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口咬下,溅出沁入心脾的甜汁,让不被允许下水的姑娘们,心里平衡了许多。
    可惜了,沁沁没来!
    赵权突然有些想自己的大女儿了。
    这个岛,这个筼筜湖,以及湖边的这些别墅式建筑,包括戏水池、跑马场、花圃,还圈出了一个专门可以放风筝的场地。
    这些都是当年想为沁沁建造的东西。可是,建好了,她却不想来了。
    女大不由爹啊!
    赵权悠悠地叹了口气。
    平定福建之后,赵权一时兴起,把中枢几个高官与兄弟们的家眷全都拉到嘉禾屿来,搞次家庭聚会。一来犒劳长期守卫在福建的李勇诚,二来也让大伙儿到福建实地来看看。
    毕竟大多数人此生都从来没有踏上过故宋国的土地。
    但是,赵沁却不愿意过来。
    她说她是草原的女儿,此生当为牧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一生,她离不开生她养她的草原与捕鱼儿海,她还要陪着自己的母亲与大姨,以免她们被寂寞折磨。
    若不是辛德勒那家伙也没有来,赵权差点就信了自己女儿的鬼话。
    白菜,终究还是得被拱啊!
    快二十的大姑娘,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完完全全的老姑娘。再不能留了,否则迟早会闹出大笑话。
    赵权默默地叹了口气,看向始终挺直着身板站在自己两米之外的大嘟嘟。这可怜的娃,就是不肯辞去护卫长之职,一心一意地陪在自己身边,以至于跟自己一样,一年到头都见不到赵沁几面。
    简直就是一败涂地啊!
    但是,相比较而言,让赵沁嫁给这样一个性格沉闷的男子为妻,赵权其实也有些不落忍。
    实在是太无趣了!
    一股焦味传来,赵权有些茫然地怂了怂鼻子。
    “哎啊,老大,你能不能专心点啊!烤焦了!”李勇诚一把抢过赵权手中的烤串,在炉边轻轻地拍着,摔去一些黑焦。
    “我来!你这烤到明天早上,大伙儿也吃不了几串!”
    “好吧——”赵权让出位置。
    “哎,陈胖子你别走,给我刷蘸料啊!”
    陈耀没管他,手中罐子往桌子上一顿,拔脚跟着赵权而去。
    七月的夕阳,透过港湾内如林而立的战舰,映着筼筜湖水,泛出层层叠叠的金色波浪。
    一排木屋前,摆着一溜的熟食与酒水饮料。
    赵权拿了个盘子,夹了些卤料与鱼虾,刚转身,便迎来了一双眩然欲泣的目光。
    “爹——”十岁的儿子,看着赵权,欲言又止。
    “怎么了,我的益王?”赵权揉了揉赵溢的脑袋。
    “我,我想去玩一会。”
    “你的老师们,同意了没?”
    赵溢瞥了一眼边上正襟危坐的三个老头,嚅嗫而言:“我,没敢问。”
    “呵呵——”赵权没理儿子,把盘子放在桌上,坐下,对着席间几人拱了拱手,自顾自地吃了起来。
    “哥——”赵溢抓住跟在赵权身后陈耀的袖子,死命地摇了起来。
    “别啊!”陈耀一手努力地端正着盘子,一手抖着袖子,却根本抖不开赵溢。
    “我要去玩会。”
    “那去啊。”
    “那呆会,我爹揍我的时候,你得帮我。”
    陈耀横了一眼,挥了挥手,说道:“走吧走吧,呆会你爹要揍人,我帮你挨着!”
    “你真的是天底下最好的哥!”赵溢说着,扔下陈耀的袖子,还未等赵权的怒目视来,便张牙舞爪地溜之大吉。
    赵权无奈地说道:“这不赖我啊!我特地交待过要让益王好好侍奉各位的。”
    须发皆面,脸颊内削的贾似道冷冷地哼了一声,说道:“我可以辞去益王师一职吗?”
    赵权眉毛一挑,一边吃着一边诧异地问道:“怎么了,嫌弃犬子愚钝不成?”
    “师某人,何德何能,敢为殿下师!”
    “我说师先生啊,你好歹是有身份的人,答应过的事,怎么可以反悔!”
    贾似道嘴唇动了动,没吭声,内心却谩骂不止。
    就知道这贼厮没安好心,原以为只有我一人是益王之师,没想到我只是三个老师之一。古往今来,哪里有三个太子太傅的?

