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里回响着沈清和沈江的说话声,一柱青烟顺着香头笔直向上,直到一尺多高才幻化成云飞鹤卷,以千变万化之姿散于空中。
他们沈氏家族人口超过三千,手上的买卖店铺数百家,更是整个徽商集团中数一数二的大盐商。
在沈玉楼的手上,掌握着数以千万计的财富。只需看他此时沉静如水的表情,就知道他果然不愧是大家族的主人,光是这一份安然镇定就绝非常人所能!
……
等到沈青沈江他们两个说完,屋子里立刻安静下来,许久之后,就听沈玉楼轻声说道:
“把经过重新再说一遍……一句不许掺假,这次我要听真话。”
他的声音低沉而清晰,有如耳语,却像是惊雷一般吓得沈清和沈江全身一震!
……
事情进展到这里,好像一切又重新回归了平静,沈渊也回到了他白天习文,晚上练武的生活里。
但是这个当甩手掌柜的沈大少爷,实际上却在建隆寺这些案子里,无形中扩充了自己的实力。
首先从财力上来讲……他手上还是没钱,但是在蓝姑娘和他合股的天工坊柜上,有急用的时候却可以随时任他抽调资金。
这对于之前家里连几百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沈渊来说,做事时心里自然就更有底气了。
除此之外,他手上的三个产业都在急速的成型。
跟焦六爷合股的私人码头建设得飞快,周围的地产也被焦六爷不动声色地渐渐纳入囊中。等这个私人码头建立起来的时候,那会是一个流金淌银,日夜为他增加财富的聚宝盆!
第123章 扬州慢里玉箫声、无灯巷中、螺蛳结顶
不过以现阶段而言,这个私人码头还需要加大投入。现在建设费用差得还不太多,不过要想把周围的地皮全都买下来,实现最大的利益,需要往里投的钱还是一个大数字。
在这之后,就是他和蓝姑娘共同合伙经营的天工坊。此刻蓝姑娘还在用变卖玉器的银两,不遗余力地购买玉工的卖身契。按照沈渊所说,他的目的是把所有的扬州玉工变成自由人……然后要是这些玉工愿意的话,就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工坊里,处于沈渊的保护之下,安安稳稳地干活挣赚钱。
之后第三项,就是他和朱羽棋县主经营的云南商路。
在不久的将来,商路一旦打通后,就会把产自云南缅甸的各种宝石玉石,最重要的是翡翠,一路运往扬州。
到那个时候,扬州的翡翠行业将会迅猛发展,使得这条云南商路也变成一条滚滚的黄金河。
这三个产业虽然并没有迅速见效,但是沈渊的提前布局和果断投入,却是他前世一贯的投资路数。
目光比别人更远,看到的比别人更多,占据行业先机,永远敢为人先。这就是沈渊在前世,迅速聚集起巨量财富的秘诀!
当然后续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他来谋划,比如在明代,实际上翡翠这种宝石并没有大行其道,只在民间零散的出现。
沈渊知道历史上,是从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开始,由于皇室对翡翠的喜爱,才使得这种宝石迅速风靡全国的。
尤其是后来的西太后慈禧,就是说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那位。对于翡翠更是喜欢到了痴迷的程度。
这也使得全国上下官员和富商竞相效仿,由此形成了东方人对翡翠特有的爱好。
可是很翡翠本身具有的美感、资源蕴藏的数量、使得它完全具备,提前两百年成为风靡全国的珍贵玉石的资格。
至于如何把它炒热,让它迅速普及到全国市场,让所有的有钱有势的人都去追捧,那就要看沈渊的手段了。
其实这对他而言一点都不难,毕竟后市商业炒作的成功案例,塞在他脑袋里的简直是不计其数。
不过现在商路没通,翡翠没到,工人甚至都没有原料开工,说到炒作还为时过早,所以暂时还用不着沈渊去费心思。
……
眼看进入了九月,沈渊的学业日渐繁重,他的父亲沈玉亭也在四处为他寻找学习制艺的老师。
这个老师很重要,学习到了这个程度就开始做八股文了。第一个老师的眼界和格调,往往会使学生养成一生的写作习惯,所以丝毫马虎不得。
沈渊在家里看书看得头昏脑胀,最近这些日子苏小棠知道他学业繁忙,很多天都没有来找他玩儿了。
夏末时节的时候早晚凉爽,正好读书,可是中午依然热得不行。等用过了午饭时分,沈渊觉得自己浑身汗津津黏糊糊的,简直就像是缸里的一条儿咸菜。
放下了书,沈渊顶着大日头一路来到院子外。
在哇哇作响的蝉声当中,大街上的地面被太阳一晒,白得刺眼,干得冒烟。外面的行人也都和路边的树叶一样,被晒得有气无力。
秦玉虎整个人就像他那件道袍一般,湿得都塌了。沈渊看他烂泥一样瘫在算命的座位上,热得就差把舌头吐出来哈气了。
沈渊向他招了招手,秦玉虎“噌”的一下就窜了过来。
“二虎……找个澡堂子泡泡去啊?”
