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渊一边听着,一边心里暗想,赵宏图这个人也不错。
要是有可能的话,把他调到两广去当巡抚,变成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在那边做事的时候也会省下很多手脚。
但不用多想沈渊也知道,这种事几乎完全没可能。人家赵宏图是南直隶巡抚,一样是巡抚,却比两广的权限大得多。
所以赵宏图要是调任的话,相当于降级,那就不妥当了。
……
在这之后,沈渊看似在扬州游山玩水拜访亲朋好友,玩得不亦乐乎,实际上暗地里却是忙得脚打后脑勺。
像沈渊这个样子,当然也没人指责他什么,毕竟古代的官员走马上任,早一个月晚一个月根本就是无所谓的事。
更何况沈渊也算做过一任鸿胪寺卿,从原本的官职上卸任,回家探亲休息一两个月,正是人之常情。
因此沈渊在看似正常的活动中,一直在偷偷忙着自己的事。
……
首先的重中之重当然是军队,趁着铁枪赵原过来拜见自己,沈渊正好去自家军营走一趟。
赵原身上的气质比以前越发沉稳了许多,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他的模样也跟过去船老大的样子大相径庭了。
如今赵原负责扬州附近所有的军队和防务,掌管着手下大几千的兵将,时间长了自然是威风凛凛,等到他见到沈渊时却是难掩心中的激动。
赵原手里握着精兵强将,平生的报国志愿更是只要一场大战便可化为现实。因此他对提拔和培养自己的沈渊,自然是服得五体投地。
两人相见的时候,赵原居然还要以主仆之礼拜见,结果却被沈渊笑着一把给拉住了。
在这之后沈渊正要询问赵原的近况,结果铁枪赵原却是对沈渊给他派来的四百火枪手赞不绝口!
由于万八爷他们这些扬威营的老战士不但有精准的射术,而且还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所以赵原敏锐地发现了他们的价值之后,立刻就把这些战士打散了,分到各营之中去做教头。
沈渊的一千赴死营和五百江南猛虎营战士,现在万八爷他们正手把手的教着呢。
第1424章 一举大纛向何方、看我麾下、千万虎狼
这一千五百名士兵原本就是经过了长时间的磨练,如今再经过扬威营的传授,正所谓厚积薄发,最近这些日子的进步可是快得惊人!
而沈渊看到赵原在提起自己部队的战斗力时两眼放光的样子,就知道这位铁枪将军斗志锐气都是昂扬向上,他也是心中甚感欣慰。
寒暄了一阵以后,沈渊来到了军营。
……
一千赴死营,五百猛虎营,四百扬威营,五十名特战队员。这些战士静静地列队伫立在军营中,远远地看着沈渊少爷带队走了过来!
一见面这位沈少爷二话不说,拱手抱拳抢先行了一个武者之礼……在这一刻,近两千战士轰然回礼!
大家心中全都是暗自激动,尤其是留在扬州的那些部队,可有一年没见他们沈少爷了!
一见沈渊英姿勃发,面带笑意,他们大家也都是热血一阵激荡!
……
沈渊从他们面前慢慢走过,和自己熟悉的那些战士打着招呼,让每个人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这次来他并没穿官服,而是一袭白衣袍上紧紧系着腰带,好一个一身勇武之气的英俊青年!
“铁三哥腿可好了?我去四驴子你又长个了啊!以后叫四骡子得了!”
“范白猿?你那两撇小骚胡子怎么回事?把珍娘娶回家没有啊?”
尤其是当沈渊到了江南猛虎营这里,所有的人差不多他全都认识,还一个个地询问他们的伤情和家中近况。
看他的样子,就像是出外一段时间又回了家的兄弟一般,而被他叫到名字的那些战士,一个个人心中都是激动不已。
看到兄弟们都状态不错,这时的沈渊也放心了,随后他走上点将台,观看这些战士们操练军阵。
因为有沈少爷在此,这些生龙活虎的战士自然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沈渊听他们吼声如雷,战意沸腾。看他们的动作也是整齐划一,千百人如同一人,不由得也是心中暗喜!
这赵原不愧是名将之后,练兵还真有一套,看到这些战士的精气神就知道,下面每一名军人的心里都憋足了一股劲儿!
