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透过黑影的腿脚之间,赵权眼角往屋外院子一瞥,只见赤思正在幸灾乐祸地看着这边的动静,一边的封扬却急得团团乱转。
    几番抢攻无果,那黑影也有些不耐烦了,左步往前一跨,叉开右掌就往赵权脖颈抓去。
    赵权脑袋微微一偏,探出右手,电光火石之间,一把攥住对方的手指,便往下拗去。
    一个醋大拳手在他脸上活生生地停了下来,随后一声“哇、哇”的叫唤传来。
    此人,竟是忽察。
    “放手,放手!”忽察强忍着手指传来的痛苦,怒吼道。
    “你个孙子,想杀了我吗!”赵权的叫声更大,不过抓着手指的掌心也略略地放松了些。
    “我要想杀你,就是拼着一根手指头断掉,你还有活路吗!”忽察不屑一顾地说道。
    这是事实,赵权也是在看到赤思与封扬之后,才敢这么冒险一击。算下来,这一架他并没有获胜,只是利用对方不敢下重手,才得以让自己脱离窘境。
    “背后偷袭,不算好汉!”赵权扔掉忽察的手指头,愤愤地说道。
    “哈哈,来,随你挑,马上马下,刀枪棍棒,咱们好好打一场!”忽察捏了捏自己的酸痛的手指头,发现没断,语气便很爽朗。
    赵权看着一屁股坐在自己身边的忽察,一年多不见,鼻子长得似乎更宽了,已经占领了整张脸的半壁江山。胡子淅淅刷刷的在嘴巴四周冒出,如丛生的杂草。
    “你可以滚了,我一晚上没睡!”赵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想把忽察拍出屋子。
    “我三天三夜没睡了!”忽察吼声惊天动地,“你一个晚上没睡,也好意思说!”
    封扬终于过来了,单膝跪倒在地,一脸羞愧。
    此事怨不得封扬,整个南京府,理论上还是属于忽察的,就算是封扬不服,他也打不过赤思。赵权只能无奈地对他摆了摆手。
    “赤思!”赵权对着外面大吼一声:“带着你的破主子,马上去洗刷干净,再给他喂点东西!”
    赤思对着赵权怒目而视,手已经放在刀柄之上,只要忽察一个示意,他就准备拔刀向赵权冲去。封扬见状,立即站起身,斜身护在赵权身前。
    “你到底走不走?再不走,你会后悔的!”赵权侧过脸对着忽察喊道。
    忽察毫不在意地抹了抹脸上的沫沫,说:“好,好,我走!让你睡一觉再说。”
    赵权终于可以把自己扔到床上,而后立刻便陷入昏迷之中。然而,脑子却似乎转得更加的欢快,各种影像飞快的闪动,一个个画面交替占领着他的意识。
    一会儿在波涛汹涌之中挣扎,一会儿又在厮杀声中舔着令人作呕的血块。似乎已经经历了无数的折磨,又似乎一个故事都还没看完。
    “赵权!小权!”
    “权总管!权小子!”
    一声声如催命般的喊叫,让赵权头疼欲裂。
    当一个“权权——”的声音响起时,赵权知道,自己再不起来,可能会直接吐在被窝里。
    屋外阳光正在灿烂,坐在院中的忽察身上依然灰土满身,眼中却没有多少的疲惫之色。
    “这厮,真是个牲口!”赵权暗暗地嘀咕了一声,只能向忽察走去。
    忽察端起一个酒碗,对着赵权微微一敬,“滋”的饮了一口,很满足地夸奖道:“你这马奶酒不错啊!感觉比你原来的那个酒还好喝!”
    赵权在忽察边上坐下,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又打了个深深的哈欠,而后说道:“说吧,啥事?”
    忽察把酒碗往桌子上一砸,恨恨说道:“我一半个月跑了五千多里路,辛辛苦苦从和林到南京府,你就用这种态度对我?你的良心呢?去哪了!”
    赵权定定地看着忽察。
    至今为止,他并没有认识几个蒙古人。也许缘于上辈子的印象,赵权对蒙古人一直颇有好感。豪爽、直率、大气,线条很粗,酒醉时可以打得一塌糊涂,酒醒后反而更加兄弟。
    赵权似乎突然才想起来,眼前的这个忽察,并不是他后世中那么多蒙古兄弟里的一个。而是一位在如今的蒙古国中地位最高的王子。
    可是为什么自己每次见到他,就想挑逗他、欺负他,然后再想办法放倒他?
