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如果长不壮,怎么打刘璋?
 虽然刘璋此等人,乃是冢中枯骨。但是自己比刘璋还虚弱?能打得过?没准还要被对方一套组合拳下来,鼻青脸肿呢。
 关平与大吏们在前院书房内一番商议之后,便恢复了清闲的状态。回去了府中潇洒。
 不过恐怕也潇洒不了多久了,虽然历史已经改变,关平对于曹操是否南下,抱有怀疑态度。
 但是曹操毕竟是天时。
 就像是江东那位名臣说的一样。“上国有征讨之权,小国有防御之策。”现在的曹操便是这么牛气,想打谁就打谁。
 哎。
 就在这种将军悠闲,却又忧心,而汉中郡则继续恢复张鲁一战之后的元气的时候,时间快速流逝了。
 五月,关平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带来消息是关平另外一个先生,简雍。小时候关平与张苞,便是在简雍,孙乾爱的教育下长大的。
 关平事先不知道简雍要来,直到简雍到达太守府门前,关平才知道老先生来了,连忙出门迎接。
 “先生怎么来了?”关平先是纳闷,随即便有些明悟。
 简雍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对关平用了一个眼色,关平秒懂,不再言语,而是请了简雍来到书房内坐下,然后屏退众人。
 简雍进入书房后便垮塌了,整个人侧躺下来,说道:“传闻曹操在邺城开辟玄武池,以训练水军。又打算废除三公,自领大汉丞相。殷观先生猜测,曹操有南下之意,主公便派遣我前来告诉你小子一声。让你小子有所准备。”
 这老先生还是一样,不着调。
 不过二人是师徒,关系非比寻常,而且私下里也是无所谓。再说,关平也不计较这等小事。
 关平在意的是曹操南下之事。
 “果然历史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有些事情面目全非,但有些事情则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孟德横扫北方,解决了袁家残存势力之后,天下便只有凉州,以及南方诸侯了。郭嘉曾说,定天下需得先定荆州。所以曹孟德才没有立刻找凉州诸侯的麻烦,而是南下荆州了。训练水军,也是为了征讨荆州,乃至于顺江攻打江东。而不是单纯的想打下新野啊。”
 关平心中长叹了一声,然后抬头对简雍问道:“父亲可有信心守住?”
 “就算马步军二十万来,也守得住。”简雍断然道,他对新野充满了信心。
'260。第260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不可能隐瞒住消息的。
 尤其是在中原地区,消息四通八达。反而巴蜀地区在这一方面是有优势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便是是悄然无声息的。
 曹操在北方治水军,令士卒操练,又大规模的调动辎重,器械,而关羽麾下的探子分布又很广,消息自然是传回来了。
 而且这个消息是三月份的事情,现在曹操可能又更多的举动。
 不管怎么样,这一仗免不了了。
 关平也明白了。随即请了简雍住下,先住个几天,洗去疲劳之后,就得让简雍回去新野。
 安排了简雍之后,关平召见了六位大吏来见,宣布了这个消息。
 大吏们听闻此事后,一个个脸色都非常凝重。
 “若是曹操从北方南下,至少十万精兵。而且都是百战精锐,其势诚难以与之争锋。”王勉毕竟在格局上,与马良,孙乾,伊籍,阎圃这样的人有些差距,便有些惊惧。
 “不如请主公迁徙新野,江夏百姓至房陵,可以暂避锋芒。”随即,王勉说道。
 这倒是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打不了,躲嘛。关平在房陵很得人心,新野军用物资堆积如山,若是退守房陵。曹军数十万南下房陵,也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地方。
 深山老林,层层布防。
 若是民众是在塞不下,汉中荒废的土地也多。关平以前便是这样打算的,若新野不能守,便缓步进入房陵,没有忧虑。
 但随着实力开始上升,随着局势变得不一样了,关平心中觉得新野还是要守备一下的。
