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之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黄天之世-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年以来,许安每日都是这样度过,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带领着麾下的军队走到了如今这一步的能力。
  只是熟知历史,只凭借着这样,或许连太行山都无法走出。
  许安吐出了一口浊气,想起了张燕昔日曾经问他的志向是什么,他却只能干巴巴说自己不过是为了活下去。
  许安一开始,是真的只是想活下去,只是想着尽力活下来,死亡的威胁近在眼前,根本容不得他有半分的分心。
  他握持着长枪,站在军阵中,和同样头裹着黄巾,骨瘦如柴的袍泽们肩靠着肩,一同奋战之时,根本就没有想过,去做什么乱世的枭雄,割据一方的霸主。
  那些离许安太过于遥远,他竭尽全力,连活下去几乎都无法做到。
  人的生命真的无比的脆弱,一柄三尺长的短刀,便可以轻易的剥夺一个人性命。
  许安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从那尸山血海的战场中活下来的。
  真是残酷啊。
  以前许安坐在书桌前,捧着《三国演义》看着那段历史,看着那些豪气干云,令人热血沸腾,神向往之的故事,却从来没有注意过历史书中那些挣扎着求生的小人物。
  中平二年(185年),冀州发生瘟疫,死去了无数的民众。
  却只换来了《资治通鉴》中短短的一小段话。
  孝灵皇帝中中平二年。
  春,正月,大疫。
  许安摸着怀中的《太平经》微微有些失神。
  今天和刘辟的交谈,让他再度想起了过往。
  他和张梁虽然为师徒只有短短旬月之间,却是也明白了张梁的为人,了解了张梁心中那个黄天之世。
  “汉将皇甫嵩整合军力再度围攻广宗,连胜七阵,然后夜袭广宗,阵斩人公将军张梁,擒杀黄巾军三万余人,五万余人赴河而亡。”
  五万人赴河而亡,历史上这些黄巾军并没有人投降,而是将身躯投入了滚滚流逝的大河之中。
  许安拉开了房门,庭院内站立着十数名亲卫甲士,他们皆是警惕的看着四周,防备任何可能出现的敌人。
  就算许安身在的房屋外,还有着数百名黄天使者和亲卫甲士,但这些庭院中亲卫甲士,依旧没有半点的放松。
  “参见大贤良师!”
  一众亲卫甲士见到许安,几乎是同一时间,尽皆低头向着许安行礼。
  他们从心里敬仰着许安,他们对太平道也是无比的虔诚,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为许安献出性命。
  许安抬起头,仰望着天空的明月,目光慢慢的变得清明了起来。
  他必须向前,不管前方的道路有多少的荆棘,但他必须向前。
  他不能倒下,不管身上的负担有多么的沉重。
  他绝不能倒下,绝对不能!


第二百五十章 统筹
  在庭院站了一会,吹了一下凉风,让许安的脑海也清醒了不少。
  许安偏头问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站在门旁的一名亲卫甲士回答道:“回大贤良师,现在已经是三更天(12点)了。”
  府衙内有专门负责报更,计时的人,就在此前不久,报更的人才从许安所在的地方走过,只是当时许安太过于专注,所以没有听到。
  “原来已经是夜半了。”
  许安笑了一声,难怪他之前感觉昏昏沉沉的厉害,早该到了往常睡觉的时候。
  还记得原来上学的时候,很多时候玩手机到深夜三四点,都不觉得困乏,现在到了子时,却是感觉很晚了一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许安又和守在房门外的一众亲卫甲士交谈了一番后,才重新又坐回了房内。
  现在许安坐拥定襄、雁门、太原、上党、河东五郡之地,虽说河东还有定襄两郡只是占了一半,不过河东郡和人口还有定襄郡的牧场倒是让许安实力又充实了一些。
  侵攻河东郡,汾水之战、绛邑防御战,还有永安城北和匈奴人的鏖战一系列的战役。
  也让许安麾下的黄巾军死伤了一万一千多人,其中死伤比例占据比较高的是属于郭泰的白波军,还有跟随张燕攻坚的部曲。
  许安当初占据上党郡麾下军卒共计八万余人,侵攻河东郡前前后后共计出兵了近五万余军卒。
  太行四陉,除了汉军最多的河内郡太行陉留有两部军卒外,其余三陉各只有一部军卒守卫,这就分去了一万四千余人。
  于毒虽然葵城之战表现不佳,但是侵攻河东郡时许安让于毒领兵袭扰河内郡,于毒没有再辜负许安的期望,成功拖住了大量的汉军。
  许安思虑过后,决定将整个太行山区域的防务都交给了于毒,黄龙、裴元绍两人也归为于毒节制。
  太行山四陉的部曲被许安重新编为一军,名为太行军。