第1049章 益王
    侍其轴,名符其实的大权国第一国相。
    刘秉忠,虽未曾担任过国相,却比任何一个元国国相更实至名归。
    加上自己,当世三大国相,都齐了。以三个国相为师,赵权这厮可真是大手笔啊!
    可是,眼前其他两人,若论身份地位,远远高于落魄的自己。想挤走他们,成为益王唯一的太子太傅,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又上了赵权的狗当!
    侍其轴翻了个白眼,说道:“殿下身份高贵,肯叫你一声老师,也算你的福份。当然,也是我等之福份,师先生莫非对我家殿下真的瞧不上眼吗?”
    刘秉忠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师先生胸有丘壑,学识武功,令刘某人望尘莫及。若是将一身所学埋于黄土,岂不可惜了!”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贾似道平波不起地说道:“殿下天资聪慧,若真能让老夫在嘉禾屿倾心教导三年,必然是一代明君!”
    把赵溢留在嘉禾屿?想什么呢!
    “啊——啊——”
    池子那,突然传来一阵阵冲天的惊叫与怒骂。
    “兄弟们,我来了——”
    “赵溢,你这个混蛋,把衣服脱了再下来啊!”
    “鞋也没脱,水被你弄脏了!”
    “打他——”
    “一起上啊——”
    拳脚飞舞着,从水上水下向刚刚入水的赵溢,疯涌而去。
    “住手!”王铠大吼,却只是站在一旁,随时捞起在水中挣扎的一两个小娃娃。
    “你儿子这样被人欺负,你不管啊?”池子边上,李勇诚的妻子吕若娴紧紧地贴着赵子矜,悄声问道。
    数年不见,两个姐妹这些天来,总是日日夜夜地紧贴在一起,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感慨。
    “没事,他爹说了,小孩子就要多闹闹,只要不重伤,养两天就好了!”子矜撇了撇嘴说道。
    “啧啧,他都被摁在水里了。”吕若娴忍不住捅了捅另一个妇女,说道:“你们家铠子,是不是故意要整赵益啊?”
    “人家当娘的都不急,你急啥啊?”
    “我怎么不急!”子矜有些委屈,“当年沁沁这么大的时候,她爹恨不得每天捧在手心,稍微蹭破点皮,脸就得黑半天。现在的益儿,简直被当他作一只小野牛来养了!”
    “重女轻男?”
    “李大、李二、李三!”赵益好不容易从水中探出脑袋,一边吐着水一边吼道:“跟我联盟,等到了东北,我带你们捉老虎玩!”
    “别听他的,一起上啊!”
    “李大,帮我,我就让我娘给你专门做好吃的!”
    子矜俩姐妹相互看了一眼,满脑子黑线。
    李勇诚这些年在福建,辛苦操劳,竟然生了一女三子。大女儿十三岁,知书达礼,这些天更是成了嘉禾屿的半个女主人,一直陪着各位阿姨身边,领着十数个侍女照顾她们的起居。
    但是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长得粗糙。尤其是与赵溢年龄相仿的老大,不仅气力远远超过赵益,每顿饭量更是他的三倍有余,似乎永远都没吃饱过饭。
    赵益,这是直击李家老大的软肋啊!
    “李大,别听他的,他骗你的!”其余几个小孩大惊。
    “我娘跟你娘关系最好,你被挨揍的时候,我还可以让我娘去求求情。”赵益继续合理诱导。
    够义气!李家老大,立时意气风发地大吼道:“老二、老三,听我号令,随我杀敌!”
    大战再度在这个五百平方米的池子里爆发了。
    湖边池子里的喧闹,并未影响到三位正襟危坐的“太子太傅”,与一个专心于美食的国主。
    赵权抽空抬起头,看着三人面前干干净净的盘子,劝道:“我在泉州专门找来的厨子啊,味道真的不错。泉州好厨子,可没剩下几个了!”
    刘秉忠矜持一笑,示意自己已经吃饱。贾似道不屑一顾,表示这种厨艺自己根本看不上。
    侍其轴急急地摇了摇手中的折扇,又“啪”的合上,握着扇柄在桌上轻轻一敲,带着一些埋怨的语气问道:“吃好了没?”
    “啊?嗯,好了,好了!”
