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小吏点头道:“吓了我一跳,倒不知针灸之术,竟然还能冶眼疾。王御医就在里面的东院,我先替侯爷通传,侯爷自行与之讲述病情即可。”

    “有劳了。”范宇抱拳致谢道。

    小吏麻利跑了进去,很快便出来对范宇一拱手道:“王御医正在里面,侯爷请进吧。”

    范宇与展昭两人谢过了小吏,进了太常寺,入内便向左侧寻去,东边一所院子的门外果然挂着太医局的牌子。

    此时太医局的门口正站着一个中年男子,看到范宇和展昭两人,便立时抱拳。

    “敢问,两位哪一位是范侯爷?”中年男子问道。

    “我便是安乐侯范宇,当面可是王太医?”范宇也急忙还礼道。

    “不敢,在下正是王惟德,为翰林医官。侯爷请里面坐,莫要着急,待我给侯爷把脉再说。”王惟德笑道。

    三人进了太医局,里面正房就是一个大药堂一样的场所。满屋的药香,数排药柜排列整齐。环墙是一张张的书桌,几名太医正坐在一起,讨论一些疑难杂症。范宇听了两句,却发现自己如听天书,根本一句也听不懂。

    王太医尴尬一笑,对范宇和展昭道:“我们去后面厢房,那里还清静一些。请。”

    后面厢房之中,三人落座,王太医命小厮上了茶。

    “王太医,我此次前来,是听闻了王太医针灸之术的大名,特地慕名而来。”范宇先是一拱手,面色郑重的道:“我并非给自己治病,而是想请教王太医,翳目可用针灸之术治疗吗?”

    翳目就是白内障,只不过是叫法不同罢了。

    王太医听到范宇的问题,先是思量了一下,才点头道:“侯爷博闻强记,这翳目确实可用针拨之术治疗。想唐时的白乐天,晚年之时便曾得了翳目之症。他曾作诗道,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所谓金篦试刮,便是用金针拨开目中之翳,使病者可重新视物。”

    范宇与展昭对视一眼,不由得的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我听许多人说,王太医乃是大宋针灸之术集大成者,不知王太医可会这金针拨障术?”范宇期盼的道。

    “这金针拨障术,我倒是会。”王太医有些为难的道:“只是这些年来,多是金针刺穴,且忙于编撰针灸图经与铸造针灸铜人,已经有十数年未曾与人施术,暂时无甚把握。”

    展昭不由得十分惋惜,“这可如何是好。”

    范宇却听到王太医话中,并不是不行,显然是有些条件并不具备的意思。

    “听王太医所言,暂时并无把握?那要如何,才能有把握呢。”范宇追问道。

    “侯爷,你可送我几头羊来,我先在羊瞳之上练上几日,便可替人施术了。”王太医笑道:“只是侯爷要等上一些时日,可莫要着急才是。”

    得知王太医是卖了个关子,范宇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几头羊还是小事,今日便给王太医送到太医局中。只盼王太医早些手熟,替我义母将眼疾治愈。”

    王太医这时才来得及问道:“不知侯爷的义母,是何人?我在朝中给许多贵人施过针,却没听说谁有有翳目证。侯爷可告知于我,说不定我还认得,也好有个准备。”

    范宇咧了咧嘴,却是不得不说,“我义母,便是官家昨日新封的李太后,也是官家生母。”

    “什么!”王太医吓的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茶盏都险些打翻了,他急忙摇手道:“侯爷可莫要开玩笑,官家生母当今太后娘娘,岂能认你为义子。要治眼疾,直接传我进宫便是,何须侯爷来找我。”

    范宇只得将自己与李太后如何认的义母之事,还有后来入京与官家相认等事简约说了。

    王太医尤自将信将疑的不太相信,不时的审视着范宇,以判断他所说的是真是假。

    范宇两手一摊道:“我所言句句属实,若王太医不信,可命人去外面打听一下便知。这等事,岂是我能胡言的。”

    “王太医久在太医局,醉心于医事,恐两耳不闻窗外事。此事便是汴梁市井之间,也已经有所传闻。”展昭也帮着范宇发声道。

    王太医的脸色来回变换了几次,最后摇摇头道:“两位请回,金针拨障之事,我是做不了的。刚才说了大话,倒是让两位见笑了。”

