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过,只有陛下能教本宫怎么做皇后,别的人都不可以,你也不行,你还是回去吧!陛下还说过,太妃不是太后,太妃们就只需老老实实地在西六宫养老,所以,这些事你不必再操心了,回去吧。”
    张嫣说着就看了范答应一眼:“送客吧!”
    刘太妃听张嫣这么说,愣了片刻,最后也只得站起身来,尴尬笑道:“那老身就回去了。”
    “你都看见了,当初选妃要是能按照礼法来,不让陛下亲选而让太妃暂代太后之职选也不会这样,至少我们还能教教皇后,可现在皇后被陛下亲自教,还教成了这样,以后后宫也要跟外朝一样了,都有一个说一不二的主,我们这些老东西是一句话也不管用了。”
    刘太妃在离开坤宁宫后对苏答应说了起来。
    苏答应道:“当今陛下心机深沉,事事皆有谋划,连对后宫也是这样,本以为后宫多了个皇后,可以和我们一起对付皇帝,却没想到皇帝先收拢了皇后的心,目前看样子是有意让皇后来管我们,通过皇后控制我们,娘娘看见坤宁宫的梅花了吗,皇后两眼就没怎么离开过,只怕就是皇上送的。”
    刘太妃点了点头:“陛下即位之前除了内侍教其认识了一些字外,也没谁来得及教他什么帝王之术,也不知道他是跟谁学的,只怕跟现在的经筵讲官徐光启有关系,如今把陛下教的这样狡黠!”
    “说这些已无益,还是把目光看得长运些好,太妃去看看五殿下吧,听跟着五殿下的内宦说,五殿下很聪明懂事呢,对圣人之学接受的很快。”
    苏答应说了起来。
    “先不去见五殿下,先去见客氏,既然陛下要让皇后替他管控后宫,那老身就让客氏去捣他的乱,看到时候陛下是弃客氏还是弃皇后,一边是如同母子的奶妈妈,一边是结发夫妻。”
    刘太妃说了起来。
    “太妃娘娘高明!到时候只要说皇后要操纵陛下,客氏就断不会允许自己从小奶大的皇帝被一个女人操控,而到时候,如果皇上真能弃客氏,那他的饮食就不得不交回到别人手里,那样一旦有了仁君之选,就能用些手段了,而如果皇上弃皇后,那就是皇帝与中宫不合,这就更加坐视了皇上昏聩之名,天下人心将更加思变。”
    苏答应说了起来。
    “走,去见客氏!”
    刘太妃淡淡一笑,心道:“这后宫哪能让皇后和太后似的奶妈和和美美,那样,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怎么渔翁得利!”
    方从哲的再一次提醒让朱由校也对自己后宫对自己皇室家庭更加在意了些。
    因此,朱由校叫来了刘若愚,问道:“内厂近来查到什么新情况没有,后宫可有什么人经常走动?”
    刘若愚忙回道:“回皇爷!近来后宫倒也没有明显不利之事发生,但刘太妃近来出行的颇勤。”
    朱由校听后瞬间就冷下脸来:“她都去了哪些地方?”
    “她先去见了皇后,然后去见了客夫人,接着去了五殿下那里!抱着五殿下说了一会儿话,说五殿下可怜,没了什么亲人,以后她来疼。”
    刘若愚见朱由校脸色越来越难看,也就不由得越发小心地回答了起来。
    “什么叫没了亲人,朕不是他兄长?这个老货,看起来有些不老实啊!”
    朱由校腹诽了一句,就问道:“她去见皇后和客夫人做了什么?”
    刘若愚忙如实回答起来。
    朱由校听后,道:“你传道旨意去坤宁宫,着皇后张嫣也去庄妃那里看看五殿下,身为皇嫂,该替朕管一下朕的皇弟。”
 第一百七十一章 五殿下朱由检
    “去西六宫!”
    朱由校则在刘若愚走后,对王承恩吩咐了一句。
    朱由校让皇后去见五殿下自然是要让看看皇后会如何管教现在才十岁的朱由检,并以此进一步看看皇后的手段。
    而朱由校自己去西六宫,则是要去会会刘太妃。
    朱由校不允许有人搞乱他的后宫。
    先帝的女人也不行。
    朱由校到了刘太妃所住的咸福宫。
    “陛下驾到!”
