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在意料之中,许攸应该就躲藏在是那四队逃出城的车队其中之一。
“哼。”
蹇硕面色微冷。
“倒是有些小聪明,分四队出城,扰乱视线。”
“沈玉,你派人去追那两队外城夹击出城,东南两面的车队。”
蹇硕牵引着座下的战马大声的命令。
“我带人去追北面的车队,你带我剩下的亲卫去追西面。”
“沿路注意查看踪迹,防止其半路分散,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
沈玉躬身领命。
蹇硕也不拖延,他嘱咐了一名军官打扮摸样的人几句,又将兵符交给那人。
那人便带着十数名往东面走去,想必是留下来镇守高邑,负责高邑的防务。
毕竟这刚刚出城的四支车队,可能都是疑兵,真正的目标,还躲藏在城中,并没有出去,只是给他们造成了一个假象。
府衙外一阵人嘶马沸。
高邑城的街道上和坊市中已经不再有一名行人。
现在的高邑已经是全城戒严。
马蹄声响起,四支打着红旗的骑兵队伍,从高邑城中疾驰而出。
……
高邑城外,一处小道上。
许攸和周旌两人奋力的抽打着胯下的战马向前飞驰而去。
身旁二十余名卫士紧紧的跟随着他们两人。
没有人放缓马速,哪怕座下的战马已经显得非常的疲惫了。
“不要吝惜马力!”
许攸看到有几人落了下去,回头大声喊道。
“前方还有五里,有一处牧场,那是我的产业,里面有数十匹好马。”
“后面追兵赶来,便是身死族灭!”
众人闻言皆是再度加快了马速。
一行二十余人,再度疾驰了五里,果然看到了一处庄园。
只是这五里,又有两匹战马倒了下去。
所幸骑马的骑士都及时反应了过来,没有人受伤。
“你们五个,去后厨收拾粮食,你们几人去马厩拉马,你们快去装水……”
许攸翻身下马,他没有和庄园外等候的仆役多说,径直打开了庄园的院门,急声吩咐道。
“一刻钟,我们在庄园只带一刻钟的时间。”
许攸一屁股坐在席上,毫无一点名士形象,他虽然也练过骑术,习过武,但半日的颠簸,还是让他赶到难受无比。
他的大腿内侧,生疼无比,只怕已经是磨破了血肉。
周旌看到许攸痛苦的表情,也猜出了些许,想了一想还是劝道:“子远兄,不如多休息一会,疑兵之计应该能奏效,而且绣衣使者就算一直追击,也不会像我等一般如此不惜马力。”
许攸苦笑了一声。
“伯元,我担心的并不是身后的绣衣使者。”
“我等不惜马力,绣衣使者确实难以跟上,我担心的是那报信的信使,从官道上行驰,几乎昼夜不息的信使。”
“要是让其他的县聚知道了,调兵而来,我等只怕是难以逃脱啊。”
周旌面色一变,这他倒确实没有想到。
“此处不能久留,我自己处理一下伤口,伯元你去马厩,将一部分的马匹取出,让庄园的仆役驱赶,一路往西方走,跟他们说走到马匹累的精疲力尽之时,再弃马而走。”
许攸沉吟了片刻,面色严肃的对着周旌言道,他在此处眷养了五十多匹战马,刚好可以再次迷惑追兵。
周旌应了一声,又和许攸说了几句话便走出了房舍。
许攸看着远去的周旌,不由的摇了摇头。
蹇硕突然的到来,完全打乱了他的计划。
如果让许攸慢慢安排,他还能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悄无声息的遁出高邑,远走高飞。
但是现在却不得不让许攸选用下下之策,强行逃出城中。
第三百四十章 前路未卜
常山国的西方就是险峻的太行山脉,因而除了高邑周围,大部分的地区都非是平原,多是丘陵地带。
黄巾起义爆发时,当时还没有改名的张燕,聚集一帮同乡起兵,他们在山水间转战出击,待回到真定时,部众已经达到一万多人。
在这丘陵地带,多是山涧,水路,森林,官兵很难发现张燕军的主力,因而难以剿灭。
只是张燕昔日能逃脱官兵的追捕,但是许攸等人却是难以逃出绣衣使者的追捕。
张燕所遇到的官兵,只是汉军的地方军队,汉军主力都被更为强盛的黄巾军主力吸引了过去。
而许攸却是要面对着,发展了近一年时间的绣衣使者。
有着汉帝国雄厚财政支援的绣衣使者,现在已经逐渐发展成了庞然巨物。
虽然草创不久,但刘宏的嘱托蹇硕一直放在心上,更是不遗余力的发展绣衣使者。
