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知人善用”这件事上多少暴露出一点错误,也是自保之意。并且他在判断沈渊的眼力上露出一些错误,正好让皇帝出言来纠正他,却是在正话反说。
也就是说让天子出言来维护沈渊,这可比朱常浩自己说出来要好多了。
果然就见万历笑了笑,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木秀于林,堆出于岸了……他既然有本事,心气自然会强一些,也算不上什么错处,另外他才多大年纪?”
第890章 一朝识卿暗心倾、我心不负、愿与君同
“回头有机会问问他家世……这次赏他什么好呢?”
后面的半句话,天子却是自言自语说出来的,而这时的朱常浩听了之后,却是笑着说道:
“父皇说之前说的一点没错,如果是大张旗鼓地赏他,这不免让世人对他考试之后的成绩多有诟病。”
“要是以儿臣看,那个沈渊倒是不会斤斤计较赏赐多少的事。”
“不过他要是知道自己出生入死破了这件案子,父皇不但知道,而且还称赞了他两句,这倒是比什么赏赐都更能收其心。”
“你说得没错,”朱常浩说到这里,万历皇帝倒是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小子金榜题名在即,他也不会在乎些许的赏银。”
“到是朕跟他说一句:你做的事朕都知道了,做得还不错……哈哈哈!这才是他更高兴的赏赐。”
说到此处,天子已经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朱常浩就见天子叫过太监,让他去拿一把贡扇来。
皇宫里所用之物自然是优中选优,就算是纸扇、蚊帐、竹席之类的东西,也都是由太监到产地去专门采购。一说到天家贡品,那自然是精美之极。
所以太监立刻到外面捧过来一盒扇子,天子向盒子里看了一眼,便顺手拿出来一把。
这盒子里都是竹制的折扇子,二三十把排成一行,却是材料风格各异。
至于万历挑选出来的这把……湘妃竹的扇骨自然是不能用,因为皇帝赏赐给下臣的东西上若是有斑痕。难免会让臣子误以为,天子是在说臣子的人品上有瑕疵。
小巧精致的扇子自然也不行,沈渊虽然是个文人,可他行事却颇有武将的慷慨之风,让他这样的人拿着一把小小的纸扇,当然和气质不合……
这样的挑选虽然听起来极为麻烦,但皇帝几乎是在一瞬间,伸手就把合用的扇子拿了出来。由此可见这些复杂艰深的学问,对于万历皇帝这样的人来说,实际上已经成了本能。
天子从那些纸扇中挑出了一把,朱常浩就见扇骨上没有丝毫雕琢,不大不小,式样简单得很。
天子将扇子打开,信手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就把打开的扇子放到案头,等墨迹晾干。
不然尚未彻底干透的墨迹,因为墨里面含有大量的胶质,只要扇子一合上就会将扇面粘在一起。
天子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朱常浩就站在地上静静地等着。
寝宫中一片安静,地中间的高足金炭盆上,水壶的壶嘴无声地喷着水汽。
京师天气干燥,到了春天起风扬沙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取暖用的炭盆上通常都会烧着水,此刻这股热量,也让朱常浩觉得身上微微见汗。
这时的朱常浩才松了口气,今天的这一关,他和沈渊两个人算是全都平安度过了。
“木秀于林,堆出于岸……另外他才多大年纪?”父皇的这句话,基本上就是他对沈渊的看法了。
这样的总结无疑是对沈渊非常有好处的,朱常浩忍不住想起了他心中刚才对于皇帝不好伺候,怎么干怎么不对的那一番想法。
这一次沈渊表现得自然是非常精彩,可是直到这时候朱常浩才发现,沈渊通过这件案子给父皇心中留下的印象,实际上代表了他身为臣子的另一个发展路线。
他似乎并没有在老实和聪明、庸碌和能干、心怀忠诚还是怀有私心这几方面取得一个平衡点。这家伙,他有可能是主动暴露出了一些缺点,由此让天子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时的朱常浩好像看到沈渊那家伙的脸,正在笑嘻嘻地看着自己。沈渊之前的态度,也缓缓流过了朱常浩的心头。
沈渊就好像是在用行动表明:好吧,你不管让我做什么事,我绝对有把这件事做好的能力……但是不好意思,在这里边很有可能出点什么岔子,到时候你可别怨我啊!
