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5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方传来的声音吸引了皇甫嵩的注意。
  皇甫嵩艰难的抬起头,直视着前方,两名黄天使者的按着他的身躯,腿部传来的疼痛也让他没有办法再做出其他的动作。
  阴影笼罩在皇甫嵩的眼前,将所有的阳关全部都挡在了他的周遭之外。
  皇甫嵩眯起眼睛,这才看清楚了那阴影的主人。
  “许安……”
  皇甫嵩没有见过,但是他却知道眼前此人必然就是许安。
  “唔!”
  许安眼神微厉,一把掐住了皇甫嵩的脖颈。
  皇甫嵩只感觉自己的脖颈被铁钳猛然钳住,那铁钳将他从地上猛然提了起来,他的两脚已经快要离开了地面。
  窒息的感觉萦绕在皇甫嵩的脑海之中,他的双脚踮起,本能的抗拒着窒息。
  灼热的杀意在许安的眼眸之中徘徊。
  许安没有言语,也没有去问皇甫嵩任何的事情,他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那些世家豪强心中根本就不会有半分的忏悔之意,根本就不会觉得自己做了什么错事。
  他们自以为天熿贵胄,从来都是高高在上……
  在深夜之时,很多次许安闭上眼睛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在那个下曲阳林间的夜晚,想起张梁死前的喝问。
  他们这般的升斗小民只是为了一条生路,为何这世道,那些达官显贵却是连一条生路都不愿意给他们。
  当初他被皇甫嵩从广宗一路追到下曲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若不是张梁主动留下,他恐怕早已经死在了那一天的夜晚。
  “明公,汉军援军赶到,其步军方阵稳步推进,其骑军也快要脱离魏军骑兵的掣肘,我军左翼尽皆骑兵,正在且战且退。”
  何曼驱马从一侧赶了过来,他看了一眼被许安掐着脖颈的皇甫嵩胸膛起伏了一下,但是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没有忘记自己要做什么。
  许安双目微凝,手一发力,将皇甫嵩再度扔到了泥潭之中。
  “将他绑起来,挂在战车之上,推到左翼的位置。”
  “让汉军的军将都看看,他们主将,他们的太尉现在到底有多么狼狈不堪。”
  许安一步便跨上了徐鸿牵来的战马。
  四周,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他的身上。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号令。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漦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许安环视着围在其身旁的众人,而后高高的举起了手中的铁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我等裹黄巾聚众而起,定当革天命于世间,汉室气数已尽,黄天必将取而代之!”
  “我辈已拥强兵,兼有天下之众!”
  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陡然传来,打断了许安的言语,无数明军的军卒高高举起了他们的武器向着他们的大贤良师示以最崇高的敬意。
  汉军主力的军阵已溃,明军的军卒正在重新调整大阵。
  从原本的四方合围之阵,开始变为了长蛇之阵。
  并州营、上谷营两营的骑军已经于东西两方展开,护住了明军的中军,汉军的骑兵正在赶来,但是他们又如何能敌得过并州营和上谷营这两营明军的精锐骑兵。
  战场的控制权自一开始便已经被并州营和上谷营所掌握。
  许安的言语被不断的重复向着外围传播,再度引发了更大的欢呼声。
  “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今日一战,乃是我大明立国之战,此战必将载入史册!”
  许安手执着铁戟,驱策着战马缓步向前。
  前方,汉军正在列阵。
  许安看到一面火红色的旌旗当先而立,虽然不是大纛,但是那面旌旗却是尤为高大,那面旌旗正是孙坚的将旗。
  从刚刚何曼传来的消息,还有现在魏军的情况来看,许安清楚,魏军恐怕是已经出现了变故。
  或许袁绍都已经命陨在了繁阳城中,魏军已经败了,否则汉军不可能这么快能够退出繁阳城。
  许安的双目微凝,他到来的时机正好。
  天命真的在眷顾着他,天命真的在眷顾着太平道。
  繁阳城外的原野之上,旌旗招展,枪戟如林。
  汉明两军近十万大军,在繁阳城外的原野之上各自缓缓展开了己方的军阵。
  明军士气如虹,威势如虎。
  汉军疲惫不堪,士气萎靡。
  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己方主将的大纛旗倒伏在明军的军阵之中,他们眼睁睁的看着城外的袍泽被明军所围杀。
  他们看到那些头戴着黄巾的军卒便从心底之中感到畏惧。
  自中平二年起始,他们便再也没有击败过那支头戴着黄巾的军队了。
  但是他们也知道,战场之上的胜者只有一方。
  他们在将校的带领之下,鼓舞之下还是鼓起了勇气重新聚集在火红的旌旗之下。
  孙坚紧握着手中的古锭刀,神色阴沉无比。
  时隔了九年的时间,他终于再度见到了那面黄色的大纛旗。
  上一次在葵城,他败了。
  这一次是在繁阳……
  孙坚手执着古锭刀立于汉军军阵之前。
  他没有选择,如今明军就横在繁阳城的城南,拦住了他们前往南方的道路,他们的归路已经断绝,只有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方有一线生机。
  “汉军威武!”