    赵权百思不得其解。
    权宋天下

四百九十五章 委任书
    忽察被赵权盯了片刻,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他狐疑地看着赵权,问道:“怎么了?找到了?”
    “找到什么?”赵权还没回过神来。
    “你的良心啊!”
    “滚!”
    “可以谈事了不?”忽察凑过来,小心地问道。
    “你应该找大将军,他才是你的手下。”
    忽察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说:“我比你更了解那老家伙,就是一个老滑头,嘴里肯定给我答应得好好,转过头,他就会忘得个精光。”
    忽察说着,从怀里掏出两个卷轴,拍在赵权手中,得意地说道:“看下,哥哥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
    卷轴是羊皮材质,赵权抽了抽鼻子,把卷轴打开。
    这是一份空白委任书,上面用蒙古文与汉文写着:“现任为南京府军民万户总管。”
    另外一份,则是开元府的。
    两份委任书上,都盖着腥红色的大印。
    这个印赵权马马虎虎可以认得,是“大蒙古兀鲁思”。
    “你偷来的?”
    “放屁!这是我父王向我祖母要来的大蒙古国正式委任书。”
    “父王?你父亲还没登上汗位?”
    忽察有些苦恼地说道:“这事,呆会再说,先看这两份文件。”
    蒙古国千户以上职位,都需要由和林的汗庭直接任命,并发下正式委任书。赵权见过郭侃的千户委任书,也见过大乌泰的副万户委任书。这两份虽然是空白的,但赵权却知道应该不会是假的。
    “你想重新任命开元府与南京府的总管万户?”赵权问道。
    “不!这两份文件,从现在开始归你了。”
    “这是你开出的条件?”
    “是的,无论此战结果如何,南京府与开元府,起码在名义上归你管理。当然,你也可以填上别人的名字。”
    赵权看着这两份委任书,不禁陷入沉思。
    应该说,忽察的表现还是相当真诚的。
    不管怎么样,南京府现在的总管万户,还是忽察。理论上,他还是对南京府上下拥有绝对的管辖权。他若直接下达战争命令,东真军要么服从,要么就是公然叛变。可是,现在四周强敌环伺,南京府还承担不起叛变带来的后果。
    忽察的父亲贵由有没有成为蒙古国的汗王,赵权并不清楚。但他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忽察还是斡赤斤,都没能夺得蒙古的汗位。
    既然斡赤斤最终没能夺得汗位,那肯定是和林方面与其达成了某种方面的和解。这种和解无非是两种方式,一是给地盘二是给部族。
    对和林来说,开元府既然已经失控,不如把它当作一个诱饵抛出来给南京府,以坚定南京府的决心,并倾尽全力攻击斡赤斤。
    只是忽察哪来的信心,觉得南京府在与开元府的争战中可以获胜?
    “你带了多少人过来?”赵权问道。
    “五百。”
    赵权两眼一睁,说道:“这些人,就想击败斡赤斤?”
    忽察呵呵一笑,说:“我这五百人,可不能给你用,这是准备在路上阻击斡赤斤的全部兵力。”
    “你知不知道,他有多少人马?”赵权有些怀疑地看着忽察。
    “知道啊,估计十万到十五万之间。”
    “然后,你就五百人?”
    “是啊!”忽察坦然地说道:“我是必须与斡赤斤一战的,否则他到了和林,我父亲很可能就成不了汗王,还不如拼死一战。”
    赵权默然不语。
    “我不要求你一定要击败斡赤斤,或是攻下开元府。你只要答应我一声,尽力而战,我再不会对你提出其他的要求。”
    赵权苦笑着说:“开元府的兵马,已经在往南京府的路上了。”
    “我知道。所以我才一口气跑了三天三夜。”
    赵权手指轻轻抓着额头,事到如今,他几天来的焦虑反而平息了不少。这场战争,败了自然没什么可说的。但是要胜了,对南京府的未来,绝对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南京府立国,你觉得有可能吗?”赵权突然低声问道。
    “立国?”忽察一怔。
    赵权点了点头。
    “你想当国王?辽东这鬼地方,不当也罢,等我当上了大蒙古国汗王,我把中原都封给你!”忽察咧着大嘴,露出两排大白牙。
    作为一个最有可能成为汗王的王子,最终却夺权失败,这种人无论是在蒙古国还是在汉家朝廷,都是一个最悲催的人物。赵权可以预见得到,面前这个勇气十足的少年,下场一定很悲惨。
    但是,赵权却不能以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来打击现在的忽察。
    他只能朝着忽察翻了一个白眼,而后淡淡地说道:“我想为大氏一族,争取复国的可能。”
    “大乌泰啊——”忽察点了点头,说:“他们想要立东真国,还是渤海国?”
