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这次他说的,“两国都能加以规范”,到底怎么规范,规范到什么程度,这么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他都是含而不露,并没有说透。
因为沈渊心里最清楚,大明朝廷和眼前的万历天子,第一根本就不明白贸易是什么,其二他们也压根不在乎!
如果说他们对这事儿还有一些兴趣,无非就是因为海贸可以让大明的财政更宽松一些。
沈渊刚才所说的“不无小补”是顾着朝廷的面子,实际上海贸带来的交易额和利润,可不是个小数字。
等到万历听了之后,他也大致明白了沈渊的意见。此时的天子还在心里暗自感叹,沈渊毕竟是个年轻人,看问题还是太单纯了。
这海贸可不是简简单单地定个规矩就挣钱的事,这里面涉及到朝廷各方的态度和利益,还有民间的商人、官员、各界的风评和舆论。
所以这事要是做不好,丢的可是皇家的颜面,弄不好还要引起风波……因此万历也不可能现在就草草作出决定。
在这之后,正事儿算是说完了,万历也笑着向沈渊问,关于海外的这些事,他是怎么知道的?
第1161章 空手白刃有何难、百万军费、看我一变
而沈渊立刻回答万历的问题,他当时就把小贝扔了出来。沈少爷说自己在扬州读书时,收留了一个从外洋流浪到扬州的番人,所以他也学会了番话,对外洋的情形也多有了解。
万历听了之后再无疑问,这件事也就算过去了。随即他又笑着向沈渊问道:“听说你昨天把教坊司那些赦免的歌妓,全都领自己家去了?”
一听见这话沈渊就知道,这件事儿也没能瞒过天子。于是沈渊哭丧着脸答道:“微臣也是被逼无奈啊……真是没办法!”
一看到他这个样子,好像里面还有内情,万历天子立刻就好奇地示意沈渊接着往下说。
就见这位鸿胪寺卿沈大人,哭笑不得地说道:“昨天微臣随瑞王千岁到教坊司颁旨,等那些姑娘们都要走了,臣才想起一件事。”
“那教坊司的姑娘们全都是罪臣之女,她们的父兄多已服法,这些姑娘出去之后又没有依靠,又没有生计,难免会再度流落风尘。”
“微臣当时看见她们心里就想,这是太后慈悲赦免了她们的罪过,可若是她们这两百多姑娘里,哪怕有一个人进了青楼,只怕都有违太后仁慈的本意!”
你还别说,万历皇帝听见这话,心里也是暗自一惊。
他心说:沈渊想得倒也周全,要是真的这些姑娘里面有人到青楼接客,弄得惨不堪言,不说别的,太后好心办了坏事,这件事要是传到民间可就麻烦了。
幸好这是沈渊发现得早,当时就决定把这些女孩子都带走。要不然再迟上几天,这些人放出去容易,想要一个不差的再找回来安置,只怕就难了!
随后万历又问了一下沈渊,这些姑娘他打算怎么安排。
就见沈渊苦着脸说道:“先雇用她们当伙计呗,好歹在微臣的手下盯着,总不至于弄出什么丑事来……二百多大姑娘啊!”
“微臣生怕辜负了太后的好意,只好收留她们。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场变故让微臣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又是雪上加霜……”
“噗”的一声,万历终究还是没忍住笑了出来。
他知道沈渊并不是出自贫寒之家,毕竟他还是扬州盐商世家的后人,而且到了京师以后,他还住在那么大一片梁园里。
这要是一般的人家,就别说买得起买不起梁园了,里边那么多下人人吃马嚼,他要是真穷只怕都使唤不起!
所以沈渊一哭穷,万历就忍不住笑。
他也知道沈渊既然这么做了,就一定有支持下去的财力,因此万历也根本没理会他这茬儿,连赏他点银子的手续都省了。
其实沈渊也根本不在乎皇帝赏的那点钱,只不过这件事既然天子都知道了,也就算是备了案,在这之后沈渊无论如何安置这些姑娘,都是他在为太后帮忙,
所以此后无论是谁,包括眼前这位万历天子,都挑不出沈渊的毛病了。
……
本来事情聊到这儿沈渊就该跪安的,可是万历一想到“财力”这两个字,却又让他想起一件事。
万历想了想之后说道:“今日边关来报,关宁那边军械老旧,尤其是火枪消耗严重。”
“如今山海关总兵报请朝廷更换军械,这又是一笔额外的开支……朝廷现在的岁入已经是入不敷出,可这一大笔钱既省不得,现在又不知该从何处来。”
“沈渊你心窍灵便,替朕想想,有没有支应的办法?”
