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沈渊闻到这味儿,脸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想起了后世一位大师的名言……这哪是屁啊?勾点儿芡就是屎!
  沈渊看此人身上穿的衣服似乎是一位低级军官,仅仅看军服还看不太出来,但是面容上却有一股昂鲁萨克逊的味道……估计是小贝的同乡。
  这个人手里托着一封信,沈渊一眼就看见上面还封着通红的火漆,他皱着眉疑惑地想了想,先说这外国使者的扮相怎么这么惨?别是遇上海难了吧?
  而这时的朱常浩和骆思恭见到这个藩人,同时又看到沈渊正在暗自皱眉,他们心说这下可糟了!
  这位沈少卿虽然诗词文章上满腹锦绣,总不至于他连藩人的话都会说吧?
  身为鸿胪寺主官,他就是干这件事儿的,如果今天的事情要是处理不周,难免会给沈渊第一天的上任蒙上一层阴影。
  而这时沈渊却让院子里的书吏去把鸿胪寺的官员找过来,看看他们有谁会说番话。
  结果外面下属正在找人之际,这边沈渊在官厅里接过了这封信,看了一眼火漆封印之后又是一惊……“我去!”
  三头狮子三朵鸢尾花,这是英格兰王室的纹章,沈渊心里立刻就是一动。
  一般拆信之前都要验看火漆,然后把它打碎了才能拆开信件,不过这样的古董要是亲手被沈渊打碎了,估计这家伙都很难原谅自己。
  这是一个历史学者的怪癖,倒并不是说他对英格兰王室有什么尊崇之意。不过沈渊打开火漆的时候还是加着小心。
  当他把火漆下的纸张豁开之际,眼角的余光分明看到前面的英格兰军官,脸上抖了一下。
  一看他的样子就知道,他这封信送来的时候肯定是历经重重险阻,弄不好都是拼了多少次命才送到大明的。
  所以沈渊估计,这个人如果不是看到自己在衙门里地位尊崇,他是万万不会让自己随便拆信的。


第1157章 国书一封自远飏、家国万里、十载飘荡
  当沈渊拆开这封信的时候,外边儿一票鸿胪寺官员也进了官厅。他们在沈渊的示意下轮番进攻,各自用自己会的藩话挨个讲了一遍,用一句歇后语来说这叫傻瓜买棺材……试着来。
  不过说了半天,他们都没有会说英语的。因为这个时候欧洲的主流用于还是法语,要是力求严谨的话拉丁语也行,毕竟拉丁语更精准,歧义比较少。
  其次意大利语也凑合,英语则是公认的粗俗语言。
  到了这个时候,鸿胪寺这种些官员就没办法了,这时的马能远生怕沈渊尴尬,于是赶忙来到他身边小声说道:
  “京师这里还有一位传教士名叫‘羊马诺’,此人说不定……”
  “算了,我自己来。”沈渊听说翻译还要找另一位洋人,而且一会儿还要翻译国书,他也懒得这么麻烦,索性把这件事揽到了自己身上。
  然后沈渊让人给信使看座,之后他打开这封信,一见信纸上的纹章花边,他就知道这果然是英格兰王室写来的。
  只见他淡淡道:“马少卿执笔吧,我把这封国书译出来……”说着他就开始照着这封信,一句一句宣读起来。
  照例先读正文,同时让递交国书的军官确认,然后沈渊再把这句翻译成大明的官方语言。由他说出来,马能远记录。
  这一下,沈少爷把满院子的人全都给惊住了!
  ……
  这事儿要是放在现在,你随便从大街上拉十个人过来,恐怕里面至少有八个会英语的,但是放在这个时候的大明,那可就真是太吓人了。
  那个军官也不知道这封信里的内容,不过听到沈渊的英语说得毫无问题,他也是每当沈少爷说一句,他就用力一点头。
  于是在鸿胪寺这间官厅里,大家就听着沈渊清越的声音,朗朗诵读着这封国书上的内容……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沙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的君王陛下:”
  “呈上此信之人,为我国忠实臣民约翰?纽伯莱,得我之允许而前往贵国各地旅行。”
  “万里蹈海,皆因君王宽宏仁厚,虽历万险,见天颜何其幸哉?”
