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派出两支百人队,重点巡视捕鱼儿海以东区域!
其他的,明天天一亮,开始全军南进。凡遇其他部族牧民,一率剿杀!
直到多泉子!”
“诺!”
这一仗,塔察儿打得极为谨慎。
没有忽必烈手下幕僚的支持,他无人可依赖,只能靠自己。
因此,塔察儿将此战视为自己平生的第一战。
他要让所有人明白,即使爷爷不在、父亲不在,自己也是可以撑起整个斡赤斤兀鲁斯。
他绝不会让这个兀鲁斯,在自己的手中沉没。
他会让部族的人、会让与自己敌对的人,更会让忽必烈与蒙哥王爷明白,未到十五岁的自己,会是整个蒙古国最为能征善战的统帅!
塔察儿中军大帐,与多泉子之间,不过百里距离。
双方零星的战斗,已经打了三、四天。彼此都有伤亡,还谈不上谁更具优势。
但是在塔察儿看来,如果不是敌烈部中,有少许的东真将领在支撑着,他们根本不堪一击。
权宋天下
第七百六十九章 再战多泉子(2)
敌烈部,已经底牌尽出了。他们根本无力推进到自己的大阵之前,却已经被自己的小股部队不断地向南挤压。
但是敌烈部,并没有举族而逃的任何迹象。
这让塔察儿有些不解,更多的,则是庆幸。
在他看来,一个本该以游牧为生的部落,现在竟然开始学汉人过定居的生活,那这个部落离死也不远了。
即便不是落在自己手中,终有一天,这样定居的部落也会被其他部落吞食干净。
而如今塔察儿要做的,就是将战线继续向南推进,不仅要稳还得要狠。
近万主力,随着塔察儿的中军,一天时间,从捕鱼儿海西南位置向多泉子移动了四十里。按这速度,再行进一天,最多两天之内,便可抵达多泉子。
如果敌烈部还不逃的话,那决战也就是两天之后的事。
若是敌烈部见势不对,举族逃窜,虽然追杀起来麻烦点,但是会让这场仗打得更加的愉快。
天色还早,塔察儿便重新扎下营寨。
部族诸将,虽然有些不解有些腹诽,但是都在执行着他的命令。
这些人,如今也都看清了形势。
这一仗打赢了,好办。多少都以分得一些好处。
一旦输了,整个兀鲁斯便得面临崩溃的局面。
这个时候,确实不宜动些小心思。但是该有的布置,也得稍微安排一下。
比如自己的部队应该往哪个方向攻,才能劫掠到更多的粮食、牲口与女人。
应该守在哪个位置,才不会捞不着一点的好处。
于是,暗地里,也免不了有这样或那样的小动作出现。
塔察儿看在眼里,倒也没有过多的干涉。
恩威相辅,这个道理他还是明白的。
当夜无事。
第二天一早,就有护卫来报。
派往东边巡逻的那支百人队,依然不见回来。
塔察儿百思不得其解。
真的会是东真军吗?
如脱迭所说,南京府距此两千余里,想要调动数千兵马,跨越哈剌温山,没有一个月时间是绝对不够的。
还是说,他们有未卜先知之的本事,一个月前就派出兵马来,准备与自己决一死战?
不可能的事啊!
无奈之下,塔察儿只好又请出了撒吉思。
昏昏沉沉的撒吉思,努力地睁开迷糊着的双眼,追寻着塔察儿不断移动着、略带烦躁的身影。
“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确定有一支军队已经越过哈喇温山西进的话,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帖木迭儿。”
帖木迭儿?
自己这个同父异母的长兄?
塔察儿几乎都已经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大哥。
如果是他的话,那还好,不算什么大问题。
塔察儿脸现释然之色。
撒吉思叹着气,摇了摇头说道:“你,不仅是你,你们都太小看帖木迭儿了!”