 先不谈新野经营多年,弃之可惜。这都是虚的,打不过就跑,关平是一个关键时刻可以丢盔卸甲,果断逃跑的人。
 但是守新野是有理由的。
 一是现在诸葛亮在江夏,人口十几万,带甲一二万,丁奉水军也在江夏。
 若新野一跑,江夏必然也要跑。
 再则,若是关家放弃了新野,曹操便可以直达荆楚,以刘琮,蔡瑁,张允这些人的软弱,必然是投降。
 曹操若是得了荆州,江东孙权便不好抵挡了。
 大势可能就去了。
 关平如果守住了新野,似乎是在帮荆州守备门户,看似可笑,但实则也是阻止曹操南下荆楚。
 而荆楚,便可以自己享用。
 所以守备新野也是有必要的。
 “新野,我关家经营多年。如赵氏之晋阳,绝不可轻易放弃。”关平断然道。
 王勉闻言便不再多言,拱拱手坐下。
 昔日智伯意图攻取赵氏,赵氏退守晋阳,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家分晋。关平借着这个典故,显露出自己守备新野的决心。
 “明将军父子,加上左将军(刘备),经营新野已经六七年之久。民众二三十万,士卒二三万。物资堆积如山,民心归附,士卒披铁甲比例很高。现在张苞,赵统,糜威,李正,廖化五位将军在房陵,人马将近三万。虽然不能与曹军死战,但可以屯扎在汉水北岸,虚张声势。这是有地利,人和,真打起来,却未必会输。反倒是明将军在汉中,若是让刘璋得知这个消息,怕是可能要再兴兵北上,染指汉中。”
 马良沉吟了许久之后,摸了摸胡须道。
 这便是格局的不一样了,马良却是一点也不怕。
 “战吧!”关平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命汉中郡,房陵郡招募民壮,编练新兵,关键时刻,或许有用。”
 “我写信给家父,务必死守新野,不要妄动。请诸葛亮在江夏见机行事。若时局不对,也可以往东去山上暂避。失了江夏不要紧,关键是把命保住。”
 关平说道。
 “诺。”关平威望已经抵定,此刻行事又是刚猛不拖泥带水,大吏们闻言轰然应诺一声,而后下去准备了。
 关平也亲自写信给老爸,让老爸务必坚守新野,不要轻举妄动。守备新野是有优势的,出城野战,必败。
 至于诸葛亮,关平也确实是担心。
 这卧龙可不能变成死龙了,关键时刻江夏就是芝麻,保住卧龙的龙头才是保住了大水牛。
 随即,汉中郡,房陵郡,甚至是武都郡,阴平郡都动起来了,汉中,房陵是征调民壮,武都郡,阴平郡则是抽调粮食。
 对外,关平没有宣扬此事。
 这件事情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道。而关平也只能做到这一点了,毕竟新野才是前线,他远在汉中。
 出谋划策是不可能的。
 须知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兵势变化如同老天爷变脸,随时变一下。新野能否守住,还得看新野的文武们自己做判断。
 谋臣不失策,武将不怕死。
 如此而已。
 。。。。。。。。。。。。。。。
 以杨武将军幕府的名义,命令房陵郡征召壮丁加以训练的命令已经下达了,这一次招募二万壮丁。
 而随着多年的发展,再加上不断有山民下山,房陵的人口一直在缓慢的增长。
 抽调二万壮丁虽然很狠,但也不至于让房陵崩溃。反而,关平在民间的声望一直很高,随着命令下来,房陵招募二万壮丁的任务一下完成了。
 这二万壮丁被集中在了房陵县外的一块空地上,李正派遣了几个军候,直接进行简单的军事训练。
 而曹操要南下的消息,还没有传开。但是关平如此大张旗鼓的开始征召民壮,大有穷兵黩武,要将天捅破的气势。
 聪明的人,便知道可能有哪一环节出问题了。
 房陵的大将,当之无愧便是李正。这位关平一步步提拔起来的大将,十分出色,甚至比赵统,糜威,丁封这些人都出色。
 李正因为久镇房陵,在房陵非常有威望。
 房陵城城北,城门楼内。李正与自己的营司马正在下棋,李正下棋的水平极好,眨眼间便将营司马给杀的投子认输了。
 “王司马,你的棋术略有下降。”李正将白子放回盒子内,说道。
 “将军。亏得您还犹如平日般镇定,自从房陵征兵之后,我便寝食难安啊。”王司马苦笑一声,说道。
 “什么时候的征兵?”李正问道。
 房陵在最近这段时间有前后两次征兵,一次是张苞,糜威,赵统从汉中返还,来补充士卒。
 第二次,便是二万民壮了。
 “当然是这一次。”王司马继续苦笑道。
