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琳看到范宇到来,便笑着迎出来道:“恭喜侯爷,如今侯爷为知事通判,却与我在一个衙门了。”

    “下官不敢。”范宇现在也是穿的官服,听到程琳的话,便急忙拱手道:“我这官还是因为我是皇亲,否则怎可能一来便任我为通判之职。况且年纪尚轻,与程相公不敢比。”

    “莫要如此谦虚,本官也曾听包拯说过你的事。”程琳笑道:“他说你擅制机关,自制水压机可锻打铁锅,日产百锅不在话下。若用之于打造甲胄,便可使甲胄产量倍增。此等军国利器,若不能用之于我大宋军器,岂不是明珠蒙尘。侯爷年纪虽小,可也是皇亲,又是自身有本事的。任这通判之职,也算名副其实。”

    范宇连连摆手,“不敢、不敢,不过是侥幸而已。”

    他知道,这时候别人抬高他,是给他面子。如果自己吹捧自己,那就是不要脸了。

    若是上来就说,自己制这水压机不过是小菜一碟,等老子将火枪火炮制出来,那才叫牛叉。只怕对方不信不说,没准还会给他打上一个轻浮妄言的烙印。

    范宇越是谦虚,程琳就越觉得这位安乐侯懂事。虽然年纪小,但却显得成熟稳重有礼貌。如果好好培养,说不定将来也是皇亲中少有的良材。

    “侯爷莫要过谦,你的来意,本官大概也明白一些。想必是初履其职,并不晓得这通判之职从属上官为谁,下面又管着谁吧。”程琳哈哈一笑道:“通判原本是负有地方知府监督之责,但在军器造作院这里,并无主官,都是各个作坊的将作监丞自行理事。因此,你这知事通判的权力,便是最大的。至于你的上司职官么,因有监督之责,有事可报于本官,或直奏官家也可。虽然三司还有盐铁使与盐铁判官,却与你无甚关系了。”

    听了程琳的解释,范宇这才明白,自己这通判之职是个空降的。与三司固定的职官不同,自己更多的是负责监督和打小报告。当然,自己也有建议之权,只要军器造作院听话,这一块也能自己说了算。

    这倒挺不错的,范宇对于这个官职非常满意。平常只要指手划脚便可,还不用负主要责任。当然,范宇也并没有逃避责任的意思,而是觉得没人能对自己指指点点,便于自己行事。

    “如此说,下官可便宜行事了?”范宇问道。

    程琳点点头,对他道:“三司衙门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值房,从今日起范通判便可算是点卯了。若要巡视各个作坊,可自行决定行止。”

    范宇对程琳抱拳道:“下官谢过程相公,只是我如今初到汴梁,却还不知这造作院如何走法。若是三司有各个作坊的地址,还请给我一份。”

    “这个你不必担心。”程琳摆了摆手,对范宇道:“地址倒是有,只怕你看了也要费时费力去找。不若我给你安排一个人,让他带你去各个作坊转一转。”

    范宇刚刚到三司衙门之时,程琳还称他为侯爷。待范宇自称下官之后,程琳便也以官职或你我相称了。这便是客套之后,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上下级的关系。

    “如此,下官就多谢程相公了。”范宇拱手谢道。

    “来人,把将作监丞张唐卿叫来。”程琳吩咐了下去。

    片刻之后,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便来到三司使值房。

    对着程琳躬身行礼道:“下官张唐卿见过程相公,不知相公相召,所为何事?”

    程琳拈须笑道:“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新任军器造作院知事通判,安乐侯范宇。张唐卿则是今年恩科殿试头名状元,现如今正在三司历练。张唐卿,叫你来,便是要你带范通判去各个作坊看看。你们都是年轻人,多接触便是。”

    范宇不由得张大嘴,这位程相公也是有心了,给自己随便叫个带路的,居然都是一们新科状元。

    惊讶归惊讶,范宇和张唐卿同时向躬身道:“下官遵命。”

    “本官还有公务,你们这便去吧。”程琳点点头,便对两人挥了挥手道。

    “是”两人应了,同时退出程琳的值房。

    张唐卿出来之后,便先对范宇拱手道:“范侯爷,前面不远便是你的值房,可要一看?”