  汉军的阵中,在将校的鼓舞之下,他们重新拾起了些许的勇气,齐声高呼。
  他们是汉军,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近四百年的时间里面,他们击败了帝国外部一个又一个的强敌,平息了帝国内部一场又一场的动乱。
  他们是天子手中的利剑,他们是天子手中的坚盾!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出车彭彭,旌旗烈烈。
  天子命我,征战四方!
  “汉军威武!!!”
  远方汉军的呼喊声迎面而来,在许安的耳畔回响。
  许安目视着远方汉军庞大的军阵。
  此时汉军庞大的军阵已经铺开,汉军如同磐石一样,分为四阵依托着繁阳城的南墙而立,其军阵绵延数里之地。
  刀枪如麦穗戈戟似麻林,旌旗蔽空接天连地,一如当初在广宗城外列阵的汉军一般。
  许安紧握着缰绳牵引着战马缓缓向前。
  如同当初张梁带兵踏出广宗一般,旌旗所到之处,无数头戴着黄巾的军卒皆是高举着武器,口中大喊着“万胜”向着他狂热的呼喊着。
  许安行至阵前,环顾四周,只见人头攒动,彷佛置身汪洋之中。
  许安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铁戟,整个明军大阵的欢呼声在下一瞬间便已是消失。
  “苍天已死,汉祚将终!”
  “未来属于大明帝国,未来属于大明帝国的人民,自此战起始,天下将会为大明帝国所掌控!”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是为‘明’!”
  “我的同胞们,举起你们手中的兵刃,握紧你们手中的盾牌,解放天下的时刻已经到来!!”
  “这普天之下已经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的事物,可以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许安放下手中的铁戟,平举向前,铁戟的戟尖正指着远方孙坚那面火红色的大纛旗。
  “大明帝国万岁!!!”
  明军的士气在此时彻底攀升至巅峰!
  成千上万名的明军军卒在这一刻皆是慷慨激昂,齐声高呼。
  雷鸣般的欢呼声压倒了其余一切的声音,山呼海啸一般的呼喊声从明军的各个军阵之中滚滚而来,从明军三万余名军卒的喉咙里迸发出来。
  “大明帝国万岁!!!”


