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奋斗在大明- 第6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宗沐知道这个机会难得,但是他与周梦臣并不是太熟悉的。所以,才有这样想法,即便有些风险,也要哄着上司来办这一件事情。
    周梦臣不是那么好哄的上司。特别是被俞大猷一提醒,立即明白王宗沐的心思。
    周梦臣而今并没有处置王宗沐的心思。因为下面人有这样的心思实在是太正常了。而今最重要的是将海运这一件事情做成。而王宗沐是最合适的人选。没有之一。
    周梦臣就当不知道,问徐渭说道:“而今我们有多少火炮?”
    徐渭说道:“从大同运来的火炮,已经到了第三批,第二批与第三批还没有分出去。总共有各种小炮,一万五千门,大炮有佛郎机百余门。五百斤炮,千斤炮各一百五十门。至于火铳有两万根有余。”
    “大同那边也说了,库存几乎完了,小炮有一些。但是要大炮的话,估计就要以半年有一批次,我们要订购了。”
    周梦臣也明白大同那边的情况。
    可以说,周梦臣用的火炮,大多都是周梦臣在大同大规模生产的尾货。
    在没有进攻青城之前,周梦臣也不知道他需要多少火炮,而且他手中的银子不花出去的话,定然会被户部扒拉走。所以,周梦臣做为战略储备也好,作为突击花钱的方式也好,他生产了大批超过预期火器火炮。
    在青城打下之后,虽然在草原上修建城池,上面也是有火炮的。但也仅仅消耗一部分而已。
    毕竟,大明骑兵在青城之战后有了极大的加强。别的不说,单单一点,那就是大同骑兵之前扩军受限于战马。而今天战马从来不是问题。甚至有大量马匹从青城发卖到大明各地,让整个北方的马匹价格下降了不少。
    所以根本不缺马的大同骑兵,虽然没有扩充数量,已经在五万上下,但是战斗能力,却得到了极大的加强。最少一人数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深入大漠,跃进千里的战事,现在也敢想想了。
    当然了,他们敢想是没有用的。朝廷不想打。他们也只能按捺住自己的野心了。
    骑兵虽然不能跃进千里,打一打漠北。但是扫平家门口这些地方却是可以的。所以,大明在草原上的城池,就不用与之前一般,城头上放着好像刺猬一般的火炮。有自然要有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用不了的。
    于是有了这么大量的结余。
    只是这些结余物资也不是无限的。
    下面有多少,就要周梦臣这边的订单了。甚至周梦臣其实也不是太喜欢这些军械,因为说实话,这些军械应该算是过时的产品了。
    首先火铳的威力与日本人的鸟铳相差不大。没有代差。其次,仿造的佛郎机炮与葡萄牙的人佛郎机炮要差一些的。毕竟是仿制。大明工匠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等过上十来年,估计国产的佛郎机炮的品质甚至能追得上佛郎机炮。
    而且这些火炮,适合海上作战的也不是太多,即便所谓的千斤炮,五百斤炮,其实也并不是完全适合海上交战。
    周梦臣问道:“之前从大同来的工匠,弄清楚海上的炮型了吗?”
    徐渭说道:“还没有。之前海上交战的次数还是太少了,他们而今都在东海水师之中调查。”
    周梦臣对此也是有准备的,一款武器的定型并不是太容易,虽然这年头武器定型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但依旧不是立即能定下来的。
    不过,武器质量虽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数量。而今的葡萄牙人还没有搞定澳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东亚最大的炮厂澳门炮厂,还没有出生。而且即便他真建好了,也未必能比得上朔州监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拍板
    武器的数量优势是很重要的。
    在这方面,周梦臣很有信心压过倭寇那边,虽然种子岛那边,有一些火器生产基地,但是最多生产火铳,不能生产火炮。而葡萄牙的人火炮生产基地远在万里之外,周梦臣搞不清楚葡萄牙人在果阿有没有炮厂。但是即便有,也未必能够大量供应给汪直,虽然汪直与葡萄牙人有贸易往来。但是军火毕竟不是一般商品。
    周梦臣非常倭寇即便火炮比大明精良一些,但是在数量上远远不能压过朝廷。
    从船只,火器这两个方面来看,俞大猷的计划是可行的。
    周梦臣转过来问王宗沐道:“火炮上船,会不会影响船只运输量。需要不需要特别加固。”
    王宗沐说道;“请大人放心,不需要做太多的加固,下官已经试验过了,即便是千斤炮,也只需多加一些木板承接就行,一个工匠,不用半日,就能修好。”
    周梦臣对徐渭说道:“派人去请卢镗过来。”
    徐渭立即派人去请卢镗。
    片刻之后,带着酒气的卢镗已经来了。他虽然满身酒气,但是神色还算正常,周梦臣看见他鬓角还有一些水迹。应该是刚刚用冷水洗过脸,周梦臣直接问道:“卢镗,你部可以上船作战吗?”