    当王承恩喊了一声后,苏答应忙跑进来,对刘太妃说道:“皇上来了,太妃!”
    “皇上?”
    刘太妃也很惊愕地站起身来,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
    这时候,朱由校已经走了进来。
    刘太妃忙给朱由校见了礼:“陛下!”
    朱由校笑了笑道:“太妃不必客气,朕自即位以来,诸事忙碌,倒也没机会来看看你们,所以如今特地抽空来看望看望你们,你们都是服侍过先帝的人,朕本就该好好奉养你们,也该好好体恤一下你们。”
    朱由校说着就对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去把其他太妃都叫来这里,朕要见见她们。”
    于是。
    王承恩便传旨让所有的太妃来了这里。
    朱由校待所有太妃都到齐才笑了笑问:“都到齐了没有?”
    “回皇爷,都到齐了。”
    王承恩回了一句。
    朱由校因此点了点头。
    而这时候,刘太妃先问了起来:“陛下,莫不是我们犯了什么罪,所以,您才会突然来这里?”
    朱由校回头看了刘太妃一眼:“没事朕就不能看望你们这些长辈吗?”
    说着,朱由校就又对刘太妃道:“对了,刘太妃,朕听皇后说,你一直想出家,想去佛寺寻份清静,了却余生,并为大明社稷祈福,是有这回事吧?”
    刘太妃听后忙否认道:“老身没有说过。”
    朱由校则很严肃地道:“不,你说过!你很想!”
    刘太妃一愣,更加不安地道:“陛下!”
    朱由校则笑了起来:“总不会是朕的皇后会记错了话吧?”
    朱由校说着看了旁边的梁太妃一眼:“梁太妃,你说呢?”
    梁太妃笑了笑:“陛下说的是,皇后是六宫之主,怎么会记错呢,老身也听刘太妃说过的。”
    经过梁太妃这么一说,刘太妃才明白了过来,一时苦笑道:“是,老身是说过。”
    “您是先帝的人,朕也不好拂您的意,这样,您去西山的敬佛寺出家吧,反正那一带也是先帝赐给您的庄田!”
    朱由校说着就对王承恩吩咐道:“王承恩,传旨给哪里的管事太监,好生照顾着太妃,要是太妃有什么闪失,朕会拿他是问!”
    “奴婢遵旨!”
    王承恩回了一句。
    “老身谢陛下了。”
    刘太妃尴尬地回了一句。
    “刘太妃何必客气!”
    朱由校说着就起身离开:“朕还有事要忙,就不扰诸位太妃清静了。”
    朱由校走后,刘太妃一直坐在原地一动不动,看着门外出神。
    而其他太妃则摇头的,也有幸灾乐祸的,但这些人都开始明白现在后宫做主的是皇后,因为皇后一句话都能让皇帝下决心让一太妃出家。
    ……
    负责抚养朱由检的李庄妃也离开了咸福宫,回了自己的寝宫。
    刚才发生的事让她印象深刻,也让她明白了同样的道理。
    “皇后娘娘驾到!”
    也因此,在一坤宁宫直殿太监喊了一声后,李庄妃就忙亲自带着朱由检迎了出来:“见过皇后!”
    皇后张嫣笑了笑,看向了旁边的朱由检:“你就是五殿下?”
    李庄妃见此忙提醒朱由检:“五殿下,快给你皇嫂行礼。”
    “臣弟见过皇嫂。”
    朱由检忙回了一句。
    张嫣因此莞尔一笑,摸了摸朱由检的小脑袋,问:“走,随本宫去坤宁宫玩玩,本宫哪里有好玩的。”
    张嫣说着就带走了朱由检。
    李庄妃见此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她自然不敢阻止。
    张嫣把朱由检一带到坤宁宫,就先拿出竹蜻蜓在朱由检面前晃了晃,问:“喜欢这个吗?”
    “喜欢!”
    朱由检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回了一句。
    “那你告诉皇嫂,你读书没有,在读什么书?”
