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宋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宋天下-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酒,确实是马奶酿成,但与赤思之前喝的任何马奶都不一样。没有任何的腥酸味,反而带着一丝丝的甜香。
    赤思之前也曾喝过赵权酿的酒,但这马奶酒却更显狠辣。入口的似乎不是酒,而是一股狂躁的欲望。赤思不自禁地舔了舔嘴唇,望向赵权的眼睛,已见赤红。
    赵权嘻嘻一笑,并没有给他添酒,而是说道:“不着急,有的你喝的!咱们先聊下正事要紧。”
    赤思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定了定心神,开始说道:“脱列那哥……”
    “那个,脱列那哥是谁?”赵权插嘴问道。
    “窝阔台汗的六皇后,贵由王爷的生母,忽察王子的祖母。”
    “不是叫乃马真吗?”
    赤思手掌在几上狠狠一拍,怒道:“她,姓乃马真,名脱列那哥!”
    赵权双手摇摇,说道:“好了,赤思将军,别发脾气,我不再问了,你说……”
    梁申见状,心时暗笑。在场诸人,只有他明白,赵权这是在借用一切手法,转移掉赤思满腔的焦虑与怒气。这次赤思带来的问题,不好解决啊!
    梁申不由的开始开动脑筋,寻思着对策。
    “窝阔台汗去世后,本来是由木根哈敦执掌斡耳朵,以待忽里勒台大会的召开,并选出新的汗王。但是木根哈敦突然追随窝阔台汗而去,现在由六皇后脱列那哥执斡耳朵。如今汗庭争论声不断,无论东道诸王还是西道诸王,对于忽里勒台召开的时间意见都无法统一。
    其他王爷还好,就是开元府的斡赤斤王爷,要求脱列那哥立刻归还被窝阔台汗划走的两万户属民,同时准备亲率二十万军西进汗庭,参加忽里勒台会。”
    赵权“嘶……”地抽了口冷气,问道:“斡赤斤这次是铁了心,开始出兵了吗?”
    赤思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没那么快,斡赤斤属地,自岭南到岭北,已近万里。其属民更是遍布于这万里境内,即使他现在立即召集部族,没有半年时间也无法出兵。如果真要把二十万兵力全部召齐,我估计最少也需要一年时间。”
    “刚才的诏令,是让我们攻击开元府?这是真的诏令,还是随便唱唱的?”
    “两个传令兵,同时过来宣布诏令,怎么可能是随便唱唱的?”赤思又是一声怒哼。
    权宋天下

第四百七十六章 进退两难
    “诏令中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就是要求南京府,在半年内联合辽西辽东其他兵力,对开元府发动全面进攻!”赤思说道。
    “你知道南京府现有的兵力吗?”赵权小心地问道。
    “我知道,南征高丽,东真军损失不少,但怎么样也还有三千兵力。现在开始在南京府内征召山民,半年之内绝对不会少于一万!”赤思斩钉截铁地说道。
    “而且,对开元府一战,不仅仅只有南京府,脱列那哥同时也向辽西辽东,各家势力都发出诏令,必须共同出兵。这样算下来,总兵力起码不会少于开元府现有的兵力。此事紧急,如果不能在斡赤斤完成对所属部族的召集之前,将其击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赵权默然不语,赤思这话倒也不算夸张,如果在南京府内搜山捡海,的确还有不少兵源可以挖掘,但这样征召而来的士兵,其战力势必堪优。最关键的是,赵权根本就不想跟开元府开战。
    从高丽北返,南京府遇到了两次最大危机,都是开元府引起。赵权费尽了心思,才赢得两年的喘息机会。当然,这两年的时间也只是理论上的时间,撒吉思或帖木迭儿可能会遵守这个约定,但是如果有必要,赵权相信斡赤斤绝对不会受此协议的约束。
    相对东北其他势力,南京府其实没有任何优势,没有现成的资源、没有显赫的靠山、缺粮少钱,又地处辽东的角落,相对其他对方来说,只是一个如同鸡肋般的存在。
    要不是窝阔台为了牵制斡赤斤,南京府早已经被其他势力吞没,连渣都剩不下多少。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赵权叹了口气,问赤思:“忽察是什么意见?”
    “他……他希望南京府可以联合辽西辽东所有的势力,向斡赤斤发动进攻。”赤思话刚说话,看到赵权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不由的又有些恼怒。
    “你觉得有可能吗?”