“哎呦少爷,好主意!”
这么些天以来,沈渊还是第一次招呼秦玉虎,弄了半天却是为了带他去洗澡。
秦玉虎心里也高兴,反正只要能跟着这位沈家少爷,让他干什么都行。更何况这大热天儿的,舒舒服服泡个澡,确实是个绝顶好的主意。
于是沈渊就在秦玉虎的带领下,一路穿街过巷向着澡堂走去。
这位少爷也不缺钱,所以秦玉虎就把他往最好的澡堂里带,期间路过了两家挂着灯笼的澡堂他都没进去。
在大明朝,正常人家没有天天在外面挂灯笼的,除非是澡堂。所以扬州城里就有了个歇后语:澡堂的灯笼——天天挂。
等到他们走到了一条宽阔幽深的巷子中,秦玉虎指着前面的一盏灯笼,笑着对沈渊说道:“在咱们扬州城里洗澡的好去处其实也不少,但真能说得上顶级的却也不多。”
“在城里的开明桥有小蓬莱,太平桥有白玉池,徐凝门有陶堂,广储门有白沙泉。”
“至于扬州城外,埂子上有小山园;北河下有清缨泉,东关还有一家广陵涛,都是一等一洗澡的好去处,今天这家就不错!”
“少爷您读书累了,也好好泡泡,解解乏……”
说话间,他们顺着澡堂大门走了进去,立刻就有伙计过来招呼。
……
虽然说是扬州城数一数二,应该是非常气派才对。但是没奈何这间澡堂却比沈渊前世去的那些豪华宽敞的洗浴差了不少,最起码这里的光线就不行。
但是沈渊也知道,这个时代就是这样,于是也没有过于挑剔。
等他们一进去后,就是一股蒸汽和脚丫子味儿扑面而来,换衣服的时候,就听那澡堂里面甚是热闹。
木制的拖鞋在石头地面上敲得“呱嗒”作响,搓澡师傅拍打按摩时发出的“啪啪”声,响彻了整个澡堂。
在烟雾缭绕一片昏暗的澡堂浴室里,还有人在那里哼哼唧唧地唱着扬州青曲,听起来倒是抑扬顿挫很有味道。
“飘落花,西复东,江湖常把扁舟送……飘黄叶舞东,推白云出峰,过园林乱把花枝弄……”这首《玉箫声处.扬州慢》,被里面一位客人唱得荡气回肠!
呵呵!看来洗澡的时候吼歌,从大明时就有啊!沈渊笑着跟着哼哼歌儿,脱光了衣服,活动着脖子,和秦玉虎两人走进了澡堂里。
光线越发昏暗,澡堂里的空间倒是不小。但是只有向南的墙壁高处开了几扇气窗。几道经过了窗框精心切割的光柱,齐刷刷地投进澡堂里。
第124章 开膛破肚碧水中、十日扬州、垒尸及顶
在澡堂门口放着一口硕大无比的锅,下面正燃烧着柴炭。
等锅里的热水烧热了之后,就会自动流到第一个池子里面,这里面叫做“头汤”。一般若不是老来洗澡,特别禁烫的客人,头汤里面一般是下不去的。
新进来的客人一般都会在头汤里面烫烫脚,依然会被烫得呲牙咧嘴。
等到头汤里的水再往下流就是中池,那里边影影绰绰已经有了七八位客人,在那里泡澡聊天儿。
水再往下流就是娃娃池,相对凉爽一些,就是给那些怕烫的小孩子们洗澡的地方了。
往前去,澡堂的前方有一架古代很罕见的螺旋形楼梯,一路通向二楼,那阵歌曲吟唱的声音正从二楼隐隐地传下来,那上边是客人休息喝茶的地儿。
沈渊和秦玉虎他们用毛巾蘸了头汤里的水,烫了脚擦了全身。皮肤被烫得发红,浑身舒坦!
