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张脸便显出了一小块一小块的滑稽,但其他几个人目不敢视,更不敢以此取笑。
    因为,这个女人如今可以说是整个蒙古国中,身份最为高贵的畏兀儿女人——法迪玛。
    一个女奴出身的人,因为攀上乃马真的关系,令其身份陡涨。如今竟然成了乃马真心目中最大的依靠,这样的一个女人,即便有更为可笑的事情,谁又敢当着她的面嘲笑?
    坐在她边上,蓝眼卷发的男人,则当是这个国家中,地位最为显赫的畏兀儿男人,乃马真的财政总管大臣,奥都剌合蛮。
    如果说,乃马真对于法迪玛只是言听计从,对于奥都剌合蛮则已经是完全的依赖。没了奥都剌合蛮,她很可能已是寸步难行。
    和林城内,已经开始有谣言传出:这个蒙古国,如今到底是属于蒙古人的,还是属于畏兀儿人的?
    另外四个人,都是畏兀儿人,他们分别掌控着和林城对外的四条最主要商道。往东至辽西辽东;往西至别失八里、叶密立;西南至西凉、东南至燕京。
    其中一个肥首卷发的,一边不停地往嘴里塞着肉片,一边发出很不满的哼哼声:“这简直是个黑店!我吃了半天,也没吃几斤肉,还这么贵!”
    另一个黑瘦的人喝斥道:“你这贼厮,吃得最多,意见还最大!”
    “确实有点黑,而且吃得实在不爽!”
    “这里是高贵的场所,要吃得爽,你们自己回帐篷吃去啊!来这干嘛?”
    火锅旁的吵闹声不断,但几个人涮肉的速度丝毫没有因此减少。边上的空盘子不断地被伙计搬出去,又有装满着肉片的盘子被送进来。
    只有法迪玛没有参与他们的吵闹,一边不紧不慢地涮着肉,一边尽可能优雅地咀爵着。
    “吃饭时,不能说话。”这是她好不容易才把乃马真培养出一的个好习惯,自己当然也得遵守。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三十七章 南京府来信
    奥都剌合蛮抽空又喝下半杯石忽酒,终于觉得有些差不多了。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怒声说道:“我让你们包了这个雅间,并经常来此消费,不是让你们几个光吃肉来的!”
    其他几个人也跟着停下了筷子,只有那肥头的还在忙着往嘴里塞东西。
    “你们要认真看看,认真思考,为什么别人就能把一个酒楼,经营成如此兴旺,还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把钱送给他们赚?”奥都剌合蛮有些不满地盯着那个肥头的说道。
    “奥都剌大人,这种酒楼,还真的不适合我们。”其中一人说道。
    “是啊,我们擅长的是行商,天天走南闯北,知道哪里缺什么,要从哪里进什么货,如何售卖才得获得最大利润。酒楼的精细管理,我们哪里有办法?”
    “日进斗金的生意,你们不想参与?”
    “不是不想,而是无从下手啊?”
    “如果……”奥都剌合蛮犹豫地看了看法迪玛一眼,而后说道:“我是说如果,我把这酒楼拿下来,交给你们,你们能做好吗?”
    四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当然不怀疑奥都剌合蛮有这能耐,而且他在法迪玛面前说这话,意思就是准备让法迪玛去劝说乃马真。
    “我是肯定不行,就是不知道从燕京抓一些汉人来管,成不成?”黑瘦的人无奈地说道。
    其他几个人都摇了摇头。
    法迪玛冷冷地哼了一声,又抖落了一些浓粉,而后继续优雅地涮着肉。
    “不过,有一个生意,我觉得是可以做的。而且还很适合我们。”黑瘦之人突然说道。他经营的商道是东南方向的燕京,辐射中原之地。是这几个人当中目前利润最高的一条商路,奥都剌合蛮所了解与中原有关的信息,也基本是源于此人。
    “哦?说说!”
    “听说这酒楼开始在卖期酒。”
    “什么意思?”
    “你们也知道,这酒楼里的石忽酒,每斤售价十两银。但是这种酒要是卖到西域,五六倍的利润,可能还是少的。我跟这酒楼的老板问了许多次,但他们说这酒产量有限,根本没法外销。
    不过现在有个机会了。这酒楼前阵子放出风声,准备开始售卖期酒。”
    “期酒,那是什么东西?”
