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头我去府上拜望老大人,咱们好好聊聊……”沈渊扶着赵宏图的胳膊往前走,一边说着这话,一边还向着边上的乡亲连连点头。
  要说这些百姓为什么会如此,每次沈渊回家的时候都要出城相迎?那还不是因为当初江南反叛时,流贼十七万大军兵临城下,却被沈渊一举击溃的缘故?
  所以说公道自在人心,沈渊当年的浴血奋战,终究还是没有白忙一场!
  ……
  这时提前到了扬州的金先生、青先生和蓝姑娘都站在远处,看着眼前热闹的情景。见到徐徐走来的沈少爷,每个人的情绪却又是各自不同。
  金姑娘向着青丫头好奇地问道:“没想到沈渊在江南竟然有如此声望!你看那些百姓,一个个都像见着亲人了似的!”
  “因为他心里惦记着百姓,愿意为百姓拼命。”这时的蓝姐姐一边和金姑娘说着,一边目光还向着青儿那边笑着扫了一眼道:
  “他心里有谁,谁心里有数!”
  青丫头闻言就是脸上一红……这回她们提前出发到了扬州,虽然只是短短的相隔十余日,但是重新见到沈少爷时,心里还是觉得一阵莫名的灼热……
  ……
  随后沈少爷到了家中,自然是大礼参拜自家父母,沈玉亭和沈夫人都是喜上眉梢。
  这一下儿子成了从二品的大员,眼看着就要追上他老爹了,而且还是在赴任途中衣锦还乡,这让老两口自然是喜心翻倒。
  沈玉亭连忙让沈渊起来,然后父子三人就在房间里,把离别后的情形都说了说。
  其实沈渊虽然二品降到了从二品,但这对于熟悉官场的沈玉亭来说,却是一点儿不会感觉到难过,反而是分外高兴。
  因为在这之前沈渊是鸿胪寺卿,虽然是在京畿重地,但却只是管着一个小小的衙门而已。说实话他那个鸿胪寺,连端茶倒水的都一起算上也到不了两百人。
  而现在沈渊被外放江南,却是主管一省的父母官,他那个广东布政使可是占着大明朝十三分之一的土地,有着三百万人口!
  所以官职什么的,在沈玉亭的心里根本就不在乎,他的儿子真要是一心想升官,那速度会有多快,别人不知道,他这个老爹还能不知道?
  在三人谈话之间,赵小寻姑娘进来奉茶,当她袅袅婷婷走进来的时候,沈渊就听着茶盘上就像开了个水陆道场一般,茶托茶盏好一阵叮当乱响!


第1422章 宝剑新研玉初成、故园情深、山水钟情
  小寻姑娘今年也到了十八岁,出脱得芙蓉一般的脸蛋儿,水葱儿一样的小手,身材窈窕动人,凹凸有致。此刻姑娘俏丽如花的脸蛋上,正像桃花一般晕红。
  早在沈渊离开扬州之前,沈渊的娘亲和蓝姐姐就把小寻姑娘许给了他。如今这小丫头身量长成,看到朝思暮想的少爷也回来了,也难怪把她给紧张成了这样。
  沈渊一见,赶忙伸手把茶盘都整个接了过来……不然杯里的茶只怕没几滴能剩下的。
  随后,沈渊大大方方的向着小寻说道:“多日不见,妹子倒是又长个儿了……想我没?”
  我的天!这句话的前半截还正常,可是听到最后三个字,小寻姑娘就像是遭雷劈了一样全身一颤,满面通红羞地转头就走!
  原来这么长时间过去,这小丫头倒是越发羞涩了!沈渊看着这个身轻体软易推倒的小寻姑娘“嗖”的一下就没了影儿,他还张嘴向天,无声地笑了几下。
  见这儿子这副调皮的样子,沈玉亭只好嗓子里吭了一声视若不见,而娘亲却是又好笑又好气地瞪了沈渊一眼,示意让他不要再这么欺负小寻了。
  ……
  然后当沈渊带着兄弟们重回故居时,自然又是一番感叹不已。
  当年沈渊带领着大伙在这里读书习武,连破奇案的场景好像一一涌上了心头。经历了京师里的尔虞我诈,风波汹涌之后,这里的一草一木倒是让大家觉得越发亲切。
  风倾野毫不犹豫地躺回了自己那个花坛,把两只大长腿露在外面,苏小棠也一个劲儿地摸着自己当初练习盘蛇步的大水缸。
  至于那个小七爷……嘿嘿!他居然一回来,就又窝到了他平时坐着的那面墙底下!
