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相当于宋国的提刑司。”侍其轴说道。
    赵权微微一怔,宋国的提刑司是干嘛的,他还真的不太清楚。不过脑子里立即浮现出宋慈的形象,这厮应该是这个时代的人物吧,要是把他抓来干这活,应该可以干得不错,也不知道他现在哪?
    在胡建吗?
    梁申轻轻一咳,赵权立即回过神来。
    “这事虽然谈不上很急,但有时间的话还是得先把框架整出来。老侍,你觉得让元先生来干这活,行不?”赵权问道。
    “我看行!”梁申说道:“省得老先生有气没地方发泄。”
    “是啊,让他可以有个指手道脚的空间也好。”
    三个相视,呵呵而笑。
    权宋天下

第四百八十九章 逃离
    初春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合兰河上,上游漂下来的一些碎冰,未近火罗村便已融化殆尽,散发出丝丝烟气,让整片山谷显得格外的温暖。
    山坡之上,四处是忙碌的人群。冬天里刚从斜寸岭收购来的数百头牛,全部留在了火罗县,正在努力地对坡上田地进行最后一次的垦犁。
    河滩之上,一排排望不到头的木板座已经铺在水面之上,一群人正在从河里铲挖泥土,倾覆于上。
    这是一片正在苏醒的土地,赵权相信,再给他几年时间,他绝对可以让这样的土地遍布于辽东数千里的土地上。
    站在土楼之前的赵权,正准备让自己的这种感动得到更深刻点的发酵时,身后却匆匆地跑来了王栖梧。
    “权总管……我……下官……”王栖梧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
    “怎么了?”刚酝酿起来的感动被王栖梧打断,让赵权略觉不爽。
    “下官刚想起一事,因此想……想……”
    赵权有些疑惑地看着王栖梧。
    王栖梧猛地吞了一口气,强迫着稳下自己的心神,而后说道:“下官觉得,我如果去罗津县的话,会比较合适。”
    “怎么了?”
    “我想起来了,如果在辽南征集工匠到罗津县,我对他们可能比较熟悉,所以,我觉得我去管这些人会比较合适。”王栖梧低下眉,犹豫不决地说道。
    赵权看了看侍其轴与梁申,他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刚刚拒绝去罗津县的王栖梧,突然又会转变了主意。
    侍其轴摇了摇头,站在一侧的梁申却突然问道:“你确定,要去罗津县吗?”
    王栖梧避开梁申的注视,咬着牙点了点头。
    梁申转过头,对着赵权与侍其轴说道:“既然王县令想去开发罗津县,我觉得也未尝不可,可以给他定个目标。火罗县这里我觉得可以让罗村长接手。”
    赵权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其实罗纪明在能力上是没有太大问题,只是作为一个县长学识上还是有所欠缺。不过反正都是代理县长,要求可以稍微放低点。
    看着匆匆离去的王栖梧,赵权问道:“申哥,你看出什么了?”
    梁申抬手,指向火罗村位置。赵权转过身,只见一群人正闹哄哄地正在收拾着东西。有些牵着马,有些拉着驴,有些推着骆驼。杂乱的东西四处撒落,也没人去认真收拾。
    这些人,正是还居住在火罗村的一些外地客商。此时,竟然是齐齐的准备离开火罗村。
    又一阵吵闹声响起,一群蒙古人正围着几个人在大喊大叫。
    “他们,这是在逃离火罗村啊!”侍其轴喃喃说道。
    “看来,他们比咱们几个还早收到消息,估计是蒙古军队要来了。”梁申说道。
    赵权心里一凛。当初接到和林的诏令,赵权很清楚的一点是,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以东真军目前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与开元府正面对抗。只能一方面从经济与马匹上削弱开元府各部族的实力,另一方面便是等着斡赤斤派兵来攻,把战场设在南京府,才有可能挣得一线机会。
    如今,看来斡赤斤的攻击就要来临了。只是,先收到消息的竟然会是这些胡商与蒙古人,这让赵权在心底感觉到一丝的难堪。
    “难怪,王栖梧那个小人,竟然会主动请求去罗津县!”侍其轴满脸的鄙夷与愤怒,“我要砍了他!”
    赵权伸手阻住侍其轴,说道:“算了,大战即将来临,此人未经历过战阵,火罗村又处于对敌第一线,也难怪他惊慌失措。既然他愿意去更安全但是更艰苦的地方,那就随他去吧!”