沈渊听见这番话,心里就是暗自一动……说实话万历说话的时候虽然是面带笑意,但沈渊却知道,这是对自己的又一次考核。
话说现在天下的财源,基本上已经被皇室开发殆尽,之前让太监出去大收矿税,弄得天怒人怨也是基于同样的原因。
所以沈渊要是出不了什么主意还算是好的,这要是他想出什么招数,却是些偏门的行当,万历一听就知道会祸乱民众,那他就会在这位天子面前大大的扣分。
原本沈渊都想把这事推了来着,但后来又一想,关宁那边是要直面女真铁骑的,所以边防力量哪怕强一分,那也是好的。
于是沈渊随即说道:“万岁且臣回去想想,这几日就给天子回复……对了需要多少银子?”
万历看沈渊回答的认真,他的心里也是一动,眼前这个机灵至极的年轻臣子,说不定还真的有什么好主意拿出来。
“一百五十万两……你也别过于勉强。”
万历说了这个军械费用的巨大缺口,其实心里也没抱有太大的希望。
然后他让沈渊就此告退,回家想办法去了。
……
“一百五十万两啊……”沈渊一边出宫一边还想着这件事,说实话还真挺有难度。
不是说这样的数字有多难,真要是让沈渊想辙,在这大明朝他有的是方法能赚到这些银子。
关键是这些银子拿出来时,绝不能让天子和朝臣挑出毛病,还不能让他们吃滑了嘴,擅自胡乱发挥起来,把自己招数变成祸国殃民的乱政……这就太不容易了。
“刀刀刀!”
等到沈渊一边想着一边走出宫门时,他这一入神却忘了把进宫时解下来的配刀拿回去了,弄得看守宫门的侍卫举着刀大喊。
“翰林不带刀,走道儿不发飘啊?”宫门口的侍卫居然还跟沈渊开了句玩笑。
沈渊笑着打过了招呼,把刀接过来就走。
这时他还听到自己的身后,另一名侍卫跟之前那位兄弟说道:“还翰林呢!没大没小的!”
“人家现在是鸿胪寺卿,三品大员!回头给你个脸子看!”
沈渊听哥们说得有意思,于是他一边往身上带刀,一边还回头给了他们一个笑脸儿……把这两名侍卫也是弄得一边行礼一边嘻嘻的直笑。
话说这位寺卿大人不但年轻,而且行事特立独行,如今满京师都出名了。
这些侍卫平时看那些老态龙钟,或是迈着四方步、目不斜视的官员看得实在太多了。
所以他们见到沈渊就像和自己一个班儿的兄弟一样毫无官架子,自然是觉得又亲切又好玩儿!
第1162章 龙子连拜又成双、梁园秀美、使者惊惶
转过天来,桂王朱常润来沈渊府上拜访。
这还是小王爷第一回来梁园,一进门见到梁园的规模局面之大,可把这位小王爷给惊呆了!
沈渊家里的亭台楼阁,包括门庭建筑都是按照规矩建造的,并不僭越。但是湖山之胜,园林之美,却是让人耳目一新……关键是大。
这里头也实在太大了,估计十个桂王府都比不上,朱常润一进来就觉得心胸为之一宽。
仅仅是大也就算了,这里头还热闹!
朱常润一来,就看到两百多人在湖岸边的草地上上课,居然还全都是花枝招展的姑娘。
这些美女们分成了几组,有的学着打算盘,算账记账。有的学着包装捆扎货物,过秤收钱。
还有的站成一大排,每人头上顶着一个碗,伸直了脖子在那里稳稳当当地学走路。
看着那些姑娘们裙摆飘摇,笑声犹如银铃一般,朱常润就觉得心中暗自感叹。
这位少年王爷今年也十五了。从湖边路过的时候,要说心如止水那是不可能的。
两百多美艳姑娘聚在一起,荷尔蒙在空气中那~浓度,足以让这位情窦初开的少年走路都直发飘。
人家是第一回上门儿,沈渊正在急忙往外迎,等他看到朱常润的时候,也远远地就笑着行礼。
朱常润倒是没见外,见到沈渊过来,就用大拇指向自己身后轻轻指了指,意思是问沈渊怎么一下子弄了这么多姑娘过来?
