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官知错了,请陈公公见谅,我这便进去向娘娘和侯爷通传。”宁总管心下忐忑,对方可是大内总管,是顶头上司。

    但这个时候,范宇在正房已经看到门外的两人,便对义母道:“娘,又来了一位公公,想是宫中有事。咱们慢些用饭,听他说些什么。陈芳,取手巾来。”

    他上次入宫给杨淑妃贺寿之时,却是没见过陈琳,自然是不认得。

    “宫里谁会过来?想必是官家有些不放心吧。”李太后却有些失望道:“宇儿这肉饼甚为好吃,外酥内嫩回味无穷。娘才来不久,便要催我回去,等下我回宫便是。”

    既然是宫里来的,范宇也知道不能让义母失仪,急忙取过陈芳递过来的手巾,替义母擦了嘴上的肉汁肉沫与手上的油渍。然后又换了一块,自己也擦拭整理了一番。

    陈琳在外面看着,不由皱眉。太后可是宫中除了官家之外,最为尊贵之人。可在这侯府之中,却如同寻常人家的老妇一般。不过这位侯爷也是孝顺,竟亲自给太后娘娘擦拭嘴角双手,确是暖了人心。

    宁总管进门,躬身抱拳道:“启禀太后娘娘与侯爷,大内陈琳总管前来求见。”

    范宇起身道:“宁总管不必这么麻烦,我已经看到陈总管,请进来吧。娘,是陈总管到了。”

    这时范宇心中才有了数,知道外面这位就是听说过的陈琳了。

    “哦,是陈总管,快些进来。”李太后端正坐了,却也恢复了一国太后的威仪。

    “见过太后娘娘,见过侯爷。”陈琳进门,便立时行礼如仪道。

    李太后摆摆手道:“陈琳免礼吧,当年如果不是你,怎么会有日的官家。如不是你佐证,我如今又怎么能顺利回宫。说起来,你对我与官家,是有恩情的。在官家面前,那是一国之君,要讲规矩。在我的面前,便随意一些,莫要如此客气。坐下说话。”

    范宇向陈芳陈圆两姐妹道:“给陈总管看座。”

    两个丫头抬了张椅子,放到陈琳身后。

    “谢太后赐座。待我传了官家的旨意,再坐下与太后娘娘说话。安乐侯范宇接旨。”陈琳听了李太后的话,也是感慨万千,但现在却不是叙话之时,身上还带着任务。

    “臣安乐侯范宇,接旨。”范宇急忙对陈琳躬身道。

    他心里却在嘀咕,让自己做个安乐侯,却不让做个大宋的闲散侯爷,也不知官家给自己安排了个什么职务。

    “朕绍膺骏命,今得权知开封府包拯举荐,言安乐侯擅军器事……命安乐侯范宇,为军器造作院知事通判,钦此。”陈琳念毕,将手中的圣旨交到了范宇手中,同时还有一份作官的告身与印信。

    凭着告身和印信,范宇便可出入于大宋汴梁的军器造作院。

    陈琳从外面又叫来人,取了一套绯色衣袍交于范宇,这便是通判的官服了。

    “恭喜侯爷,有了实差,便是代表官家对侯爷的重视。将来侯爷只要本分做事,定然步步高升。若有功绩,便是这爵位也未必不能再升一升。”陈琳笑着向范宇道贺。

    范宇将手中的东西都交交红了陈芳,对陈琳一抱拳道:“陈总管,我有一事相问。”

    陈琳传了旨,此时无事一身轻,很是随和的道:“侯爷身份尊贵,有什么不明白的,尽可相询。”

    “我这通判之职,是几品官,俸禄又是多少?”范宇看着陈琳问道。

    “侯爷这官职不低,是五品官,每月只正俸便为二十贯钱,其余还有每月三十石月粮,其中米麦各十五石。柴二十捆,草料四十捆,和二十顷无须纳粮的职田。另有每月一千五百贯公使钱,一百贯添支钱。除了这些,每年都有三十匹绢,十匹绫,二匹罗,丝棉百两,炭十五秤及厨料、肉、酱等物。不知道侯爷可还满意?”陈琳对于这些很是熟悉,当即便给范宇一一罗列出来。

    范宇的嘴巴张得老大,心中不由暗叹,大宋竟这么富有?给官员的俸禄如此之高,简直惊人。但转念一想,公使钱和添支钱属于公费,自己要是全揣到自己怀里,怕是不大合适。不过就是这样,也不算少了,吃香喝辣不在话下。