刘宏虽然惜财,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对于钱财也是看淡了一些,他更为担心的是自己的刘协如何能够继承了帝位,如何能使得权力不被世家豪强所夺取。
刘协聪慧却有一个致命的问题,刘协的年纪实在是太小了,而且他生母也没有刘辩的生母地位显赫。
何皇后贵为皇后,何进现在更是作为大将军,作为外戚的何家现在势力大增,甚至连张让、赵忠都倒了过去,
刘宏身为天子,却也不好在刘辩没有任何过错的时候,就这样罢黜刘辩的储君之位。
现在的绣衣使者不仅在洛阳扎下了根基,更是将爪牙伸到了大汉的十三州内。
连最遥远的交州都有绣衣使者出没的身影。
绣衣使者大量的招收江湖上的游侠作为协理,也招募了各式各样拥有各种技能的能人异士。
冀州富庶之地,这样的人更是如同过江之鲤。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绣衣使者地位崇高,权柄又重。
虽然有人不耻于作为朝廷的走狗,但是绣衣使者的身份对于大部分的侠士来说,还是极为具有吸引力。
沈玉带领的绣衣使者已经咬上了许攸一行人的队伍。
此时的太阳已经将要没入了群山之间,天色逐渐的暗淡了下来,只有夕阳最后的余晖还照耀在山林之间,让许攸一行人勉强能够看清前路。
山林之间骑马行走,终究是有些勉强了,那交错的枝丫,还有地上的碎石,杂物,更是让人举步维艰。
又行了一会,天色已经黯淡的看不清了前路。
“先生,实在不能再走了,天色太暗,再走,只怕是会有损失了。”
一名身穿黑衣的护卫,向着人群中间的许攸言道。
许攸看了前路,确实如那护卫所说山林已经越来越暗不能再走了,山路难行,他们又是在林间更是困难,万一崴了马腿,只怕是又少了几匹战马。
“原地休息,注意戒备。”
许攸叹了一口气,下达了停步的命令。
“你们三人去四周找一处,可以过夜隐蔽些的地方。”
被许攸点出来的三人,没有迟疑,他们从马下来,将战马交给旁人,三人拿着短刀便钻入了树林之中。︶ㄣ
这样的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习以为常了。
逃亡了数天,侦察的事都是他们来做的。
栓好了马,周旌默着树木慢慢的走到许攸的身边。
他们一行人没有人有夜盲症,晚上借着月光都能看清四周的景象。
无论是那些护卫还是游侠,他们的饮食条件都比这个时代的平常人好。
当初的许安带着黄天使者行走山路时,大部分的黄天使者都有夜盲症。
很多的时候,都是许安走在最前,然后黄天使者,一个接着一个拉扯着,在黑暗中慢慢行进。
这也是为什么许安和龚都、刘辟等人一路走到井陉,沿路死去了那么多黄天使者的原因。
他们很多人并非是死在了虎豹的口中,很多人都是在夜间掉队,因为夜盲症无法找到队伍,就这样消失在了漆黑的林间。
周旌靠近了一些许攸,在许攸的身旁坐了下来。
他们的队伍本来有二十多人,现在除了他们两人外,却只剩下了十四人。
三名游侠,一名门客,剩下的十人中,有两人是许攸从家中带来的家兵,另外八人则是周旌的家兵。
许攸等人一路北逃,就算沿途多次改变方向,布下了疑兵。
但是都被绣衣使者一一识破。
绣衣使者并不缺乏能人异士,他们有人就是山中经验极为老道的猎户,甚至于府衙中专门负责侦缉拿的差役,有这些人帮助,沈玉很快便锁定了许攸一行人位置。
双方在一处山林中爆发激战,最后是周旌的一名勇武的家将带着五六名家兵,守在了山道上,才给许攸等人争取到了逃亡的机会。
后面许攸便带着人直接遁入了山水之间,不敢再走道路。
不过就算如此,还是被绣衣使者找到了踪迹。
其余县邑的差役还有军兵都被调遣了出来,在各地围追堵截。
许攸等人能够活动的地方,正在慢慢的变小。
再有五六天的时间,许攸等人就没有办法再走脱了,他们将被闻风而来的汉军困死在山林之间。
“逢林莫入……逢林莫入……”
许攸苦笑了一声。
“真是难以想象,那许安是如何从下曲阳一路飞至井陉,带着两百残兵在山水之间转进,还攻破了井陉关啊……”
连番的逃窜,已是让许攸疲惫不堪,前路未卜,也是让许攸的心绪难以安宁。
“子远兄,我们已经逃亡了这么多天了,能否告诉我,你的计划?”