  以宣威将军于毒为主官,以护军将军黄龙、鹰扬校尉裴元绍为副,共编五部,满编兵额定为一万七千人,不过现在太行军实际上只有一万四千余人。
  上党郡内守军,八尺山有八千人,十三城中,几座大城和边城留下了三曲的军卒,其余皆是只有两曲。
  但内地留守的部曲多是没有满编,但也有一万四千多名军卒,上党郡内地军卒和八尺山守军合计有二万二千人。
  原来许安不在的时候,是交给了鹿台三家的家主李恒、王任、赵乐三人。
  虽说鹿台三家算是太行山中最早跟随许安的班底,但许安还是留下刘辟,所以当时实际掌控着上党郡的其实是刘辟。
  不过后面许安因为攻下了河东郡,召唤刘辟前来,现在上党郡中军政已经分离。
  主管政事的是赵乐,赵乐跟随着阎忠学习了数年,虽说他之前不过只是一个数百人的小家族的家主,但现在也算是能独当一面了。
  侵攻河东郡时,供应四万多黄巾军的后勤的安排计划中,出力最多的就是赵乐。
  虽然赵乐性格略显怯弱,但赵乐对数字好像天生有种敏感,上党郡时,因为缺乏内政的文吏,许安开设了道堂。
  道堂之中设道、经、义、医四院,后面许安又增设了一院专门教习算术,名为“数院”,凭借着以前的记忆,写了一份关于数学的教材。
  赵乐对于数学这方面确实也有天赋,而且能举一反三,如今甚至是在长子城的道堂中兼任数科的主讲官。
  李恒、王任两人也因为战功被许安晋升为了军中的校尉。
  侵攻河东郡时,许安又从内地和八尺山抽调了不少的军卒过去,现在的上党郡内地的黄巾军军卒只有一万一千人。
  而八尺山的剩下黄巾军军卒,也在许安的命令下,由李恒带领北上收取太原郡,现在直接被许安统属。
  原来统属于郭泰的七部白波军,现有四部留守在王屋山的各处关隘。
  郭泰带领着另外三部用于河东郡防备,和何曼统下的三千名步卒一并抵御蒲子城,上郡一线汉军。
  河南郡南部防线,汾水北岸大营五千余名军卒,绛邑、翼城一线共有七千余人。
  并州雁门郡,龚都又分去了一部两千余人的锐士。
  郡内黄巾军控制的城镇也留下了不少部曲,所以现在黄巾军野战兵力,许安麾下直属的军卒约有一万四千多人,这是算上了八尺山方向赶来的援兵以后。
  虽然许安麾下现在只有一万四千余人的野战兵力,但是这除了八尺山的六千援兵外,其余的军兵,基本上都是各军的精锐,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黄巾军此次侵攻河南郡,减员了一万一千余人,但战果斐然,不仅按计划拿下了河东郡北部,还取下了并州的三郡之地,收降了八千多名汉军的降兵。
  许安放下手中文吏统筹过的军中数据,黄巾军的军事暂且不停,财政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强夺统治地里世家豪强的钱财来维持。
  虽然此前财政情况还算良好,盈余较多,但这次出征又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粮草、盔甲兵刃、征募民夫之类的都需要钱财。
  而且雁门郡、定襄郡两处边郡存粮都不多,不久以后就需要黄巾军的援助。
  所以原本查获上党郡内豪强士族的钱财,现在也有些不够了。
  “果然维持如此庞大的军力,还是勉强了些。”
  许安揉了揉太阳穴,虽然这么说,但许安并不想裁军,甚至他还准备继续扩充军队。
  现在黄巾军的财政,还能维持黄巾军如此庞大的军力半年多的时间。
  上党郡也有好消息传来,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收取盈余的粮食,有一部分可以供养太行山的军卒,不需要消耗太多库粮。
  黄巾军在上党郡,只收取了两种税,一种是农税,一种是商税。
  对于一般的农民,黄巾军的农税只收取二成,而租借黄巾军此前从士族豪强手中夺取的土地耕种的农民,则是收取三成的税收。
  商税则只是只针对城镇中的店铺,只收取一成的商税,不针对流动的摊贩,走夫贩卒不需要缴纳任何的税款。
  现在许安手中也有很多在城镇中的店铺,这些都是上党郡那些豪强士族的,被鹰狼卫缉捕后,这些他们原本拥有的店铺也充了公。
  后面被许安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出租了出去,也算是赚取了部分的钱财。
  不过除去了上党郡很多士族豪强,坏的影响也有,上党郡的城镇确实萧条了不少,不过现在随着社会慢慢的稳定下来。
  上党郡的大部分商人,也纷纷投靠黄巾军,所以上党郡的商业又慢慢的繁荣了起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 骁骑营、陷阵营
  一夜就这样在批写中过去了,许安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了。
  再睡醒时,太阳都已经爬上了杆头,已经是第二天的巳时两刻左右了(9点30分左右)。
  听到许安睡醒起来的动静,等候在庭院内已久的徐大,很快便端着饭食和面帕,从庭院外走了进来。
  “我睡了有多久?”