自懂事开始,帖木迭儿虽然一直陪在塔察儿身边,但这位大哥的地位,与家里的奴才并无二样。
小看他,那是件很正常的事。
塔察儿可以高看东真军、高看赵权甚至于南京府所有的将士,但是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高看帖木迭儿。
既然可能是帖木迭儿,来了也好,一起收拾掉,说不定此仗之后,还能把开元府重新收回来。
撒吉思并没有再劝说什么。
一来,他实在没有精力多说话了。二来,若不是兄弟俩身份差异太大,他其实更看好帖木迭儿。
要知道,当年与南京府的第一次合作,还是他与帖木迭儿一起执行的。
也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是他自己帮助帖木迭儿赚到了第一桶金。
这事一旦被塔察儿知道,第一个被追究责任的人,肯定就是自己。
午后,又派出去的两支游骑兵,终于传回来了消息。
的确是帖木迭儿的开元府军。
总共有十几路兵马,已经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围聚而来。
分散的兵力,让游骑兵无法精确地判断,开元府到底派出了多少人马。
少则五六千,多则可能上万。
塔察儿惊怒交加。
他万没想到,帖木迭儿还真有胆子率军前来攻击自己。而且,还带着近万兵马?
这应该是开元府能出动的全部兵马了吧。
把开元府的人全部搬空,他不要开元府了吗?
他这一走,东真军势必趁势占据开元府,自己再想夺回开元府,那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还是说,这蠢货宁愿把开元府送给东真军,也不愿意交还给自己?
塔察儿恨恨地在心里大骂着。
本来的计划,是要以辗压之势,一举歼灭敌烈部。
却被这个没脑子的帖木迭儿,全部打乱了。
如果帖木迭儿只有五千兵马,自己还是有十足把握可以将其击败。
可是如果来的有上万,数量便与自己相当,想同时对付敌烈部与帖木迭儿,就有些难度了。
塔察儿有些后悔,此次其实应该再多征召一些兵力过来。
哪怕会误了春天最佳的放牧时节。
灭了敌烈部,所有的损失,应该都可以弥补了。
退兵,那是不可能的。
塔察儿所犹豫的,是先打敌烈部,还是先打帖木迭儿。
或是同时向两家开战?
还未等塔察儿想明白,就有护卫冲进来禀报。
数支敌烈部,开始全速往北攻来!
不过一千人马的敌烈部,竟然敢主动向自己发起进攻?
塔察儿不由大怒。
“令,三支千人队,立刻向南迎战敌烈部!”
“令,五支千人队,往东建立防线,准备接敌!”
“其余的,随我守住中军营寨!”
三支千人队,两前一后,狂呼乱吼着往南席卷而去。
跑在最前面的,是来自阔连子海西北三百里外,斡难河流域的千户索都。
这差不多已经斡赤斤兀鲁思统辖之下,最北的部族了。
长年严寒的天气,将这一族人的体肤不仅锻造得极为厚实,脾气也相当暴躁。
这是塔察儿属下,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部队。
却也是整个兀鲁思,最为贫穷的一个部族。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终年酷寒。单靠牛羊,是根本不可能养得活自己的。
他们依赖的是,是战争、是劫掠、是别人家的牛羊。
权宋天下
第七百七十章 再战多泉子(3)
然而,许多年都未曾有过大战了。而这两年发生在捕鱼儿海的小规模战争,却总是以一场接着一场的失败告终。
再不打一战胜战,索都的部落,一定撑不过今年的冬天!
战争有胜有负,这是很正常事。对此,索都倒是没有过多的怨恨。
但是,塔察儿过稳的战术方略,却让索都感到了极度的不耐烦。
近万兵马,对仗不足一千的部落。需要这么谨慎吗?
这种小战争,一天就可以搞定了。可是,前前后后至今,竟然已经过了半个多月,两军却还没有正式接敌!
蒙古人的战争,不应该这样的打!
不应该去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应该去琢磨过多的计策,更不应该去考虑自己后路的安全。
整个草原,都可以成为蒙古人的战场,哪里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后路。
打仗,就得敢打,豁出命来打!
否则,勇猛如狼的蒙古人,一定会变成只知算计的狗!
无视其他两支千人队的呼喝。索都领着自己的队伍,越跑越快。
他在享受着草原上呼啸而过的风,在享受着血液中慢慢沸腾而起的亢奋。
哪怕就是战死了,也得让自己好好跟敌人真刀实枪地干一场再说!