    赵权说着,把盘子递给身后的大嘟嘟,拿来桌上的酸梅汤,倒满一杯,美美地一口滋干。再抖开桌上折成三角形的餐巾布,擦了擦嘴角。这才后仰着头,靠在椅子上,左右打量着依然板着脸的三位老夫子。
    侍其轴心里腹诽:自家这个一向勤俭持政、人前俨然的国主,什么时候变成这么一副惫懒模样?
    是刘秉忠彻底表露忠心,还是收获了走投无路的贾似道?或是宋国降元之后?
    似乎感觉到了侍其轴谴责的目光,赵权清咳一声,端正了自己的坐姿,对陈耀扬了扬手,说道:“开始吧。”
    “嗯?开始什么?”陈耀一脸茫然。
    侍其轴揉了揉皱巴巴的额头,脑壳突突地疼。
    似乎自从来到个破岛之后,每一个人都变得有些不正常了。
    也不能说不正常,将之称为“进入不了状态”,可能更合适些。
    赵权恨其不争地看了一眼陈耀,说道:“你刚不是在要谈忽必烈要求和的事吗?”
    忽必烈想要求和?
    三个老夫子眼中同时闪出锐利的目光,盯向赵权。
    陈耀挠了挠头,说道:“没有求和,是议和。”
    赵权手一挥,“有什么不同呢?忽必烈现在拿什么东西跟我们议和?求和才是他唯一的出路!”
    国主飘了……几个人脑中,同时闪过一丝恍惚。
    三个老夫子相视一眼,难得的从彼此的眼神中看到了些许的认同。
    “何以见得?”开口的是刘秉忠。
    “忽必烈此人,出身也算高贵,但是在拖雷诸子之中,其实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资源支持。在潜邸之时,不仅没兵而且没钱,甚至没有任何结交蒙古王公的机会。
    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完全全是靠着他自身的努力,一点点拼搏而来。
    一个蒙古人,却带着中原汉人,北扫蒙古阿里不哥,南灭宋国。从这方面来说,忽必烈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一位开国之主。
    诸君以为,忽必烈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

第1050章 屡败屡战
    “他想要这个天下!”刘秉忠回答道。
    赵权点了点头,又问道:“他要这个天下,是为了什么?”
    众人一怔,一个帝王想要一统天下,独揽江山,还需要理由吗?
    “他想要让蒙古人成为这天下的主人?”赵权又问道。
    众人摇了摇头。
    “他为了传承儒家的道统,为了恢复汉唐荣光?”
    众人又摇了摇头。
    刘秉忠脸上露出赦然之色,传承儒学道统,这是他当年辅佐忽必烈的最大理由与希望。
    “为了天下从此不再有争战?为了可以让所有的百姓安居乐业?”
    众人不由的陷入沉思。
    古往今来,无论哪个开国之君,都会将百姓民生当作自己一统天下的最基本目标,并以此来争得大义,争得天下人的支持。
    但是,大伙都是明白人,大目标谁都会定,能不能做得到或者说会不会去做,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秦始皇如此,汉高祖如此,唐高祖更是如此。
    至于忽必烈,他连数百万百姓的生命都未曾怜惜,如何会去考虑是否能让百姓活得更好一些?
    赵权两手一摊,说道:“忽必烈想要这个天下,仅仅是为了让自己能够登上权力的最巅峰!在他眼里,身边的一切都是他可以利用的工具,也都可以为这个目标而牺牲。百姓,同样是工具,而不是他为之而努力的目标!”
    “如今,所有的工具,都已经几乎被他榨干了利用的价值,他还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呢?
    他想要议和,无非想要再争取几年的时间,希望以此暂时安抚住宋国百姓,待世人忘却他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之后,便可继续驱使这些百姓,再次反攻中原。
    因此,若我所料不差,此次议和他会做出重大的让步,比如割让两淮东路、允许四川自立,甚至会默视大权国对于福建的占领。”
    “元国议和条件,差不多就是这样。此外,他们还要求两国十年之内,不动刀兵,以及开放南北的贸易榷场,等等。为此,元国愿意奉权国为长兄之国。”
    侍其轴与刘秉忠面面相觑,如果真的是这种条件的话,说元国是“求和”,丝毫也不为过。
    只有贾似道老神在在模样。
    忽必烈的这些反应,是这些日子他跟赵权相互探讨而得出的结论。
    赵权将此当作自己的判断,贾似道还能说什么?他只有在心里又长长地叹着气。
    其实直到现在,他对于赵权都有一些不服气。运气不好,理宗过早去世,使得自己对失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