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玉楼正色道:“漫说我不知道这十六个人的存在,就算是我真的知道了,也会秘密把他们清除,怎么可能用这么显眼的手段杀人?这不是往自己身上招祸吗?”
  “我也是这么想的,”听到这里,沈渊也笑了笑。
  “我早就知道,不管死的是谁,也不管他们死在谁的手里,杀人的总归不会是咱们徽商!”
  ……
  沈渊和沈玉楼之间的这番谈话,从家长里短的闲聊,一下子就转到了案情上。但是实际上,他们两个都清楚地知道对方的心意。
  沈玉亭让沈渊带来的那个罐子,显然是向家族示意,他并没有忘了当初家族的养育。
  而沈玉楼说的那些往事,话里面浸透了徽商当初打下这片天地时的艰辛。他的话语之中亲切自然,完全将沈渊当成了自家的晚辈子侄。
  也就因为这一点,沈渊心里明白一件事……徽商中的大族沈氏,如今又再次向他们沈家父子敞开了怀抱!
  因此沈渊果断发问,沈玉楼有问必答,双方都是心胸豁达开阔,没有丝毫的晦涩和隐瞒。
  这一刻,当他们谈话之际,院落中的蓝姑娘正在低着头,静静地看着自己脚下的影子。
  在她的心中,却暗自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终于……终于还是让沈渊这小子,等到了这个至关重要的机会!”
  ……
  如果说这个世上有人最了解沈渊,恐怕沈渊的老爹都不如这位蓝姑娘对沈渊知道得清楚。
  蓝姑娘知道,沈渊的心里自然有他的为人处世之道。他有牢牢紧握、不肯逾越一步的准则。
  可是在这准则之外,沈渊却从来不被任何律法、伦理、教条、规矩之类的东西束缚。
  就像如今这个案子,大家都以为沈渊在用全部的精力破案,可是除了蓝姑娘之外却没人知道。所谓案件的真相,对于沈渊来说根本无关紧要!
  反而是沈渊之前说过的那句话,让她知道了沈渊为什么会参与到这件案子当中。
  “……最好的机会,往往隐藏在危险之中!”
  所以此时此刻,应该对沈渊至关重要。通过这件案子,他的家族已经开始向他示好。要知道扬州徽商团……那是何等的庞然大物!
  蓝姑娘知道,沈渊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和他的父亲重新得到家族的承认,回归沈氏家族这么简单。
  他是想利用这个机会,一举让整个徽商团……成为他的后盾!


第144章 一番风霜两世人、真假难分、谜底难寻
  看到眼前的情景,蓝姑娘忽然想起了一个细节。昨天下午在沈家院子里,由她给沈渊讲述了山陕商会和徽州商会之间的恩怨,之后她问沈渊,要先查哪一个才好。
  当时沈渊似乎是漫不经心地选择了一个目标:先查山陕商会,并且还去王府借了帖子,沈渊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似乎是毫不在意。
  但蓝姑娘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沈渊在甓社湖上见秦烈的经历,他也绝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人才一上岸,徽州商社会长沈玉楼就巴巴地派人来请他!
  真正让蓝姑娘暗自心惊的,倒不是沈渊的权谋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沈渊的水平她之前就已经领教过了。
  关键是沈渊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似乎对这件案子的来龙去脉,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也就是说,他抢先拜访山陕商会会长秦烈,然后利用这件事挤压徽州沈家的族长沈玉楼。说明在这之前他就知道沈玉楼是无辜的,而且急需解脱嫌疑。
  蓝姑娘觉得这就很难说得通了,沈渊是怎么知道的?
  在蓝姑娘心中胡思乱想之际,房间里正和沈渊对话的沈玉楼,心中同样也不平静。
  这个年轻人,实在是太稳了!沈玉楼甚至觉得,场面根本没有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他用家乡菜来招待,沈渊也是十分感动。他用亲情来笼络,沈渊也露出了亲切的感觉。但是沈玉楼分明能感觉到这小子不但极其冷静,而且心里是有主意的。
  甚至他在一脸诚挚之下说出来的话,究竟有几分可信,沈玉楼都完全没有把握……这个小狐狸,怎会如此滑不留手?
  沈玉楼又好气又好笑地想道:没想到对上一个后辈,他心里竟然生出了一种无处发力的感觉。这明显不是出自他爹的传授,这小子是从哪儿学来的?