    “汗庭向南京府派出信使的同时,也已经向锦州、辽阳、沈州、辽南等地分别派出了信使,诏令完全一样。”
    “那好,我们现在开始召集兵力,而后等着其他势力的召唤,共同向开元府进军。”赵权一脸轻松地说道。
    “你……”赤思怒哼一声,却只能强摁住自己的愤怒。
    其实,赤思也知道,两辽之地,山头林立。虽然名义上都是诸王的封地,但能有效管理的区域不到一半。而且即使如此,在形式未明之前,谁又会愿意主动向开元府这个最大的势力发起进攻。
    正是由于有这种担心,脱列那哥才会逼着忽察派出赤思来到南京府,赤思原来以为自己不难劝说东真军当这出头鸟,但现在的情况显然已经完全超出他的预料。别说是忽察的命令,眼前的这批人看来连汗庭的诏令都不准备奉行了。
    赤思只好收起脾气,耐着心说道:“斡赤斤虽然号称有二十万兵马,但多半在岭北,少部分在岭南。现在留在斡赤斤身边的兵力肯定不会超过三万,只要东真军肯率先宣布对斡赤斤作战,我相信两辽之地最少可以凑出五万兵来呼应。击杀斡赤斤,并非难事!
    你们出兵之后,即使杀不了斡赤斤,只要将他及三万开元府主力拖住,让脱列那哥稳住汗庭局势之后,斡赤斤便根本成不了威胁。
    忽察王子已经答应,事成之后,可以将南京府交给大将军,他从此不再过问南京府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帮你们申请到开元府的管辖权。
    而且,如果你们现在不肯出兵帮助汗庭,真的让斡赤斤得偿所愿,你们觉得南京府还会有活路吗?”
    这倒是实话,现在的斡赤斤虽然强大,但也并非属于不可战胜的对象。一旦斡赤斤夺得汗位之后,甚至不用他出手,只要吩咐一下,南京府就会被其他势力撕成碎片。
    已经说得口干舌躁了,可是众人依然一语不发,赤思顺手端起身边的酒碗,又一口把酒灌入喉中。一股直贯脑海的辛辣,化成一团莫明的烦躁,让他突然迸发出无可抑制的恼怒。
    赤思把手中的酒碗往地上一摔,指着大乌泰与赵权狠声骂道:“你们两个,被忽察当作最可信任的部下与兄弟,如今需要你们的时候,就这样不敢作为吗!你们,还是不是男子汉!”
    一直未曾言语的大乌泰脸现赦然之色,赵权却施施然站起身,对着赤思抱拳一礼,说道:
    “先代我谢过忽察王子,承蒙他看得起我赵权。如果今天是忽察有难,我赵权绝不会有任何犹豫,定会为他出生入死。但即使如此,我也不会搭上东真军的数千条人命,更不会让南京府毁于一旦。”
    赵权语音渐渐清冷,“这是你们之间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败,与南京府又有何关系?”
    赤思终于再也忍不下满腔的愤怒,右手一抽,从腰上拨出弯刀,抬手一扬,便朝着赵权劈来。
    众人大惊,大乌泰腾身站起,怒喝道:“大胆赤思,放下刀子!”
    此时,赵权身后一道乌光闪出,犹如一条肆意的长蛇,迅速地向赤思咬去。还未等赤思看清来袭兵器的模样,手背上便传来一阵巨痛,他“啊!”的一声大叫,虽然弯刀依然还紧紧握在手中,但已经软软垂下。
    这道击中自己手背的乌光一击即退,却在半空中绕了个小弯,随即缠上刀柄,一股轻巧却极具韧性的力气传来,赤思握着刀柄的手腕不由一松。
    “咣当”一声,随着这道乌光闪退,赤思的弯刀被甩落地上,划出一道细细的火星。
    赤思大吃一惊,双脚不由的往后一退,这才看清,出手的人竟然是和他从火罗村同行而来的丁武。而他竟然根本没看到,丁武到底是用什么兵器卷走了他的弯刀。只是手背之上,却留下了三个小洞,血正缓缓从中渗出。
    赵权弯腰,捡起赤思的弯刀,倒提刀柄,走到赤思身边直接插入他腰上的刀鞘之中。而后轻轻拍着他的胳膊,说道:“赤思将军,既然你是代表忽察而来,我绝不会对此事不管不顾的。我会认真琢磨一个方法,在不损害南京府的前提下,给忽察一些他需要的帮助。”
    送走满腔怒火却再无法爆发的赤思,赵权视线在厅内众人脸上缓缓扫过。所有人都皱着眉头,苦苦思索。
    参与汗位的争夺,固然风险极大,但是收获无疑也是极为吸引人的。然而,任何的收获都得依靠实力去争取,南京府现有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参与蒙古国汗位争夺的资格。
