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了战场上依然留着一连游骑兵之外,所有人都下马卸鞍,洗刷马鼻马身,喂水喂食。
    而后,才取出携带的干粮,原地就餐。
    “膨!”的一声巨响,雁门关城楼之内,桌案差点被一人捶破。
    此人年纪三十不到,正是西夏皇族之后,河东军万户总管李恒。
    “这些贼厮,如此奸滑!竟然不肯追击过来,令我白白损失五千人马!”李恒恨恨的吼道。
    直到夜慕降临,雁门关前,遮蔽的草丛、山石与坑洞之中,才慢慢挪出了数千个人头。有些人持弓,有些人架弩,还有些人牵着绳索乃至渔网。
    一个个灰头土脸地退入雁门关。
    此时,齐禄已经带着他的部队,又往北撤了十里,安营驻寨。
    连续数天,齐禄与他的骑兵就这样的游弋在雁门关之外,不攻也不退。
    但是若有河东军骑兵出来,便予以坚决的打击。
    相对而言,河东骑兵的战力与中原野战军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依靠着人数的优势,据守雁门关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仅凭骑兵之力挥师北进,便几乎寸步难行。
    而且,云中离此不过两百余里的路程,中原野战军的补给没有任何问题。源源不断的冰弩打击之下,雁门关外十里之内,已经铺满了河东军士卒的尸首。
    十天之后,正在雁门关外巡逻的大权国骑兵,突然听到关内响来一声震天般的吼叫声。
    声音中,饱含着各种的暴戾之气。以及愤怒、痛苦、哀嚎与悲伤至极的哭泣。
    游骑兵面面相觑,听着这几乎震天的啸声,可不是一两万人就能发得出来的。
    雁门关内,起码正聚集着十数万人,也许是二、三十万、甚至会是四、五十万。
    河东军,哪来那么多的人?
    齐禄铁青着脸,驻马倾听。
    “旅长,咱们,是不是得撤兵?”一团团长的脸色,阴晴不定。
    哪怕他对自己的手下有再大的信心,也觉得不可能有办法对付数十万的敌兵。
    真的是一人一口唾沫,就会把自己这两千多人马给淹死了。
    “援兵到哪了?”齐禄默默地听了一阵,脸色很难看。
    “炮兵已至咱们身后百里之处。”
    “东西都送来了吗?”
    一个亲卫答道:“已经全部到位!”
    “好,按原定计划执行作战任务!”
    “是!”
    几个亲卫各自散开,两个团、营长却是面面相觑。
    不过看到自家旅长已经有了准备,几个人也稍微地放下了一些紧张的心思。
    此时的雁门关内,李恒正站在一个丈余高的将台之上,歇斯底里地吼叫着,激昂万分。
    将台四周,密密码码地围着无数的人群。
    这些人,大多面有菜色,身着破烂单衫,许多人还光着脚丫,眼中则带着茫然而无措的愤怒。
    “老乡们——”
    “老乡们——”李恒每吼出一声,边上就有近百个人,跟着一声大吼,以期让将台周围,绝大多数人都能听得到李恒的讲话。
    “晋北那些奸商,里通外敌,卖国求荣,无耻之极!”
    “咱们辛苦一年的粮食,已经全被他们抢走。”
    “中统钞因为他们,而迅速贬值!”
    “陛下的救济,也被他们全部贪污!”
    “咱们,跟他们拼了!”
    “对,跟他们拼了——”乌压压的人群中,响起一些此起彼伏的应和声。而后许多茫然的声音跟着吼起:“拼了——”
    “再不拼,就活不下去了!”
    “我,李恒,在此答应你们——”
    “有我吃的,就一定有你们吃的!”
    “河东所有的财富,全都堆积在云中!”
    “跟着我,杀向云中!”
    “抢他们的粮食、抢他们的财宝,抢他们的女人!”
    “杀向云中——”
    “对,抢粮食、抢财宝、抢女人!”
    李恒已经吼了半天,但最后这句话,终于彻底点燃了周边这数十万人的怒火。
    他们根本搞不清,自己辛辛苦苦一年种的粮食,到底是不是被晋北商人骗走;也搞不清远在大都的皇帝到底有没有给他们拔下赈灾的粮食;更搞不清楚粮食被官府抢行收购之后,得到的中统钞为什么却没地方买粮食。
    他们只知道,不仅家里的米缸全空了,但凡认识的乡亲与亲友,几乎所有的晋南百姓,全处于断粮的状态。
    河东的官府,虽然貌似也在帮他们解决吃饭的问题。比如每天按人口固定配给最低的杂粮,比如可以选择加入军队,比如可以迁居河南。
    但是,有什么是比出去抢更容易的呢?