    卢镗一凛,一股热气从胸中冲出来,说道:“请大人放心,只要大人一声令下,不管是船上水里,我卢镗都可以做战。”
    盐港大捷,上上下下都是很满意。但是有一个人憋屈之极。不是别人,就是卢镗。
    说实话,卢镗不觉得他打不过倭寇,只要倭寇老老实实与他接战,卢镗并不觉得自己打不赢,毕竟周梦臣来了之后,卢镗所部也是得到了加强了。只是一个大好立功机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硬生生让他给错过了。
    可以说,今日麻贵有多光彩,卢镗内心之中就有多憋屈。算算年纪,他都能当麻贵他爹了,而今成为后生小辈立功的背景板。甚至今后说不定还要在麻贵手下听令,卢镗能高兴才怪。
    今日听周梦臣这么一问,他立即感到了机会。一个立功的机会,他岂能不抓住。
    周梦臣说道:“你确定?”
    卢镗说道:“当年跟随朱大人,攻克双屿,我卢某人就是主攻之一,麾下有不少参与过这一战的老卒,上船做水手都没有问题。”
    周梦臣说道:“其他各部也是如此?”
    卢镗说道:“大体如此。”
    周梦臣目光扫过所有人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说道:“刚刚俞大猷给我献计。”周梦臣将俞大猷的计划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说道:“诸位以为如何?”
    一瞬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这是一场豪赌,胜利的话,为周梦臣争取出两年的时间,如果失败的话,他要承担一项不小的罪责,甚至海运计划,都要因此夭折。不过,周梦臣觉得问题不大。他刚刚就在细细思量如果失败之后的补救手段。
    可以说,只要不是一场一边倒的败仗,只要是两败具伤的战事,周梦臣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大明物资军械船只生产能力,从各个方面都有压倒性的优势,能败得起,无非是周梦臣要受一些责难而已。周梦臣觉得自己身上的头衔,其实是可以砍掉一些的。毕竟周梦臣与别人不一样,军功光环加身。一次两次失败,虽然破了不败金身,但不至于立即被打倒。
    他思量好一阵子,终于下定了决心。
    其实,周梦臣说话方式就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询问了这么多东西,最后才将俞大猷的计划拿出来讨论,倾向性不要太明显了。
    下面的人也都很配合,他们也吸收了这些消息之后,果然没有一个人不识趣的当面反驳周梦臣。王宗沐说道:“下官以为俞将军的想法可行。”
    汪宗元说道:“或许可以一试。”
    卢镗更是说道:“大人,此战只要能擒获汪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周梦臣说道:“我不指望,毕其功与一役,不过我指挥做战也有好些年的,早已明白一个道路,任何时候,不能让对方牵制鼻子走,而今到江南以来,虽然数次大捷,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倭寇想从什么地方上岸,就从什么地方上岸,他们有主动权。我们不能一直这样被动防御。也是要主动出击的。”
    “我希望一切从这一战起。”
    “王大人。”周梦臣语气一肃说道。
    “下官在。”王宗沐立即出列说道:“沙船帮的水手,海运的沙船都在你的手下,我会将所有能给你的火炮都调拨给你,而在十日之内,你要完成一切改造。沙船帮的水手都要架船参战,这些事情你要准备好。”
    王宗沐说道:“下官明白。不过下官有一不情之请。”
    周梦臣说道:“说。”
    王宗沐说道:“下官请参与此战。”
    周梦臣一愣,说道:“你也有心了,准了。不过,你只是压粮官。不准干预作战。”
    对于王宗沐,周梦臣还是比较欣赏的,是一个做实事的大臣。他明白这一战对海运的影响。如果这一战打赢了,也算是为海运大大加分。王宗沐这才不放心下面。而且一战之中,有一个文官在,与没有一个文官在,在朝廷上下下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