 “事出反常,必有妖。大规模调集军队,无外乎有敌。现在我们杨武将军在汉中,敌便是巴蜀刘璋。若要大战刘璋,张苞,糜威,赵统等人便会在汉中修整。”李正站起来,双手负背来到了大门前,观看天空。
 今天的天空非常晴朗,万里无云。
 “将军的意思是敌在北?”王司马明白了,脸色变得很差。如果敌在巴蜀,那好说啊,刘璋儒弱远近闻名。
 但那位曹操可真的是名震天下,所向无敌。
 “不管敌在北,还是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武将不怕死,关家便不会败。王司马,你认为呢?”李正回过头来,从容问道。
 “将军所言甚是。”犹如当头喝棒,王司马立刻明白了,双手抱拳,由衷说道。
 大战一触即发,便是连空中都仿佛多了一些血腥味。消息还没传开,但许多人都已经猜到了。
 。。。。。。。。。
 房陵五路大军,只有廖化所部才是水军,在布乡安下水寨。而张苞,糜威,赵统等人奉命前来房陵募兵,他们以为自己很快就会回去汉中,所以也在布乡安营扎寨,与廖化做了邻居。
 大家都是关平的好兄弟,在关平还是个别部司马的时候,大家都很熟,所以廖化会时不时的串个门,或是招呼大家一起来吃个饭。
 这日廖化的水军在河中捕了许多鱼,廖化将其中大鱼挑出来,邀请兄弟们来水寨大帐内吃鱼。
 有烤鱼,有煮的。
 随便吃。
 三斤重的大鱼,廖化吃了四条,已经完全塞不下了。便坐了下来,双腿蹬直,拍拍肚皮。
 “大家伙都感觉到了吗?”廖化吃饱喝足之后,便忍不住说道。
 “都不蠢,怎么感觉不到?”张苞已经干了三条大鱼,正对付第四条,烤鱼嘛,一口下去咯嘣脆,回过头来瞪了一眼廖化。
 糜威一边吃,一边饮酒,十分斯文。他是三人中唯一的士族出身,文化人。至于说话就算了,他经常蹦不出一个字来。
 “北方曹操啊。不怕兄弟们笑话,一想到这个,我便有些胆怯。”赵统外儒雅,内也不刚强,中规中矩吧。闻得此言,苦笑了一声说道。
 “怕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活着的时候一个鼻子两只眼,死了还是黄土压着肚皮,难道曹操还能不一样吗?”
 张苞也瞪了一眼赵统。
 这四个家伙,就张苞不怕。
 廖化第一个心虚,所以忍不住提出来了。
 赵统确实是有些怕。
 糜威不说话,但仔细一看,脸色有些忧虑。
 大伙都是小将,都是幼苗,虽然都是忠臣,但经过的大风大浪远没有父辈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张苞,李正的镇定着实难能可贵。
 当然张苞是憨直不怕死,李正才是镇定。
 所以李正才是大将。
'261。第261章 新野'
 许多年前,新野便已经成为大汉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但多年来,新野的规模并没有扩大。
 一是因为各种因素,汉代撑不起更大的城池了。
 二是关家的势力已经向西方扩散,核心已经不是新野了。
 但是新野的繁荣,却也是与日俱增的。糜氏酒自不必提,东南西北的商人汇聚在新野。
 不过随着时间过去,糜氏酒的热度缓缓下降了。因为这个酒真的很贵,便是再爱喝酒的人,也不可能长期喝。
 但是糜氏酒的销量,还是比较平稳的。因为市场在扩大,如今糜氏酒不仅远销东南亚,乃至于远走丝绸之路,卖去了更西方的地方。
 其次便是布了,许多北方的商人会经过新野,再南下布乡,购买了房陵出产的绢布,返回北方去。
 有特产便有人气,这两种特产商品,使得新野成为了南方的一个商业活动的重要中转站。
 关家在城中设立集市,引导大宗商品交易,从而赚取税收,也是不小的收入。
 新野啊,新野。
 日升便有人声喧嚣,日落方止。天下第一等的繁华城池。而新野这个地方不仅繁荣,还很大。
 在新野建造之处,刘备的理念便是可以囤积诸多的粮食,二年陈粮,一年陈粮,新粮,积谷可以供给二十万军民勉强吃用三年。
 物资堆积如山。
 布,盐,衣食住行不必多提。铁甲,皮甲,弓,弩,箭,各种兵器,各种仓库堆积如山,都派有兵马驻守。
 以防止有人在城中放火。
 城池很大,有很多控制的排房,关键时刻可以迁徙城外的百姓入驻。在城墙上设置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