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4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夫之捋了捋胡须说道。

    在王夫之和孙奇逢来欧洲时,利奥波德六世则在得到大明皇帝的答复后主动献出了维也纳城,然后也同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国王奥维茨基一样,跪在了维也纳城外,等着明军的到来。

    云阳侯李定国受命带兵来这里接受了利奥波德六世的投降。

    至此。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用二十多万大军都未攻克的维也纳城以和平的方式归入了大明的版图。

    李定国看着利奥波德六世等归了一地的哈布斯堡王朝贵族,只是嘴角微微扬了一下,然后命道:“把旗帜插上城去!”

 第七百四十八章 东学西渐外夷君主成学员

    鲜红的“明”字大旗,至此开始在维也纳城的上空,阿尔卑斯山的北麓,飘扬着。

    这一世的李定国不会知道的是,他在另一个时空的大明会在滇地边陲含恨而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擎刀进入这个后世被誉为音乐之都的欧洲重镇。

    看着充溢在眼前的许多巴洛克建筑,他不禁微微一笑。

    身为汉家儿郎,能有朝一日,骑马踏在这异域之地,让这里的一切皆变成大明所有,无疑是真正值得让人大书特书的功业。

    瑟瑟发抖的欧洲贵族们依旧跪在地上,瞥眼看着进入城中的明军。

    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一结局。

    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积攒了五百多年的财富即将归于眼前这些来自东方的人。

    军事上的胜利伴随着带来的是文化上的胜利。

    王夫之和孙奇逢等奉命来欧洲传播儒学的大儒,在明军进入维也纳城后不久,也来到了这里。

    这个时期的王夫之和孙奇逢等儒士,没有在如今的年岁因为满清入主中原而剃发蓄辫,而是依旧峨冠博带的来到这西洋之地。

    待看见这里的巴洛克建筑里的壁画与各类雕塑后,王夫之和孙奇逢这些大儒,因为毕竟是这个时代的汉人,正处于国大民骄时,所以,他们对这些西洋文化是嗤之以鼻的。

    王夫之直接就因此斥责道:“简直是不伦不类!巫蛊横行!必须尽快让他们接受儒家理学之教化!”

    孙奇逢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且道:“先立一所文庙,塑造一尊天子像和孔子像,到时候好先让第一批儒童参拜君上与先贤,然后接受儒道之教。”

    王夫之和孙奇逢等人说干就干。

    摄于大明帝国眼下的军事威胁,欧洲的贵族们也不敢阻止,也只能予以配合,且被迫开始戴起了儒冠,穿起了儒袍。

    因为王夫之强烈要求定西大将军周遇吉下钧令要求归附之地的西夷必须易服易发,否则就应该以拒绝服从王化为由处以绞刑。

    西夷们还是更在乎自己的性命的,相比于对上帝的忠诚而已,故而,大多都老老实实地执行了易服易发之政。

    这一天,序属仲春,维也纳满城花香弥漫,上千西夷儒童在王夫之和孙奇逢等的带领下开始跪拜大明天子和孔子。

    王夫之甚至还做了讲话,大谈修身齐家之德。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民有所欲,天必从之。”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修己以安百姓。”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随着儒学借重大明的军事扩张,在西方广泛传播,一些西方的学者也在接触儒学后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

    尤其是儒学中关注自我意识与民本的思想让这个时代思想刚刚启蒙的西夷学者们在接触后对这些儒家之言惊为天人。

    此时,历史上作为英吉利辉格党的创立者之一,且是英吉利启蒙思想家,而作为西方第一个人应该自省内心的洛克,此时就在来明属尼德兰游学了解到东方儒学后对这些西方还缺乏的唯物主义与民本思想感到十分惊骇,且因此一直十分沉迷地喃喃念着这些儒家句子,而对奥兰治亲王道:

    “原来东方人早就有民本人权之思想!而且是上千年前就有了!这个国度的文明是真的很先进!”