我这人人品没毛病,但是脾气绝对有问题,智慧相当够用,但说不定啥时候就会发飙!
此时朱常浩觉得,沈渊就像是从苏小棠手里甩出去的那一截刀尖,用它来催敌破阵固然锋利之极,但是说不定那刀尖一飘,就会射中了自己人!
这家伙不但桀骜不驯,而且摆出了一副啥也不在乎的架势。他既然能在办案子的时候,连自己的命都不顾,当然也能在感觉到不公平时,袖子一甩转身就回扬州!
大不了爷不伺候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反正我不欠你的,谁的我都不欠!
我打仗得来的封赏,凭本事考来的功名,不是我的我一毫一厘都不要……从赐同进士出身的时候开始,我就是这样!
而且我接连给你办成了几件大事,连命都豁得出去,你要是对我不好,我就不伺候你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这时的朱常浩思来想去,越想就越觉得沈渊这小子,肯定是故意的!
像他这么做臣子的,也真是少见……朱常浩想到这里时,就见皇帝拿起了那把扇子看了看上面的墨迹,然后就将扇子合上交给了自己。
“把这个赏给沈渊,”万历笑了笑说道:“那小子……我还真想在殿试的时候,看看他是个什么德行。”
朱常浩连忙躬身接过扇子,然后这才行礼辞别了皇帝。
等到他走出乾清宫的时候,朱常浩的心中还在忍不住想,就在今天,他看到父皇笑了几回了?
之前父皇露出笑意的时候可是少之又少,不过当自己提起沈渊的时候,父皇显然是心情不错。
看来父皇也能感觉到,沈渊这家伙是个很有意思的人……呵呵!
一直等到出了宫门,回到自己的王府,朱常浩才在自己的书房里打开了这把扇子。
然后他看着那上面的字句,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
朱常浩是万历皇帝的第五个儿子,和他的两位哥哥相比,他的地位非常一般。
现在的皇长子朱常洛和三子朱常洵,是争夺皇位的热门人选。次子朱常溆和四子朱常治都夭折了,所以朱常浩是实际上的老三。
第891章 信义何存官场中、胜似沙场、暗藏刀锋
至于他这个瑞王的头衔,来得也跟闹着玩儿似的,当时的万历皇帝为了让自己喜爱的三儿子朱常洵继承皇位,用了一个小心思。
他把常洛和常洵在同一天封王,就是给朱常洵竞争皇位埋下了伏笔,为了混淆视听,所以又往里掺了一个老五常浩。
这三王同封的时候朱常浩才六岁,但是从天子到朝臣都知道,他对于大位传承绝没有任何威胁。
而且朱常浩从小到大,所受的待遇也差得不是一星半点。人家大哥是皇长子,事事都有朝堂上的大臣成帮结伙地替他撑腰。
至于三哥常洵,母亲是天子最宠爱的郑贵妃,他又是万历最喜欢的儿子。所以从小到大都是赏赐不断,人家一说要成婚,马上就皇帝就三百万两银子批下来,往他手里塞。
至于朱常浩,不好意思!不管啥事儿,他得到的往往连人家十分之一都不到。朝堂内外更是没人拿他这个王爷当回事儿。
不过朱常浩的野心和欲望也没那么大,性子也是有点儿随遇而安的意思。他也不逢迎、也不拉拢、也不争不抢,你们爱打成啥样我都不管。
所以这一来二去,他在父皇的心里的印象也还不错,所以性之所至,偶尔还让他出去办点事。
这次去考察沈渊,就是朱常浩在给万历请安时碰巧谈起了沈渊,天子就让他去看看沈渊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结果后来突发水月禅林凶杀案,朱常浩因为上一次的事已经对沈渊产生了兴趣,于是又是主动请缨,说帮他父皇去看看沈渊是怎么破案的,因此才走到了如今这一步。
夜已经深了,朱常浩坐在自己的书房里,看着桌案上摆着那个望远镜,那还是他从洪承畴手里花钱买来的。
他觉得沈渊就像是这个望远镜一样,当你拿到它的时候,立刻就会被它吓一跳,在这之后你会慢慢的发现,它似乎还有着更加深远的用途。
而且跟他在一起,好像也很有意思是不是?想到这里,朱常浩忍不住失声笑了出来。
……
