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朱由校刚开始登基时,根基不稳,没多少亲信,为了避免发生君王突然于内廷落水的事件,所以他没有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在对辽东战略的态度。
    但现在朱由校登基已有半年,内廷已经被他清洗一遍。
    而外朝也被他杀了一批人。
    树立了威信。
    也发展了一批自己的亲信。
    所以,朱由校现在可以直接表明自己的一些态度,从而可以给一些做实事的大臣吃定心丸。
    为此,朱由校直接说道:“既然他袁应泰善抚流民、善修水利,那就把他调任到陕西任巡抚,哪里干旱情况严重,流民多!让太仆寺少卿袁可立接替袁应泰担任辽东巡抚,另,传旨辽东武,大小事皆听经略裁夺,不可擅自行事,违令者,熊廷弼可先斩后奏,不论武。”
    朱由校说着就命令道:“即刻拟旨!八百里急递于辽阳!”
    朱由校是真担心袁应泰把辽阳给自己搞丢了。
    所以才要求把圣旨八百里急递辽阳。
    因为不然的话,袁应泰可以一死报君王,身后得名,不用被清算。
    但大明却要损失一座坚城,而建奴就要多一块肥地。
    而朱由校也知道辽东的事不是换换袁应泰就可以的,像袁应泰一样想迅速解决辽事贪功冒进的官员不少。
    所以,朱由校决定直接授予熊廷弼更大的权力。
    即对官也可以先斩后奏。
    朱由校算是直接表明以后辽东就是熊廷弼一个人说了算。
    算是给了熊廷弼彻底的信任。
    方从哲和韩爌自然不敢阻挠。
    于是,旨意很快下来了。
    袁应泰和熊廷弼这里刚争执了不久,就收到了朱由校急递来的圣旨。
    袁应泰收到旨意后自然是极为不甘。
    袁应泰没得郁闷死,他因此不由得对东林官员薛国用说:“陛下偏宠熊廷弼,宁将辽事复杂化,而不肯迅速解决辽事,如此下去,天下必不安宁!而辽东在熊廷弼手里,永远也平不了东虏,只会令天下越来越贫病交加!若是我任经略,今年就可解决东虏,直捣建州!可惜!可叹!”
    薛国用也颇为愤愤然地道:“陛下识人不明!宁逐能臣而留庸臣,真不知道,辽事在熊廷弼手里会拖到什么时候,真要拖到努尔哈赤老死不成?”
    袁应泰则道:“本官会继续上疏直言此事,虽然陛下不信任本官,但本官也得尽人臣之义!”
    当然,袁应泰虽然要上疏继续为自己的战略争辩,却也不敢违背旨意,只得收拾行李,准备回关内陕西搞水利工程。
    熊廷弼在接到朱由校的旨意,看法和袁应泰不同。
    “吾皇圣明啊!辽事早就该事权统一,谋可归之于众人,但决策就必须归于一将,否则,万事不成!如今有陛下支持,辽事大有可为!”
    熊廷弼说着就不禁望南而叩,然后带着贺世龙和陈策两营兵马去了辽阳。
    一到辽阳。
    熊廷弼就立即喝令道:“陈策,你率兵立即封锁辽阳城!不得让任何人出去,闯城者格杀勿论!贺世龙,你率兵立即将城内所有蒙古人和女真人全部杀掉,一个不留!让百姓们协助你们。”
    “是!”
    于是。
    待熊廷弼和贺世龙等进入城中后,陈策就立即指挥自己麾下兵马封住城门,且持枪列阵在城门处。
    而贺世龙则对自己的家丁吩咐道:“部堂有令,遇见蒙古人与女真人全部杀掉!立即传令下去!”
    此时,正在城门一带游荡的女真细作希突见到大量明军持枪列阵在城门处,也开始渐渐感到不安起来,不由得对自己同伴噶麟道:“明军这是要封城,怕事要有大变,你去看看其他城门,看看能不能逃出去,如果能逃出去,立即告知李总兵,辽阳之事有变!”
    “啊!章京大人!快跑!有明军要杀我们,熊蛮子下令不留一个蒙古人和女真人!”
    一名女真人满脸是血地朝希突跑了来,然后被追来的贺世龙部下家丁一三眼铳打死在地。
    希突见此当即转身就跑,但却被围上来的百姓给堵住了。
    “杀鞑子!”
