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华潜和柳如青那边却是乐不可支……沈涣那小子已是笑得直跺脚。
这时沈渊看着旁边的薛天策,两人也都是面带笑意,这一个农夫一个山大王,倒是相得益彰!
没想到这山东学生口中的天下三大才子,这一桌上居然就坐了俩……而且他们俩还这么介绍了自己一番。
这情景真是又好笑又尴尬,就连沈渊脸上都露出了微笑。
只见那个山东学生的脸上,已是糗得一阵青一阵白,今天他可算是惹上了两位大人物!
话说沈渊和薛天策两人,都是当地有名的才子,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若是这个山东学生因为这么一点屁大的小事惹恼了他们,说不定自己的仕途将来都会受影响。
这个山东青年原本心里紧张得突突直跳,可是看到沈渊和薛天策都是面带笑意,就知道他俩心情还不错,于是此人连忙起身。
他向着沈渊和薛天策一边行礼,一边结结巴巴地说道:“在下有眼不识那个泰山……两位大人大量,万勿责怪在下孟浪之言!”
“哪里哪里,玩笑而已!”沈渊笑着示意不妨事,而那个薛天策离得比较近,他索性直接伸出手,扶着那个人重新坐下。
随后沈渊笑着说道:“这位兄台教诲得有理,原本就是金玉良言,沈某岂能怪罪?”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以后我当专注学业才是正道。”
而这时那位薛天策听沈渊说完,他也笑着说道:“在下原本就是农夫,何曾又怕人说了?”
“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兄台原本说的就是实情,却也无需过虑。”
第931章 少年成名天下闻、普天之下、谁不识君
这时那个山东学生见到沈渊和薛天策两个人豁达豪爽,不但丝毫没有怪罪之意,而且言语中还对他多加抚慰,这人才放下心来。
不过他们三个山东学生却从这一刻开始,觉得有些拘束起来。
说实话,论才学人家是天下有名的才子,论身份自己也是远远比不上。虽然大家的身份现在还是一模一样,可是午时一过,到时候也许就是天渊之别!
“我这……破嘴啊!”
此时这个山东学生却是心里越想,越是懊恼后悔!
沈渊看他们三个正襟危坐,一副紧张的神情,只好出言缓解气氛,问的自然是他们三位进楼的时候作的是什么诗。
这一谈起诗词来,尴尬的气氛却顿时缓和了许多,等到这一桌的学生相互品题诗文一阵之后,慢慢的倒是渐渐融洽了起来。
薛天策这个人很有意思,此人轻易不说话,便是偶尔出言也是厚重朴实,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想来平日里就是谦逊惯了的人物。
可是沈渊知道,这样性格的人若是才学过人之辈,一旦做出事业来,却往往会让人大吃一惊。
而这时的薛天策在旁边听着沈渊的言论,心里却是越发的不平静。
在这之前他就知道沈渊的事迹,在江南连中四元,以诗才吓得大才子钱谦益提笔而不能落,以铁骑横扫江南十七万叛匪,他原本以为像沈渊这样的人应该是傲气满身,很难接触才对。
可是没想到他看现在的沈渊却是语气平和,面带笑意,谦逊自持,出言犹如春风拂面。
分明才认识他不到一个时辰,薛天策的心里却对沈渊产生了一种好友般的亲切感。
以沈渊之前的事迹和现在的表现,这两件事此刻在脑海中交汇在一起,更是越让他越想越是心惊!
然后他们聊起了各自家乡的风物特产,风土人情,也是各有奇特之处,席间的氛围倒是越发融洽了。
话说这三个山东学生的心里,却是对沈渊和薛天策这两位才子暗自叹服,眼看着午时将近,他们仨也不知怎么的,居然心里开始盼望张榜之后,沈渊和薛天策能名列前茅了。
这是大家慢慢变成朋友之后,心里自然而然产生的亲近感……大家总是盼着跟自己更熟的人能一鸣惊人。这一桌酒下得飞快,那三个山东学生也挽起袖子,兴致勃勃地向沈渊问起了打仗的事。
沈渊看到薛天策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自然知道他对行军作战也很感兴趣。
其实这倒是正理,在宣府的那个地方接近边界,是历朝历代的兵家必争之地,当地百姓打仗的时间多过种田,出自那里的学生多少也会懂得些军事方面的常识。
而说到行军作战这方面,沈渊只需稍稍透露出一点有意思的细节和惊险的场面,就足以扣人心弦,听得他们目瞪口呆了。
等到沈少爷这边刚刚说完了一段,满桌子的人正在击节赞叹之际,他们却忽然间听到了戏台那边传来了说话声。
因为查楼修建的初衷就是作为戏楼,所以站在戏台上的人说的话,更容易被满大厅的人听得清楚。等到那边有人高声开言,沈渊他们这边也停下了议论,向着那边看去。
就见这时戏台上站着一个华服老者,脸上笑容可掬,说话的时候也是一团和气,他一开始发言,查楼里的声音也慢慢安静了下来。
老者笑着说道:“老朽查万全,忝为此间主人。这次诗会汇聚了今科英才,真是老朽三生之幸!”
