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范宇刚刚起身。原本以为无事,却没想到江佑亭手中拿着一张纸急匆匆的跑来见范宇。
“范钦差,西夏与辽军怕是要有一战了!”江佑亭面色紧张的将手中纸张递交到范宇手中。
范宇低头一看,只见纸张上写着潦草的字迹:野利旺荣率兵十万,兵逼河清军,疑似从河清军驻防之地接应党项残余。
在辽国与西夏的交界之地的东线,辽国共有三支军队守边。从北到南,依次为天德军、河清军、金肃军。其中河清军在中间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左右分别有天德军和金肃军,却也是最容易集中兵力的地方。
“西夏这么做,选河清军为突破的话,岂不是要与辽国来一场大战?”范宇皱眉道:“河清军的防地虽然易行,但是却也易为辽军集中,实在是不好打。”
江佑亭却是满不在乎,“范钦差不必管他们打生打死,至少离我们这里还有数十里远,这边无恙便好。”
范宇摇了摇头,将狄青、杨广、曹傅三人叫来,让他们看了这条消息。
“你们三人觉得,这西夏的野利旺荣要如何打这一仗,才能将残余党项人接回。”范宇看着三人问道。
虽然新军已经招募了兵士,可是范宇觉得,让狄青杨广和曹傅三人,拓展一下为将的思维也很重要。
借着形势变化,正可来一场纸上谈兵。
杨广取来地图,看着上面的地形道:“西夏出兵所选的地形,倒是易于行军。可是这兵力分配上,比辽军可就差了些。若冒然出兵,易受三面围攻。想要接回残余的党项部族,怕是要来一场苦战恶战才行。”
“西夏亦可兵分两路,一路先行疾走不与辽军纠缠,而与残余党项部族汇合。一路后发,使得辽军不敢轻动。这样的话,便可对辽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曹傅也跟着出主意道。
狄青对曹傅道:“你这个主意,怕是要害死了西夏大军。我若是辽军大将,定要集中兵力以多打少,先将后发的这一支西夏军队歼灭,而后回过头来,再对付与党项余部汇合的西夏军队。这样做,岂不是白白送死。”
曹傅面红耳赤,刚刚有了点指点江山的意思便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不过曹傅是向来有些不服气的,“狄大哥你说我这办法不好,那你若是西夏的野利旺荣,会如何来打这一仗。”
看了一眼地图,狄青不由得皱了皱眉头,“野利旺荣如此排兵实属不智之举,面对辽军并无任何优势,只有硬碰硬而已。除非,西夏有把握必然能正面胜过辽军,否则的话,是不可能如此硬来的。”
听到狄青的话,范宇便忽然想起,西夏的铁鹞子骑兵,在后世是极为有名的。那等重甲骑兵,五骑一排,三百人一队。皆为良马重甲,所向无敌。
莫非野利旺荣这样的态势,便是要发挥铁鹞子的优势不成?
“我觉得,西夏可能会派出重甲骑兵。”范宇看了看三人道:“这等形势之下,若要将辽军一鼓而破,非重甲骑兵不可。辽军若无防备,便会束手无策,怕是会被重甲骑兵横扫。”
江佑亭此时却笑着插话道:“侯爷可是太高看西夏,自李继迁受封,西夏不过是些党项游牧部族而已。他们这些人与野人没太大区别,除了悍勇之外,可不懂什么叫重甲骑兵。顶多是靠着马快和骑射的本事,才能有几分自保之力。”
范宇看了这家伙一眼,心中暗道,这家伙轻视西夏可不是好现象。
那李元昊野心极大,若是大宋上下武都是这样的轻敌看法,怕是要吃大亏。而且,历史上大宋也真的是吃了大亏。
范宇又扫地图一眼,具体如何,还要看西夏与辽军是不是真的会打这一战。
第316章 乌云压城
虽然江佑亭对西夏有些轻视,但是狄青和杨文广还有曹傅,却是对范宇的话不敢疏忽的。
他们三人围在地图前,看着西夏与辽军双方的态势,都皱着眉。
杨文广道:“西夏的兵力十万余人,而辽国的天德军、河清军、金肃军,还有部族军。加在一起,怕不是有十二万人之多。要是只看兵力的话,西夏还是差了五分之一。若是正面硬碰硬,明显便有些吃亏了。”