    因为努尔哈赤在辽地还是实行的流寇之举,遇人就抢或掳走或杀害,所以,底层汉人与女真人蒙古人的矛盾非常尖锐。
    而袁应泰招降蒙古人和女真人也的确是一厢情愿,如今熊廷弼一下令杀掉城内所有蒙古人女真人,百姓就因此自发杀起蒙古人和女真人来。
    此时,希突便被围上来的百姓活活打死,仰面躺一滩血里,连脑后的金钱鼠尾都被染成了红色。
    噶麟也被追上来的明军当场砍死。
    与此同时。
    一批准备给努尔哈赤做内应的叛将意识到形势不对,忙带兵强闯出城,也被守在城门处的陈策部放枪打了回去。
    袁应泰看见城中这局面也不由得大惊,立即找到了熊廷弼,质问道:“部堂!你这是做什么!”
    熊廷弼回道:“袁应泰,你现在已不是辽东巡抚,本部堂没有必要告诉你,不过,你我同僚一场,待本部堂清除完城中奸细后再设宴送你!”
    说着,熊廷弼就大喝道:“侯世禄,梁仲善,将叛将王一屏、金玉这些押过来!”
    “是!”
    于是,本来早就投降建奴而如今又被袁应泰招降回来的王一屏等人皆被押了过来。
    王一屏见此记得朝袁应泰大喊:“袁公!救我呀!”
    “斩!他袁应泰已不是辽东巡抚,救不了你们。”
    熊廷弼说后,侯世禄和梁仲善就亲自挥刀将王一屏等人的首级斩落下来。
    现在袁应泰已经不是辽东巡抚,侯世禄和梁仲善自然也不必再听袁应泰的。
 第七十五章 努尔哈赤上当
    “熊蛮子,你混账!你坏我方略!”
    袁应泰咬牙指着熊廷弼大喝了一声。
    然后,他就如怨妇一眼瞪了熊廷弼一下,无可奈何的转身离开。
    但他永远也不会知道熊廷弼其实救了他一命。
    不然,按照原有历史,他会因为连丢辽阳和沈阳两城,且赔了大明许多精锐,而不得不负罪自杀。
    熊廷弼看着他的背影没有说什么,只继续投身到自己负责的事业中来。
    因为朱由校的支持,熊廷弼得以在辽东更加便宜行事,并也不用再担心被卡钱粮。
    这一天。
    熊廷弼特地在辽阳召集了所有将士,并将秦良玉等客军奉旨带来补做辽东欠饷与去年十月击退东虏的赏银的五十万內帑发放了下去。
    熊廷弼对这些将士们说道:“你们需记住,这些银子都是陛下给你们的!你们是在为陛下而战!为自己立功!为自己的家族争光!”
    “陛下万岁!”
    熊廷弼说着就主动大声喊了起来。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在场的将士们皆高声喊了起来。
    一个个脸上洋溢着笑容。
    平时皇帝陛下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太遥远。
    甚至因为许多臣有意减少皇权对底层将士的控制力,而基本上也不怎么提到皇上。
    但现在因为熊廷弼主动提及,且在发饷银和赏银时主动说是陛下给他们的,也主动说他们是为陛下而战,而自己立功,为自己的家族争光
    再加上这白花花的银子发到将士们手里后,也的确可以更直接地让将士们感受到效忠陛下为陛下而战的好处。
    所以,在场的将士们此时才开始渐渐有了自己是在吃皇粮的光荣之感。
    而熊廷弼之所以主动提及皇帝陛下,有意加强皇帝在将士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是因为现在的他知道天下只有皇帝陛下支持他,他得加强皇帝陛下的在将士们中的地位,这样才能巩固他在辽东的威信。
    另外,皇帝朱由校还在他身边派了锦衣卫,他也不敢以自己的名义收拢军心、控制辽东武。
    袁可立在得知自己成为辽东巡抚后当即就决定走马上任。
    一路上,马不停蹄。
    袁可立到达辽东后,就立即对熊廷弼说道:“部堂,下官也是初次任边臣,对边事不是很明白,日后还望部堂多多指教。”
    “袁抚臣不必自谦,对于辽事,袁抚臣想必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然陛下不会特简,还请袁抚臣不吝赐教。”
    熊廷弼笑着回了一句,带着一丝客气。
    袁可立拱手道:“那袁某就冒昧了,以袁某之见,部堂先守再战自是良策,毕竟我军有土客军之分,客军里也有地域之分,好各自为战,难以配合,互相支援,守的确为上策,但袁某认为可否在守中也辅之以攻,只是这攻不为收复失地,不为争一城一堡,而是给将士们杀虏立功得赏银的机会,不然要是一直窝在这城垣之内,东虏要是不来,我们的官兵只怕真的会怠惰而疏于战技。”
    熊廷弼听袁可立说着的时候渐渐收起了轻视之意,频频开始点头起来,然后笑的也没那么勉强起来,直接大笑道:“袁抚臣不愧为天子特简之人!比袁大来强了许多!此言很是妥当,与陛下之意不谋而合,熊某也甚认同之。”
    “没错!一味只等东虏来打我们也的确很憋屈,不知道的还以为末将们都是贪生怕死之辈!”