听到老者就是这查楼之主,还是诗会的主办者。大家吃了人的宴席喝了人家的酒,自然是大声喝彩,表示对这位查先生的亲近之意。
只见老者笑着向周围点了点头,又接着说道:“一会儿午时之后会试就要放榜,到时候诸位进士及第,老朽可就巴结不上了……”
听见他的话,大家又是一阵笑。话说这位查老先生倒是好涵养,一上来就把自己的身段儿放得这么低,倒是换来了大家的不少亲切感。
“怪不得他要办这么一个诗会,这是给自己打算呢……”沈涣听到这里后,埋着头小声说了一句,随即就换来了沈渊向着他一瞪眼。
这查老先生是在给自己的官场人脉打基础,这谁能看不出来?偏偏这小子看破非要说破。沈渊警告他,也是让他谨言慎行之意。
要知道这张桌子上可不全是自己人,万一沈涣的话传出去,难免被人扣上一个生性刻薄的帽子,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沈涣也知道沈渊是为了自己好,于是他吐了吐舌头不说话了。
而这时的查老先生又笑着说道:“既然是诗会嘛,大家总要做诗来热闹热闹才好。”
“可是这第一位作诗的该请谁上来,却是有些难为老儿了……”
听到他的话,大家又是一阵哄笑,然后就见这位查万全老先生把手向着二楼上面一伸,笑着说道:
“不过以老朽想来,这满堂天下英才来自五湖四海,让谁先来都不合适。”
“索性我就请出一位京师学子,首先开笔作诗,也是我们做主人的一番心意,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好!”听到了这位老先生的话,下面的那些举子自然也没意见,随即大家便一起叫起好来。
然后查先生便指着楼上最前面的雅间说道:“既是如此,就请京师举子上台作诗。”
“北地第一才子……燕云舒先生!”
听到他的话,楼下的两三百位学生,顿时就像滚汤的油锅里滴进了一滴水,“轰”的一声热闹了起来。
好么!第一首诗就是燕云舒,这间茶楼里的举子里,倒是十个有八个听过燕云舒的大名,却从未见过其人。
一听说燕云舒就要第一个上场,他们都向着楼上雅间的方向看去。
就见此时的楼上站起了一个人,此人相貌俊逸,身材俊奇,一身倜傥风流,姿态从容不迫,表情在淡然之中,还带着丝丝冷峻。
好一个一身英气的北地才子……燕云舒!
第932章 琴瑟和鸣九霄外、济济一堂、天下英才
查楼上的一群京师举子,见到燕云舒起身之际真是人物俊秀,气宇轩昂。一身白衣身形鹤立,襟带当风飘然欲仙,随即便是一起大声喝彩!
这时燕云舒不慌不忙地从楼上走下来,站到戏台上向着大家团团一揖。
沈渊他们从远处看去,就见燕云舒果然是气度非凡,不愧是久负天下盛名。
燕云舒也笑着向大家朗声说道:“今日诗会群贤毕至,查老点中在下作诗,却是愧不敢当。”
“没奈何燕某也是京师人士,算得上是半个主人,既然查老相邀,那燕某就抛砖引玉,先做一首,以搏君子一笑。”
这边查楼上的天下学子也是一齐叫好,而沈渊他们这桌上的柳如青和华潜他们,看到燕云舒脸上意气飞扬,虽然嘴上说着愧不敢当,可是眼神睥睨之间颇有几分傲然之气,却是一点儿谦让的味道都没有。
于是众人一起笑着摇头,心说这个人必是个才高气傲之辈,装谦逊都装不像。
等到那边的查万全令人传上桌案笔砚,燕云舒随即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查老先生在旁边看得眉宇间喜色飞扬,显然燕云舒这首诗作得十分精彩。
等燕云舒放下笔,就见查先生拿起纸来,面带笑意大声说道:“燕先生果然大才!”“这首诗一挥而就,竟是闲庭信步一般,真是让人佩服……请大家共赏!”
