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4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892章 夜护京门眠卧龙、冠盖莫笑、皇都盛名
  在这期间,刑部马大人还从兵部他老师陈为公的手里,借调了大量士兵,用来平灭叛匪。
  结果反贼狗急跳墙,引爆了火药,把他从兵部调来的精兵强将,连同那些反贼全都炸得尸骨无存。
  甚至连不放心到现场查看的兵部尚书陈为公,都因为年迈,被现场的大爆炸惊吓至死。
  听到了这么一个离奇的结局,沈渊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天子精心编造的对外说辞。案件要是这么处理,显然对于皇帝来说是最好的结局。
  首先叛匪来自南方,这么一来为南方学子摇旗呐喊,想给他们增加名额的朝臣就被堵住了嘴。
  是你们南方的学生大量被杀不假,可是杀人的也是你们那边的人对不对?
  其次就是陈为公的死因,被说成是因公殉国,这样一来也保住了大明朝廷的颜面。
  然后就是朝鲜那边,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密谍全部被处置掉了。但是大明不说,他们自己也该心里有数。
  他们总不能跳出来说:“不对!那里边儿死的还有我的人呢!”
  所以朝鲜那边也就吃了个哑巴亏,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当然天子还不知道有一个金顺姬被沈渊有意放了回去,朝鲜还得被接着放血……
  然后就是沈渊,至终他都没在这个案子里出现过,所以破案的人其实是马智敏。这样一来,南方的叛匪和沈渊也就牵扯不到一起去了。
  马大人因此成了破获整件案子的功臣,他本人因功受赏,从正六品的山东清吏司郎中,升任了从五品的刑部员外郎。
  原本案子破得这么漂亮,两三天就把案情搞得清清楚楚,而且还歼灭了大批反贼余孽,只剩一级未免显得少了点儿。
  可是马智敏知道,这案子里他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反而还因为自己泄密给案子添了不少麻烦。
  所以平安度过了这一关,对他而言就是最大的奖励,升了官就更是意外之喜了对不对?
  至于对马智敏的赏赐差了点儿,皇帝也完全能交代得过去,毕竟在这案子里还死了个兵部尚书,并不能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而且看似被干掉了一百多叛匪,兵部却有五百多人死于大爆炸。用惨胜都不足以形容这次的损失,所以马大人官升一级,在外人看来也是顺理成章。
  不过马大人却对沈渊是千恩万谢……他心里可是清清楚楚,要不是这位沈少爷横空出世,一手插进了这个案子。他可就不是升官降职的问题了,十有八九会把整条命都搭在里头!
  更何况他现在已经在朝臣的心中挂了名儿,不管怎么说,大家认为这个马大人破案还是有一套的。
  所以将来弄不好,再出什么乱七八糟的案子,还会有人从后面一脚把他给踹出来破案。
  到时候,他说不得还要请沈少爷帮忙,所以马智敏如今对沈渊的亲切敬重,那真是无以复加!
  至于沈渊,对于这样的结果倒是没什么意见。
  前世他是研究历史的,当然知道历史的真相往往并没有被记载下来,而真正留下来的,通常都是被加工和粉饰过的内容。
  元人修宋史,明人修元史,清人修明史,你只要一听修撰史书的人,就知道因为立场所限,也就谈不到百分之百的公正。
  更何况在这案件中沈渊没有名字,也正中他的下怀,毕竟只要皇帝对自己心中有数就行,而且这桩案子的内幕,恐怕也瞒不过朝堂中那些有心人。
  而且在这件案子里,沈渊也确实收获不小。
  最大的收获就是他在进入京师之后,立刻就在天子心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沈渊谁也不投靠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既然皇帝对他已经有了认知,现在谁要是想拉拢沈渊,那也得掂量掂量。
  另外陈为公蚂蚁搬家一样走私了五年的黄金,一共五十万两都进了沈渊的口袋……这件事做得神不知鬼不觉,让咱们沈少爷来了个闷声发大财。
  非但如此,在这之后还有朝鲜的火器交易,将来肯定还会给沈少爷带来收入。
  最重要的是,朝鲜在得到了这批火器之后,就会去针锋相对的和女真死磕……对于沈渊来说,这才是他最大的收获!
  毫无疑问,女真人将会因为这批火器遭到出乎意料的损失,他们征服朝鲜的步伐一下就会慢下来,说不定还会被拖入长时间的作战。
  在这期间他们死上一些精兵、甚至是几位名将都很有可能……一想到这件事,沈渊就忍不住想偷着乐!