    李太后此时也点了点头道:“我儿莫要嫌少,若是不够你开销,娘可每月再给你一些体己钱。在宫中娘也用不了许多,补贴补贴你,就算是娘自己花了。”

    范宇急忙道:“娘可莫要再说,孩儿不是嫌少,而是觉得太多了。以前哪里有这些钱,如今却一下子有了这许多俸禄,有些不适应。”

    陈琳却笑了起来,“侯爷,你既然为官,便不可能事事躬亲。这若大的侯府,也要养上不少的仆役才成。现在侯爷觉得钱多,只怕过些时日,便觉得钱少了。”

    “不少了,我不是还有一份侯爵的俸禄吗,那可是从三品。”范宇对着陈琳笑道。

    “侯爷说的是,倒是咱家忘了还有这一份。侯爷这个从三品是爵位,没有公使钱,但其余都要翻倍还多。”陈琳不由失笑道。

    这么多吗?范宇自己都算不清。除了铜钱和交子,其中还有实物。具体多少,宋代官员的俸禄是比较乱的。

    范宇凭着毅力从钱眼里钻出来,才想起问正事,“陈总管,我这造作院的知事通判是管些什么的?”

    “造作院并无主官,只受三司管辖。侯爷这知事通判本是监督的官,但侯爷去了造作院,便是主官一般无二。若有事,可直接向官家报备便是。”陈琳对范宇解释道。

    这意思就是,范宇去了便是造作院的负责人,而且直接向官家负责。

    等于说,范宇是归官家直接管的,可随时去面君。

 第106章 两兄弟

    陈琳在侯府中与范宇和李太后说了会儿话,又推辞不过吃了个白吉馍,便告辞离去,回宫中复命。

    送走了陈琳,范宇便对义母李太后道:“娘,我已与那神医定下了给你施术的日子,你可莫要迟疑。就在十日之后,到时娘可再出宫,请神医给娘治了眼疾。”

    李太后吃了饭,也有些乏了,便对范宇点头道:“好,娘知道,忘不了这等重要之事。今日已经乏了,这便回宫。官家也是,我前脚出来,他后脚便派人给你安排差事,也不知想些什么。宇儿,官家既然给你安排了差事,你便作出点样子来。到时娘给你美言几句,不让你吃亏就是。”

    范宇笑道:“有什么吃亏的,孩儿刚刚得了差事,什么也不懂,先看看再说。话说回来,官家给的俸禄可不低,我尽量做好这个通判便是。”

    “这才象话,娘这就回宫了。等十日之后,娘再过来。”李太后在宁总管的搀扶之下起身,对范宇道。

    范宇急忙上前扶了义母,“娘只要闷了,便来孩儿这里便是,不用非等十日。”

    李太后笑道:“你现在是有差事的人了,娘也盼你立下功绩,岂能总来耽误你。那样的话,娘岂不是拖了你的后腿。”

    而在宫里,陈琳回到了赵祯的面前,向官家复命。

    “官家,臣已经向安乐侯传了旨,他也接了旨意。”陈琳对赵祯躬身道。

    “可曾看到太后娘娘。”赵祯看似随意的问道。

    陈琳急忙道:“见了娘娘,臣到侯府之时,娘娘正和安乐侯用饭。”

    赵祯来了兴趣,追问道:“他是如何招待娘娘的,侯府都吃的些什么?”

    “回官家,安乐侯用烧饼夹肉招待的太后娘娘。”陈末不由得有些迟疑道。

    赵祯挑眉问道:“烧饼夹肉?就只有这一样东西不成?”

    陈琳也觉得寒碜,却不敢说假话,只得应道:“是,只有这一样。”

    “蜜饯果子、干果、时鲜果子、点心,这些也没有备得一些吗?”赵祯脑门上青筋浮现,让自己生母单啃肉饼,想一下那场面都没有皇家气派。陈琳苦笑点头,“没有。”

    “这等吃食岂不是太过寻常,汴梁城内卖烧饼夹肉的,怕是也有个几十家之多。”赵祯不由得脸色微沉,却摇头叹道:“这个安乐侯定是过惯了穷日子,没见过世面。竟然用这等粗陋吃食款待太后,他也不嫌失了侯爷的颜面。骤然富贵,却还没有富贵之家的底蕴。太后娘娘如此疼爱于他,他却只弄个烧饼夹肉的饭食,怕是被伤了心。”