  许安接过面帕,抹了一把脸问道。
  徐大思索了一下,回道:“三个时辰多一点。”
  “张季走了?”
  许安向向门外询问道,之前替他送饭之类的事,基本上都是张季在做。
  徐大笑道:“今日卯时的时候接到得鹰狼卫的调令,本来张季那小子是想和主公辞行的,但是看到主公在睡觉,就没有打扰了。”
  许安将面帕放下,他发现自己最近好像有些多愁善感,也不知道什么原因。
  眭固和黄三两个人死在了葵城外。
  那个曾经被五花大绑在他面前,郑重的说想要活命的山贼黄三,在归附后拼命的向上攀爬,一路升任为军司马,最后却死在了葵城城外。
  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过……
  许安和眭固虽然只有短短几面,但眭固确实着实让许安印象深刻,赤石岭首战,他立下了军令状,冲锋在最前,而后更是每战必先。
  许安止住了混乱的思绪,问道:“调集并州骑兵的调令发出去了没有。”
  徐大很快回道:“昨天晚间亥时的时候,已经派信使送往雁门、定襄两郡了。”
  许安点了点头,既然调令已经发了出去,那么营建营垒的工作也要做了。
  并州并没有太过缺乏战马,那些当地的豪强家中,还是有着不少的战马,军马也并不是十分稀缺,真正稀缺的反而是武备,弓弩、甲胄、箭矢这些。
  许安计划组建一支四千人的骑兵队伍,全营由三千人左右的汉骑,和一千多名黄巾军的骑兵组成。
  原来汉军的骑兵占比许安没有办法去控制,因为黄巾军中骑术尚可的骑士,基本上都再汾水之战、葵城之战,还有之前进攻南匈奴的时候消耗了很多。
  现在许安麾下能找出的一千名黄巾军骑兵,还是填入了各个部曲中的斥候中。
  “四千人……”
  许安轻轻的敲了敲案桌,脑海中思索了这支骑兵新骑兵部曲的军制问题。
  骑兵的主将的人选,其实只有吕布一人可选。
  徐晃虽有勇略,虽然常带领骑兵冲阵,但论起如何运用骑兵来说,他的经验肯定逊色于吕布。
  而且徐晃现在已经被许安调回了河东,现在整个河东郡的防务都被许安交付给了徐晃,张燕、何曼、郭泰等人皆是受徐晃节制。
  在樊城之战中,就是徐晃率军击退关羽,又紧随关羽展开追杀,并趁机连破关羽十重围堑,彻底解除了樊城之围。又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历史上徐晃不仅是一名战将,而且还是一名可以独挡一面的大将,而许安麾下正缺少这样的将才。
  虽说现在的徐晃并没有那么多战阵经验,但徐晃仍然显露出了远胜于旁人能力。
  河东郡的防务和并州一样是重中之重,南线虽然击退了汉军的进攻,但现在只有张燕,许安还是有些担忧。
  “成廉、魏越、宋宪、魏续……”
  许安念着这些熟悉的名字,这些人都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