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暴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明朝当暴君- 第2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为由上报天津巡抚毕自肃,毕自肃便派兵镇压,但不知消息怎么就被铁厂的工匠们知道了,工匠们先占了通州城,杀了正在城中的毕自肃,反而刘正宗提前逃走了。”

    魏忠贤回道。

    “果然是朕的这些大臣们贪墨和处置不当导致的。”

    朱由校说着就道:“传四品以上文武官员来勤政殿,廷议此事!”

    “遵旨!”

    没多久,勤政殿内,便站满了着御赐蟒袍和猩红官袍的文武官员。

    朱由校也开始让他们议起通州之乱的事来。

    “陛下!京畿驻有精兵数十万,区区万人的暴乱,灭之不过旦夕间的事,臣愿请旨率兵平定通州之乱!”

    武将尤世禄禀报道。

    调进京的兵部左侍郎傅宗龙也道:“以臣之见,发兵平叛宜早不宜迟,毕竟事关漕运!”

    “这些反叛者被平定后,当严惩,不然不足以震慑天津通州一带数百万官营雇工。”

    大学士李国普则也持强硬态度。

    一时,大臣们,无论文武,不少都要求平叛。

    但这时候,已是户部右侍郎的华允诚说道:“天津、通州一带的雇工大部分是以前集中于京师的流民,当时,陛下令毕公与臣安置这些流民,使其成为雇工,臣负责具体安排,如今反叛朝廷,也非是不知恩德,只是被个别贪官恶吏欺压以及毕抚台处置不当所致,若贸然用兵,只会若雇工们更加失望,即便镇压成功,也会滋长贪官恶吏之气焰,故臣请陛下准臣挂帅,妥善处置此事,因为,臣最了解他们,能使他们重新归心于朝廷。”

    朱由校听后点头,心道:“到底是有这些实际经验的官员更知道如何处理此事。”

    于是,朱由校便道:“拟旨,着毕自严任枢密副使兼天津巡抚,着带近卫军卢象升部处置此事!”

 第四百七十一章 朝廷平叛绝招让其背叛英雄

    “华枢密,以下官看,这些据通州而反的反贼们并不明智,因为通州离京师太近了,很容易被朝廷重兵围攻,他们应该向保定和真定方向运动才最能避开我朝廷重兵的围攻,而他们现在这样做,给了我们迅速围住他们的机会,不过,我们真要攻城?”

    卢象升看着城高墙后的通州城,对华允诚说了起来,并又道:“下官倒也不是怕死,而是觉得我羽林卫的好儿郎若是因这些被逼造反的雇工付出伤亡的代价,实在是可惜,不过他们现在的确是造了反,难以宽宥!”

    华允诚则道:“我有更好的办法,能兵不血刃地处置他们。”

    说着,华允诚就道:“把黄铜喇叭给本官拿来。”

    一护卫便将黄铜喇叭递给了华允诚。

    而华允诚则拿着这黄铜喇叭策马往通州城城门处走来。

    守在通州城上的反叛雇工们见此都紧张了起来,且都问着组织他们造反的工头桂忠道:“桂老大,那个当官的,单枪匹马地朝我们这边走来了,他是要干嘛?”

    “谁知道呢!”

    桂忠说了一句。

    而一年纪较长的雇工则道:“俺认得他,他是以前天津的抚台华老爷,他是个好官,就是他救活了我们一家,因知道我是老铁匠,还让我来铁厂做事。”

    “好官又怎样,我们现在已经造反了,无轮是什么官,都是我们的仇敌!”

    桂忠因此说道。

    而这时候,华允诚则已在城下开始喊道:“诸位乡亲父老,本官乃是天津巡抚华允诚,且已知道你们的冤屈,知道这事不是你们的错。”

    “所以,本官已奏得皇上旨意,念在你们是被迫无奈,且是受人蛊惑,故而只要你们肯指认出组织你们造反的人,并现在就举起双手投降,就对你们所犯的事既往不咎,算是被蛊惑胁迫而不算有罪,甚至还会补发欠给你们的俸银,还加发一个月的俸银作为额外补偿,另外,也将给你们讨一个公道!”

    华允诚说着就对自己身后的卢象升吩咐道:“让他们把高鸿宗押上来!”

    “是!”