  所以此时的马智敏,见沈少爷面带微笑,知道他心情不错,马大人也偷偷地松了口气。
  在这件案子里,沈渊不但没能立功受赏,而且甚至朝廷都没提到他的名字。在来的时候,马大人还生怕自己说起这件事,会引起沈少爷的不满。
  不过现在看来,沈少爷显然没拿这点名声当回事儿。
  “可也是!”马智敏心中暗自佩服的想道:“人家平叛江南,为国立下大功,那是多大的功劳?还能差这点儿事是怎么的?”
  就在他们宾主之间气氛融洽的聊天之际……王瑞到了。
  王瑞这次来还是原先的那副打扮,当然腰刀肯定是偷偷地换了,不然那把断了尖的腰刀抽出来都得丢人死。
  这次一见到沈渊,王瑞就笑着将那把扇子拿了出来。
  “天子御赐,恭喜沈先生!”说着王瑞示意沈渊起身来接。
  “得嘞!还得我大礼参拜!”沈渊心里不满地嘀咕了一句,自然是起身行礼接过。
  之后王瑞自己找了个座坐下,他倒是不见外。沈渊则是徐徐打开了这把扇子,在他的旁边飞快地伸过来一个脑袋,正是好奇的马大人。
  马智敏知道沈渊这次立下大功,王瑞作为侍卫一定报告给了天子。而皇帝却给沈渊赐下了一把扇子,不知道这里面会有什么缘故?
  只见沈渊打开之后,这把素雅的扇面上,是龙飞凤舞的几行字:
  “寒宵拱北见将星,夜护京门眠卧龙。冠盖莫笑无余处,道是皇都第一名!”
  “……万历己酉御笔!”


第893章 只宜在口莫在心、雨露雷霆、所谓圣恩
  沈渊看着这把扇子上御笔亲题的字句,笑了笑之后向王瑞问道:“这个……要不要我进宫谢恩?”
  “不用,”王瑞笑着答道:“等将来你有机会单独奏对的时候,顺便谢恩就是了。”
  虽然沈渊明知道会是这个答案,但他还是得问问清楚,因为这是做臣子的规矩。
  一般来说只要皇帝赐下了东西,做臣子的人在外地要写谢恩折子,人在京师的要进宫谢恩。
  当然大部分在宫门外求见谢恩的,都会被打发一句:“天子政事繁忙,无需当面拜谢。”就给打发回去了。
  但是人家皇帝不见你是不见你,你不上门道谢是万万不行的。
  此时的沈渊心里也明白,这次他应该是用不着进宫谢恩的,因为在朝廷公布的案件真相里,根本就没有他沈渊这一号人。
  同时这份赏赐也有点儿暗箱操作的意思,所以沈渊多半不用去,果然王瑞也是这么说。
  而这时的吗智敏大人,在旁边看着扇子上御笔书写的内容,却是看得他心惊胆战!
  “好家伙……天子的评语也太高了吧?”
  在这四句诗里,“寒宵拱北见将星”里的将星,显然说得是沈渊。这是天子知道他很能带兵打仗,对沈少爷心存期许的意思。
  这“拱北”两字说得是拱卫紫薇星,天子的诗句中,也有一股把沈渊视作得力之臣的味道。
  然后就是“夜护京门眠卧龙,”这句就很简单了,意思是说幸亏你昼夜忙碌,才让朕睡了个好觉。
  在这之后第三句:“冠盖莫笑无余处,”意思是说,你不要觉得京城高官如雨,冠盖如林,却没有你的位置。你要好好干,将来在朕的手下必有你一席之地。
  之后的第四句,其实是最吓人的……“道是皇都第一名!”
  这里边的意思就十分耐人深思了,天子是说在这次会试后的殿试中,沈少爷是妥妥的第一名啊……还是说满皇都的臣子都算上,他将来有位列第一的可能?
  不管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这四句诗里,对于沈少爷的期待都是跃然于纸上。
  对沈渊这种还在准备应试的考生而言,天子亲笔写下这四句诗,已经是极为看重的意思了,也就是说这位沈少爷的前途,将来真是难以想象!
