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侯,官家出巡乃是何等大事,官家身系我大宋一国之本,又是何等的贵重。即便体察民情,也非是官家之责,而是官吏之责。官家只须用人便可,岂可轻易出没出民间。”夏竦微微皱眉,转向官家赵祯劝谏道:“老臣以为,官家不宜微服,免被无知小民冲撞龙颜。若遇愚夫愚妇冲撞了圣驾,与其计较则显官家狭隘。若不与之计较,则亦有失体面。”
曹琮也是捏了一把汗,官家在京中微服游玩,倒也没有什么。大宋的历代皇帝,这种例子并不少见。
但是这可不是在京城之中,情况其实还要麻烦的多。
“官家,臣也以为不可。”曹琮道:“臣为前任陕西经略,知陕西多为贫瘠之地,民间多盗匪。如夏经略所说的冲撞,还不能危及官家。若是有人心怀歹意,则恐于官家不利。”
范宇看到这两位封疆大吏都不同意,显然自己说话的理由不如这两位的强大。
如果硬杠的话,范宇当然能杠得过。只须指责两人欲蒙蔽圣听私授陕西事务即可,这两位是绝对不再与自己争辩和阻拦的。
只不过那样就没有意思,不但将人得罪到死,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好处,反而让自己象个奸佞。
而且官家若是出了什么问题,自己还要担上责任。
官家赵祯不由得又看向了范宇,显然是想让范宇再说些什么,看能不能给自己争取些游玩的机会。
范宇只得躬身道:“官家,两位使君也是为了官家安全考虑,乃是金玉良言。若官家真想体察民情,定要使禁军护卫环绕之下方可。”
在诸多禁军和护卫环绕之下,还体察什么民情,只怕百姓们见到,老远便已经跑的干净。
对于范宇的这些话,夏竦和曹琮这两人却是点头不已。
官家赵祯想了想,只好点头道:“如此也好。”
夏竦此时向赵祯拱手道:“官家此次出巡,臣接驾但有不周之处,还望官家恕罪。”
“卿家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何来恕罪之说。”赵祯摆了摆手道:“卿家为陕西经略使,却也责任重大。西边的唃斯罗,如今虽无异动,便是其手上铁骑十余万众,亦不可不防。”
“官家说的是,臣定会遵照官家叮嘱,不使唃斯罗对我朝有异心。”夏竦连忙躬身道:“臣这便告退,待来年入京叙职,臣再向官家问安。臣祝官家一路顺风,皇威浩荡!”
见到夏竦告退,曹琮也急忙拱手道:“臣亦祝官家龙体康泰出巡顺利,臣告退。”
官家赵祯点点头道:“朕亦要拔营动身,两位卿家庶务繁忙,这便去吧。”
待这两位封疆大吏一走,范宇和官家之间的气氛便显然轻松不少。
“安乐侯,我们也动身吧。”官家赵祯摇了摇头道。
当天龙卫护卫着官家与随行的官吏和皇亲们,向着黄河岸边赶去。
十日之后,官家的圣驾终于来到了鹳雀楼。
官家看到了宏伟的鹳雀楼,不由得十分兴奋,登临高楼俯看黄河,如同一条金带横于眼前。更远处则是无尽的黄土坡,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朕虽不能肆意游玩,但是能登楼观此美景,实是心中甚为欣喜。这便是我大宋的江山,竟有这等壮丽之色!”官家赵祯远眺道:“朕在位一日,便不会负了我大宋天下百姓。要使我朝百姓,尽可在这等美景之中劳作修养。安乐侯,以你之见,朕还须注意些什么。”
