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
    “自治军?”
    高唐国王朱由机问着范光文,他没想到范光文会建议对要起事的所有藩国护卫军,取名为自治军。
    “没错,就是叫自治军!我们的根本诉求就是自治独立,不受中央朝廷的约束和干预。军事独立、外交独立、经济独立、司法独立、文化独立等等。总之,藩君要有绝对的统治权,不受中央朝廷的任何法令限制!”
    范光文回道。
    “自治军好!”
    “我们的目的的确不是推翻中央朝廷,当然,我们可能也推翻不了,我们所求的不过是独立自治而已!”
    准备跟着高唐王国一起谋反的嘉国公吴三桂这时候跟着说了一句。
    “那就叫自治军!也算是从本国民心,为的是自己的独立,而不是其他方面的野心,这样士民们也会很支持我们的。”
    布拉格知府王继文也跟着附和起来。
    “这样倒也能得到朝廷一些愿意让我们独立的文臣们的支持!毕竟我们只是求自治,而不是去夺他们的利,何况,他们自己也很想谋求自己家乡的自治,如今我们先起事,也算是和他们一拍即合,只怕只要等我们军事上稍取得一些成绩,他们就会主动配合我们,在大明内部发难,威逼朝廷承认天下各藩自治,并也允许各省自治。”
    宜国公王进朝也跟着说道。
    “自治自然是天下人最为渴望之权!希望朝廷会因此让出权力来,而令天下自治!”
    徐至觉这时候也一边说着一边认真地看着所来的藩主藩臣们。
    而在这之后,以高唐王国为首,联合了九个藩国,开始打着为自由而战的旗号,而将所领军队整编为自治军,并因此首先和李定国部发生了战斗。
    与此同时,大量蛰伏起来的白夷匪军也加入了自治军,成为这些造反藩国的雇佣兵。
    李定国虽说有五十万大军,但因为防守的地盘过大,故而一时还只能有招架之力,而没有大规模聚歼这些叛军之力。
    但好在他指挥得当,且早有应对,倒也没让这些自治军占到便宜,而把声势扩大。
    ……
    朱慈灺这里也收到了锦衣卫带来的密旨。
    密旨里写的,自然是关于朱由校让他协助锦衣卫抓捕房正悦,以及坑杀其麾下所有官兵的内容。
    “本殿下知道了。请许千户转告父皇,儿子绝不会令他失望。”
    朱慈灺虽然心里对朱由校这个父亲不满,但也不敢在明面上反对他的旨意,毕竟他现在的权力,事实上还是朱由校授予给他的,不然的话,在非洲的大军不一定会听他的。
    不过,朱慈灺倒也没有因为房正悦的事败露,而流露出紧张之色。
    他似乎早有应对,而因此淡然地想了个理由,且以此下令,让房正悦率部回自己的大营来,且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对房正悦的军队缴械。
    房正悦在收到朱慈灺的调令后,也没有产生任何怀疑,就带着自己大军往朱慈灺所驻扎的地方赶来。
    不过,房正悦所部一到一必经的谷地时,就被早已埋伏好的大明帝军给围住了。
    朱慈灺亲自出现在这里,道:“发旗语,命令他们缴械!”
    房正悦看见这一幕也猜到了缘由,见对方已发出旗语后,就果断大声喊道:“交出武器!蹲地抱头!”
    房正悦麾下官兵忙照做起来。
    接着,才有一队官兵开着大车走过来,收走了这些人的武器。
    锦衣卫许千户也带着自己麾下官校来到房正悦这里:“房正悦,你涉嫌屠戮帝军,陛下已下旨将你逮捕,跟我们走吧。”
    房正悦没有反抗,只瞅了站在山岗上的朱慈灺一眼,然后就被锦衣卫押走了。
    而其麾下的官将则也被锦衣卫带走。
    士兵们则被驱赶到一事先挖好的大坑内。
    一些士兵自然因此猜到了朝廷要做什么,而因此反抗起来,且往外面跑去,但早已架好的连火铳朝他们扫过来。
    而使得这些士兵想逃也逃不掉。
    还有一些士兵则因此下跪磕头起来。
    “饶命啊!我们也没想杀他们的,都是上面命令我们杀的啊!”
