盯着百姓手里那几亩田几亩地,盯着朝廷那丁点税收,恨不得把给朝廷的钱粮全吞了,他们好闷声发大财!

    总之一句话,他们现在,一是眼里没朕这个君王,忘了忠君之道;二是目光短浅,只因国内百姓与朝廷好欺好骗,而一味想着从百姓和朝廷身上取利,甚至帮着外敌取百姓与朝廷之利,恨不得资助外敌搞一次改朝换代的把戏,好得个从龙之功!

    如果他们但凡眼里朕这个君王,心里有我大明社稷,对外凶狠,极尽敛财之能事,对内只需分对外所得之一点利给朝廷给天下百姓,哪怕他们比现在富足十倍乃至百倍,朕也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甚至还会鼓励他们对外夺利!

    可他们现在是没打算让朕和他们一起分利,甚至还要挖朕的墙脚,而朕即天下,他们这样做只会亡了天下!

    所以,朕就只能消灭这些眼里没朕的权贵,扶持忠于朕且更有远见卓识的新权贵,让这些新权贵和朕一起造福天下!”

    方从哲明白了朱由校的意思。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明接下来要做的事

    方从哲松了一口气。

    他不禁暗想:“陛下原来没有打算像太祖那样恨不得把天下除朱家以外的权贵斩尽杀绝,而是不满现在许多权贵士绅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方从哲自己对天下权贵士绅越发的不忠于君父忠于朝廷的现象也是承认的。

    他也赞同天下权贵士绅不能太自私,不能不忠的观点。

    而且,方从哲现在也清晰地知道皇帝陛下想要实现大明人人皆富想要采取的真正方式的确不是“劫富济贫”,而是要让自己这些权贵和皇帝一起对外掠夺,行霸道,而非王道。

    方从哲也不是拘泥于儒家正道的保守之人,所以,他倒不反对皇帝陛下这样的主张。

    但方从哲不得不承认的是,大明所占据的已是天下最富之地,且已经是地大物博,无论是对外掠夺还是对外赚取大量银子,都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