不要迂回,不要配合,更不要包抄。
就算只有自己这支千人队,索都也有十足的信心,踏平多泉子!
前方的视线之中,终于出现了一支敌烈部族军。
不过百人,但全配着双骑。
一看到索都部队,立刻慌乱地转身就逃。
索都舔了一圈略有干裂的嘴唇,大吼道:“追上去,杀了他们!”
有部将靠过来,试图劝阻。未等他开口,索都便是一鞭子抽了过去。
而后再没管他,催马提速,领兵在前猛追而去。
只是从中军营寨至此,已经急奔了二三十里路,马力开始见疲。
整支队伍的速度,终于慢慢地缓了下来。前方那支百人队,却是愈跑愈急,不久之后,就再也寻不见人影。
“这些胆小鬼,只会逃跑!”索都怒骂道。
而后狂捶胸脯,仰天大吼:“来啊,来与我一战!是英雄的,就放马过来!”
身后的两支千人队,已经被自己抛得无影无踪。
身前,渐渐平息的轻尘之中,是自己追不上的敌兵。
站在一小片高坡上的索都,狂躁难平。
一敌未接便掉马回头,这决不是索都的选择。
与其被敌人拖着在草原上瞎转,不如直捣敌穴!
没有一个部下能劝得动索都,从来都没有。一旦他决定的事,其他人也只能跟从。
于是,一千人马,继续往南狂奔。
半个时辰不到,侧方终于又出现了一支百人队。
敌烈部,果然不敢放任自己向多泉子发动直接的攻击。
索都在心里冷笑一声,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速度与方向,却在冷眼估算着双方越来越近的距离。
“准备弓箭!”部将大吼一声。
所有人同时抽出一箭,搭上。在颠簸的马上,箭矢斜指向天。
差不多两百步时,自己手下已经有人忍不住射出箭矢。
索都也不在意。
他相信,若论射速,自己手下哪怕不会远超敌兵,也绝不可能输给他们。
而且此时,还要通过这些提前射出的箭矢,来判断风向与双方逐渐拉近的距离。
一百五十步。
“射——”
两片箭云,同时飞起。
一高一低,一密一疏。
高的如乌云压顶,低的却只似一丝丝刺眼的银光。
“啊——”
一声声痛哼响起。
双方同时有人中箭坠马。
但是,近千支箭与近百支箭对射,反而是索都的手下死伤更多。
对面,用的是东真军的钢弩!
索都回头瞟了眼自己倒下去的数十手下,心下也不甚在意。
钢弩虽然强劲,射速却太慢。一轮弩箭过后,对方应该就得逃了。
索都收起弓,扬起手中的弯刀,一声怒吼:“追上去,杀光他们!”
这一战,哪怕只灭了这支百人队,也是一次胜利!
而这样的胜利,只要再来七八次,敌烈部便注定崩溃!
身后的箭雨再次漫天而起,盖向对面的七八十个敌兵。
叮叮咚咚声音不绝于耳。
虽然敌烈部每人手戴臂盾,但依然不停的有人中箭落马。
骑兵打战,还戴臂盾?
未战就怕死,一群懦夫!
索都对这样的对手,只会先鄙视,而后杀光!
一百步。
斜冲而来的敌烈部,开始变幻着队型。
似乎想逃?
索都双腿猛地一夹,身子却未伏低,他必须亲眼看着敌人逃跑的方向,以在第一时间领兵追杀而去。
数支弩箭突然闪现而来,索都下意识在马上扭身一闪,同时一手持刀尽力望空扫去。
然而,身上竟然还是中了三箭。
三箭?
直到倒下去的那一刻,索都才反应过来:这就是东真军传说中的连弩吗?
可是,为什么敌烈部的人也会有配备这种绝杀的兵器?
东真军,就不怕敌烈部的人有一天用这武器,猎杀东真军士兵吗?
敌烈部的五六百支弩箭,在两军相错的一刻,倾泄而至。
倒下的士卒不算多,但是除了索都与他的副将,竟然还有六个百夫长也同时中箭而亡!
这轮箭后,敌烈兵没有任何犹豫,距离索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