    贺世贤这时候说了起来。
    在场的一干大将皆面露笑意。
    虽然他们不敢像袁应泰一样明着说要立即出兵灭东虏立功,但对于天子和熊廷弼的一味守城之战略也的确有些不喜欢,毕竟现在的明军将领还没有像历史上后期一样畏东虏如虎,只喜欢躲在城内,而是都喜欢出城跟东虏硬碰硬。
    所以,他们在听袁可立说可以在守中有攻时就颇为赞同起来。
    “陛下的意思的确是用东虏来练兵,因为东虏在灭掉女真其他部落与我明军数次交战中已积累不少作战之法,甚至也改进了不少战法,所以,我们之前才在他们手里吃大亏,而我们现在也需要通过东虏来改进我们自己的战法,袁抚臣所言的确是合乎圣意。”
    秦良玉这时候也笑着说了起来。
    袁可立则站起来,意气风发地对熊廷弼拱手道:“既如此,部堂,袁某请命,由我带一部分兵马出城从蒲河所饶到苏子河一带的东虏聚居区,沿途袭扰东虏,遇东虏大股兵马就撤,遇小股兵马就打,不筑城,不攻坚,即便不幸若全军覆没,也不至于影响全局。”
    “本官刚刚在辽阳铲除大量奸细,估计东虏现在还不知道此事,势必在接下来会兴兵攻打辽阳!你们从蒲河所饶到东虏后方去,倒也是眼下最好的时机,准了!”
    说着,熊廷弼就看向贺世贤与秦良玉等大将:“你们谁愿同袁抚臣一起出兵苏子河?”
    贺世贤等皆站出来请战。
    毕竟这个时候的大明将领还都是敢战的。
    最终,熊廷弼点了贺世贤和秦良玉两营兵马与袁可立出城,而陈策和侯世禄等留守辽阳,童仲揆等则留守沈阳,且议定下次换其他人去和东虏交战。
    因此,袁可立便带着贺世贤的骑兵和秦良玉麾下白杆步兵出蒲河所往建州腹地而来。
    而努尔哈赤此时还不知此事,此时的他正兴兵往辽阳而来,且饶过了沈阳。
    一看见东虏出现在辽阳城外,早已准备的熊廷弼没有像历史上的袁应泰一样率兵出城迎战,还把自己的指挥部也搬到城外去,而是再次严令道:“全军不得出城!东虏一旦逼近,用火炮与万人敌击之!把袁应泰的巡抚仪仗摆到城墙上去,麻痹一下奴酋努尔哈赤,让他们误以为他们在城中还有内应。”
    努尔哈赤看见袁应泰的仪仗后也就没意识到辽阳发生了变故,也就很是意气风华地对李永芳吩咐道:“你率部去攻城,并立即通知城中内应响应!”
    “喳!”
    李永芳回了一声,就率部先往辽阳城攻了来。
    李永芳部搭着云梯就要开始攻城,结果被明军的火炮一顿猛轰,顿时轰飞了不少东虏兵。
    而李永芳也让人发了令箭,通知城中内应。
    但很快,李永芳发现城内似乎很安静,一时也觉得不妙起来,忙朝努尔哈赤跑了回来。
    努尔哈赤也渐渐黑下脸来,他也意识到自己可能白来了一趟。
 第七十六章 对战东虏
    “大汗,我们似乎上当了!”
    李永芳战战兢兢地对努尔哈赤说了起来。
    努尔哈赤冷着脸回道:“撤军!”
    “喳!”
    代善等立即回了一句。
    而这时候,黄台吉突然从后面跑了前来,对努尔哈赤说道:“父汗,有人回报,牛庄一带发现大量明军!”
    努尔哈赤听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