    而且,还是官府支持、军队保护之下的抢劫。
    这不仅仅是一次抢劫,还是一次对于叛国者的惩戒!
    李恒站在将台上,如山岳般矗立。
    直到数十万人被各自带离将台四周安置,他才缓缓地坐倒,背后早已虚汗一片。
    三十多万人啊!
    而且还是三十多万的饥民,如三十把利剑悬在自己的脑门之上。一旦应付不好,随时都可能将自己扎得魂飞魄散。
    还好,看今日模样,这些民众,似乎已经被饿昏了头,只要给些吃的,应该就可以为我所用。
    夜色降临。
    雁门关内,星星点点的篝火,在漫山遍野的破烂帐篷之前燃起。
    一阵风吹过,一股夹杂着汗臭与腥臊的粪便之味,在整个雁门内弥漫。
    权宋天下

第一千零七章 裹胁(2)
    大多处的帐篷之内,响起杂乱的鼾声,也有一些人正聚在一起,淅淅索索地说着话。
    “你那,还有吃的吗?”
    “想屁啊!怎么可能有吃的?”
    “怎么,今日不是吃过饭了吗?”
    “我,我是想给娃攒些吃的。”
    “咱们就要随军攻打云中,你还指望把吃的攒回去给娃?”
    “娃正长身体,本来就吃不够,现在家里又没吃的,天天可怜巴巴。我,恨不得把自己腿肉割些下来炖给他吃!”
    “行了,就你那二两腿肉,够吃几口的?”
    “你们说,这次去云中,能抢到一些吃的吗?”
    “应该可以吧,咱们现在可是有一百多万人啊,听说云中那边守兵加上贼兵也不过一万多。”
    “有一百万人?不可能吧!”
    “管他的,没一百万人,七八十万总是有的吧!到时咱们一人一泡尿,就可以直接把云中城给冲垮了!”
    “你小子,今天粥是不是喝多了,还有尿可尿?”
    “嗐,这天天喝粥,真是不顶事啊,饿得我睡不着觉!”
    “我就搞不懂了,云中那些商人,离咱们那么远,咱们的粮食怎么就到他们手上去了?”
    “谁知道,官爷这么说,咱们也只能这么信了。”
    这一群三十多人,全都来自晋南稷山梅家村。被众人挤在中间的,是四十余岁的梅村长,脸上沟壑纵横。
    这时,其中一个人将声音压到最低,悄声说道:“我听说,咱们的粮食,是被军队全收走了,然后再用粮食来逼着我们给军队当炮灰。”
    “嘘,别瞎说,你找死啊!”
    “是真的,而且我听说,云中投靠的大权国,平民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可种,而且绝不允许任何人强行收购他们的粮食。”
    “你怎么知道的?”
    “前两个月,隔壁村里有一个家伙去年逃去北地,溜回来接娃,他亲口说的。”
    “不是北方的奸细吗?”
    “不可能,乡里乡亲的,都认识!”
    “那你怎么不跟着去?”
    “我本来是想的,可不是突然就被抓到军队里了吗!”
    “我也听说了……”
    “行了!你们别乱嚼舌根,自己找死就算了,到时咱们一整村的人都被牵连,我看你有没有脸进祖坟。”
    “人都快饿死了,还想进祖坟的事啊?图个啥?”
    “这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别指望太多了,还活着,就算不错了!听说其他地方,都是一整村一整村的人被活活饿死的!”
    “好了,都别废话,赶紧睡去!明天一早,就要出关了!”
    叹息声中,众人挨个钻入一个帐篷之内,各自努力地寻找一个角落安歇。
    帐篷虽然不小,但三十多人挤在一起,难免你闻着我的脚丫,我却被人当着枕头。
    吵吵骂骂了许久之后,帐内才终于安静了下来。
    次日一早,梅村长叫醒大伙,安配人去抬来饭食。
    今天早饭还算不错,虽然又是杂粮粥,但好歹是能立得住筷子的那种粥。
    而且,每人有两碗!