  “此行于大明无一害,于百姓有百利。我等坚信,必利两邦。”
  “余也信哉:我西方诸国君王自贸易所获之利,大明君臣亦应得之,互通有无,合则两利,岂无不行之理?”
  “余也信哉:人生而互助,此天道也,陛下仁慈厚德,望玉成恩准,则天下幸甚,我亦幸甚。”
  “如蒙陛下洪恩俯允,我等必竭力以报,愿圣躬永健,天佑陛下。”
  “耶稣诞生后1596年,我王在位第二十五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就这样,这封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写的信,没一盏茶的时间就被沈渊翻译完成了!
  ……
  此刻的沈渊读完了这封信之后,心中也是暗自澎湃……没想到他居然见证了这一段历史!
  原来,这封信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它是在1596年由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zabeth I写的。
  写成这封信的时间,是明神宗朱翊钧的万历二十四年,并且伊丽莎白女王委派使者约翰?纽伯莱,将这封信带给明朝万历皇帝。
  女王在信里表达了英中开展贸易往来的愿望。可惜在历史上约翰?纽伯莱途中遭遇不幸,这封信没能送到。
  虽然信件没有丢失,但却成了伊丽莎白一世的终身遗憾。此后这封信就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数百年。
  没想到在沈渊所在的大明朝,这封信居然送到了自己的眼前,而且还是由自己亲自翻译的,这也让沈渊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激荡。
  随后沈渊问了一下这位使者的情况,果然他并不是真正的信使约翰?纽伯莱,而是信使船队中的一名海军军官。
  到底那场海难还是发生了,信使约翰?纽伯莱将这封信交给了三位军官转送给大明皇帝。
  然后他们三人就在马六甲东南亚一代辗转流亡了十五年,在其余两位军官死于热带病的情况下,幸存的最后一位军官,就是这位约翰.卡特先生,他最终还是将这封信带到了大明。
  听到了这封信离奇的经历之后,沈渊站起身向着约翰卡特施礼,还用英语说道:“请允许我代表大明,向您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以大明鸿胪寺卿的名义,对您的忠诚和勇敢表示由衷钦佩。我荣幸的通知您,您的使命已经达成……英格兰应为你骄傲。”
  “感谢大人!”在这一刻这位军官热泪盈眶!
  他单膝跪地,向沈渊致谢……看得周围的人都傻了!
  沈渊让人安排军官翰卡特下去休息,他准备自己去递交国书……在这里边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沈渊并没有直接让这位使者去见皇帝,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官方的理由,就是此人其实只是一个邮差而已,并不是正牌子的英格兰使者。
  不过真正的理由是:沈渊知道外国使臣觐见天子,跪拜这件事一向是个大难题。
  这个信使周折了十五年才把信送到,一到大明就逼着人家下跪实在是不合适。可约翰要是不肯跪的话,朝廷估计连国书都不会接,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但是,让大明破例允许使者无需跪拜,这也明显不可能。所以沈渊果断地规避了这里的风险。
  他不但要自己直接去递交国书,免得因为跪拜再产生什么风波,另外他翻译这封国书的时候,说实话里面也藏了不少私货。
  毕竟这封国书里的言辞虽然很有礼貌,但基本上却是把英格兰女王和万历天子处于对等的位置。这对于万历而言,显然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这封国书沈渊还非递不可,因为这里边事关两国之间的贸易,沈渊知道对外洋的贸易,近些年已经变成了大明朝重要的经济来源。
  所以他才胆大包天,不但翻译的时候把国书的口吻改得更加谦恭,而且还打算一力促成此事。
  在这一刻,朱常浩终于想起来沈渊家里还有一个黄毛的小贝。所以他心里已经断定,沈渊的番话一定是跟小贝学的。
  而骆思恭则是满脸惊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第1158章 当个寺卿好清闲、上班一天、摸鱼半年
  当时天子把沈渊任命为鸿胪寺卿的时候,很多人还觉得他一定干不好这个差事……可是你看看现在!
  沈渊上任还不到两个时辰,可是满院子官员对沈渊的态度,简直是又谦恭又佩服,纵横官场这么些年的骆思恭,他怎么可能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
  更何况沈渊居然还离奇的会说洋人的藩话,一篇国书竟然这么快就翻译了出来……简直是倚马可待,这就更显出了天子的识人之明!