  “死狗!”大帅妞程无鸢姑娘上去,照着小七爷的屁股就是一脚,然后笑着“嗖”的一声跑掉了。
  见到这样的情形,妙莲也和程无愁姑娘相视而笑……虽然物是人非,但当年大家心中的那份热忱,如今却又再度熊熊燃烧了起来!
  ……
  等到安顿好了炼心道人和庞宝强这些后来兄弟的住处,沈渊自然也是回去休息,今儿当值的是孟晓妆姑娘。
  一副崭新的牌,一开盒就是满手清香,打起来自然是分外有意思,这也是无需多言。
  第二天一早,沈渊就忙着去拜望各路亲朋好友去了。
  ……
  自己的师尊陈眉公老先生回了华亭家里,沈渊第一个要去拜访的自然是崇王府。
  崇王看到沈渊做了高官回来,自然是满心欢喜,言语中也满是鼓励之意。
  这些年以来,崇王投资在天元票号里的银子,已经获得了让他难以想象的收益,除此之外沈渊在万国博览会开业之际,果断地拉上崇王,让他从中大笔的赚钱,自然也让王爷感到了沈渊的深情厚谊。
  所以这次沈渊过来拜访,那简直就跟家人一般,崇王也明确表示,沈渊在江南做官时,一旦有事要用得到他们王府,只管开口就行!
  说话间县主朱羽棋和仪宾李域也过来了,还抱着一个未满两岁,虎头虎脑的小男孩。
  沈渊自然天生就是干爹,把孩子抱过来之后也是好生稀罕了一阵,这小家伙见到沈渊倒是不认生,肉乎乎的小手一个劲儿往他干爹脸上抓。
  沈渊笑着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来给孩子做见面礼……我的天!一看见这玩意儿,连崇王都被吓了一跳!
  要是说人家王府里什么珍奇异宝没有?也就皇宫的宝库能压过他们一头,可是一见到这些东西,就连崇王都是惊诧到半晌没回过神儿来。
  只见那是一块方圆寸半的玉佩,白组玄绶!
  “这可是天子佩玉!沈渊的这家伙,居然连皇帝身上的玉佩都敢偷吗?”
  等沈渊把这块玉佩给小家伙带在襁褓上,然后一抬头看到满屋子人惊讶的目光,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这是我在殿试的时候,天子过来查视,见到我写的卷子就要被风吹跑,特意摘下来给我压卷子的,算是赐给我了。”
  沈渊笑道:“我看这孩子目光清澈,双眉舒朗,将来一定是个有才有福之人。”
  “咱王府什么也不缺,倒是这块玉佩助我中了状元,意头不错,正好给这孩子当个见面礼。”
  一听见这话,朱羽棋和李域连忙谢过了沈渊,连崇王爷也是笑着点头。
  话说这位沈少爷还真是生了一副七窍玲珑心,拿出来的东西真是万般合人的心意。
  要说这块玉佩,那可是承载着足以记录进历史的一段佳话,真是用万金难买,也难以形容的宝贝!
  沈渊看到机会难得,趁着崇王正在高兴的时候,也赶紧给自己的徒儿说情。
  他笑着说道:“要说这美玉,您这王府里还少吗?我与世子殿下一别数年有余,倒是觉得他犹如美玉初成,宝剑新研,真是大有不同!”