  而这时他们俩的谈话,也终于渐渐转到了案子上,只见沈渊笑着向沈玉楼问道:“叔父,以您看来这被杀死的十六个人,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沈玉楼叹了口气,思考了良久之后说道:“徽商和山陕商人之间的矛盾已是剑拔弩张,我们都恨不得一口咬死对方才好。”
  “在这个时候,我就怕是秦烈自己动手,清除了那十六个人啊……”
  “哦?”听沈玉楼一下说到了点子上,沈渊表现了一下惊奇,示意他这位叔父继续说下去。
  沈玉楼苦笑着说道:“案子发生之后,我派人去查过,那死去的十六个人最短的都在徽商钱铺对面,潜伏了一年时间……那个叫菱角的乞丐,甚至五年前就已经开始在那里要饭了。”
  “所以他们一旦被秦烈亲自下令灭口,那就说明秦烈即将采取的行动不但手段激烈,而且规模极大。”
  “他甚至不惜把多年埋下来的暗线一扫而空,证明他不仅仅是担心这些人把他的计划泄露出来,而且极有可能这个行动实施了以后,这些暗线今后再没有什么用了!”
  “如果要让他得了手,今后的扬州城里,只怕就没有徽商了啊……”
  “您说得没错,”沈渊听沈玉楼的话虽然语声平淡,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是字字惊心,他也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来,秦烈是要朝着整个徽商集团动手了,”沈渊若有所思地说道:“那叔父您现在摸到什么脉络没有?或者说您判断他,要在哪方面开始动手行事?”
  听到这句话之后,沈玉楼无奈地看了沈渊一眼……这个小家伙套话的本事当真是一流。
  随即沈玉楼摇头道:“我在府衙方面收到一个消息,说是最近有倭寇在长江沿岸频频登陆,四处烧杀抢掠。”
  “前些日子,扬州以东的吴桥已经被抢过一次,那些倭寇的手段十分残忍,动辄洗劫整个村镇,杀起人来更是毫无顾忌。”
  “倭寇?”听到这里的时,沈渊暗自皱皱眉。话说大明朝的倭寇一直是个问题,但现在是万历三十五年,倭寇的问题应该不那么严重了才对啊?
  尤其是在五十年前的嘉靖朝,戚继光和俞大猷在台州九战九捷,基本上到那个时候,倭寇侵犯东南沿海的事情就已经少了很多。
  怎么听沈玉楼说,居然现在的沿海一带,还有倭寇出没?
  沈渊仔细回忆了一下,丰臣秀吉发布“八幡船禁止令”,也就是禁止海盗行为的命令,那时候是在天启四年……当然现在还是万历。
  天启四年是十七年后,也就是说海盗还没有彻底禁绝,这个时候倭寇上岸,倒也还说得过去。
  想到这里,沈渊向沈玉楼说道:“叔父您是担心那些倭寇,若是有人与他们勾结,放他们进了扬州城……”
  “那么城内的二十余家徽州钱铺,乃至于整个徽商的根基都会因此动摇,是不是这样?”
  “是啊!”沈玉楼点了点头道:“如果把倭寇这件事加到案子里面,秦烈杀掉那十六个暗探眼线的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毕竟勾结倭寇这样的事,一旦泄露出来是要抄家灭族的,而我们徽州商人被连根拔起之后,这些眼线也就彻底没有了用处。”
  “所以他们才会被秦烈下令,一起灭了他们的活口!”
  接下来沈渊的一句话,就让沈玉楼大为惊讶。那小子居然向他问道:“这般重大的消息……您先说说消息来源吧?”
  好家伙!沈玉楼的心中暗自想到:就凭这一句话,足以证明此人高瞻远瞩,眼界开阔!
  他们这些徽商虽然底蕴深厚,子弟中藏龙卧虎的英才不计其数,但却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面前这位沈渊。
  沈玉楼心中暗自点头,却还是向着沈渊回答道:“给我们提供消息的,是扬州知府林远大人幕僚中的一位师爷,他暗地里跟咱们徽商交情甚深。”
  沈渊闻言点了点头,沈玉楼所说的交情甚深,他不用猜就知道,估计是徽州商会常年用银钱,喂饱了这位师爷!


第145章 且将刀锋暂存身、慎之又慎、未能知心
  沈渊随即说道:“现在看来,既然是出自知府林大人身边的机密,想必倭寇沿江进入内陆抢劫,这件事是假不了的。”
  “但是倭寇事件和眼线被杀这两件事,虽然说最怕他们联系到一块,但也有很大的可能是毫无关联。”
  “不过未雨绸缪一向是咱们徽商的传统,叔父大人您做了什么准备没有?”