  厉害厉害!骆思恭一边想着,一边决定现在就回宫跟天子说一下这件事。毕竟沈渊要去宫里递交国书,还不知道天子有没有时间接待他呢。
  于是骆思恭就这就拱手告辞,沈渊亲自把他送了出去。
  ……
  而此刻当这位沈寺卿去送客,院子里的诸位官员从马能远到庄不凡,还有那两寺丞和几十名下属,却都是惊诧地交换着眼神。
  他们谁也没想到,这位寺卿大人居然有这么大的本事,这真是让人震惊不已。
  其实骆思恭刚才察言观色,看到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沈渊已经收服了整个衙门的人,这个结论一点都没错。
  沈渊上来就把鸿胪寺的右少卿庄不凡吓得死去活来,无形之中已经替自己树立了威信,这是第一件事。
  之后他又二话不说,让马能远把私账上的银子拿出一部分给大家分红,这是第二件事。
  刚才的国书事件,则是第三件事!
  所以现在满院子的鸿胪寺官员,对沈渊当真是害怕的害怕,感激的感激,佩服的佩服。
  而见到这个场景,朱常浩则是心中暗自感慨……他可不知道沈渊真正的本事其实并不是破案,而是官场上的纵横之道,商场上的博弈之术!
  如今他的心里只想着一件事:妈的沈渊这小子身上这么多本事,他是从哪儿学的啊?
  ……
  等沈渊回来后,这一下午的时间也就差不多了。
  沈渊让人把马能远写好的译文重新装帧,和原文那封信装裱在一卷里,然后准备明天进宫递交国书。
  毕竟现在天色已晚,人家天子也不能每时每刻都在办公。
  可是沈渊却不知道,这边的国书还没准备好,万历天子却已经通过骆思恭,把国书的事弄了个清清楚楚。
  ……
  此刻骆思恭正站在天子的面前,一点一点的把今天的事报告给了万历皇帝。
  当万历听到整个鸿胪寺都没人会那种番话,但是沈渊却会说的时候,把这位天子也给惊讶得难以置信!
  当骆思恭说到沈渊拿起外洋国书信口翻译,流畅自如毫不费力的时候,万历都开始有点期待看到那封信了……
  说实话以万历的眼界,他当然知道番人说话的方式跟大明朝截然不同。要是想把他们的话翻译成大明的官方语言,可着实不容易。
  这里面既要真实有效的反映出这封信里的内容,同时还要让内容里那些隐含的,甚至是无法诉诸于口的弦外之音表述出来。
  同时翻译成大明文字之后,还要清丽高雅,这又谈何容易?
  说起来翻译番话,实际上比做诗还要难很多倍,毕竟诗是自己的心声,而翻译却要准确地表达出别人的意思。
  想到这里,万历也觉得不可思议,而这一刻的骆思恭,却还在说着他对天子的敬佩……
  “微臣也真是服了,天子慧眼如炬,怎么就想到用沈渊去执掌鸿胪寺的呢?”
  “恐怕天子这道旨意发下去的时候,满朝文武不是不明白为啥,觉得沈渊怕是干不好……现在微臣却明白了。”只见骆思恭摇头感叹着说道:“这沈渊往鸿胪寺一放,就像是万岁落了一枚棋子,把一块棋点活了,简直是严丝合缝!”
  “万岁的心意之深,臣真是万难测度……万岁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呵呵!”这时的万历见到骆思恭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他却是毫不在意的笑了笑。在洛指挥使的眼里看来,这位天子倒是越发高深莫测了。
  而在这一刻,他却不知道这位天子心里却在想着:“鸿胪寺?哼!”
  “那个沈渊就没让朕失望过,岂止是一个鸿胪寺而已?我把他放哪儿恐怕都一样!哈哈哈……”
  ……
  这边在鸿胪寺,沈渊告诉马能远自己不一定天天都能来当值。反正鸿胪寺也真没什么日常工作,外事活动毕竟不是天天都有的。
  所以自己要是不在,小事就可以由他来处理,大事直接由马能远带着相关人员和卷宗到梁园去找沈渊处置……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事。
  这位上官可真是奇特,马能远一边听着一人连点头,一边心里还在苦笑着想道:走马上任刚刚半天就想着摸鱼偷懒,这也真是没谁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