  更何况暂且不算诗句中这些奖赏和期待的言语,单说天子御笔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足够惊人的了。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万历天子实际上是一位书法大家,最起码在古今帝王中论起书法造诣,他排名前五是没问题的。
  要知道万历在刚刚登基不久,十二岁那年写的字,就得到了张居正的交口称赞。在这之后万历因为笔法功力深厚,一度十分喜爱练习书法,并且经常把自己的笔墨赐给臣下。
  随即万历就受到了老师张居正的批评,说他作为一个皇帝应该多读书,都把心思放在政务上,相比之下书法是小道,不足以安邦治国。
  然后张居正又用宋徽宗之类书法造诣极高,但却把天下治理得一塌糊涂的皇帝作为例子,讲给了万历天子听。
  从那之后,这位万历皇帝就很少拿自己的字赐给臣属了,甚至在当朝就有“惜字如金”的评价。
  而这次皇帝不但给沈渊赐下了笔墨,还是由他写下的四句诗……这就足以说明他对沈渊的重视!
  当然这件事马智敏能看得出来,王瑞更是心中有数,倒是咱们的沈少爷对这把扇子的事,并没有那么看重。
  说实话,这把扇子要是时机恰当的时候,拿出来吓吓人还行。要说它真能代表了什么,却是说不上的。
  毕竟当年唐玄宗因为极度信重边陲大将哥舒翰,还把“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四句诗,写在寝宫里的屏风上,一抬头天子就能看得见。
  可到了最后,哥舒翰终究在明知不敌安禄山的情况下,被天子硬逼着大哭出兵,最后落得个凄惨之极的下场。
  所以皇帝的话你听听就得了,他表示对你的看重,你也必须感激涕零。
  但你自己却必须要心中有数,皇帝现在的重视和将来要弄死你这两件事之间,完全可以无缝衔接。
  用沈渊的话来形容就是:所谓天子的信任,就像东瀛电影里的丝袜一样脆弱……扯远了。
  ……
  现在的沈渊是居安思危,但马智敏大人却并没想得那么长远。一见沈渊得到了御笔亲题的赏赐,把个马大人都给羡慕得不行了。
  片刻之后,他看到王瑞坐在那里笑而不语,知道他还有事和沈少爷说,于是马智敏连忙识趣儿地起身告辞。
  然后屋里就剩下了王瑞和沈渊,王瑞也笑着向沈渊道贺,毕竟沈渊这次案子破得漂亮,天子也是十分满意。
  可以想象,沈渊只要是今科考场上不出问题,仕途开始的这一步必定顺利之极,那是没跑的了。
  沈渊也笑着谢过,而王瑞看着沈渊笑呵呵的表情,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觉得一阵没底。
  经过这段时间之后,王瑞已经知道这位沈少爷的心思之深,绝对是常人难以揣测。当他笑嘻嘻的跟你说话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真是只有鬼才知道!
  好在这俩人关系不错,不然王瑞一定会觉得,就连坐在沈渊身边都是一种煎熬……
  之后沈渊就看到王瑞沉吟了一下,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细长的小盒子,放在了沈渊手边的茶几上。
  等到沈渊把这个精致的绢盒打开,就见里面是一支羊脂玉发簪。
  这发簪玉质白润可爱,犹如羊脂一般,呈现出一种让人一眼望去,便会心旌动摇的雪白。
  上面雕刻倒是极其简单,但是线条流畅优美,工艺有若浑然天成。
  沈渊一望之下,只觉得玉簪上的每一道线条都是越看越是舒服至极,甚至给了他一种分外熟悉的感觉,
  “……陆子冈?”沈渊这句话一问出来,王瑞立刻点了点头,这时的沈渊却轻轻叹了口气。


第894章 清风无言自袭人、一句在心、玉京白门
  陆子冈是大明嘉靖年间的琢玉圣手,到现在死了有好几年了,经他手里雕琢的玉器,真是每一件都堪称价值连城。
  “你把这件东西拿出来,却不知是何用意?”
  只见王瑞正色说道:“上次王某在沈兄府上,见到的那位苏姑娘……哎哎!”
  这王瑞的话说到一半儿,忽然就见沈渊眉头一皱似乎要站起来,王瑞本能地觉得一股危险的气息,朝自己扑面而来!
  于是他连忙示意沈渊听他说完,然后再打人也不迟。就见王瑞慌忙解释道:
  “上次我也不知道那是沈兄的朋友,我也是觉得和沈兄相交莫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