  沈玉楼听见这话,叹了口气道:“一旦倭寇上岸入侵扬州,官兵不肯死力相拼,扬州府手中这点力量还要保护那些达官贵人,自然是丝毫指望不上。”
  “所以我已经让人暗地里买了一些军械,分散到各个徽商钱铺中去,一旦有事也可以组织钱铺的伙计据险而守。”
  “尤其是咱们这座徽商会馆,”沈玉楼向着沈渊示意了一下他们周围:“扬州徽商最重要的族人还有财物,都被我尽量汇聚在这里。”
  “此处院墙高、守卫的人也多,再加上咱们手里有刀枪,还提前有了准备,想必不至于被他们打得措手不及。”
  “叔父这是万全之策,”沈渊立刻接着说道:“扬州徽商能有叔父作为首领,真是大幸!”
  ……
  之后的沈玉楼想起了一件事,他随即问起,沈渊为什么会牵涉进这件案子里面来的?
  谈话进行到了这种程度,沈渊要是再含糊其辞地打太极拳,就未免显得太不真诚了。
  于是沈渊也对沈玉楼,捡着有用的东西说了一些。不外乎是他在第一次发生螺丝结顶凶杀案时,本人就在现场。同时扬州府捕快石勇跟他爹沈玉亭和自己关系,都相当不错。
  再加上沈渊之前也帮石勇捕头破过了几个案子,因此他才介入了这个案件等等。
  之后沈渊还向沈玉楼说了,他在今天中午在明珠山庄,见到秦烈时的情形。
  有关秦烈当时的表现,他毫无隐瞒全都跟沈玉楼说了一遍。沈渊说完之后,沈玉楼却是沉吟了良久。
  现在沈渊也看得出来,这位沈家的族长目光敏锐、心思深重。他很少仓促地做什么决定,或者凭借灵光一现,说些一时兴起的话来。
  不过这种极其稳重的做事方法,其实对一个大家族的族长来说却是最合适的。更何况这个沈玉楼看似笑容和蔼,什么事都以亲情为先,但心机也是深沉得可怕!
  沈玉楼想了一阵后说道:“现在你替公门查案,虽然没有官面儿上的身份,但做得却是公家的事。”
  “刚才你说了你跟秦烈见面的前因后果,这已经是偏袒咱们沈家了……我承你的情!”
  “这叫什么偏袒?”听见这话,沈渊笑着摇了摇头道:“我继续把这案子查下去,若是秦烈那边有什么蛛丝马迹,我再来向叔父禀报。”
  “若是能拿到秦烈犯罪的真凭实据,甚至能将他一举击倒,小侄是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到时候,叔父您看着吧,我让您看看什么叫偏袒!”
  听到他的话,沈玉楼笑了笑向沈渊说道:“这些案子彻底过去之后,我一定去你家拜访你父亲……”
  “当年的老一辈也真是的,为了些许婚嫁之事,居然把玉亭扔到外边,二十年不闻不问。”
  “现在我好歹还能做得了这个主,这点儿陈年旧事咱们一篇儿翻过去,以后还是一家人,那该多好!”
  沈渊听到这话,自然知道这是沈玉楼在酬谢自己办案时没有忘了家族,他也连忙郑重地站起来表示感谢。
  话说这件事,要是让沈渊的父母听到了,还不知会高兴成什么样儿呢!
  这些年沈渊的老爹沈玉亭没了家族的庇护,在官场上凭借一己之力奋力搏击,不知拼命挣扎着度过了多少险恶时刻。
  而他母亲也因为沈玉亭娶了自己,弄得生活也艰难、仕途也不顺、沈夫人的心里自然也是心怀愧疚。
  不过这次能够回归家族,沈玉亭今年还不到四十,说不定借着家族的力量,还有大展拳脚的可能。沈渊都能料想到老两口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定是欢欣鼓舞!
  “好一坛咸菜,真有四两拨千斤之力!”沈渊想到此处,心里不由得暗自想笑。
  ……夜已深了,沈渊跟沈玉楼又聊了几句家常,这才拜别了这位叔父,走出了徽商会馆。
  等沈渊一出去,沈玉楼又把沈江和沈清两个人叫到了院子里,之前他们的谈话,这俩人是没资格听的,所以早早就躲了出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