    陈琳不敢看赵祯的脸色,低着头迟疑回道:“臣看到太后很高兴,并没嫌弃什么。安乐侯也是很孝顺的,臣亲眼看到,安乐侯亲自给太后娘娘擦手擦嘴,一如寻常百姓人家。”

    听了陈琳的话,赵祯怔了怔,怅然若失道:“若不是八王、杨太后还有你作证,我怕是不会轻易便与娘相认的。只是这许多年不见,虽有骨血相联,但毕竟是有些生分了。原本属于我的天伦之乐,现在却应到了安乐侯的身上,真是让我羡慕不已。”

    陈琳急忙安慰道:“官家也是至孝之人,等官家与太后娘娘熟悉起来,便可重拾母子亲情,从而使官家母子融洽。”

    “那安乐侯接了差事,可说了什么没有?”赵祯又问道。

    安乐侯只问了问俸禄之事,臣都一一答了。

    赵祯皱眉道:“他不问做官应该做些什么,却先问的俸禄。我看安乐侯的心思,似乎也并不在差事上。他如不好好任事,我就让他去秦凤路守边!”

    陈琳垂手而立如同老僧入定,他不好说什么,官家这样讲,明显是亲娘偏心有些吃味。嫉妒使官家心理扭曲,安乐侯怕是不安乐了。

    范宇送走了义母,看着太后的仪仗去的远了,才转回府中。

    展昭到了傍晚,也回到侯府之中。先前太后到府,展昭身为外人不好参与其中,便借口去了外面。

    此时回来,展昭手中提了许多汴梁城中的有名吃食和酒肉。

    范宇看到展昭之时,便发现对方一脸喜色。

    “范小弟,快来陪我喝一杯。”展昭看到范宇,便立时招呼起来。

    “展大哥,看你不时偷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好事?”范宇让陈芳去接了展昭手中的东西,便问起展昭来。

    展昭嘿嘿笑了出来,对着范宇挑了挑大拇指道:“范小弟你猜的不错,确实是有好事。”

    范宇眉头一挑,有些诧异道:“莫非是……包知府举荐了你为官?”

    他知道展昭投奔包拯,一是为其方正所感,二是也有报国之心。因此,展昭所谓的好事,应该便是有了官身。

    “哈哈哈,正是如此!”展昭不由乐出声来道:“今日太后来到你府中,我便去了开封府。今日包知府事物并不繁忙,便与我说了些话。他言道,已经举荐我为官。若无意外,当在三班殿直之内。”

    范宇急忙对着展昭拱手道:“那我便恭喜展大哥了,心愿得遂,终能为国出力一展报负。”

    展昭一摆手,“今日高兴,范小弟你这侯爷,可要陪我喝些酒。”

    “自然要陪,展大哥做了官,我们兄弟便都是为朝廷出力了。”范宇笑道。

    “对了,我听包知府说,他向官家举荐了你,要给你个实差,让你去造作军器。”展昭听到这里,便对范宇问道。

    范宇点头承认,“官家今日便已经送来旨意,我打算明日就去军器造作院看一看。总不能两眼一抹黑,便去上任吧。话说,包知府倒是热心,给我们兄弟两人,都举荐了。”

    展昭自己饮了一杯水酒,看着范宇道:“包知府举荐我,当是看我一身武艺,又有报国之心。举荐范小弟你,恐是怕你闲来无事,将那机关机械泄露于民间吧。”

    范宇点点头,包拯举荐自己,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不过,这也没什么。正如义母所说,既然将自己安排到了军器造作院,那便做出些成绩来。义母脸上有光,官家也好看一些。关键是可以增强大宋的军备,使得宋军变的强大起来。

 第107章 军器造作院

    范宇第二天,便拿着告身和印信,先到吏部报备,然后又去了三司衙门报到。

    十五岁就成了军器造作院的知事通判,这让很多人都异常惊讶。知事通判虽然只是个从五品官,可实际权力不小,有直接向官家奏事之权。范宇皇亲的身份也在那里,谁也不敢轻视。

    下面的人不好擅自接待,最后便将范宇送到了三司使程琳的值房中。

    范宇也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大的排面,只是报个到,就被请到了三司使的面前。这位程琳可是当朝的相公,手中的权力在官员之中排在第四。

    前面三位便是同平章事李迪、参知政事蔡齐、枢密使王曾。加上程琳,便是朝中的四大巨头。

    程琳看到范宇到来,便笑着迎出来道:“恭喜侯爷,如今侯爷为知事通判,却与我在一个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