    张嫣记得皇上在床上告诉过她,看一个人将来成为什么人,就看他在读什么书,所以,他把朱由检单独叫到坤宁宫来,就是学着朱由校的样子,在没有别的人时问朱由检在读什么书。
    才十岁的朱由检童心还在,再加上内廷也就他一个男孩,娱乐生活本就单调,所以,他的心思早已在竹蜻蜓上,也就老老实实地回道:“除四书外就是《贞观政要》、《谏太宗十思疏》这些。”
    “是谁给你读的这些书?”
    朱由校不知何时走了进来,问了朱由检一句。
    “陛下!”
    张嫣见皇帝出现忙站起身来,笑靥如花起来。
    朱由校朝皇后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了朱由检,问道:“他们这是要你以后当皇帝吗,竟让教你这些东西。”
    朱由检有些慌张起来,忙回道:“他们教我读什么,我就读什么,臣弟也不知道读了这些是不是要跟当皇帝要官。”
    “都是哪些人在教你?”
    朱由校问了一句。
    “杜公公和王公公他们。”
    朱由检毫不犹豫地把教他读书的内侍交待了出来。
    朱由校听后点了点头,对王承恩吩咐道:“传旨给刘若愚,将教五殿下读书的那几个内侍以及李庄妃全部打入内厂大牢严审,还有刘太妃身边的答应们!”
    “奴婢遵旨!”
    王承恩回了一句。
    朱由检惊惧地站在原地,没有为他的内侍求情。
    朱由校则在这时候对张嫣说道:“你带皇弟去梁太妃那里,把他交给梁太妃抚养,李庄妃那里就不必再去了,另外,告诉梁太妃,什么《贞观政要》、《谏太宗十思疏》这些,他不能再学,朕会亲自管教他的学业。”
    朱由校说着就道:“王承恩,把朕给皇弟准备的教材拿来。”
    “是!”
    王承恩回了一句,就从一内宦中结果一沓书来然后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则拿了过来,递到朱由检面前,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道:“皇弟,这才是你作为藩王该学的内容,要好好学,学不好的话,皇兄我会很不高兴的。”
    “是!臣弟记住了。”
    朱由检接过了书,只见分别是《算学入门》、《自然哲学入门》、《天演论》等自己没有见过的书。
    事实上,这些书除了《天演论》这些,基本上都是朱由校自己编写的一些自然科学基础书籍。
    其实,不用方从哲提醒,朱由校就没有放松过对朱由检的管控,他也早就打算把崇祯往理工方面培养,以避免让朱由检成为文官们眼中合格的君王人选。
    而且在朱由校看来,以历史上朱由检当皇帝后的表现来看,勤奋有余但禀赋不足的朱由检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搞学术研究,将来做一个学术性的藩王,这样一来,也能让外面的文官们放弃让朱由检当皇帝的想法。
    另外,朱由校这也是给朱由检一个机会,如果朱由检成不了学术性的藩王,他将来还是会做出特别手段。
    为此,朱由校在回乾清宫后就对刘若愚吩咐道:“在五殿下身边的答应内宦以后必须是你们内厂绝对可靠的人,如果一旦五殿下有不利于社稷之言行,立即报告朕!”
    “奴婢谨记皇爷谕示。”
    刘若愚回了一句。
 第一百七十二章 亲自教导朱由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朱由检正正经经地站在朱由校面前背起了朱由校教给他的二十四节气歌。
    这本是后世我国一位物理学家于建国初期所编的节气歌,如今被朱由校拿了来,作为在物候学上对朱由检进行启蒙的一种方式。
    因为这首节气歌实在是太朗朗上口。
    很容易被小孩掌握。
    所以,朱由校就教给了朱由检,以使朱由检在自然科学上渐渐产生兴趣,并在将来可以为大明做些利国利民的事。
    朱由检的确很喜欢这首节气歌,虽然他和他的皇兄朱由校一样从小就没离开过紫禁城,但他也能通过御花园的花开花谢与气候变化体会到不同节气产生的不同物候。
    相比于抽象的人伦道理,这自然让他更容易产生兴趣。
    “不错!”
    朱由校在朱由检背完后点了点头,并道:“接下来,你需要继续拓展,先把算学学好,将来方便为天下黎庶测算出每年节气到来的准确时间,以利农事!这也算是你作为大明皇亲可以为天下黎庶做的一点贡献,若将来做的好,皇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