    这一场仗打下去,最好的结局,就是开元府与南京府两败俱伤。这可能也是蒙古汗庭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可是不管怎么说,南京府在名义上依然是忽察的万户府,在汗庭的诏令与忽察的要求之下,东真军如果依然没有任何实际的行动,南京府便会失去所有的道义基础,从此必将被视为忘恩负义、怕死求生之辈,而遭所有势力孤立。
    真要如此,天下之大,恐怕再无赵权等人与东真军的立锥之地。
    进不得,退不能,赵权不由的仰天而叹。
    权宋天下

第四百七十七章 斜寸岭
    一阵北风过后,草原上的色彩就变了模样。枯黄,随着日升日落,一天天地由北向南逼近,翠绿的草原被染成墨绿,而后留下一片逐渐漫延着的枯黄。
    “呦——喝——!”骑在马上的呼勒,看着身后的草场,鞭子一扬,催促着身前的牛羊往前赶路。每年这时候,他都必须顺着斜寸岭,从北往南迁移,一直到斜堆的冬季牧场。在那里,他的牛羊还能再吃上一个月的草,而后便只能靠着山岭,度过令人难熬的四个多月冬季。
    今年的气候有些奇怪。北方的夏季牧场草木极为旺盛,让呼勒家的牛羊增长了近三成。然而,呼勒却知道,这个冬天,多出的这一百多头小羊,他却根本没法把它们养大。
    南边的冬季牧场可不只是呼勒他们一家的,而是属于整个吉利吉思部。如果所有的部族在这个夏季牛羊都增长三成,整个冬季牧场就根本承受不了这么多的牛羊。
    这反而可能是个灾难。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尽量拖慢南迁的速度,在路上让这些牛羊吃得更饱些。而后尽可能快的把多余的牛羊卖出去,否则雪一下,就得把多余的牛羊宰杀扔掉。
    前方湛蓝色天空下,一柱炊烟弯弯曲曲地升起。
    呼勒放缓马步,望空甩出一朵鞭花,嘴里吼出更加幽长的呼喝:“呦——呦——喝——勒——”
    不久,身后便出现了一辆牛拉着勒勒车,车上堆满了杂物,上面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女子,车后,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骑马相随。
    在阳光微斜时,呼勒终于赶着他们家的牛羊,带着婆娘与一双儿女,到了他们部落的这个冬季宿营地。
    宿营地分布在斜寸岭的东侧,靠着山岭背风的地方,早已被先来的牧民占据。呼勒只能在外围匆匆地扎好帐篷,而后不顾婆娘愤怒的吼叫,骑上马往帐篷最集中的地方冲去。
    每年这时,那里都会有一个临时的集市,所有准备过冬的牧民,都会在这里与往来的胡商交换一些过冬时需要的物资。
    呼勒一边打马飞奔,一边不停地跟从帐篷里钻出来的人打招呼。有他的堂兄阿斯根,去年他们家的牛羊就比自己多,今年不知道会增加到什么程度;还有他的安达格根,站在他身边的婆娘,似乎更加水灵了,这让呼勒不由自主的舔了舔嘴唇。
    对自己不屑一顾的是特木尔,呼勒一眼瞟去,他的帐篷里竟然有三四个女子。这让他感觉很不好。
    临时的集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人。基本都是胡商,摆出的货物乱七八糟。有零零碎碎的丝绸,有银壶与木碗,有铜盆与铁锅,有马鞍与缰绳,还有各种衣袍饰品。
    衣袍饰品呼勒是坚决不会要的,自己的婆娘再怎么打扮都没有效果,女儿还小,也没到需要打扮的年龄。
    丝绸却是必须得要一些,族长已经发出了征兵令,最迟明年开春之后就得出征。好的铠甲呼勒根本不敢指望,只能多备些丝绸,垫在皮甲之后,身子中箭时便能把伤势降到最低程度。
    马鞍、缰辔、马镫,其实都应该换了,但是呼勒很悲哀地发现,今年羊的价格果然跌得很惨。即使他把今年所有增加出来的的羊都卖掉,也不够给自己的马增添一套全新的配具。
    最多人围着的一个摊主,竟然是个汉人,这有些稀奇。呼勒还从来没见过一个跑这么老远来做生意的汉人。据他所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