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安乐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安乐侯- 第4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宇急忙放了酒盏起身,向着天台的楼梯口看去,只见官家身穿淡青色锦缎常服,正看着自己。

    在官家身后,便是穿了寻常富贵人家管家服色的陈琳,还有四个家丁模样的侍卫。

    许当和尤二郎两人,也急忙跟在范宇身后,一同向官家赵祯见礼。

    “官家若来,为何不先告知于臣,臣无半点准备,实是有些对官家不敬了。”范宇看了看桌上狼藉的酒菜,不由尴尬道。

    “不妨事,今晚朕过来,也是有事要向安乐侯相询。”赵祯不由笑道:“而且你也是皇亲,算不得外人。”

    范宇命人将桌上的杯盘都撤了,重新再上一桌。

    而后便对赵祯拱手相让道:“官家请坐,臣已命人重新准备酒菜。官家忙于国事难得至此,且让臣一尽地主之谊。”

    官家没有说什么事,范宇也不好多问,

 第873章 饮上一杯

    立于一旁的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官阶不高,此时垂手而立坐也不是立也不是,两人有些不安。

    官家赵祯看向了两人,便笑道:“尤卿、许卿,大家都一起坐吧。朕此次来安乐侯的府上也只是闲聊而已,并无什么机密大事。”

    大宋官家的仁厚是出了名的,面对两名低阶官员,却也并无什么架子。

    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向官家谢过,便坐的稍远一些,官家身旁的位置留给了范宇。

    范宇也坐在了官家的下首,“官家,尤博士与许少监今日来臣的府上,乃是为了研制一件新的火器。若是这火器成了,我大宋的军队,怕是可以无敌于天下。到那时,辽国便不再是我大宋的威胁。燕云十六州,便也可以轻易收回。”

    官家赵祯听到范宇提起辽国,不由挑了挑眉头。

    “安乐侯,你们造作院倒是有心了。朕此次过来,便是有些事情略有犹豫。”赵祯点点头道:“辽国近日派遣东西两路大军,分别攻打我大宋的河东路与河西路。只不过我们的运气还好,神卫军在王坛的带领之下,将辽国南院大王萧孝友的十万辽军击败。而河东路,则是代州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使,便将辽国西北招讨使的大军击溃。这才使得我大宋的河东河西两路免受辽军荼毒。”

    “但是,这两战的战报传入汴梁,朝堂上许多大臣,都提出要向辽国出兵。要知道,兵凶战危,此乃国之大事。朕以为出兵之事,还须从长计议才是。如今西夏之地刚刚平定,还未曾安稳。若是在轻率与辽国开战,怕是会有所不稳。”赵祯看了范宇一眼,接着道:“安乐侯以为然否。”

    尤二郎与许当两人不由暗想,还没什么机密大事。这一开口便是议论宋辽开战之事,还有比这更大的事情吗。

    范宇听了官家赵祯的话,想了想,觉得官家不一定是找自己出主意,可能只是想寻求一下自己的支持。听官家的意思,似乎是不想开战,而朝中大臣们却都在主张与辽国开战。

    若是让范宇反对与辽国开战,他也是不愿意的。以范宇自己的意思,和辽国打一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若是打的好,说不定便将燕云十六州一下子拿了回来。

    只不过为了照顾官家的面子,范宇还是要顺着官家的话来说的。

    “官家,臣以为眼下已是四月,再有些时日,便到了夏收时节。此时夏粮未曾入库,缺乏粮草,当然不宜与辽军开战。”范宇略一寻思,便分析起来,“但是夏粮一旦入库,我大宋便是兵精粮足之时。俗语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河西之地百姓们能吃饱,便也不会有人闹事。河东河西两路的粮草收上来,边军也粮草充足。到了那时,是战是和皆由我大宋说了算。臣以为,眼下可以不与辽军开战,若要开战,过些时日便可。”

    官家赵祯不由暗中撇嘴,安乐侯年纪轻轻,怎地学了朝中老狐狸们的一身毛病。以往指点挥斥的样子少了,却多了一份老气横秋的稳重。

    范宇何尝不想让赵祯出兵攻打辽国,只不过现在确实有些仓促。而且自己以往出的主意还少了,哪能总是事事冒尖呢。

    “安乐侯此言,虽说是现在不必对辽国出兵,但是将来,还是要与辽国开战了?”官家赵祯看向范宇道。

    “官家,臣确实是这样想的。”范宇对赵祯微微拱手道:“辽国已然分兵东西两路,对我大宋出兵。其目的,怕是并非只是骚扰于我大宋。想来是要出兵占据我大宋的河东河北两路,进而饮马黄河。一旦这两路失守,那河西之地我大宋也定然不保。若是对于辽国这样的挑衅,我大宋还不肯有所反应,定然会助长辽国气焰,并使我大宋边军气馁懈怠。所以臣说,眼前可以稍等,但是不与辽国开战,便对我大宋很是不利。”