    卢象升回道。

    于是,负责管理通州铁厂的工部郎中高鸿宗便被押了下来。

    而高鸿宗一被押过来,城上的反叛雇工们就激动了起来。

    “是那个姓高的狗官,他真的被这位官老爷给抓起来了!”

    “这姓高的也有今天!”

    “这姓高的居然被抓起来了!”

    ……

    反叛雇工们因此议论着。

    而组织他们造反的桂忠则道:“天下的官都一个样,他们现在不过是做做样子给我们看罢了!”

    但这时候,华允诚则突然大喊一声:“斩!”

    而高鸿宗大为惊讶,并因此失声大喊起来:“姓华的,你这个混蛋,大家都是同僚,你干嘛要为了上面那些反贼,砍了老子的脑袋!”

    咔嚓!

    但华允诚护卫的刀还是落了下来。

    高鸿宗当场被枭首。

    “好!”

    城上的反叛雇工们因此喝彩起来。

    甚至有人因此说道:“真的砍了!真的把姓高的那狗官给砍了!看来这位官老爷真是为我们做主的!”

    “是啊,这官老爷的话可信!”

    ……

    而华允诚这边则因此继续喊得:“你们还磨蹭什么,赶紧归顺朝廷吧,只要你们指认出主犯,举手投降,你们的罪就不追究,依旧回到以前,你们难道不想再像以前每天有钱挣,可以喝酒吃肉,老婆孩子每年过年有新衣服穿吗,你们不想结婚生子吗、传宗接代吗?!”

    华允诚说着就又回头吩咐道:“把银币和都抬上来!”

    于是,没多久,便有一箱箱银币被抬了上来。

    华允诚又让人打开了这些装满银币的箱子,且看了一眼这些银光闪闪的银币后对城墙上的反叛雇工们继续喊道:“赶紧归顺吧,不要再做无谓的斗争,你们是斗不过朝廷的,另外,本官代表朝廷许诺,从今以后再不拖欠你们的俸银工钱,如果拖欠,你们可以直接来本官的巡抚衙门,找本官!”

    “真有银子,真的要反工钱!”

    “还是华老爷好啊!”

    “我还想回去工作!”

    ……

    一时间,大多数雇工们都心动了。

    “主犯是他,是桂忠,桂工头,他让我们造反的,让我们罢工的!”

    而且,在这时候,一雇工先指了一下桂忠,然后就丢下手里的长矛,并举起手往城下走来。

    接着,又一雇工指向了桂忠:“是他,桂工头让我们这样做的!我这就投降!”

    “是桂工头,我一开始也没想罢工,没想这么做的!”

    接着,又一雇工举起了双手。

    华允诚见此笑了。

    很快,通州城城门就开了,吊桥也被放了下来,这些雇工们自发地举起手,走出来投降。

    只桂忠见此颇为愤怒地大喊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老子看你们可怜,为你们讨要工钱,组织你们罢工,为你们挺身而出,带你们造反,不是为的自己,是为了你们活得像个人,你们为什么出卖我!背叛我!这样下去,将来再有贪官污吏欺压你们,还有谁敢为你们出头!啊!”

    桂忠感觉特别无助,也特别失望。

    接着,桂忠又对着这些投降的雇工们大喊起来:“你们活该被他们欺压一辈子!”

    一些雇工们听到后不由得面有愧色,但还是选择过来投降。

    毕竟没人不想活着,不想过安生日子。

    而也有雇工因此对自己工友嘀咕道:“又没谁让他出头,他不过也是借我们好成势,然后做皇帝,或者像水浒里的宋江一样,让我们造反,也是想当个官而已!”

    华允诚这时候已经让卢象升率兵进城擒拿住了桂忠。

    而在华允诚进城后,卢象升也不禁对华允诚称赞道:“华枢密只用了一些银子和一颗人头,便平了叛乱,真是令人敬佩。”

    华允诚则道:“庶民作乱素来如此,只需略施宽抚之策,令其背叛主犯脱罪,便能使其内部瓦解,说到底,除个别有野心的豪杰外,大部分人不是真的要反朝廷!而这样做以后,所谓为民请命的豪杰就会越来越少,大家都会识趣的不再出头,朝廷也就更好管这些人了。”

    说着,华允诚面露冷厉之色:“所以,桂忠必须遭受极刑处决!以儆效尤!”