等到演武结束,沈渊使足了劲表扬了他们一番,然后每一队都有厚厚的赏银,大家自然都是欢声雷动。
阅兵结束以后,沈渊随即就把万八爷、花爷和吕怯勺他们几个骨干叫了出来。
他们这五百扬威营刚到扬州,沈渊问了一下他们的衣食住行,听说大家还都觉得很舒服,沈渊也放了心。
他们在屋子里喝着茶,几个营的营官和小七爷、赵原这样的军将也都在场,沈渊趁机问了一下他们关于火枪的事。
由那位沈渊从京师拉来的军火总监老罗组织研发的新枪已经造出来了,第一批新枪这次也被沈渊带到了军营里。
这些新枪还没开箱,沈渊这次就是想带领军中的资深军士试射之后,直接开始批量生产。
当然要按照沈渊心中想法,大量装备部队的武器,还要经过好几个步骤才能正式生产。
其中要经过部队的不断试射,还有小范围之内的装备,验证新枪的勤务性。甚至还要经过极寒酷暑、潮湿扬沙、浸水和暴力使用很多种实验,最终才能大批生产出来装备部队。
不过眼前沈渊用人在即,这些环节都一概被省略了,因为沈渊本身在武器方面也是专家,有前世现成的经验,完全有把握能做得好。
毕竟在这个时代,根本没人听说过“人机功效”这类的词儿。况且如今的扬州工业实验室成果还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或许不用一两年的功夫,下一代的步枪就该问世了。
而这次沈渊把吕怯勺和万八爷他们等人叫过来,就是让他们集中反应一下旧时代火绳枪出现的问题,沈渊也好在完善新枪的时候,用得上这些资料。
结果沈渊一问起这件事,大家所说出来的内容,连沈渊都是分外惊奇。
这时沈渊才想起来,所谓步兵战术一直都是围绕着武器制定的。而这个时代之所以大明火枪没能干得过女真弓箭,却是因为明朝武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
一提到火绳枪存在的毛病,自然是神射手吕怯勺最有发言权,当沈少爷问起这个问题,随即吕怯勺就哗啦哗啦说起了一大套!
“咱大明的火枪,是万万不能拿一支出来就能用的!”就见吕怯勺倒也不怯场,掰着手指头说道:
“因为火枪枪管是用铁皮卷制而成,然后再把铁皮烧红了里边塞上钢芯用力捶打,每次都打成一截一尺多长的枪管。”
“然后再把三节这样的枪管烧红了锻接在一起,再把原本枪膛里就有的孔,用钻头钻圆了……一听这工艺您就知道,这枪膛直不直,全看匠人的手艺啊!”
“要是钻孔不直,枪子射出去不知道往哪儿飞,真要说开一枪能打个八九不离十,这样的好枪在十支里要能挑出三支,那这批枪就算是不错的,挑出四支那就烧高香了!”
“就因为枪子打不准,所以练习的时候,不管你怎么练也练不出精准的射术,士卒拿着这样的枪上战场,自然是胆战心惊。”
沈渊听到这里点了点头,示意这一条他明白了,让吕怯勺接着说下一条。
只听这位神枪手又接着说道:“就算是火枪的枪管不错,可是枪上的照门和准星都是用钢锉锉出来的,有时候歪得简直都离谱!”
“像这样的枪你无法精确瞄准,在打靶的时候你还能慢慢地把误差补回来,可要是在战场上,千军万马朝着你冲过来,士卒又怎么可能还去找什么误差?”
听到这里沈渊又点头,吕怯勺接着说道:“下一条沈少爷也是知道的,咱大名的火药好,哪里都比不上咱。”
“但是火药的质量不齐,有的时候两箱火药之间的威力能差着一倍!这就使得射程不稳定,枪子射出去高低变化太大……”
这个用颗粒化火药可以解决,沈渊听了在心里暗自点头,然后让吕怯勺接着往下说。
第1425章 大江东去猛虎行、利刃强兵、谁与争锋
吕怯勺又一条一条说了许多,总结出来还真有不少问题,沈渊也一条一条的把它化作现代词汇,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里面有枪管不标准,弹药的大小不一致,导致枪管和弹丸的结合不紧密,气体泄露使得弹丸飞行的速度变化太大。
还有步枪由于工艺的问题经常炸膛,导致射手心里紧张,甚至在作战时不敢把脸贴过去瞄准,而是把枪顶在腰间开枪的。
另外还有一些火枪使用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大明朝的军队缺乏实弹训练,高昂的消耗费用让每个战士上阵之前,甚至打过七八枪的都算是有经验了。
这样一来,就使得实战时火枪射手的信心严重不足,甚至听到枪声时自己还没有克制畏惧心理。
一个火枪兵,听见枪声就会吓得一哆嗦,你说这滑稽不滑稽?