说着就见查老照着纸上大声吟诵道:
“霞光一片四海裁,徐徐照我入襟怀。”
“千杯一举咏不尽,万古英才安在哉?”
“蓬莱醉月闻歌载,琴瑟和鸣九霄外。”
“道是人间春正浓,恰闻天阶……传胪来!”
大家听到了这首诗作以后,也是纷纷交头接耳,在下面一起大声喝彩。
这首诗里意气飞扬,神韵俱足,真是少有的佳作。难得诗中的内容还跟现下的情景配合得丝丝入扣。
诗中描绘的是现在查楼诗会的场面,堪称意境高远,至于最后的“传胪”二字,是“上传语告下”之意,也有唱名的意思。
此刻查楼上的学子们都在等着午时放炮发榜,和这首诗中的内容倒是十分契合。
不过传胪之人未到,燕云舒诗中却是喜气洋洋,诗句中透出的味道,竟然有天下英才舍我其谁的意思,显然是对这次会试信心十足。
大家听到了这首诗也是大声叫好,等到查先生再次出言,想请天下学子上楼作诗的时候,查楼中的众人却同时沉默了下来。
一时之间竟没有人继燕云舒之后,再次上台!
话说燕云舒作的这首诗确实是不错,别人要想作出一首并能和他驾齐驱的诗,怎么也得想一想才行。而且人家是京师才子,在这里是人气鼎盛,呼声甚高。
所以这时就算是肚子里已经打好了腹稿的学子,看到燕云舒一呼百应的样子,心里也得掂量掂量不是?
若是自己的诗没有明显超出燕云舒的水准,这个时候真是谁上台谁献丑。于是在这种心态之下,查老请人上台的声音竟然无人应答。
而这时的燕云舒却站在台下,向着下面的众人谦逊地笑道:“今日诗会,天下英才尽在于此,想必诗才高过燕某的,那是数不胜数!”
“燕某正想以诗会友,结交天下才子,大家莫非嫌弃燕某鄙薄,不肯上台赐教?”
此刻燕云舒脸上神情淡然,话说得也谦虚,但是他这副做派,不知道为啥在那些外地学子的眼里,却未免有些心里不舒服。
虽然这样倒也没人说什么,毕竟人家是夺取会元的大热门,谁无缘无故地惹他干什么?
而此刻的查老见他再三相请,下面的学子也没人再上台,于是笑着对燕云舒小声说道:“没人上来……这样也好。”
“燕公子这次即将金榜题名,查楼诗会三百余名学子在你提诗之后,竟无一人敢上台作诗,这可是千古留名的才子佳话!”
燕云舒听见这话,也是淡淡的一笑。这位查老先生果然是会说话,刚才的一句却正好说到他心里去了。
如今的燕云舒正有一种天下才子,舍我其谁的感觉,他知道今天的事只要传扬出去,自己必定是名声鹊起!
再加上金榜题名,两相映衬之下今天诗会中的自己,可就真成了一段传奇了!
话说这个燕云舒,才华确实是有的,同时因为家事显赫相貌出众,也就养成了他身上傲气十足的性格。
虽然言语神态上都带着谦逊,可是他心里却是不大瞧得起参加诗会的这些人。
而这时的查老先生在台上说了几次都没人上来,他却是一脸苦笑。
他大费周章办了这一场诗会,结果却只有燕云舒的这一首诗,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
别看他刚才对燕云舒大加赞赏,可是他同时心里也觉得,若是这场诗会加上自己和三百学子都成了燕云舒一个人的陪衬,那也未免有些不妥……
难道他现在就这么下去,然后让大家吃喝一顿就散了?
想到这里,查先生向着燕云舒凑过去,笑着小声说道:“燕先生您看,大家都不肯赐教,要不……咱们也下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