    奥兰治亲王也感叹道:“是啊!我们实在是太落后了,到现在才开始渐渐摆脱愚昧。”

    华夏在文化上的确有很强的优势。

    所以这些还在思想启蒙阶段的西夷思想家们也就在见到这些华夏文化后而感到震惊。

    事实上,不仅仅是西夷开始兴起的民本思想。

    即便是在经济上,管仲时期就有了政府管控市场经济的经济思想,而司马迁的《货殖列传》里体现的经济思想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里的思想如出一辙。

    可见华夏文化之底蕴。

    只是后世子孙不争气,把经越念越歪,才导致出现一种东学不及西学的现象。

    但这却并不是说,数千年文明积淀的各类思想就真的是陈腐之物。

    而在这一世,当东学被朱由校这个大明皇帝推之于蛮荒之地,行教化之道时,而没有显得没用。

    其实很有用。

    对于刚刚摆脱中世纪的西夷们而言,许多东方思想让他们颇感新鲜和有柳暗花明之感,倒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排斥。

    不过,此时的大明本土,随着陆王心学,把大明学者的思维打开,使其摆脱了程朱理学的禁锢,重新开始叩问内心、独立思考而迎来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又加上皇帝朱由校外除鞑虏、内扫反动者,又大兴平民教育且重塑民族而推波助澜一番后,本土学者早在重新继承了先贤之学后又有所批判和发展。

    如今之大明已经更趋向于将民按阶层去分辨,将国家性质按利益关系去分辨。

    任何一个阶层的人都很难再去愚弄到大部分民众。

    因为大明本土的民众早已因为数十年的平民教育,而渐开民智。

    即便别有用心者想愚弄民众,也最终只会变成一个笑话,且被帝国用铁拳予以惩戒。

    利奥波德六世来到这样的大明本土后,就因为这样,而一上岸,就被一大帮报刊采编者给围了起来,且询问他许多问题。

    诸如“你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君王,对于如今成为亡国之君有何感想”、“你们为什么没有通过解救自己农奴的方式而避免如今的结局”这类问题。

    因为大明现在民智大开,读书看报的人多,几乎人人都喜欢关注各类时事,什么美洲的倭国与英法两国的争战,以及欧洲路易十四落水是否有阴谋这些事,都是他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

    哪怕是贩夫走卒也在整日的担心各地藩国会不会叛变,大明将来到底是哪位皇子继承皇位。

    而正因为有这样的需求,就有相应的市场,所以各大报刊的采编者也就对于各类新闻的采编非常积极,犹如闻到肉味的饿狼一般。

    像利奥波德六世这种人一来到大明自然也会被许多报刊采编者积极采编。

    利奥波德六世看见这一幕感到很震惊,他没想到的是,这个东方国家,平民会跟统治者一样对他好奇,整个国家似乎不只是统治者的国家。

    “难怪这个东方之国能这么厉害!真正是与我欧洲不同!”

    利奥波德六世因此感叹道。

    而他在抵达大明后,自然也是被安排到了对外教化学院接受汉化。

    在教化学院接待他的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奥维茨基。

    奥维茨基很兴奋地对利奥波德六世说:“我比你早来一段时间,所以,按序齿,我是你师兄!以后无论是文化课学习还是劳动课学习,你都得听师兄我的安排,明白吗?”

 第七百四十九章 西洋君主在大明汉化学院的日常

    利奥波德六世见奥维茨基不过跟自己一样,也是白人,而自己之前也是君主,谁也不比谁高贵到哪里去,也就没有回应奥维茨基让自己喊他师兄的事。

    奥维茨基则在这时候,从袖中掏出一竹筒盒来,且放在利奥波德六世面前,打开了这竹筒盒上的盖子。

    竹筒盒里豁然出现一黑不溜秋的蛐蛐。

    利奥波德六世疑惑不解地瞅了奥维茨基一眼,心想:“这货研究昆虫?”

    但很快他就发现奥维茨基又从袖中掏出一截貌似被精修过的草茎来。

    “还研究植物?”

    “这货是因为过度沉迷于这类学问的研究,而导致其国忽亡于明国之手?”

    利奥波德六世正要问奥维茨基,却见奥维茨基已用右手捏着那根草茎,再挑逗竹筒盒里的那只蛐蛐,且嘴角渐渐浮现出沉醉般的笑意。

    “这叫促织之戏,明国之前有位君主就好此戏,看见了吗,这是我的大将!他叫索别斯基,他已经连胜柔佛和暹罗两国君王麾下的大将数次,而没有阵亡!”