    范宇和展昭两人同时露出惊愕的表情来,明明这位王太医刚才还说,只要弄几头羊练手,便可施术。可转眼之间,便收回了之前的话。

    “此事岂可出尔反尔如同儿戏,王太医这是何意,莫非是戏耍于我不成。”范宇是真的生气,这位王太医这样做,可就有些不地道了。

    面对范宇的质问,王太医眉头挑了挑,觉得自己还是惹不起一个侯爷。

    “范侯爷,不是我不治,而是给当今太后治病,身上所担的干系太大。”王太医不由得苦着脸道:“若是治好了,这本是分内之事,若是有个好歹,官家震怒,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第102章 自有定数

    对于王太医的顾虑,范宇多少能有一些理解。但理解归理解,并不是赞同。

    “王太医莫要想这些有的没的,不管如何,给太后治眼疾,也是我的主意。若是官家动问,也是我来面对官家怒火。”范宇看着王太医道:“你只管增大一些把握,让我义母重见光明便可。”

    “况且,医者仁心,王太医岂能因为怕担干系,便不施以妙手。太后不过是身份烜赫而已,实际与寻常人家的长者有何分别?我义母为人慈祥良善,从不委过于人。王太医尽管施为,我可担保,既不让你担责,太后也不会怪罪于你。若王太医如此,还不肯替我义母施针,那便说不过去了。”

    王太医已经年近五十,可是听了范宇这十五岁少年的一番话,却也面显纠结之色。

    “此事可曾告之于官家知晓?”王太医思量了半晌,最后才开口问道。

    范宇摇摇头道:“不曾,若是官家知晓,阵仗便会大许多。只怕王太医压力过大,反而坏了事。”

    王太医两手用力搓了搓,才艰难道:“如此也好,官家不知道,那便也由得侯爷。但是我为太后施针,却不能在宫中。”

    范宇知道对方的意思,听自己的可以,但是自己要替他打好掩护。

    “王太医放心施为便是,太后本就翳目,难道还能怪你使太后失明不成。”范宇看到王太医终于松口,便笑道。

    他如此说,也让太医王惟德心中一松。这才想起,太后本就是看不见,自己施针好了便有功劳,就是没能让太后重见光明,也不会如何。眼部施针,虽然要求严苛,却也并无什么危险。这么一想,整个人才轻松起来。

    两人商定了时间,定在十天之后。

    范宇便和展昭离开太医局,去羊市上选了八头羊来,让人赶去了太医局。

    办完这些事情,两便回了范宇的安乐侯府。

    可是到了府门外,却发现门前停了许多车马。

    范宇正要往自己的府内走,却被两名侍卫所拦,其中一名侍卫斥道:“此为安乐侯府,闲杂人等岂可随意入内。若是拜访,可改日再来。”

    “我……”范宇还要说话。

    却见另一侍卫有些不耐道:“你与他啰嗦什么,看他衣着只是寻常百姓,看他年纪,想来只是个跑腿送信的小厮。若有什么重要口信,告之于我等,替你报知于安乐侯便是。”

    展昭看范宇的尴尬模样,不由得暗笑,口中却斥责道:“你们两人真是大胆,安乐侯当面,竟然认不出来。还敢直呼安乐侯为小厮,真真的没有规矩。”

    两个侍卫听到展昭的话,不由得仔细打量范宇。可是这只看表面,实在是看不出什么。范宇今日出门,也只是穿的平时衣物,并没有特殊之处。

    正在此事,王小丁从府内出来,正要往门外走,却看到了范宇。

    “侯爷,你可回来了!”王小丁看到范宇,像是看到救命稻草,急忙凑到面前道:“侯爷今日前脚刚走,太后娘娘便来到府中。现在正在府里,由陈芳陈圆两姐妹伺候。前后催了我看了几次,侯爷若再不回来,我怕是要去整个汴梁城中找了。”

    得知范宇真的是安乐侯,两个守门的侍卫急忙低头对着范宇拱手为礼。

    “不知侯爷如此年轻,下官出言无状,还请侯爷原谅则个!”那说范宇是小厮的侍卫,此时心中极为忐忑的道。

    “好了,不知者无罪。这下子,我可以回府了吧。”范宇摇头失笑道。

    两名侍卫立时躬身后退,将道路让开道:“恭迎安乐侯回府!”