    许多人吃完,都舔尽了木碗里的粮渣,意犹未尽。
    边上走来一个士卒,看着他们啐道:“赶紧收拾,别跟饿鬼似的!放心,到了云中,有你们吃的,管够!”
    几个人眼中泛出精光。
    梅村长却看着这士卒,努力地掩藏着内心的不安。
    这士卒,是他们的头。管着梅家村众人,还有几个小村子共百多人队伍,相当于自己的百夫长。
    “梅老头,叫几个人,跟我搬武器去!”
    “是,是!”梅村长点头哈腰而应。
    领回的武器,只有一杆铁枪,其他的或是粗木棍,或是细木棍。显然都是临时将砍下的木头,削了皮随意制成。
    “这,这些是我们的武器?”大伙儿看得目瞪口呆。
    “怎么了,不满意,要不我的刀给你用?”领头的士卒“呛啷”一声,拔出佩刀,眼神不善地瞧着这个村民。
    “不,不,他不是这个意思,军爷你别见怪。”梅村长赶紧凑过身来。
    士卒哼了一声,说道:“给你们这些东西,也就是以防万一,真以为指望你们上阵杀敌不成?”
    不需要我们杀敌啊!有些村民眼中闪出了庆幸之色。
    “但是,战场之上,形式瞬息即变。别怪我没提醒你们,若是当进不进,不听号令,我手中这把刀,可不认人的!”
    士卒手中佩刀,望空一劈,呼呼作响。
    村民们不自禁地缩了缩脖子。
    “是,是,我们知道!”梅村长哈着腰说道:“你让我走我们就往走;你让我们跑我们就跑,你让我们张嘴,哪怕面前是土坷垃,我们也会吞下去的!”
    “哈哈!”士卒收起刀,拍了拍梅村长的肩膀,“不错,有前途!晚饭我给你们去多弄些!”
    “谢军爷!”
    士卒叉着脚离去。
    梅村长脸上又浮现惊忧之色。
    雁门关门大开,人潮开始汹涌而出。关上还垂下了数百条的绳梯,为了尽快出关,大部人都踩着绳梯而下。
    直到日上三竿时,梅家村的人,才出了雁门关,随着根本数不清的人群,往北漫漫而去。
    如一湾巨大的泥流,相互裹胁着前行。
    队伍之中,夹杂着身报皮甲、持刀警示的士卒。
    队伍两侧,还有不断往返奔驰的骑兵,努力地维持着数十万人前进行秩序。
    第一天,梅家村的人不过走了二十里。
    当晚,就地宿营,连帐篷都没有。众人只能窝着一团,相倚而睡。
    远远的,似乎传来呼喊之声,但是众人根本听不清,是谁在喊,到底在喊些什么。
    第二天,继续走了三十余里才歇。
    一天有两顿饱饭,似乎也没看到凶狠的贼兵,许多人倒是松了一口气。对他们来说,只要有饭吃,管他娘的就是走到天荒地老都无所谓。
    但是,才两天,便有一个村民出现风寒症状。
    梅村长有些心焦,找到负责他们的士卒,想求点药水。士卒过来瞧了一眼,只留下一句话,“多烧点热水给他,明天就好了!”
    而后甩手而去。
    不仅没有药,连御寒的帐篷也依旧没有。
    权宋天下

第一千零八章 裹胁(3)
    “咱们在雁门关里的帐篷,为什么不让带出来?”有村民奇怪地问道。
    “说是要留给下一批人用。”
    “还有人吗?”
    “据说,还有一百万人不止……”
    梅村长叹着气,脸上沟壑愈深。
    这时,一个村民抓着皱巴巴的一张纸,蹩到梅村长边上,低声说道:“村长,你给看看,上面写着啥?”
    梅村长摊开纸,才瞄一眼,便吓了一大跳,赶紧团起纸,往四周瞧了瞧,悄声问道:“你哪弄来的?”
    “不知道啊,那边地上好多,有人在抢着拿去擦屁屁……”
    正说着,士卒一边跑一边大吼道:“谁有捡到纸张者,一率上交,否则定杀不饶!”
    梅村长把手中纸张往篝火里一抛,顿时化为灰烬。
    待士卒吼着走过,村民悄悄问道:“那纸上,写着啥?”
    梅村长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直到众人睡去,四周响起一片断断续续的呼噜声,梅村长才在脑子中反复咀嚼着看到的那些文字。
    “前方极度危险,会让各位丧命!”
    “你们被骗了!”
    “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