范宇正在官家身边向远处看,却不想官家竟然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太过笼统,范宇却是不知如何回答。
“官家,臣觉得官家自有雄心,无须臣来指点。官家性格仁厚,只须按自己的本心行事便是。”范宇躬身道:“臣知道,凭官家爱民如子心系天下的性子,定然是不会差的。”
听了范宇的回答,官家赵祯哈哈大笑。安乐侯此言,并没如何夸奖官家,可是这话里的意思,却只有四个字能解释,那就是一代明君。
此次出巡,官家赵祯又沿着黄河转道京东西路去往泰山。
一行人走走停停足足用了大半个月,才抵达泰见脚下。
待到泰山封禅完毕,回到新京洛阳城中之时,已是过了元旦。
这时的元旦,因为没有公历,所以指的便是后世的春节。
随着官家封禅归来之后,范宇便一头扎进了造作院中。
如今造作院比在汴梁之时的规模大了不少,所生产制造的火器,产量也比之当初提升了数倍不止。
范宇回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人找来了黄四郎,询问造作院中可否有事。
黄四来到范宇的值房,听了范宇的问话,不由笑道:“侯爷不在的这些时日之中,下官一直在盯着火器换装之事。其中侯爷在陕西之时送来的书信,要下官先为新军制造火器,臣也已完成,并已运送过去。想来再有些时日,便应送到了新军手中。”
“近来,可有新的火器出现?”范宇又问道。
他离开两个月之久,谁知道是不是又有新火器被发明出来。以当今大宋的技术人才之多,是其他各国都不敢想的。
若是自己不在的这些时日,又有什么新发明,一点也不用奇怪。
黄四郎想了想,才道:“侯爷所说的火器是没有,但是也有人却是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此人乃是科技学院的生员,名为高元生。他说,我们造作院多用水力带动机器,过于依靠江河水流,实则很不方便。他还放出狂言,可以柴炭之力化为水力。”
范宇一下子眼就直了,这个高元生所指的,莫不是蒸气动力!
第963章 整不会了
将柴炭之力化为水力,可不就是蒸气动力才能做到的吗?
范宇除此之外,想不到其他的方法。
黄四郎看到侯爷好似有些惑然,便开口解释道:“这高元生心思甚为灵活,因冬日天寒,以舍中以铁壶在炭火之上烧水。却是发现水开之后,便是水气顶开了壶盖。由此,高元生便想着,若是将这铁壶放大千百倍,这水气之力岂非也要扩大千百倍。以这样的力量,推动什么机器,想来都与水车动力并无两样。下官也觉得,高元生之想颇有道理。”
对于高元生这个人的出现,范宇颇为欣慰。自己兴办工科教育这才几年,便已经冒出来这样的天才人物。
以大宋的人杰地灵,若是再过些年,怕是就不得了。
“哦,黄四郎你觉得他哪里有道理?”范宇不由笑问道。
这并不是质问,而是存了考校之意。
黄四郎听到侯爷问询,想了想,便开口道:“这水气既然能顶开壶盖,自然也能带动机器。而且完全可以按水壶的大小,来控制其力量的大小。以往用水车带动机器,还要看水流多少缓急,实是不好控制。而且若是到了没有河流之地,便一点办法也没有。反倒是用柴炭煮水气,更可因地制宜安置机器。因此,所能使用的范围也更加广泛。”
范宇哈哈五笑道:“这高元生的想法确实不错,他此想法若是成了,便是开创之举。原本还要靠着河流为力,便成了以柴炭驱动机器之力。便如人役使牛马一般,会给各个工坊极大的方便。倒是这高元生,他做到哪一步了,可曾造出来样机?”