    “有什么差别吗?”
    “当然有了,东真国灭于我父亲之手,他们再立东真国,这不是直接打脸吗?”
    “好吧,那就不叫东真国……”
    “嗯,如果此次能打乱斡赤斤的节奏,并且挫败他领兵威胁和林的图谋,把南京府与开元府都交给你们,那是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要立国,这功劳可能还不够。”
    “一定要我杀了斡赤斤不成?”
    忽察摇了摇头,说道:“杀斡赤斤,只能我来,否则你会成为蒙古国的公敌。不过……如果你有办法帮助我父亲登上汗位的话,我想你任何的要求,我父亲都会答应的。”
    宫斗啊?没兴趣。
    忽察看着赵权意兴索然的样子,也没放在心上。想影响自己的祖母,尽快地扶持父亲登上汗位,凭赵权的能力,还差得很远。
    宫斗,赵权没兴趣,但是有兴趣的却大有人在。
    元好问、姚枢、王鹗与赵复四人,一听说忽察王子已经回到南京府,并要求东真军全力进攻开元府,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突然就兴奋起来。
    几个人纷纷向赵权表达了支持南京府的决心与毅力,即便是年已半百的元好问,竟然都慷慨激昂地要求随军作战。
    对于赵复,赵权倒是理解得很。他知道赵复巴不得蒙古出现内乱,乱得越厉害,就会给宋国争取越多的机会。
    此时如果给赵复一支部队,赵权相信他一定会立即打一仗再说:要么帮助斡赤斤攻打汗庭,要么帮助忽察攻打斡赤斤。
    姚枢的行为,赵权也能理解。毕竟在蒙古国当了这么多年的官,他的政治敏感性决定了他会在忽察身上做些投资,只要忽察能够成为汗位继承人,姚枢的官运自此便可开始亨通。
    王鹗的情况与姚枢有点像,这是他踏上正式仕途的一条捷径。成功了,他便可以摘去“幕僚”这个令他一直很难堪的帽子。
    只是元好问的行为,却让赵权看不懂。这个总是一身正气的老夫子,是要找死不成?
    时间,根本不允许赵权在这几个人身上过多的纠结。
    大战之前,必须把所有的精神全部投入到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之中,必以此来制定尽可能最适当的应对之法。
    丁武虽然不知道该怎么管理机要室,但是收集情报的能力在南京府却绝对是首屈一指。包括开元府兵与洪福源军队在内,源源不断的详尽情报,让赵权对此战多了两分的信心。
    权宋天下

第四百九十六章 快意
    斜寸岭自北向南绵延,只要顺着它走,便永远都不会迷路。
    秋天,由北向南迁移至斜堆;春天,就得从斜堆往北,回到夏季水草更为丰美的草场。在这条路上,身材壮硕的高娃已经走了十几年的时间。她跟呼勒在这条路上相识并成家,她的儿子在这条路上出生,她的小女儿同样在这条路上来到了人间。
    嫩得几乎能挤得出汁来的青草,不仅是牛羊的最爱,也是高娃一年之中最喜欢的看到的景色。有了这些青草,她相信,无论什么样困难,她都能熬得过去。
    可是,她现在却只能抱着不满周岁的女儿,一路号啕大哭。
    丈夫呼勒,欠了全部落人的债,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十一岁的儿子,被征召入伍。达娃的身边,除了这个可怜的女儿,就只有六只羊与一头拉着勒勒车的老牛。
    在这个本来应该是充满着希望的季节,达娃却不知道自己能否熬得到秋天的到来。
    跟在达娃不远处的,是一辆更加孤独的勒勒车,只有一牛一羊一犬,还有一个女人。这个女人的眼中,没有一丝的悲伤,却充满着浓浓的怨恨。
    她,是呼勒安答格根的婆娘。格根一样不知所踪,两个儿子却被同时征召入伍,大儿子随着斡赤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