“都是我店里的女伙计……哎呀一言难尽!”沈渊说不清楚,于是就把朱常润请到沐云堂那边奉茶,慢慢再跟他说。
没过多久朱常浩也来了,这两位兄弟在梁园沐云堂里成功会师。
朱常润没过多久就知道了这些姑娘的来历,知道沈渊这是在帮着太后做善事,心里也是暗自叹服沈少爷心细过人。
然后,朱常浩还笑着对沈渊说道:
“我这个弟弟看来以后少来不了,轻云你多指导他的学业,少让他碰那些好玩的东西,不然小心父皇揭你的皮……”
“好玩儿的?有好玩儿的?”
朱常润显然是没抓住这句话中的重点,却是立刻惊喜地睁大了眼睛,向着沈渊那边看。
“完了!”朱常浩懊悔的一捂额头,发觉自己说走嘴了。
“玩物丧志那些东西,我这儿是没有的,”沈渊笑了笑对朱常润说道:“不过是我这个人不好规矩,所以院子里的人都玩得开,也不拘束而已。”
“有时候我也喜欢弄一些小东西出来,在军中或许有点用处……当然不是军械。”
说着沈渊笑了笑道:“之前的望远镜,殿下在同乐楼只怕是看见了,最近还有这个……”
沈渊从怀里拿出一个打火机,顺便给自己点了支烟之后,交给了朱常润。
……
话说朱常润年少聪明,又是天家子弟,他一见到这打火机就知道,这东西在军中可大有用处!
别说这玩意儿在战斗中用来纵火焚烧敌人粮草辎重之类的,简直是又隐蔽又好使,就算是仅仅在军队中作为引火的设备,那也是太方便了。
尤其大明军队还不像是过去的军队那样,只有生火做饭的时候,或者夜间行军的时候才能用得上火种。
现在的大明军队里面很多士卒都装备了火枪,其中有大量火枪都要用火绳引燃,如今有了这个东西,那可方便得可不是一点半点儿!
其实朱常润猜得还真没错,沈渊这种打火机的来源,就是最早使用于军队中的芝宝打火机的设计。
其实这种打火机外观上还真说不上有多好看,但是所有的设计都是秉承着能够简单生产,可靠使用的宗旨,所以作出来并不太难,并且在恶劣的天气里,也一样能保证使用。
朱常润的心里不由得暗自叹服……话说他现在还没进沈渊的书房,没看到其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不然他一进去,恐怕很难自己出来了!
眼看着这个少年玩得不亦乐乎,沈渊索性把这个打火机送给了他,朱常浩自然也有一个。
这俩兄弟正笑着向沈渊道谢的时候,正巧外面又有人来访。
这次来的就是公事了,鸿胪寺少卿马能远带来了约翰卡特,问沈渊怎么安排这位卡特先生。
这边沈渊听马能远说了几句,就知道他今天因何而来。原来是因为这位卡特先生递交了国王的书信之后,也不知道究竟多长时间才能回去。
在等候的这段时间里,如果要是时日短暂还没什么,大不了找个官驿让他忍些日子罢了,终归食宿加在一起也没多少钱。
可他要是一年半载回不去,这笔支出就要在算在鸿胪寺的账上。
其实在这之前,还真没发生过这种情况,因为来往大明的各国使臣都是从人众多,身边也都带着大宗财物,足够花销,所以他们爱待多久就待多久,鸿胪寺还真没伤过脑筋。
不过这卡特却是个例外,这哥们儿除了一身洋人的异味之外,几乎是一无所有……沈渊听到这里也笑了。
他跟马能远说应该用不了一个月,有关国书回复的事就能见分晓,到时候,让这位卡特先生拿着回信搭一艘商船回去就是了。
所以,这段时间的食宿应该不算不成问题,不过这位信使先生的衣着装扮却是要换一身儿了,要不然实在是有失他们英格兰国体。
这时沈渊笑着让马能远在旁边等着,而这位马少卿坐在一边的椅子上,却是觉得如坐针毡。
他已经认出沈寺卿的两位座上客是俩王爷,话说这位马少卿心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