    范宇一摆手,便与展昭入了府内。

    听说义母来了,范宇也挺意外,却也欣喜。义母前天刚刚与官家相认,今日便又带人来侯府,满打满算宫中住了连两日都不到。

    李太后正在正堂端坐,陈芳与陈圆两姐妹正陪着说话。

    范宇一进门,李太后便听出来他的脚步声,连连招手道:“宇儿,娘在宫中住的实在气闷,今日便来你的府上透透气。”

    “娘说的什么话,这里便是咱们家。”范宇笑着走过去,对义母道:“娘想什么时候来,便什么时候来,可用不着我同意。只要娘喜欢,便是住些日子也没什么。”

    听到范宇的话,李太后仿佛回到了在草桥镇的日子,脸上笑的更是亲切。

    “那可不成,你大哥是官家,娘要是总跑来这里住,他脸面上不好看。”李太后笑道:“若是朝臣说官家不孝,岂不是冤枉了他。官家也是个孝顺的,可他忙于政务,只每天早晚到娘的面前请个安便走。官家要掌天下大事,娘也不能耽误了他。”

    “孩儿不管什么天下大事,娘今天来了,我正好有件咱们家的大事与娘商量。”范宇对李太后笑道。

    李太后一听,不由诧异道:“咱们家的大事,是何事啊?”

    范宇看到李太后侧耳倾听的神态,不由得有些酸楚,便正色道:“娘的双眼久不能视,至今已经有不少年头了。以前在草桥镇上,访不得名医治疗。可如今已经到了汴梁城,娘也贵为太后。这翳目之症,便也该治一治了。”

    听到范宇还惦记着自己眼盲之症,李太后不由心中一暖,笑道:“此事倒也无妨,杨妃妹子和官家也都问起过,还送来了太医局的决明丸。吃了两天,也不见丝毫效果。娘的两眼已经盲了许久,也已经习惯。药石无用,便也不再指望什么。宇儿的这份孝心,娘心领便是。”

    范宇一听李太后的意思,这是要放弃治疗?这可不行,要不说服李太后,如何能给她用金针拨障术。王太医那里都已经打好招呼,最后义母这里不答应,岂不是白费。

    而且,让义母目能视物,是范宇一大心愿。

    “娘,这一次不只是用药。”范宇急忙向李太后解释道:“宇儿今日外出,便专门去访问了一位神医。这位神医却有一手天竺秘传的金针拨障术,有翳目求医者,无不豁然而瘉。然而此位神医,却轻易不与人施术。其曾说道,受术而眼瘉者自有定数,不可滥施。娘要是不答应,可就赶不上这定数了。”

    范宇只怕义母不肯答应,却连后世卖药小广播的营销手段都用了出来。

 第103章 有些心塞

    什么是定数,那就是能治好翳目的人数有限,来晚了就赶不上了,这都是上天定好的。

    范宇这话一讲,李太后果然便有些心动。

    迟疑了下,才问范宇道:“这位神医也是位奇人,宇儿你去可访得这位神医?”

    “也是娘有福气,孩儿今天第一次上门,便得见神医。听说有人三次登门,才得见到。由此可见,娘身为当今太后,身上也是有祥瑞之气的。”范宇为了突出神医的难得,将三顾茅庐都借用了。

    只不过,在范宇的说法当中,这位神医好似掐指算过,因而在家等着他上门一样。

    在李太后听来,这确实是自己福气大造化大,如果不接受这位神医的金针拨障秘术,简直都对不起这份机缘。

    “依宇儿你的说法,这位神医真的能治好我的眼疾,那就太好了。要是这样的话,倒是可以一试。”李太后点点头,又道:“那神医是如何说的。”

    范宇笑道:“那神医听了娘的病情,当时便皱眉,说这等陈年旧疾最是难治。不过,好在他是得了天竺秘术的真传,别人没有办法他却是有办法治的。”

    李太后听范宇胡扯,心中一起一伏,差点便又断了希望,可听到最后,却是缓了一大口气。

    “娘听你的,就请这位神医来给娘治眼疾。”李太后只怕那位神医又有变故,忙不迭的点头答应道。

    看到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