吕怯勺最后还说,大明朝的所有部队,其实整体都很缺乏武器的基本保养使用知识。
别说军队里的战士了,就连火枪厂里生产枪支的匠人都把火枪拿起来就扔,放下就摔。至于部队使用中缺乏保养造成的锈蚀、粗暴携行形成的变形,更是使得枪支准确性不断的产生问题。
……
吕怯勺这一通说,感觉就像是针对火枪的控诉大会,沈渊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明朝的军队拿着比弓箭整整先进了一个时代的武器,却依然被人打得丢掉了整个国家。
和火枪相比,女真人的弓箭自然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弓箭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比火枪射速快。
当然弓箭也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制作工的角、筋和胶都是不防水的,实际上别说是阴雨天了,就连接连几天受潮都会使得弓箭无法使用。
可同时火枪和弓箭相比,也有一项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它无需经过经过长期训练,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要知道一个合格的弓箭手,绝对要经过五年以上的刻苦练习才能成才。而那些以渔猎为生的民族,甚至他们小孩子的玩具就是弓箭,到了十二、十三岁已经是合格的猎手了。
所以明朝的士兵在弓箭射术上很难超过他们,可是火枪却能给大明士兵带来足够大的优势……火枪威力大,射程远,而且经过短时间的训练就可以上战场,这也是火枪在大明广为装备的原因。
至于大明的军队往往有人数上的优势,而且拿着杀伤力还不错的火枪,为什么会频繁失利,在战场上被人打得一塌糊涂,沈渊当然也知道其中的原因。
……
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刚才吕怯勺所说的那些,明军的火枪虽然射程远,但是不够精准,射程远威力大但是重新装填的时间慢得揪心。
更何况大明士兵缺乏训练,对于手中的火枪更是缺乏信心,同时又怕火枪炸膛炸伤了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大明士兵和敌人接战时,往往敌军还没有冲到有效射程里,这些士兵就罔顾上官的命令,擅自开枪打得一通乒乓作响。
而且他们开枪的时候也是漫无目的,根本说不上瞄准。
反过来以骑兵战术著称的敌军,却非常明白火枪和明军战术的弱点,他们往往派人假作冲锋,引逗明军开枪。
等到这样三番两次之后,明军的枪管由于连续发射变得灼热烫手,士兵们也在骑兵们的恐吓之下慌乱成了一团。
然后女真部队就可以趁机冲入自己的弓箭射程,一通箭雨下去,明军的阵型就会开始溃散。
在这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追击战,巨大的伤亡就此产生,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每次作战的情形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是如此!由此女真军队就获得了“满万不可敌”的称号,作战的时候气焰嚣张也越发骄横,甚至对明军形成了巨大的心理优势。
到后来的崇祯时代,哪怕就是百十人的女真骑兵,也敢冲击大几千上万的大明军队。明朝军队甚至已经到了不敢出城的地步。
除了守城时还能打一打,他们哪怕是人数百倍于女真部队,也一样连出城应战的胆量都没有!
所以说这不全是火枪的问题,也是士兵训练和战场纪律的问题。不然的话也不会有无数的大明军队一但投降了女真人,就立刻爆发出数倍于之前的战斗力。
那是因为他们在女真人的钢刀威胁下,既不敢提前开枪,也不敢胡乱发射,甚至死战到底不敢溃散,这才是他们战斗力急剧提升的原因!
而现在对于沈渊而言,士兵素质和训练已经不成问题了,他手下的两千军队,绝对是大明朝作战最顽强,意志最坚定的士兵。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沈渊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