周旌靠近了一些许攸,低声问道。
他实在是难以安心,绣衣使者犹如山林间的群狼一般,就在不远处盯视着他们,朝不保夕实在无比的折磨人的意志,让人寝食难安,心绪浮躁。
许攸眼神有些黯淡。
“我之前看过张燕的路线,也收集了一些山涧树林的消息,本来是想着躲入其中,只要避过了风头,便可重新出世,眼下国内动荡不堪,天下大乱就在这两三年内。”
“只是,还是小瞧了绣衣使者。”
第三百四十一章 狭路相逢
不一会侦察地形的三名护卫已经重新折返了回来。
“找到了两处可以扎营的地方,都在山阴,位置颇为隐蔽。”
许攸点了点头,正准备吩咐众人牵着马匹前往。
一道闪电却在此时突然划破长空,惨白的光芒照耀在众人的身上。
而后天边陡然传来一阵炸雷声。
“轰隆隆——”
许攸脸色一变,抬头看向天空。
这是大雨来临的预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
众人虽然带了些雨具,但是肯定免不了会有雨水溅落在身上。
若是大雨,那么恐怕是这场雨过后,不少的人都会因为这场雨而感染疾病。
在逃亡的路上,如果有人患了疾病,那么可是大为不利。
不抛弃了患病的人,无疑是一个极大累赘,而抛弃患病之人,却是会让人寒心,离心离德。
众人的脸色也难堪了起来。
“嘭。”
许攸狠狠的一拳砸在了一旁的树干上,一股无力感从心头升起,他长叹了一声。
“若那王芬肯听我言,何以至此?!”
周旌作为游侠,他自然也知道这场大雨代表着什么。
侦察地形的那三名护卫,相视了一眼,最终一名腰挎着双刀的人,还是站了出来言道。
“主公,山阴处的一片树林间,有一座祭祀山神的小庙,庙顶并没有太过破碎,倒是可以作为休息地方。”
“不过却是有些显眼,我等就没有提起。”
周旌心神一动,转过头征询许攸的意见,若是有一处可以遮雨的地方,倒是暂时解除了危局。
虽然大部分人都是听从周旌的命令,但是周旌却是以许攸马首是瞻。
他清楚如果没有许攸,只怕是自己早已是命丧黄泉多时了。
许攸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有了那座山神庙,那么这场要命的大雨也将会变成救命之雨。
这场大雨将会阻隔绣衣使者的追击,而大雨也必将洗刷掉他们行走的踪迹。
绣衣使者就算是再多的能人异士,只怕是也会追丢他们的踪迹。
许攸回头看了一眼山下,山下并没有什么动静,也没有火把的踪迹。
天边的闪电又划过几道,闷雷声紧接着传来。
“天助我也,哈哈哈哈哈!”
许攸仰天连笑了数声,这几日的郁积的怨气也在此刻消散一空。
这场大雨下的太妙啊,及时之雨,救命之雨。
“收拾东西,我们今晚就在山神庙里过夜。”
许攸解下拴在柱子上的缰绳,下达了命令。
不过许攸并没有完全放下警惕,绣衣使者也知道大雨将近,恐怕也会做出反应。
有庙附近也应该有人家,虽然山神庙破败了,那些人家可能也不在了,不过房屋应该还在。
按照绣衣使者的追踪的水准,找到那些房屋避雨,应该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