    奥维茨基说着就把竹筒盒往利奥波德六世的脸凑近了些,同时又逡巡着别处,一见一名在这学院做先生的汉人儒士过来,就忙将盖子盖回到竹筒盒上,且立即掩藏在袖子里,背起手来,背着刚学会的汉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直到这汉人儒士离开后,他才忙又把竹筒盒拿了出来,嘴里念叨道:“好险!好险!这学院的夫子管得严,不准人玩促织之戏,你以后得小心!连他们皇帝玩这个都被他们批评。”

    利奥波德六世心里更加疑惑,暗想:“难道明国人不准人研究草虫之物?”

    但让利奥波德没想到的是,这时候,奥维茨基又从袖中拿出个小竹筒来。

    利奥波德真想撩开奥维茨基的袍袖看一看,看看里面藏了多少宝贝。

    彼时,奥维茨基已打开了小竹筒上的盖子,道:“这个是我新抓的,现在我送给你,让他做你的第一任大将,且和我的索别斯基斗一下试试看,顺便我也趁此教教你怎么使唤他。”

    奥维茨基说后不久就把小竹筒重新盖好,还递给了利奥波德六世,让他拿好。

    接着,奥维茨基又从袖中里拿出一小荷包来,且打开荷包,从里面取出了一根草茎,递给利奥波德六世:“你先用着这个!然后,你把你的大将取出来放进我的大竹筒里来,且一边看着我怎么指挥我的大将的,你就跟着怎么指挥。”

    利奥波德六世很是纳闷,他没想到的是,原来奥维茨基并不是要研究这些草虫,而是喜欢让这虫子之间斗一斗。

    不过,利奥波德六世倒也有些兴趣。

    作为曾经的君王,谁又不喜欢用另一种方式来指挥他人呢。

    “打开呀!”

    这时候,奥维茨基看了利奥波德六世一眼。

    利奥波德六世忙要揭开自己手里的小竹筒上的盖子,但这时候,奥维茨基忙道:“等等,你先给你的大将取个名字。”

    利奥波德六世也就想了想道:“就取他的名字为洛林!”

    “好!把你的洛林放进来,让他尝尝我的索别斯基公爵的凶猛!”

    奥维茨基松开了手。

    利奥波德六世便把自己一小竹筒里的蛐蛐倒进了奥维茨基手里的大竹筒内。

    与此同时,奥维茨基就捏着草茎往大竹筒里自己的蛐蛐上方探去,且道:“看着啊,看我是怎么指挥的。”

    利奥波德点首,有样学样的学了起来。

    渐渐的,两蛐蛐还真的斗了起来。

    两人也越觉得有意思起来。

    奥维茨基甚至还兴奋地大叫起来:“咬!使劲的咬!我的索别斯基公爵,咬他的洛林将军!”

    而此生竹筒内,两蛐蛐已时不时的缠绕起来,且只一瞬,利奥波德六世的蛐蛐就断了腿。

    奥维茨基大笑道:“到底是我的索别斯公爵赢了,你这洛林将军还差得远,你得日后再寻个厉害的才行!我伟大的波兰一方战胜了奥地利!”

    利奥波德六世把竹筒里断腿的蛐蛐取了出来,往地上一扔,道:“他不能代表我奥地利!”

    “玩物丧志!”

    这时候,该学院外夷君王班的监学唐甄突然出现,且直接夺过奥维茨基手里的大竹筒,且骂了一句。

    接着,唐甄只一脚,就将奥维茨基引以为傲的大将索别斯基当场踩得爆浆出血。

    奥维茨基愣在一边,痴痴地看着自己的大将索别斯基,睁大蓝眼,不禁就滚将出泪来。

    与唐甄一起来的还有同是对外教化学院的学员原朝鲜国王李棩和琉球国主尚贞等人。

    李棩和尚贞见此轻蔑地相视一笑。

    唐甄则在之后道:“都到教室去!”

    于是,奥维茨基便淌眼抹泪地跟着唐甄一起去了教师,利奥波德六世和李棩与尚贞等也跟了来。

    一到教师,唐甄就介绍起利奥波德六世来:“这位是我们班的新学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