    “如此,岂不是助长临阵逃脱的恶习!”
    “现在逃,总比敌军来到了火罗村再逃好些吧。”梁申说道。
    侍其轴听着不由一怔。
    “咱们现在,无法要求别人与咱们一起同死共生,也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愿意为了南京府浴血奋战。申哥说的对,现在逃总比临敌再逃要好一些。”赵权说着,却在心里叹了口气。本来他对王栖梧的性格还是存在着一些欣赏的心里,觉得此人为了做事可以付出面子的代价。却没想到他为了自己安全,也一样的不要脸面。
    可惜了,终究不是一个能担大任之人!
    “他已经知道了敌情,连说都不跟我们说一声,自己先跑了吧!这种行径何止是贪生怕死!简直是尸位素餐!”
    赵权微皱了下眉头,这倒是事实,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信息传递到自己手里,看来丁武的情报梳理能力还是有些欠缺。
    念头刚转,封扬便带着一个满头大汗的信使过来。
    赵权对着封扬说道:“你先带几个人,把那些蒙古人先控制起来,就说在他们跟火罗村的欠债结清之前,一律不得离开火罗村。另外,让罗村长开始接手火罗县的防务。”
    封扬领命而去。
    赵权打开信使递来的竹筒,抖出信纸,快速扫了两眼,随手递给侍其轴,又跟信使问道:“丁武现在在哪?”
    “丁队已经去开元府了。”
    赵权感到一阵头疼。这个丁武,死性不改,凡事总喜欢亲历亲为,虽然知道他这是为了掌握最直接而准确的信息,但这样下去,效率依然会是很差。
    这封信件,并没有采用特殊的保密措施,更未用南京府已经开始试行的密码,显然已经是众所周知的消息。信中所说,斡赤斤王爷以帖木迭儿为帅,领一万兵马不日将到南京府,准备向南京府借两万匹马与两千士兵,随开元府兵前往和林,参加忽里勒台会。
    这意思赵权自是明白,把兵马借给斡赤斤,南京府此后便再无可能有力量反抗;不借兵马,这一万士兵便是过来自己取的。
    虽然之前已经有了心里准备,但一万兵马对南京府来说,还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
    赵权正在琢磨的时候,封扬与罗纪明过来,陈耀带着高正源也过来了,正在值守的李勇诚拍马而至。
    王栖梧的身影在土楼门前一晃,随即又消失在土楼之内。
    赵权环视着周边的几个人,朗声说道:“开元府的蒙古人不日来袭,这事情也无需隐瞒,现在得开始做些详细的安排。”
    赵权先望向罗纪明,说道:“罗村长,你现在开始替代王栖梧,暂理火罗县县长事务。”
    罗纪明有些犹豫。
    “你先别管王栖梧怎么想,就说你自己有没有问题?”
    罗纪明单拳轻轻捶胸,说道:“只要权总管不嫌我残废之身,我愿意再次披甲上阵!”
    赵权笑着摇了摇手,说道:“咱们南京府虽然缺兵少将,但还没到把你都派上战场的地步。不过,你的任务可不比上战场轻松。”
    罗纪明坚定地看着赵权,说道:“权总管,请尽管吩咐!”
    “首先,无论如何得保证今天春耕的进行。”
    罗纪明不由一怔,“可是……”
    “没错,与开元府的战争,很可能就会在此地展开,但咱们还是得想办法保证春耕的进行。否则今年冬天,所有人都得饿肚皮。此次与开元府兵作战,只要不影响到火罗县的春耕,对咱们来说,就是胜利!”
    权宋天下

第四百九十章 机要室
    赵权接着说道:“其次,你需要安抚火罗县的那些高丽人,不需要隐瞒他们。不愿意留下的,可以允许他们自行离去。愿意留的,就告诉他们只要有立功表现,或者在此居住满三年,会给他们分发田地。”
    “田地?”罗纪明微微地抽了口气。
    在辽东,只要看得到的地方,几本都是无主之地。土地在此实际上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但是田地就不一样了。像火罗县这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开垦出来的田地,那便是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一年中只要辛苦两三个月,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与财富从里面生长出来。
    但是,靠一家一户,甚至以前的火罗村那样,即使有百多户人家,想要灌溉出这么多良田,也是不可能做得到的。当然,最关键的是,还得有人愿意倾力来保护这片已经可以生产的良田。
    赵权点了点头,说道:“没错,今后不仅是火罗县,南京府所有的土地,都会分给那些有军功或是官职在身的人。也就是说,只要为南京府出过力做出过贡献的,就可以分享这些田地。
    当然,你们这些在战场上曾经受过伤,又能担任地方长官的人,会是第一批得到田地的人!”