    “求求你们,求求你们,不要杀我们,我们愿意拿出所有金子啊!”
    “呜呜!饶了我们吧!我们保证再也不向自己的同胞开枪了,呜呜!”
    ……
    这些士兵明显也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而被坑杀,并因此七嘴八舌地求起饶来。
    不过,锦衣卫们还是在这时候用大喇叭宣读了一下他们的罪,以及皇帝的处置之令。
    而在这之后,这些士兵便因此被直接坑杀。
    朱慈灺看着这些暗地里实际上是自己势力的士兵被坑杀,心情自然是很不好的,但他也不敢说什么。
    更让他无法阻止的是,之前由房正悦抢夺来的黄金也都被朝廷的人抄走。
 第八百一十二章 平叛成功守住汉人独尊的局面(二合一)
    没办法,朱由校这个皇帝的影响力在如今还是很强大的,他的一道旨令,除非直接造反,明面上,没人敢对他的旨令打折扣的。
    朱慈灺能让很多藩国势力变成他的附庸,本质上也只是因为他是朱由校的儿子而已,是借的朱由校的势。
    如果他不是朱由校的儿子,就什么也不是。
    朱慈灺自然也明白这些道理。
    他现在只是对这些锦衣卫感到万分的讨厌。
    因为他能够猜到这件事竟然还是败露了,就说明是锦衣卫有眼线在自己军中,而因此让皇帝知道了这事。
    “这些天杀的锦衣卫,就不怕本殿下将来真坐上了那个位置,把他们都千刀万剐吗,竟敢不把本殿下放在眼里,只知道做那老东西的眼睛。”
    只有在与自己的心腹待在一起时,朱慈灺才敢如此低声抱怨道。
    其心腹冷雨则道:“殿下现在先不要为此事烦心了!有最新的密报,暗地里表示效忠您的那几个藩国起兵造反了,其中就有高唐王国,他们打得旗号是为自由而战,军队名为自治军,目的是为求独立自治。”
    “什么?!”
    朱慈灺听后当场站起身来,惊愕地喊了一声后,就问道:“怎么会这样?”
    冷雨回道:“因为除掉李定国的事失败了!”
    朱慈灺听后怔了片刻,突然一脚踹向了冷雨:“废物!”
    接着,朱慈灺又道:“不是让你们务必做的干净点吗?怎么就失败,怎么就失败了!”
    陈威忍着腹部剧痛,解释道:“殿下息怒!这只能怪那李定国太狡猾,他竟然抱着同归于尽的态度出现,他简直就是个不要命的疯子!”
    朱慈灺则郁闷地坐回到了椅子上,道:“如今只能看看到时候那老东西会不会相信,你们效忠我之前暗中准备好的话术了。”
    陈威回道:“殿下放心,他们都是知道利害的人,不会把您拖下水的。”
    ……
    “好一个为自由而战,自由这二字算是生生的被这些自私自利的家伙给玷污了!”
    朱由校在知道这一事后,就没好气地说了一句,又道:“朕就不相信全天下的汉人就真的会被他们这些人忽悠,因为想做人上人,而可以舍弃民族千秋万代的利益!着枢密院立即廷议出对策,如何迅速平定这次叛乱。”
    “是!”
    此时的叛军正大规模进攻维也纳。
    李定国正亲自扼守着维也纳城,且积极地号召着城内汉人道:“现在,外面那些打着自治旗号的,是要彻底推翻我唯我汉人独贵的现状,而要实现一个天下汉人都和其他人一样,皆为其奴隶的社会!你说,我们能答应吗?!”
    “不答应!”
    “不答应!”
    “不答应!”
    ……
    如今的汉人受教育程度都很高,基本上都也明白一些道理,也知道现在这些叛军目的是摆脱中央朝廷的管束,而加大对本藩国内的汉人的剥削力度。
    因为汉人的剥削价值最大。
    毕竟普通白夷现在都是些没有什么产业的人。
    所以,维也纳城的汉人都很支持军队,也都在李定国号召后,积极地呼应起来。
    “不答应就好!让我们一起,击退他们!为朝廷守住维也纳!”
    李定国因此大声说道。
    “守住维也纳!”
    “守住维也纳!”
    “守住维也纳!”