    “他们说,已经在柔远建造了一个酿酒厂,秋冬收上粮食之后,就准备开始明年的酿酒计划。初步定价是二两银一斤酒。”
    “价格这么低?不太可能吧?”
    “可以买吗?”
    “我们可能买不到,但奥都剌大人可以!”
    “哦,说具体点!”奥都剌合蛮来了兴趣。
    “明年他们准备酿酒一百万斤,现在可以向他们预定石忽酒,每斤二两银,一年后交货。”
    桌边几个人,包括法迪玛在内,眼中都闪出了精光。
    二两银一斤,别说运去西域,单单在和林售卖,就是五倍的利润!
    “而且,如果是在柔远提货的话,价格更低,一两半就够了!”
    “一百万斤,需要银二百万两,有点多啊!”奥都剌合蛮有些犹豫,去年整个中原的包税收入,也不过二百万两。
    黑瘦之人轻声一笑,说道:“我的大人,他们哪里可能给你那么多的份额!我求爷爷告奶奶,他们才松了口,说可能会划一千斤给我。
    我想……你要是出面,能弄到一半的份额,咱们几个平分,我觉得应该是差不多的。”
    奥都剌合蛮心里大动。
    这些年,他虽然负责买朴中原,但包税制下其实本身是赚不到什么钱的。不过他每一次都是利用截留现钱的机会,投资到几个畏兀儿人的生意中,获得利润后再还给汗庭。
    这种借钱生钱的手法,奥都剌合蛮已经玩得越来越熟练。只是他必须得法迪玛的配合,否则乃马真一旦细究的话,把自己砍了头都没人会说个冤字!
    法迪玛停下手中筷子,沉吟一阵,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其他几个人,脸上顿时齐齐地乐开了花。
    众人不再谈此事,而是放开了胸怀开始彼此劝酒。
    酒气与欢乐声在深夜的和林城上空,依然飘满。
    距此十里地的扫邻城内,却是一片寂静。
    在一座很不起眼的帐篷之内,赵权正就着灯火,翻看两封来自南京府的书信,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第一封书信,是南京府派专人送来,路上走了整整四十天。
    第二封书信,则是大岩桓让他的海东青,回了趟南京府,又从南京府将书信送来。路上竟然只用了六天时间。
    南京府到和林,有近五千里的距离,海东青这种速度,虽然还达不到日行千里,但也已经差不离了。
    只是,驯练海东青送信,实在是太费功夫。
    大岩桓自南京府启程后,一路之上,不仅要带着海东青寻找适合它歇息与取食的地方。每隔几百里路程,就得让它飞回一次南京府,以记住飞行的路线。
    也就是说,目前为止,花费半年多的时间,也只能让这只海东青学会从南京府送信到和林。想送去别的地方,按大岩桓的估计,绝不可能。
    投入虽然巨大,但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六天与四十天,这个时间差,甚至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
    赵权不由的对其他海东青的驯养开始热切的期待。
    这些年在南京府发生的数场战争,对南京府还是有好处的。不仅从内部肃清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对外也有力地震慑了一些其他势力的窥探。
    雨水丰沛、内外安定,使今年的南京府获得了一场绝佳的收成。
    不仅是火罗县获得大丰收。
    刚刚立县的抚松,经过李元的辛勤努力,在一千五百东真兵的陪同下,很委婉地从沈州劝拐了近三千的高丽人过来,开辟了十万多亩的良田,第一年的产量虽然不算大,但来年可期。
    还有痛定思痛的王栖梧,从辽南招了不少工匠到罗津县,终于造出了第一艘可以在合兰河上逆流而行的车船。
    海参崴的马场已经建起来了,除了一万匹马之外,还养了近千只的梅花鹿。
    秋收已毕,整个南京府开始准备进入冬季轮训。所有士卒,加上辅兵,将会进入长达两个月的封闭性训练中。
    王铠的水军,已经扩充到了五百人。
    李治在扶松县西北、斜堆东南,原渤海国长岭府境内,发现了一处金矿。此处虽然现在名义上已经从开元府划给南京府,但是还未正式纳入南京府的管控之中。
    因此李治建议,必须在此先行建立一个军事堡寨。同时还能补足南京府以西的薄弱防守。
    最让赵权高兴的是,辛邦杰的妻子竟然已经怀孕了!