次日,当沈渊回家之后,随即就恢复了往日读书做文章的生活节奏。
沈渊一大早起来,在后园里舒展筋骨,练习武功,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大亮时洗澡换衣服。
吃了早饭之后照常是三篇时文,过了中午之后,他和柳如青、华潜沈涣聚到了一起。原本这仨人急着想知道沈渊破案的经过,心里痒痒得都不行了。但是人家沈少爷拿着新做的文章和他们交换阅读,品评高下,雕琢文字,一时间却让他们无法开口发问。
一直到日落西山,他们这几个人一天的功课也算是做完了,晚饭之时沈涣再也忍不住,向沈渊问起了破案的事。
之后沈渊就把这个案子从前到后,捡着能说的地方和他们说了一遍。
等到沈渊一开始讲述之际,他们这仨人就连吃饭都忘了。这几位做梦也没想到,就在这三天之间,沈渊身边竟然发生了这么多离奇诡异的事件。
一想到自己在家里闭门读书,沈渊却在外面出生入死。这几个人里,柳如青替沈渊暗自担心,沈涣被离奇诡异的案情震惊得心动神驰,华潜则是对沈渊的作法佩服不已。这三位小朋友的心里都是暗自激动万分。
等到沈渊讲完之后,看到饭菜都凉了他们也没吃几口,于是叫来家丁把饭菜拿下去重新热一热。
之后沈渊笑了笑,对众人说道:“以几位的才具学识,今科想来都是必中的,我今天事无巨细给大家讲了这些,其实也是想给大家提个醒。”
“一旦考中了,当了官员以后,你们可要记住一点。人在官场,如在沙场,论起危险,绝不下于我这几天的经历。”
“在官场中有无数虚情假意,有各种利益纠缠博弈,有的人看似老实实则不老实,有的人一有机会就会出卖你。咱们时时刻刻都要小心才好,不然被人卖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几位仁兄都是心地善良之人,可是陈为公是怎么对待马智敏大人的,你们这回都知道了吧?”
“一个平时慈爱有加,事事都会庇护你的老师,当他出卖你的时候,人家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所以……”沈渊看了看眼前的三位,语重心长地说道:“几位仁兄一定要记住了,这儿有一把刀,你们都是好人,绝不会用它来捅人。”
“但不管是什么人,哪怕你知道他绝不会用这把刀来捅你,都不要把刀把子轻易放在别人的手里。”
“在利益面前,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如果你不想遭到背叛,就不要给任何人背叛你的机会。”
“沈兄言之有理!”要说华潜还是世家子弟出身,对于沈渊的这番话,他理解得也是最快。
他立刻心悦诚服地举杯相敬,谢过了沈渊这番叮咛嘱咐。
之后,沈涣有着和年龄很不相符的成熟,他也深以为然地敬酒相谢。
柳如青自然也是一样,话说他生于官宦之家,虽然心性淡泊,却也知道沈渊的一番苦心,人家是在借着这个案子提醒他们官场险恶,当然也是凛然受教。
……
就这样又过了两三天之后,朝堂上对水月禅林的凶杀案已经有了定论,马智敏大人也来拜访了沈渊。
马大人这回来带了不少礼物,说实话看他这样的老实人,成马车的往自己家送礼,沈渊的心里也怪不忍心的。
随后马大人就把案子后续处理的结果告诉了沈渊……案件的真相经过了天子的篡改,果然是面目全非!
按照官方公布的结果,做下水月禅林凶杀案的,实际上是东南叛乱留下的余孽。
他们中的陈升和元白露都是冒名顶替而来,想要在马蹄营盗窃大量火器,然后继续造反。
没想到这两个人,被一起住在水月禅林的南方举子发现了他们身份的破绽。于是他们就痛下杀手,把水月禅林里的人包括深通方丈在内,全都杀了个干净。
在这之后刑部马大人……也就是马智敏,经过了快速缜密的调查,一路追查到了马蹄营,一举将所有罪犯围困在那里。
第892章 夜护京门眠卧龙、冠盖莫笑、皇都盛名
在这期间,刑部马大人还从兵部他老师陈为公的手里,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