    此战真得打赢之后,很可能最大的功劳是王宗沐的。而不是具体指挥作战的将领们。不过这也是这个现实。但这一战总归是危险很大,因为海上作战,与陆上作战还是不一样的。
    陆上作战,有一个坚固的营地。一般来说,不到大军崩溃的时候,敌人是不可能攻进去的。但是在海上就不一样了,海上是以船为单位,各自为战的。这年头双方都谈不上职业海军。很多所谓的海上阵势,其实也未必有那么严丝合缝。
    更多是混战,一个不小心座船被包围了。小命丢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个功劳不好混,他既然有心参与,周梦臣也愿意成全。只看他有没有这个运气了。
    至于他干预作战?如果是别人指挥,周梦臣还真有这个担心,而今指挥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俞大猷。俞大猷骨头多硬,他宁肯打了胜仗然后降职,也不会理会这些烂事的。
    而且王宗沐也不像是那么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王宗沐立即答应一声,说道:“是。”
    周梦臣说道:“我预计抽调,俞大猷,卢镗,汤克宽,刚刚从广东调来的刘显部。一共有二万五千人上下参与此战。还有二百艘沙船,几乎能调用的所有火炮参与此战。徐渭。”
    徐渭立即说道:“属下在。”
    周梦臣看着徐渭说道:“你将该通知到的都联系到位,并让他们密集从各路乘船到镇江,从镇江换上沙船。并且你与何心隐联系一下,在出海之前,在不走漏风声的同时,将该让汪直知道的消息,也要送给汪直的耳朵里。”
    徐渭说道:“属下明白。”
    周梦臣这一次将东南能打仗的军队,一古脑塞上了船队,如果这一场大败了,估计江南本地的军队,就没有什么能打的的了。不过,周梦臣的本部人马,特别是戚继光正在训练的浙军,并没有什么损失,足够挑大梁,甚至没有这些军队,周梦臣军事上的权威只会更稳定。
    当然了,周梦臣可没有想将这些军队全部葬送,不过是未虑胜,先虑败而已。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汪直的决定
    周梦臣在这里下决心,在海上豪赌一把的时候。
    汪直处境正如俞大猷判断的一样,进退两难。
    汪直损失的嫡系人马还在其次,毕竟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日本的雇佣军。死了也就死了,汪直无非是花些钱抚恤而已,虽然而今因为海禁的原因,汪直海贸损失不小,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汪直还没有到为钱发愁的地步。
    花一点钱,不算什么。
    汪直最担心的是信心这东西。
    汪直麾下鱼龙混杂,大家大多都不是为了与朝廷拼命,无非想在海上赚钱。大家拥护汪直,就是因为汪直能够带着他们赚钱。而今,汪直数战数败,下面人都开始胡思乱想了。
    而今汪直自己就好像风箱里的老鼠,进,即便真打击个胜仗,也不可能挽回局面。也不能够打通货物来源。退,更不行了,汪直的钱,对于一个,对于一个家族来说,都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一个势力来说,却并不算什么。
    更不要说,各方面都在向汪直催货,从南洋到日本,他也有很多关系,这些关系都是用大量的货物来维系的,如果汪直不能保证这些,那么这些关系此早断了,包括大内家与岛津家。
    这两家想要的是在中日贸易之间分一杯羹,来支撑他们九州争霸战,而不是为了汪直与大明作对。
    随着他不能满足他背后庞大的市场,他只会越发孤立。甚至他而今的地位都未必能够保持住。
    面对这样的局面,汪直对外信心满满,但是私下里,不知道多少天不能睡着了。
    汪直不甘心放弃他而今的地位,却找不到突破点。特别是两次大败之后,大同精骑早已在海盗中传开了,甚至添油加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