“我觉得侯爷所虑未必不可能。”狄青是支持范宇的,“这等堂堂正正的战阵交锋,定然会派出精锐雄兵。西夏自李继迁受封起,如今传到李元昊的手中已经三代,便是有重甲骑兵也并不稀奇。而且,西夏主动威逼辽军,可谓是有备而来,不可不重视。”
曹傅刚刚被打击了积极性,但是这小子向来脸皮不薄,此时也安下心来听大家分析。
“如果西夏胜了这一战,结果会如何?”曹傅不由开口问道。
范宇看了看地图道:“西夏若是胜了这一战,便可顺利接应回来那二十万的党项残余。而且击败了辽国这等当世大国,必定上下士气如山雄心万丈。在西夏周围所有的党项部族看来,西夏便是党项正朔众望所归。从此之后,那李元昊称帝之事便再无顾忌。”
“侯爷,若是真让西夏胜了这一战,我大宋如何自处。”杨文广不由皱眉道:“不如想办法通知辽军,使之有个提防才好。就算是辽军不肯听信,也要有些准备,莫要败的太难看才是。”
范宇对于杨文广的建议赞同的点点头,“通知辽军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至于听不听劝,那就是辽军自己的事情了。江佑亭,你可有办法将这个事情通知辽军吗?”
江佑亭听到侯爷在叫自己,他急忙应道:“这个事情并不难,只要侯爷以钦差的名义,给辽军的领兵大将写一封信,想必没有人敢拦截此信。”
“你可知道,辽军一方的大将是谁。”范宇看向江佑亭问道。
“是西南招讨使萧普达。”江佑亭躬身道:“这位萧普达深谙边事,很受辽皇的器重,在辽国的权势也极大。如今天德军、河清军、金肃军,还有一些部族军都在他的指挥之下。”
“如此也好,我这便给这位萧使君写一封信,提醒他一下。”范宇点点头道:“你派人送到辽国一方便可,勿使轻敌。”
当即,范宇便写了一封信,交给了江佑亭,使其当天便送入辽军。
实际上河清军的防区与火山军的驻地并不远,两边的直线距离不到数十里,只要过了金肃军的驻地,便能送到河清军。
这个距离,一天便能送到。
信送出去之后,范宇还是有些心中不安。
他看向江佑亭道:“西夏与辽国交战,距离与我大宋如此近,我们也不可不防。火山军要有些准备,莫要遭了池鱼之殃。全军收缩,将斥候也派出去。尤其是西夏一方,定要前出二十里。”
对于范宇的话,江佑亭虽然觉得有些小题大作,但也不敢不听。范钦差的手段他是服气的,而且手握他的生杀大权,怎能不听。
江佑亭去调动火山军,范宇便看向狄青、杨文广和曹傅三人。
“新军操练的如何了。”范宇问道。
“新军皆为青年,体力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心思单纯,并无滑头之辈。”杨文广身为将门世家,眼光最是清醒,“如今操练的时日虽短,但是已比寻常的禁军还要强些。下官觉得,只要让新军经历一两次战阵,必是精锐。”
狄青也点头表示同意道:“难得的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并无偷懒耍滑之辈,或许是做过矿工皆为坚忍之人。有这等兵士,死战亦不足为惧。”
“范钦差,这一次西夏与辽军若有大战,是不是咱们的新军也要派出去战上一场?”曹傅有些兴奋的道。
范宇摆了摆手道:“只要不波及到我们大宋,我们自然是要坐山观虎斗的。辽军与西夏骑兵甚多,我们与之野战,怕是还要吃亏,得不偿失。如非必要,根本就不必与任何一方交战。而且,与辽军交战的可能几乎没有。若是交战的话,也很可能是与西夏一方交战。不过,我们还是坚守边界就是。除非辽军派人请求我大宋一方出兵,否则便要按兵不动。”
曹傅有些失望的道:“若是这样,新军怕是许久也无法上一次战阵了。若是不能显示新军的精锐擅战,怕是官家和朝廷对于新军也有所质疑。新军新军,如何才能显出新军的不同呢。”
这小子嘴上说着要显示新军的作用,好获得官家与朝廷的认可,可实际上,这小子就是有些手痒,想要带着新军战上一场。