 第四百七十二章 这个……很大你忍一下(二合一)

    至此,通州之乱在很短的时间内平定。

    主犯桂忠被押解回了京城。

    皇帝朱由校很快就得知了此消息,甚至也知道了整个平叛过程的详细情况。

    不过,朱由校早已知道华允诚会这样做。

    不然,他也不会在当时议这件事时,直接用华允诚。

    “华允诚没有让朕失望,但这些反叛的雇工们,倒是让朕失望,他们还是和史书里那些闹事的民众一样,容易被收买,被瓦解,容易背叛为他们出头的英雄,想让他们彻底觉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朕这个皇帝还得继续专制下去,因为没有人比朕更希望他们接受教育,希望民智得以开启!”

    朱由校因此在心里说道。

    而他说的没错。

    一个合格的帝王以及他的大臣们,会在竭尽全力给他的百姓以优渥的生活,而使其不质疑自己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会竭尽全力地麻痹百姓精神,尽可能地使其愚昧。

    但朱由校到底是来自后世的人,肩上有一份民族责任感,和在后世接受十多年现代教育后的价值观。

    所以,他希望这个世界的华夏人能更具智慧一些。

    “启禀陛下,以臣之见,其余参与叛乱的民众可以视作被蛊惑胁迫,但桂忠的确组织谋逆,自当处以凌迟刑,诛灭九族,以维护皇纲国法!”

    有关人命和谋逆这样的大案,朱由校会直接召见三法司正堂官和内阁、枢密院、政事堂的重臣廷议如何处决,以示公正。

    而因此,在涉及桂忠的谋逆案如何处决时,刑部尚书刘宗周直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自当如此,刁民犯事,也当按律处置!另外,以臣之见,不但要按律处置,还应从严处置,且传首于各大官营工厂,使天下雇工无人敢再恶意讨薪!无人敢再组织生民闹事!”

    左都御史闵洪学也附和着说道。

    大理寺卿张捷也道:“岂止应该传首,当将其本人与九族凌迟于天津新城,我大明官营雇工最多之地,而处决之,使雇工得以尽知恶意扰乱官营产业经营之下场,即便不指望刁民感念皇恩,也当使天下雇工畏威而知趣!”

    朱由校因此点了点头。

    如果从一个普罗大众的角度来看,他其实挺敬佩桂忠这种因不公而敢为百姓出头的人,甚至也同情他。

    但朱由校不得不承认,桂忠的确谋逆了。

    他的臣子们不可能会去同情一个谋逆者,尤其是一个出身底层,还牵连一名文官被斩首的谋逆者。

    而且,因为朱由校是皇帝。

    所以,对朱由校越忠心的臣子,越不会轻饶了桂忠,更不会怜悯他。

    “华爱卿,你对此如何看?”

    朱由校这时候问了一句。

    华允诚已经成为政事堂辅政大臣,所以,此刻,华允诚也在这里。

    而华允诚一开始也是支持对桂忠施以极刑的。

    当朱由校问他时,他便回道:“启禀陛下,桂忠是国朝首起雇工起事者,而如今天下雇工已不少,光是京师官营产业的雇工就有三百余万,他们比乡民更有组织性,且掌握更多技艺,识字率也更高,见识也更多,一旦不服管制,于国影响很大,故臣认为,当处以极刑!使天下雇工畏惧!宁忍气吞声,损失些被拖欠的工钱,也不至于闹事,而使朝廷受损。”

    “没错,宁屈雇工,不损官利,皇纲国法不能乱!”

    闵洪学跟着附和道。

    “王侯将相若谋逆,都需严惩,何况庶民,臣请陛下降旨严惩逆贼桂忠!”

    张捷继续说道。

    “请陛下降旨!”

    其余大臣皆跟着附和了起来。

    “然东厂已查明,桂忠并无亲眷族人,系鳏夫一名,九族是没有的,便对其本人予以凌迟吧,退朝!”

    朱由校不得不承认,自己终究是皇帝,自己不可能为了一个造自己反的人去破坏用来维护自己统治的皇纲国法。

    所以,他准予了大臣所请。

    但朱由校内心高兴不起来。

    “陛下为何愁眉不展?”

    到晚上,朱由校与皇后同寝后,皇后因此问了起来。

    朱由校则道:“朕今天不得不准予严惩一个敢为民出头的人!这是不利整个华夏民族发展的,朕到底是不能背叛自己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