    迁居于维也纳的汉人们都热烈的呼喊着。
    对于城中的白夷们而言,这些藩国的叛乱并不值得他们关心。
    因为大多数白夷都属于底层,无论是中央朝廷直接统治他们,还是藩国自治,他们都是被剥削者。
    甚至他们当中不少年长者还担心叛军来了后会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糟糕,因为他们发现以前欺负他们的许多白夷贵族也在叛军队伍里,所以,他们担心这些叛军如果成功了的话,这些白夷匪军会继续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
    正因为此,民心基本上是在大明中央朝廷这边。
    甚至大多数藩国也没有选择支持这些叛军,毕竟这些藩国的藩主也是汉人,只要不是太贪权,都不会愿意打破汉人独尊的现状,而愿意维护民族利益。
    所以许多藩国的护卫军也在李定国的指挥下积极地参与着平叛。
    “维也纳城一直攻不破,攻打我们的藩军也越来越多,我们在萨克森的城堡已经被攻克不少!军事上可以说,进展很不顺利;另外,国内不少名流贤达也开始谴责我们,连梨洲先生(黄宗羲)都认为我们是在倒行逆施,打着自治的旗号,为自己的特权努力。”
    徐至觉这里对范文达和朱由机等叛乱只有参与者汇报了相关情况。
    众人听后,范文达就先咬牙说道:“那又如何,自由这东西,不是他梨洲先生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即便我们将来败了,我们的行为在将来也会被纪念的!民族这个概念本来就是个不该有的概念!大一统所形成的集权模式本来就是一个人的暴政!”
    “说白了,还是刁民太多!那暴君让许多汉人学了知识,进而就成了刁民。一个个打着维护民族和社稷利益的旗号,而要求肉食者做他们的仆人,他们把这视为天经地义,甚至不惜一切的代价来维护这个!”
    王继文跟着回道。
    “有道理!关键还是那暴君,自己先背叛了我们肉食者,使得天下刁民变多。”
    范光文继续说道。
    朱由机则因此道:“好了,说这些也无意义,都散了吧。”
    这些人因此都离开,而因此,叛军这边最终什么都没有商议出什么来。
    不过,朝廷这边则早已开始从各处调兵。
    而且为了尽快平叛,且调动更多的汉人势力,维持天下以汉为尊的局面,下旨设立了宗人府全球安全理事院,并表明将选几个对华夏汉家基业贡献最大的藩国担任大明中央朝廷宗人府的常任理事国,而这些常任理事国将获得同朝廷一起决议天下全球事务的机会,且具有一票否决权,会得到朝廷的极大尊重。
    因此,天下藩国们十分积极地参与平叛。
    他们都知道这将意味着他们会成为除大明中央帝国外,整个天下财富分配金字塔的第二层代表。
    除了大明中央帝国,他们会凌驾于其他藩国之上。
    朱由校这样做也是为了维系大明中央帝国的地位,毕竟这些仅次于大明中央帝国的强藩为了维系自己的地位,会拥护大明中央帝国的领导地位,以此来保证他们凌驾于其他藩国之上的合法性。
    而因为各藩国积极参与平叛,叛军没多久就因为势单力薄而迅速的土崩瓦解,悉数被歼灭。
    范光文和朱由机、王继文、吴三桂与王进朝、徐至觉等叛乱的主要策划者,则开始准备化装潜逃,但因为他们内部有朝廷的眼线在,所以后面,这些人还是稀里糊涂地被抓了起来。
    “能不能站出来!你们谁是朝廷的人?”
    范光文因此在被关押的临时大牢里,对同被抓来的徐至觉等人大声喊了起来。
    他都快郁闷死了,叛军的行动总是被朝廷的人提前掌握,连他们这些提前准备好的潜逃路线也被朝廷提前知道,他要再不怀疑自己叛军核心圈里没朝廷的人,那就只能说是傻到极致。
    “没错!现在也该现身了吧,也好让本王死个明白。”
    朱由机也都跟着说了一句。
    徐至觉倒也没有打算承认,而是也大声喊道:“我就不明白!你为什么这样做,他朱由校有什么值得你这么效忠的,你难道不想实现食利者共治天下吗?你说,你为什么不想!”
    吴三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