“高元生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便曾去拜访尤副使,并得到尤副使的支持。下官这里,已经得了尤副使的招呼,正在造作院配合高元生试制。如今也只是绘出图样,尚未动手制造。”黄四郎拱手道:“此台机器虽然并不复杂,但是制作难度不小,实是不好着手。理让下官为难的,是这耗费也极大。即便侯爷不曾问,下官也是要向侯爷汇报此事的。”
这时候要试制一台蒸气机出来,范宇也能想象到其中的困难。
如今最让黄四郎头疼的,显然是试制的费用问题,绝不是个小数目。
范宇点点头,对此相当理解。
“图纸现在哪里,可先取来我看。”范宇吩咐道:“另外,将高元生也叫来,我有话对他说。”
黄四郎领命而去,很快便取来了图纸,也叫来了高元生。
高元生还不到二十岁,人长的有些矮,看上去还有些木纳,好似智力不全之人。
但是范宇却并没有因为高元生有些木纳,便对有所看轻。往往越是这样的人,做事越是专注,不能以常人的目光来看待。
黄四郎领着高元生进来,高元生居然还皱着眉头,两眼好似没有聚焦一般。
“高元生,你还不快些见过侯爷。”黄四郎低声提醒道。
“侯爷?”高元生疑惑的看了黄四郎一眼,便又看向范宇。
黄四郎额头上青筋都显得高了起来,看那样子恨不得给高元生一脚。
但最终还是忍住了脾气道:“这便是安乐侯,你所读的物理化学两书,皆是侯爷所写。”
听了黄四郎的话,范宇也是一阵汗颜。这物理化学,是自己写的没错,但是都不过是后世初中的课本,也并不全。如是被自己后世的老师知道,怕不是要冷笑连天。
“安乐侯?物理化学开宗之人!”高元生一下子双眼有了焦距,眼冒精光的盯着范宇道。
范宇不由笑道:“不错,我便是安乐侯范宇。”
“那就没错了,物理化学两书最后的落款,正是范宇这两个字。”高元生不由猛的拍手道。
黄四郎不由斥道:“高元生,你在胡说些什么。侯爷的名字,也是你能直呼的!要知道侯爷在官家面前,也也是有体面之人,如何能容得你来胡乱的呼喊。若再如此,你那什么铁壶便不要想了,说不得还要治你个不敬之罪!”
高元生听黄四郎说要让自己的铁壶完蛋,便吓了一跳。
“我那不是在说书上的落款,纯是无心之失。”高元生不由得急忙辩解道。
范宇笑着摇了摇头道:“黄四郎,不知者不怪。本侯也能看出来,他是个专注于学问之人,并非有意如此。那图纸可拿来了,我且一观。”
黄四郎急忙上前,将手中的图纸给送到范宇的面前。
接了这份图纸,范宇将其平摊在旧案之上。
范宇展开看了一眼,便看明白了其结构原理。
这个东西就是个铁罐子,加装了一个活塞,还有一些进排水和压力调节的阀门。
但是其活塞却是上下方向,由固定的滑杆来控制到一个固定方向。并不象后世的蒸气机,有飞轮转动来往复运动。而是靠着这活塞的重力使其自行落下。
虽然原理是没有错,但是这个效率,显然是不如后者的。
想到这机器还没有试制,高元生也并无什么经验,却是可以理解。
“侯爷乃是物理之宗,觉得学生这个铁水壶可还合理。”见到范宇一直并没说话,只是盯着图纸看,高元生不由有些忐忑道。
范宇点了点头道:“此物实是奇思妙想,让人叹为观止。不过,还是有些简单了。这活塞被蒸气顶起来之后,虽然有滑杆固定其方向,但是这活塞每一次起伏的高低,却不受限制。万一这铁壶中的水开得时大时小,则动力上下不一快慢不一,岂不是难以应用?”
听到范宇的话,高元生却是急忙来到近前,也看向图纸。
“侯爷,我所制的这活塞,其实是个倒扣的桶。在这桶的侧面,便开有侧孔。只要这活塞上升到了一定高度,便会泄出蒸气,便得活塞落下。而且这活塞应用之时,上面也是要压上一根杠杆的。这样一来,即使是其起而不落,也会有那杠杆给他一个下压力之力,使其恢复原状。”
这家伙设计倒还挺全面,而且也能自圆其说。虽然距离范宇所想的理想蒸气机还有差距,但是功能都有,却是将范宇给整不会了。
第964章 学生知道了
高元生的设计有问题吗,应该是没问题。
不过范宇就是觉得不对劲,但是暂时却又说不出来哪里的问题。
盯着这张图纸看了半晌,范宇才道:“如此,却是倒也可以,但是在使用上,并不太方便。如果将这活塞上加个连杆,另一端带动一只飞轮,则更加稳定,用起来也会更加容易,只需一只传动齿轮,便可带动机器升降或是转动。”
听到范宇所说的办法,高元生的两眼越来越亮,直接取了范宇桌案上的笔墨,在图纸上勾勒起来。
黄四郎看到这家伙如此无礼,不由得挑眉想要喝斥,却被范宇看了一眼,便长出一口气没说什么。
简单几笔下去,高元生便将图纸改了。
不得不说,高元生身为大宋科技学院的生员,这绘图的本事还是有的。
即使是在原图上修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