    最让赵权同情的是,又有两只小马哥的老婆也怀孕了……
    权宋天下

第五百三十八章 蒙古人眼中的英雄
    赵权的思绪,在遥远的东方绕了好大的一圈,终于飘回和林。
    突然一阵烦躁袭来,赵权干脆起身,走出帐篷。
    近半年的辛苦经营,虽然赵权几乎足不出扫邻城,但所有的布局都需要他进行精细的把控。到这会,他觉得自己的脑子似乎有些不够用了。
    石忽酒楼开业的火爆,在他的预料之内。酒楼的经营虽然带来的丰厚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让和林所有的人知道酒楼是个赚钱机器,并且还能继续源源不断地产生利润,这样才能坚定一些人的信心。
    柔远酒厂的建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姚枢当年在燕京留下的一些关系,使酒厂在选址、招人、粮食收购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方便。
    列维从他的犹太人老乡那,不仅筹措到酒楼的启动资金,酒楼在迅速地收回本钱后,又将这些资金投入到柔远酒厂的建设中。
    加上侍其轴特地从南京府的酒厂抽调了几个技术人员过去,这一切都保证了明年开春后酒厂的按计划开工。
    诸事烦杂之中,自然也有让赵权感到头疼的事。
    最麻烦的便是贵由。
    其实平日里的贵由真的是个非常好的长辈,对子侄相当宽容、对部下真诚而不吝赏赐。
    但是,此人极不善理财。叶密立的封地,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收益,而和林的对外贸易早就被畏兀儿人把控,旁人已很难有机会涉入其中,更不用说被奥都剌合蛮敌视的贵由了。
    最要命的是,这位爷实在太缺乏政治头脑了。在朝堂之上,只要被人稍一挑逗,必定入坑。然后暴跳如雷,动辄以性命相威胁,令朝堂上下都对其心生忧惧。
    要是贵由不参与夺汗,赵权相信他与忽察都会成为所有蒙古王公的朋友,而且还能一辈子活得无忧无虑。
    可是,赵权有可能摁住忽察不参与汗位之争,却绝不可能劝得了贵由。
    尽人事,听天命。只能如此了。
    帮助贵由尽快登上汗位,赵权目前尚能应付。但是帮他治理蒙古国,对付即将壮大起来的蒙哥与忽必烈,赵权却觉得自己不但无心,也已无力。
    贵由的事也就罢了,让赵权一直头疼的是辰冰。
    自他和丁武及陈耀夜闯蒙哥王府之后,王府内外的防守更加森严,等闲人等一律不让靠近王府十步,更不用再去窥探了。
    平日里,王府之中哪怕是一个仆役出门,身后都会跟着一个护卫,提防这些人与外人接触。整个王府,现在无论白天黑夜,都可谓是连水都泼不进去。
    辰冰即使有出门,也是与那老太太一起,边上一定有护卫相随。
    数个月以来,陈耀与承仁想尽了一切办法,都无法接触到辰冰,急得一批人整日里抓耳挠腮,却是无计可施。
    即使是赵权,如今也没有更多的办法。而且此事还不能拖,拖着拖着,辰冰很可能谁都记不得了。
    赵权不禁有些后悔:那天如果自己没有粘着小胡子,不知道辰冰会不会当场把自己认出来?
    秋风已紧,对着天空发呆的赵权忍不住地打了个哆嗦。
    跟在身后的封扬,赶紧把手中的袍子递给赵权披上。
    赵权对着封扬点了点头,信步往城西而去,那里还有一些微微的火光正在闪动。
    扫邻城原来只有南北两个城门。此时,西城墙上,已经被破了个大口子,准备在这里再开出一个城门。
    尚未完工的城门,如一个缺了牙齿的巨兽,在黑暗之中随时待机而食。
    门边闪出一人,是扫邻城的万夫长野知吉带。
    野知吉带,自幼与贵由一起在窝阔台身边长大,两人感情极为深厚。但奇怪的是,相比起自己的嫡长子,窝阔台却似乎更喜欢野知吉带,还曾将其任命为怯薛长。
    长子西征时,野知吉带主动请求跟随贵由,窝阔台拔了两千兵给他,作为贵由的侍卫军。从那时起,野知吉带便一直跟在贵由身边,直到如今为贵由镇守扫邻城。
    这是贵由在和林唯一能动用的力量。虽然说凭着两千人,在和林还翻不出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