    其实赵祯的犹豫,只是没有对辽国作战的把握。虽然之前早已在向这个目标努力,但如今事到眼前,并且发生的这么突然,便使得赵祯有些举棋不定了。

    “你如此说,朕倒是可以理解。”官家赵祯点点头道:“朕所担心的,便是我朝还没做好准备,若是仓促之间与辽国开战,除了虚耗国力,对于收回燕云十六州并无帮助。但是此时朝中诸多大臣们,纷纷上书劝战,实是不好应对啊。”

    赵祯这个官家也挺难的,朝中许多大臣都在上书,逼着官家与辽国开战,这也让官家有着不小的压力。

    范宇听到这里,不由笑道:“这个其实也好解决,官家却是不必为此伤脑筋。朝中大臣们请战,也是发觉我大宋国力增强,不但将西夏灭掉了,也可轻易抵挡住两国两路大军。宋辽两军之间战力悬殊,这自然是使得众多大臣们都多了几分自信。虽然大家都在劝战,但也并非算是坏事。”

    听了范宇的这些话,赵祯不由哈哈大笑道:“没错,是这个道理。我大宋的将士们征战西夏抵抗辽国,却是使得朝中大臣们有些自满了。不过,说来说出,你还没有说要如何应对此事呢。”

    “官家,来而不往非礼也。辽国既然出兵攻打我大宋,虽然没有攻进腹地,但是其野心也已显露无疑。我大宋虽然没有准备好与阵国大战,不可与之大战。但是若是派少些人马与辽军不断的冲突,还是可以做到的。官家只须下令边军,不断的派兵越境骚扰练兵便可。派大军突入辽国,与之大战,可以先缓一缓。待过了夏收时节,兵精粮足,便是大战之时。”范宇嘿嘿笑道。

    官家赵祯听了范宇的这此话,不由得悄然大悟。与辽国开战,可以是大战也可以是小战。只要表明态度,并且实际做出了报复的举动。不管效果如何,也算是安抚了人心有了交代。更可从容准备,以备将来的大战。

    “取酒来。”官家赵祯脸上露出笑意,“朕与安乐侯饮上一杯。”

    大宋安乐侯

 第874章 恰当的建议

    官家赵祯有了事情,便喜来听听范宇的意见。

    首先是官家觉得范宇这家伙遇事有见地,其次则是因为范宇是皇亲,手中也并无实权可以信任。

    若是官家将今晚对范宇所说的这些事情拿到朝堂上,让大臣们讨论一个稳妥的结果出来,定然会吵吵嚷嚷争论许久。

    而最后所拿的主意,也不见得会比范宇所说的更好。

    范宇在官家的眼中,除了是皇亲,还成了一个顾问一般的存在。

    范宇取过酒坛来,给官家倒上了一盏自己酿的啤酒。

    “臣不过是做了臣子该做之事,怎敢劳官家劝酒。”范宇也给自己倒了一盏,“臣先饮为敬。”

    说罢,将盏中之酒一饮而尽。

    赵祯哈哈一笑,“安乐侯年纪轻轻,何必如此谦虚。你的这些建议老成稳健甚得朕心,我朝能占据河西之地,也多亏了安乐侯的谋划。其目光深远,岂为常人所及。这等功劳,朕也不能忘记。”

    听到官家提起这个,范宇更是不敢据功。官家的这些赞许的话,只是听着一时爽。若是自己敢翘尾巴,怕是官家看自己不顺眼,就能让自己死翘翘。

    “官家,那不过是机缘巧合被臣说中。真正将河西占据下来的,还是靠官家高瞻远瞩,和我朝将士用命。”范宇急忙摆手道:“便如今日之辽国,臣亦曾对官家说过,可先从辽国收回幽燕之地,以燕山太行为藩篱,据险而守可以逸代劳。而后再收云中,便辽国如芒刺在背。若是以前,臣绝不敢如此说。但是自官家收回河西之地,我大宋实力大增。无论是兵力、粮草还是武备,皆已胜过辽国。此时再提收回燕云十六州,便已经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这番话说的官家赵祯不住的点头,确实是这样。如此看来,安乐侯只是在恰当的时候,提出了恰当的建议,并无什么出奇的。