范宇冷冷的看了曹傅一眼道:“你莫要以为战阵是好玩的,兵凶战危岂是儿戏。一个不小心,便会将性命丢掉,死伤成千上百条人命也是等闲。如果你连这个都看不到,我觉得你还是不要带兵了。”
曹傅吓了一跳,急忙拱手道:“范钦差说的是,是我有些轻视战阵了。”
“哼,我看你也闲不住。”范宇的目光从狄青、杨文广与曹傅三人的面上扫过,才接着道:“咱们带的三千副龙鳞铠,可以配给新军,使其着甲操练。龙鳞铠甲重达四十余斤,若不提前熟悉,怕是临时作战会力有不逮。可让新军每天身着重甲,手持长杆摆成方阵,先习练战阵对抗。待到战时,将长杆直接换成斧枪,便可作战。”
新军建成不到一月的时间,按理说现在就命他们身着重四操练,还有些为时过早。但是范宇觉得边界之地风云变幻,还是早些准备的好。
一旦真的受到西夏与辽军的波及,也能控制住形势,免得遭殃。
如果西夏和辽军大战,宋军这边被波及而一溃千里,那自己这个巡边钦差便成了天大的笑话。
杨文广、狄青、曹傅三人领命而去,他们虽然没有得到范宇的作战命令,可是也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辽夏之间也已剑拔弩张,辽军招讨使萧普达收到范宇信件之时,西夏军队便已经开始向河清军移动,颇有乌云压城之态。
第317章 不妨再做上一票
西夏军队在河清军的西南方向还有二十里的时候,便停了下来。
并且已经派人向萧普达传了信,要接应党项残余部族到西夏。给了萧普达两天时间考虑,并指明两天后辽军若不让开通路,便会进攻。
对于这等威胁,萧普达觉得非常可笑。一个小小的西夏,不过是些党项部族抱团取暖才形成的一个小国罢了。他们这些家伙,还是大辽的属国,却对上国不敬。
辽国作为大国,当然不会向西夏低头,给对方让开通路。而且那些党项部族的青壮,都已经被杀的差不多了,辽军故意留了一些老弱残余,就是用来钓鱼的。否则的话,这些党项老弱可禁不起辽军大开杀戒。
诱使西夏军队进攻,本就是辽军的方略。
只是西夏的使者刚刚回去,宋国却又有人送来书信。
萧普达一看书信落款,居然是大宋安乐侯亦为大宋巡边钦差。这位安乐侯他是听说过的,正旦之时曾于辽国南京来贺。其时更是文名大振,并与皇太弟交好,在辽国算是有些名声。
对于这样的人来信,萧普达当然不会轻视。
展开范宇的信之后,萧普达便对范宇的毛笔字惊为天人,这写的啥玩意儿?字形歪歪扭扭,笔划粗细不一,虽然能看懂,但是看这书信就象是被人喂了一口屎一样不舒服。
就这等字迹之人,居然还有诗名,这让萧普达大失所望。
虽然字迹无比潦草,但好歹还能看懂。
“萧使君亲启:近闻西夏陈兵于河清军西南,有兵逼辽军之意。吾观军图地势,河清防区地势较平易于行军。然辽军之数,亦多于夏军。若布堂堂战阵,则夏军当无胜算。有虑于此,夏军甚为可疑。因而吾集边军将校,共思西夏谋略,微有所得。今告知于萧使君,以有备而无患……恐夏军有重甲铁骑以为锋矢,若军阵为其所破,则后果堪忧。望萧使君慎而又慎。”
原本看到范宇的字迹,就已经对这位安乐侯起了轻视之心。等看完这封信,萧普达就更是有些看不起范宇。
这位安乐侯真是闲的操心,以宋军的孱弱战力,竟还要指点我大辽军队战术,简直不自量力。
在萧普达看来,西夏这等贫弱之邦,如何配得起重甲铁骑。
重甲铁骑可不是说笑的,不但马匹要配有铠甲,马上的骑兵也是一身重甲。只从这一点来看,对马匹和骑兵的要求就是极高的。另外还要配有重甲,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以西夏这等贫瘠小邦,如何能养得起这等豪华兵种。
萧普达看完了范宇的信,便将之丢到一旁不再理会,根本就是杞人忧天不值一提。
到了晚间之时,董家寨的对面的黄河冰面上,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