然后出溜一下,两个人进了中池,等到热水浸透了皮肤,一股酥麻感传上来,二虎和沈渊同时舒服地呻吟了一声。
在这扬州,洗澡这样的享受很是盛行。著名的“扬州三把刀”里面,其中有一把修脚刀就是说得扬州的洗澡行业。还有天下闻名的那句:“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也是从扬州传开的。
甚至苏东坡在此地做太守时,还留下过一首《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擦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在这池子里泡着舒服,真想喊两嗓子歌,没奈何沈渊肚子里的歌没一首能在这儿唱的,也只好作罢。
秦玉虎这家伙脱了衣裳,一身黝黑的腱子肉在身上疙疙瘩瘩,显得分外结实,看起来就像是个精壮的泰拳手。
沈渊和他聊了几句,多半说的是传授秦玉虎武功的那位老乞丐,想必那也是个大明朝的武林奇人。
对于沈渊来说,生活里没有点儿新鲜事儿,是很难混得过去的。
所以类似老乞丐这样的风尘侠客,到底有着什么经历,武功厉害到了什么程度,他一谈起来也是兴致勃勃。
在这之后话题三绕两绕,又说到了这家澡堂。秦玉虎头上盖着一张毛巾,泡得满脸都是汗珠,向沈渊笑道:
“这里离少爷家不远,看书乏了倒可以经常过来泡泡。说起无灯巷的螺丝结顶,那可是扬州一等一的……”
“你等等!”
忽然间,秦玉虎的话触及到了沈渊心中一个似曾相识的词,模模糊糊想不清楚,不过好像很重要!
“你说这地方叫什么?”沈渊直起腰,向着秦玉虎问道。
“螺丝结顶啊?”秦玉虎眨巴着眼睛,指着澡堂尽头那个楼梯说道:
“因为这楼梯修得一圈一圈地往上,就像是个螺丝壳一直伸到了房顶,所以这间澡堂的名字反而没人叫了,满扬州城都管它叫螺丝结顶!”
“无灯巷!螺丝结顶!”
在这一刹那,沈渊的脑海里陡然间像是亮过了一道闪电,他忽然想清楚了,这是个什么地方!
虽然泡在暖烘烘的池水里,可是沈渊浑身的汗毛全都竖立了起来,起了满身的鸡皮疙瘩!
就是这个地方,在后世它有着另一个名字……垒尸及顶!
……
那是在三十八年后的弘光元年,清军攻破扬州城,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杀,在历史上被称为“扬州十日”。
就是这个地方,沈渊他们进来时经过的那条巷子“无灯巷”,当时就是清军大批屠杀扬州军民的所在。
当时尸体屡屡被弃置在此,弄得巷子两边的高墙之间,尸体垒起来甚至越过了头顶,把整个巷子垒得沟满壕平。
从此这个螺丝结顶,就被扬州人取了个谐音,叫做垒尸及顶!
即使在那之后,又过了四百年之久,此处依然是扬州城十大灵异之地。
一想到在这里即将发生的积尸累累、血流满街的惨烈情形,沈渊就觉得肚子里一阵恶心翻动。
“他娘的居然来到了这儿!在这个时代……那场大屠杀还没发生!”
……
此时的沈渊四下里看去,澡堂里光线昏暗,影影绰绰走来走去的人如同鬼影。
在搓澡师傅用力摩擦之下,澡客舒服的呻吟声,就像是临死之前的惨叫。
不知道为什么,沈渊的心里越来越紧张……突然间,和他们坐在一个池子里的一位客人,“哗”的一声猛地站了起来。
在他的喉咙里,发出了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
当沈渊抬头看去,就见对面的那个人双手攥着拳头,浑身都在剧烈地颤抖。
在他胸前的肚子上,已经被齐刷刷地从上到下,割开了一道深深的伤口,花花绿绿的肠胃内脏一边缓缓蠕动着,一边流淌下来,噼里啪啦地落在了池水中,溅起了一片带血的水花!
刹那间,池水中所有的客人都在大声叫嚷。满池子的人连滚带爬地从这一池血水中跳出去向外奔逃。秦玉虎在水中一个闪身,拦在了沈渊的前方!
“注意水下!”沈渊扶住了秦玉虎的肩膀,两个人徐徐后退,直到触及了白矾石砌筑的水池边缘。
转眼间,水池里的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