    范宇笑道:“初来乍到,有劳状元公。”

    张唐卿在前面领路,两人去了范宇的值房。

    这里距离程琳的值房是真的近,只隔了一间三司副使的屋子,便是范宇的值房。由此可见,这位三司使程琳,对于范宇还是挺重视的。并没有因为他年纪小,就安排的很随意。

    两人从看过范宇的值房,便从三司衙门出来。

    范宇看着汴梁四通八达的街道,不由发了愁,“据我所知,这军器造作院的作坊可不只一个。”

    张唐卿笑道:“确是如此,只不知道范侯爷想先看哪一个作坊。”

    “军器造作院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下面还有东西作坊、东西广备、万全作坊、弓弩院、弓弩造箭院、斩马刀所等各个不同的作坊。其中东西作坊的兵校工匠有七千余人,万全作坊工匠则有四千人左右。都加起来,人数已过万人。”张唐卿如数家珍道。

    范宇听的头大,没想到大宋的军器作坊如此多人,在这个时代堪称庞大,这让他有些不知如何下手。

    但是范宇只沉吟了片刻,忽然就有了主意,也知道该去哪里了。

 第108章 探花郎

    范宇自己是这样想的,既然都是制造兵器,显然都是要用铁的。

    在冷兵器时代,什么最重要?当然是钢铁了。

    “请问唐状元,这些作坊之中,在哪里炼铁炼钢?”范宇看着张唐卿问道。

    张唐卿略一思索,便指了指西边道:“西作坊的铁作院,各个作坊用铁用钢,都是铁作院炼制出来,而后分发出去的。范侯爷要看炼铁,我们便去西作坊走一趟吧。”

    范宇点点头道:“如此,就去铁作院,或许可以让这铁作院产出好铁。”

    听了范宇产好铁的话,张唐卿心中不以为意。这位范侯爷出身显贵,年纪轻轻便已经成了从五品的知事通判,这话也说的轻巧。岂知铁作院中都是大宋最顶尖的工匠,岂不比你一个养尊处。

    “侯爷,军器造作院中,各个作坊的工序都是已经做熟了的。如要改动,恐会误了军中所需。因而,都是各个作坊自行去做,一般上官不会去乱改。”张唐卿尽量将话说的委婉,但意思却也明白。

    他这是劝告范宇,莫要将事情搞得一团糟,若误了军需,恐怕最后不好收场。

    范宇笑了笑,“先看看再说,若是工匠做的甚好,也就无须改动。”

    他们两人正说着话,便驶来了一辆驴车,车夫将车停了,对两人道:“两位客官,我看你们已经在此停留一阵,可要用车?”

    范宇府里是有马车的,可惜没有人会驾车。王小丁只会打铁,要驾车还是要练一阵子才行。

    “载我们二人去西外城的西作坊,要几多钱。”张唐卿问道。

    “一位客官十文钱如何?”那车夫应道。

    范宇看到这等驴车出租招徕生意,不由笑道:“好,载我们两人过去便是。”

    驴车到了外城的西作坊,两人下车,范宇主动掏了二十文付了车钱。

    张唐卿不由推让道:“侯爷如何先付了车钱,理应下官来付钱的。”

    范宇看他说的认真,便笑道:“我为知事通判,虽无衙门,却有公使钱,你莫要与我争。”

    原本张唐卿是有些过意不去的,可是听了范宇说的话,却让张唐卿尴尬。自己品级不如对方,俸禄收入也不如对方多,年纪倒是比对方大。这让张唐卿心中有些不平,自己可还是个独占鳌头东华门唱名的状元呢。

    范宇哪里知道张唐卿想什么,正张望着西作坊在哪里。

    “侯爷请跟我来,就在前面。”张唐卿心中虽然不平,却也知道范宇出身显贵,不是自己可比。

    对于范宇,张唐卿只能是在心中看不起罢了。这安乐侯的封号倒也贴切,一听便知没有多少学问只知享乐。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他去吧。若是一生都能平安度过,便是他命好。