    然而坐在不远处的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却是心中暗自吃惊。

    身为旁观者,自然是能看出些什么的。没想到,看着侯爷每日里在造作院看报喝茶,似乎无所事事。谁成想,他竟然为官家谋划了这许多事。

    再想到安乐侯在造作院所作所为,更是让两人有种惊为天人之感。

    象什么斧枪、龙鳞铠、链甲这些都是小事,水运仪象台这么复杂的东西,也是在安乐侯的带领之下造出来的。还有大宋的新式火器,更是使得宋军与西夏军对垒之时,屡战屡胜的关键。

    除了这些具体的东西,还有安乐侯为了百工技院所写的教材。若非安乐侯是个皇亲,怕是已经是一代大宗师,被工匠们建庙供奉也并非不可能。

    官家对于辽国的方略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一身轻松。

    他看向尤二郎与许当两人,“刚才,朕刚到之时,便听说你们在讨论什么火绳枪。不知这火绳枪,是个什么东西?”

    尤二郎身为火器博士,自有向官家解释的义务,他急忙将这火绳枪的原理,向赵祯解释了一遍。

    官家赵祯听到尤二郎说,这火绳枪可将铅丸射至百步之外,并可穿透重甲,着实是吃了一惊。

    这火绳枪虽然威力上不如火炮,但是这东西胜在灵活,单兵便可使用。而且射程也超过普通弓箭,可以大量的装备。

    若是使火绳枪兵摆成军阵,则可使敌军根本无法靠近。即便是骑兵,要想冲到火绳枪兵的军阵前,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许当此时也想在官家面前表现,插口道:“官家,这火绳枪兵可站为数排,前排施放后排装弹,轮流往复无有穷时。除非火药和铅丸打光,否则便弹如雨下无穷无尽。这样的军阵,便是神仙来了,怕也只有挨打的份。”

    看到尤二郎与许当两人有些得意忘形,范宇便笑道:“官家,莫听他们两人吹嘘。这火绳枪虽好,但也有很大的缺陷。若是碰到天潮,若是雨雪天气,便会使得火药变湿无法点燃发射。只要碰到了这等不利天气,火绳枪就只能当成烧火棍了。”

    官家赵祯却是有些不甘心,如火绳枪这样的好东西,怎么可以有这样大的缺陷?

    “安乐侯,这缺点难道不能弥补?而且即便是这样,也不耽误使用。只要不在这等不利天气出战,便可无碍了。似这等犀利的火器,只要利大于弊,如何能弃之不用?除非,你们造作院能造出更好的,否则的话,这火绳枪眼下也足堪大用。”

    赵祯听到了火绳枪的性能之后,第一个便想着要如何用来对付辽军。

    辽军擅长骑射,而火绳枪若用的好,正是骑射的克星。赵祯只是在心中作了个比较,便已经为之动心。

    而且辽国地处北方,一年之中干冷的时日较长,也正利于火绳枪的使用。

    虽然范宇给大家泼了些冷水,可反而使得赵祯对此更是上心。

    范宇只是笑了笑,他其实也是故意的,这便是欲擒故纵了。

    对于火绳枪的缺陷,范宇最怕的就是受到朝中大臣们的反对,从而使得朝廷因此拒绝大量装备火绳枪。

    因此,在官家对这火绳枪兴趣正浓的时候,将其缺陷指出来。如此一来,反而更可让官家感觉瑕不掩瑜。

    “官家,这火绳枪若与斧枪兵结成战阵,想来其攻守相合,则罕有匹敌之军。”范宇笑了一下,便顺着赵祯的话建议道。

    赵祯想了想,不由眼中一亮,这却是个好建议。

    尤二郎也赞道:“侯爷的这个结阵安排的好。火绳枪兵可及远,斧枪兵身着龙鳞铠手持斧枪可以近战守御。攻守兼备,实是妙不可言啊。”

    “官家,待我们造作院将这火绳枪造出来,便可使之成军与斧枪兵在一起结阵,一试便知了。”许当也颇为振奋的道。

    自己的臣子能这般努力,官家赵祯不由哈哈大笑,今日甚为开心。

    对于造作院,赵祯很是信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