    罗纪明望着遍布山坡、正在辛苦的耕牛,眼中不禁生中殷切的迷茫之色。
    “当然,如何分配,还得等这场危机过后再说。”赵权接着说道。
    罗纪明坚定地点了点头。
    “小耀!”赵权喊道。
    陈耀懒洋洋地嗯了一声,让赵权又感到头皮发酸。自从陈耀从锦州带着杨氏的妹妹回来后,整个人就是这么个懒洋洋模样。
    杨氏本来是想把她父母接到南京府来奉养,结果两位老人家听说一直威胁他们的张靖已经消失,就再不肯离开生活多年的锦州。陈耀便直接做主,让他们俩在锦州协助列维开设“石忽酒楼”。
    杨氏父母虽然不肯过来,却把杨氏的妹妹给送来了南京府。杨氏这个妹子年方二七,其色貌并不逊于杨氏。赵权原来还以为陈耀跟杨氏妹子发生了什么纠葛,问了半天,才知道两人一路上根本连话都没说几句。要不是必须护送她过来,陈耀本来想偷偷溜去稿城的。
    对此,赵权除了在心里哀叹,一点办法也没有。
    被赵权狠狠地盯了一下,陈耀这才勉强地收起快塌下来的肥腰,把身子稍微地直了起来。
    “你跟丁慕一起,想办法从那些蒙古人嘴里,彻底了解下斜寸岭周边各个部落的情况,包括还剩下的马匹、可能出战的士卒以及战力,反正把能够了解的情况全部想办法搞清楚。”
    “没问题!”陈耀挺着胸大声应道。
    “勇诚,现在火罗村能动用的兵力有多少?”赵权问道。
    “包括几个墩台守卒在内,总共有战兵四百八十五。如果不考虑春耕需要的话,还能抽调辅兵约五百。”
    赵权点了点头,说道:“火罗村的防卫,就交给你了。外松内紧吧,那些胡商让他们尽快离去,不想走的全送去府城。辅兵暂时不要动,让他们尽可能抓紧,不能误了农时。我回头跟辛大哥再商议下,再派些兵力过来协助防守。”
    赵权说完,带着侍其轴、梁申与高正源,便往南京府城飞驰而去。
    离开火罗村不久,天空之中传来一声悠长鹰鸣。正是大岩桓的那只海东青,这只海东青经过一年的训练,总算肯送信给个赵权。其他人,它依然根本不理睬,也不知是不屑于认识还是根本学不会。
    此时大岩桓放出海东青找他,显然府城那边也出了问题。
    赵权撮口清啸,海东青停住在空中的身形,收翅而落。
    赵权取出绑在海东青脚上信件,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城内不稳,速回!
    侍其轴与高正源虽然骑马没问题,但速度都无法太快。赵权只好强摁着内心的一些焦虑,不敢将马速催到最快。
    不过,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一行人终于抵达府城。
    李毅中已经在城门口候着,赵权也未停留,带着他一起直接入城而去。
    城内行人步履匆匆,街边屋内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的吵闹声。还有一些提着大包小包的人,在四处奔突,却被巡城的士兵纷纷赶回。
    哀号声、痛哭声、怒吼声、叫骂声,此起彼伏。
    “什么情况?”赵权问道。
    李毅中回答道:“有消息,说洪福源尽起十万高丽兵,准备与开元府的十万蒙古人,共同围攻南京府。”
    赵权心里一悬,对于这二十万兵的数量他自是没放在心上,只是洪福源竟然会参与开元府的出兵,这让他有些意外。
    “消息哪来的?”
    “洪福源派来运酒的士卒,传播出来的。他们鼓动城内的高丽人,立即随他们前往沈州,说只有这样才可能躲开即将到来的屠城。
    那些人已经被扣留下来了,对这消息,信的人虽然不是很多,但也搞得有些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