第七百八十一章 定军
  明军的军阵之中一辆高大的望杆车在短短的片刻便已经被搭建了起来,太平道内的太行工坊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制作武备的工坊,太行工坊正在向着研究发明的方向大步迈进。
  这样的指挥望杆车正是太行工坊的产物,几乎全部采用了拼装式的设计,虽然还是需要工匠让重要的地方链接起来,但是在极端的时间之内便可以组装成一辆用作指挥的望杆车。
  承载着黄天战鼓的四轮马车也已经赶赴到了望杆车的周围。
  鼓车重新停下;鼓车上赤裸着上身的明军力士已经提起了巨大的鼓槌,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许安所在的望杆车之上,只待号令下达。
  汉军正在整军,而刚刚击溃了城南汉军的明军也在整军。
  如今明军的军队之中车队的占比十分之高,从作为进攻的弩车、投石车、盾车,再到传令所用的鼓车、旗车等等。
  城南的汉军被明军所击溃;皇甫嵩被生俘;大部分的汉军被都斩杀殆尽,少部分的汉军逃出了生天,但是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向着南方逃去,许安派遣了一支数百人的骑兵队前去追击之后便没有再理会那些溃逃的汉军,那些溃逃汉军已经对明军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胁。
  劲风鼓荡,掠过了繁阳城外的原野,吹起了明军军阵之中无数的旌旗,猎猎的旗帜声出现在了许安的耳畔。
  许安缓步登上望杆车,繁阳城外的汉军被许安尽收眼底。
  在明军的军阵之中,一共竖起了三辆望杆车,白饶和许攸两人左边指挥着明军的左右两翼。
  数万人的大战,仅靠一人指挥实在是难以兼顾一些旁支末节。
  原野之上,汉明两军的骑军正在两军的阵间不断的追逐拼杀。
  在明军骑军的兵锋之下,汉军的骑军节节败退;已经是快要退出战场的中间地带;明军成功的为后续大军清除列阵的场地。
  汉军骑兵的溃败;使得汉军的士气大降;也使得孙坚的脸色更加深沉一些。
  刘备带领幽州骑也已经换装了新式马具,其实并不比并州营和上谷营两营的骑军要差多少。
  但是连番的鏖战;使得刘备麾下的一众幽州骑早已经是疲惫不堪。
  明军虽然是辗转了千里,但是明军的骑军基本都是一人双马,换乘而骑,又因为那一场大雨,明军的骑兵和战马都得到了颇为充分的休息。
  此消彼长,汉军幽州骑完全被明军的骑军所压制。
  关羽、张飞等将虽然是一等一的骑将,他们就是再怎么勇猛也没有办法做到以一敌百,更何况是以一敌千,敌万。
  而且明军的骑军也并非是没有勇将,上谷营和并州营是征募的乌桓人和匈奴人为兵,但是大部分的将校都是旧黄巾军出身的将校,他们能够成为将校自然不是什么酒囊饭袋。
  明军之中庞德和马超两名骁将也在其中,管亥、徐和等将也被许安派遣到了骑军的序列之中。
  在许安的手中有一份较为完整的汉军将校名单,他自然知道汉军骑军的主将是谁。
  天下三分,但是却并非是魏蜀吴三国鼎立。
  原本的三国鼎立的格局一直到220年时才初步定下,但是许安却将其提前了二十多年。
  而这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到两三年的时间便已经是被许安所打破。
  原本飘零半生的刘备如今是汉军骑军的主将,在汉军的地位举足轻重。
  而曹操仍旧如同历史一样成为了兖州牧,雄踞兖州;只是现在他仍然还忠心着汉室,虽然许安不知道他心底里面是否真正的忠诚,但是曹操至今还没有露出枭雄的姿态。
  原本应该早就命陨沙场的孙坚,现在却是一跃成为了天下名将。
  孙策于江东扬威,在青徐耀兵,孙静平定江东,孙氏一门两侯,光耀无比。
  汉庭再现中兴之态,彷佛国祚万年,天命永眷。
  这天下早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安在很久之前,已经失去了先知先觉的优势。
  变化之初,许安曾经感到了彷徨和恐惧。
  但是到了如今,纵使是面对着成千上万的汉军,许安仍旧能够泰然自若。
  镜头之下,汉军的一切都被许安尽收眼里。
  眼前的汉军虽然和当初他在广宗之时所遇到的汉军军阵一样严谨,但是实际却是相去甚远。
  许安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此时他已经心静如水,毫无波澜,心中那股灼热的杀意早也已经被他所平复了下去。
  许安撑靠在栏杆之上,环顾着望杆车下的将校。
  望杆车周围的明军将校无一不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明军的战意早已经被许安之前的话语所鼓动,但是没有军令下达,他们只能是站于原地,保持着军阵,就是战阵之中的马匹也被这股气氛所感染,响鼻声和马蹄刨地的声响不绝于耳。
  “传令全军!”
  许安眼神微凝,喝令道。
  一众将校皆是握紧了手中的兵刃,只待许安一声令下便领命出击。
  汉军纵有五万人,兵力几乎超过他们一倍,但是他们的心中却没有半分的畏惧。
  “各军据守本阵,左右两军骑军护住侧翼,等待汉军进攻。”
  “诺!”
  望杆车下一众听令的将校轰然应诺,但是旋即皆是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