  一听到沈渊夸自己的儿子,崇王也是面带微笑,这时沈渊又接着说道:“要我说趁着他还年轻,没有承袭王位,偷偷放出去开开眼界也没什么不好的。”
  “王爷可别把他闷在家里,把孩子的性情关坏了……”
  沈渊看了看崇王,这位王爷也是默不作声地轻轻点头。聪明人说话点到为止,沈渊也就只能说到这儿了。
  至于那个朱常津王府会不会放,究竟能不能放心把他放到沈渊手里出去历练?那就要由人家王府做决定了。
  随后沈渊还特意请求崇王,去拜见了一下老王爷。
  ……
  他这次带了火手阎罗卜郁成神医过来,特意给年老的老王爷把脉检查了一下。
  老王爷的身体康健并没有什么病,卜郁成还是开了一剂温补调养的方子,让老王爷吃了身体越发清健。
  就这一份心意已是难得,老王爷自然是深感沈渊人在京师还惦记着自己。卜郁成退下之后两人又深聊了一番,不外乎说的是大明朝近些年来冒出的种种弊端。
  老王爷心有家国,忠心耿耿,但却终究是朱家的子孙。沈渊也没法把自己的计划向他透露分毫,只是说他这次到江南为官一任,必要造福一方罢了。


第1423章 污浊一片名利场、来了沈郎、换我平趟
  在这之后沈渊从王府里出来,又是直奔徽商会馆去见族长……之后又是赵宏图的官驿,和赵巡抚好一通聊。
  徽商会长沈玉楼的态度也和王府相差无几,向沈渊表示了毫无保留的支持,当然沈渊心里清楚得很,这是他们以为自己要到南方去做官的原因。
  等到沈渊终有一日,露出不臣之心的时候,说不定支持他的这两伙盟友还会产生什么变化。所以这种支持,终归也是有限度的。
  至于赵宏图那边倒是聊得比较久,这位巡抚大人知道沈渊新官上任,虽然沈渊在治理地方经济民政上都很有见解,但官场上的规矩和心得,赵巡抚还是不厌其烦的向沈渊传授了好一阵。
  这里面主要就是集中在承宣布政使司(简称藩司)提刑按察司(长官简称臬台)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之间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沈渊的藩司既然管着地方上的财政,属于掐着钱袋子,所以要没有大的冲突,臬台和都司都是会合作的。
  在这种大家一团和气的情况下,不管是案件的审理还是军队的调动,只要沈渊开口,那两个衙门也会积极配合。
  但这也分什么情况,比如说沈渊这个布政使和其它两个衙门的主官闹起了矛盾,形成了严重的对立,那就不好办了。
  到时候沈渊无论是想干预地方上的司法,还是涉及到士兵的调动,全都要公事公办,人家要是不愿意合作,会拿出一百种方法来推搪。
  在这种这种情况下,沈渊想要推行政务就非常困难,因为不管是税务和民政,都会涉及到地方上的官司……有的时候没官司都会给你弄出官司来。
  更何况地方上要是一旦有点风吹草动,你就必须要调动士兵才行,而那些兵你要是使唤不动,那你这个布政使大人的命令,就连省城都出不去!
  举个例子说,沈渊要改革某项税制,结果在乡间收税的时候,税吏和被收税的老百姓打起来了,后果并不严重,只是造成了轻伤。
  但是这个官司到了提刑按察司的手中,就有可能把执行沈渊命令的税官先抓起来再说。
  然后只要地方上上报,说某地乡民暴力抗税,若不派兵弹压新税制就无法施行。人家就能把你设定好的法令,原封不动地堵回去。
  而沈渊这个时候想往外调兵也调不动,同时因为税官被抓,其余的税官叫苦连天,又使得政策无法继续向下推行。
  甚至给你办事的人被抓起来,也会直接影响沈渊的声誉……这就是和两大衙门的主官不合,造成的直接恶果。
  当然了,沈渊这个承宣布政使也有办法反制,但是这些手段无论是参奏这两大衙门的下属,上表京师指责都司臬台尸位素餐,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但这种做法却解决不了问题,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完全是得不偿失。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沈渊要不就把自己这省内两司的主官死死掐在手里,让他们没有翻身之力。
  要不你就不要把关系搞僵,想办法和他们同流合污,不然你是无法干成任何一件事的。
  ……赵宏图说了半天,这还仅仅是省内三司之间横向的关系,这里面还涉及到地方上盘根错节的利益牵扯,还有与上官之间的关系如何……真要论起来,可就不是三句两句话能说完的了。
  ……
  赵宏图说的这些事完全是出自一片真心,他说的内容有一些沈渊是知道的,有些也是第一次听闻。
  不过人家毕竟是一片好心,沈渊也是满心诚挚地连连道谢。
  一看沈渊的样子,赵宏图就有些暗自担心……说实话,这个沈渊一向以手段凌厉著称,往往是谁跟他作对他就干掉谁,所以赵宏图才特意有了这一番嘱咐。
  但是他哪里知道,沈渊此去江南,那些地方官要是老老实实地配合也就罢了,他们要是真敢给沈渊捣乱,那就不是关系搞僵的问题了……沈渊兴许把他们都搞成僵尸!
  ……
  沈渊一边听着,一边心里暗想,赵宏图这个人也不错。
  要是有可能的话,把他调到两广去当巡抚,变成自己的顶头上司,自己在那边做事的时候也会省下很多手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