    两人进了西作坊,这里占地不小,各个作院按分工划分开来。但是铁作院却是很好找,那高高的炼铁烟囱,老远便能看到。

    范宇与张唐卿两人走近了看,他才发现这炉子也不算小。这炼铁的炉子直径大约三米左右,高有六米上下。走近了看,给人的冲击力还是不小的。

    这铁作院里人来人往,有推车运煤的,有搬运铁锭的,还有在那炼铁的竖炉旁查看的。粗粗一算,不下两百人之多。

    “此地一日能产多少斤铁?”范宇看着这大宋的炼铁炉问道。

    张唐卿虽然是将作监丞,却不管这铁作院,被范宇一问,他也答不上来。

    “侯爷,我去让人找此地的将作监丞,此人与我是同年,他应该知道。”张唐卿招手唤来一个管事,命他去找人。

    那管事看到两人身上的官服,就知道都不是自己能惹得起的上官。待听张唐卿要找自己的顶头上司,更是点头哈腰一路小跑的去了。

    时间不长,便有一位与张唐卿服色一般的年轻人过来。

    此人老远看到张唐卿,便拱手道:“我道是谁来寻我,却不想是状元公来看我了。”

    “徐绶,这位是军器造作院的知事通判范宇,也是官家所封的安乐侯,你莫要怠慢了。”张唐卿看到徐绶在调笑自己,便对他歪头示意,接着对范宇又道:“侯爷,这位便是我的同年,徐绶,也是今年恩科殿试的探花郎。”

    徐绶一听范宇是侯爷,便急忙躬身道:“下官徐绶,见过侯爷。”

    范宇看了一眼张唐卿,又看了一眼徐绶,不由笑道:“你们一个状元一个探花,怎的都到了军器造作院。今年恩科的一甲前三,都在这里吗?”

    徐绶闻言,便直起身子笑道:“还有一个榜眼,名叫杨察,他如今在东作坊那边。”

    “我等既蒙朝廷任用,不通庶务。此时便要先在授官之前,先为将作监丞,以为历练。待过些时日,方会另有委派。”张唐卿也解释道。

    范宇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那便是说,你们在此都做不久了。”

    徐绶迟疑了一下,才道:“侯爷,这将作监丞不好当。我等都是读书人,来此也不过是熟悉一下朝廷规矩通政诸事。对于炼铁百工等事,实是一窍不通。若是胡乱管的话,怕是会误了朝廷大事。因此,也不宜久为此地职官。”

    “既然如此,那这铁作院日产多少斤钢铁,总是知道的吧?”范宇向徐绶问道。

    “这个下官倒是知道,这两座蒸石炉若是不停,一日便可产铁两万斤,平均一座可产铁一万斤。在我大宋全国,也是最大的炉子之二。”徐绶拱手应道。

    “可有熟悉的匠作头儿,且叫一个来,我有些话要问。”范宇心中算了一下,这铁作院在这年头算厉害的。

    如果是每天十吨的话,一年下来,可产铁三千六百多吨。供军器造作院用,大概是够了。

    徐绶听范宇要他找个匠作头儿,便询问道:“侯爷找这等人做甚,这等人粗鄙无文,又依仗有几分炼铁的本事甚为桀骜,莫要冲撞了侯爷才是。”

    此时张唐卿却鬼使神差的开口道:“你且去叫,侯爷或许可以指点这些匠作头儿,让他们多出产些好铁。”

    徐绶觉得张唐卿的话有些突兀,便看向他。

    范宇却并没啥感觉,只是点点头道:“且让人过来再说。”

 第109章 找到灵感

    片刻之后,徐绶带过来一个赤着上身的健壮老者。

    老者的眉毛很粗,身上肌肉虬结满是汗水灰泥,显然刚刚干完体力活。

    虽然人是徐绶找来的,可是徐绶却与老者保持着三尺远的距离。即使脸上没表露出什么,但是这嫌弃却也很明显了。

    不只是徐绶如此,就是张唐卿也差不多。看到这老者一身肮脏,他也退了两步。

    “老丈如何称呼?”范宇却是知道,做这炼铁这等活计的,身上干净不了。

    因而,他并没有后退,反而对着老者拱了拱手。

    老者看到范宇这等年轻,身上便穿了绯色官衣,这品级可是不低。

    “上官呼我刘真便是。”老者一开口,这嗓门就是极大,震的范宇两耳嗡嗡响。

    范宇笑道:“刘老丈当真是老当益壮中气十足,想必这炼铁技艺不凡。”

    刘真头发略显花白,听了范宇的话便哈哈一笑道:“我如今不过四十,哪里是老丈了。只不过劳累而已,面相显老。炼铁的技艺若是差了,何能入选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