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鸳梦终成凭一语、道骨仙风、江湖骗局
南宫墨这小伙子今年大概二十二岁,由于常年在户外劳作,本来应该是白皙的面容却晒成了健康的小麦色。
这小伙子细腰乍背,体格壮硕,却是面容清秀。在习练武艺时,他跟人对打之际,可谓是勇猛绝伦!
可是从练武场上一下来,这南宫墨却显得沉静而稳重,像他这样的性格,沈渊对他自然是非常满意。
眼看着这支小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在渐渐提升,沈渊的心里也是非常高兴的,他逐渐地在课程中加入了家国天下的内容。
沈渊知道,随着这些人的思想慢慢获得提升,他们的进步还会迎来再一次的爆发。
毕竟一支没有思想和灵魂的队伍,即便是一时强盛,也终究会快速地灰飞烟灭,而沈渊的任务就是在这些人的心中,埋下公正和公平的种子。
他们曾经蔑视官府权威,在沈渊的命令下端起弓弩,指向穆七江这位七品官员。
而现在沈渊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卸下他们身上的束缚,使这些人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刃!
……
秦玉虎如今算是抖起来了,这家伙最近新得了三件宝贝,一件是犀角做成的九梁道冠,通体黑沉沉油亮亮的,上面正中带着一条醒目的白线。
这叫通天犀角,据说是从安南进贡而来,珍稀无比,可以说是世间难寻。
还有一根红珊瑚为柄,丝丝银白如玉的拂尘,外加一条三佛齐绿奇楠沉香的腰带。
于是这小子成天穿着一身道袍,把这三样宝贝穿在身上神气活现地招摇过市,看起来骚包得很。
这三样宝贝全都是崇王府宝库中的珍藏,至于为什么归了他……就是因为这家伙又客串了一回算命的老道。
说起来也很有意思,那一天沈渊给襄城伯次子李域出了个装病娶媳妇的主意以后,李域因为朱羽棋县主的肚子不能再等,所以连忙就开始实行了计划。
到后来李域的病也装了,朱羽棋把她的大夫们也派过去了,整个襄城伯府都知道二公子李域已经病入膏肓之际,李域和朱羽棋这小两口也正想找一个稳妥的人,来冒充那个至关重要的算命先生。
可是他们忽然发现,满城的算命先生,居然同时都不见了!
原来那时候,正赶上当初沈渊彻查蜀冈火枪案的时刻。当时府衙里那个贾总巡正在全力以赴的调查蜀冈军营里的烈焰七星大阵。
也是合该着这个秦玉虎赚钱,贾总巡那时把整个扬州府所有看风水先生、算命的半仙、看相的道士全都搜罗到了府衙里,研究那七个火堆去了。
于是李域见到道士极度缺货,立刻想起了沈渊那句话:“你要是找不着合适的人冒充道士,我这儿还有现成的”。
他连忙就过来找沈渊要人,于是秦玉虎这个曾经在沈渊家院墙外长期冒充算命先生的家伙,就来了个登堂入室,进了伯爵府的大门。
当然朱羽棋为了让秦玉虎的话更可信,出发之前就不惜工本的把秦玉虎往仙风道骨的风格上打扮,于是王府里这些宝物就派上了用场。
结果秦玉虎一通神神叨叨的忽悠,还真的被他圆满达成了任务!
……
之后因为秦玉虎是沈渊的人,朱羽棋县主又急需秦玉虎为他们保密。她自然就把这三样宝贝顺理成章地送给了秦玉虎,没让他往下摘,其实说起来就是个封口费的意思。
话说朱羽棋县主挑选宝贝的目光还真不赖,这三样东西看起来都不是明晃晃金光灿烂,却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价值千金的那种风格。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属于内敛炫富、低调奢华的那一类饰品。
于是秦玉虎莫名其妙地就得了这三样宝物,弄得他现在得瑟的道袍都不离身,到哪儿都把那个珊瑚柄的佛尘甩来甩去地装腔作势。
……
至于说秦玉虎进了伯爵府之后,这一番忽悠终究还是骗得襄城伯和柳金蝉两口子上了个大当。
他们一听说冲喜这个词儿,老两口顿时就是双眼直放光!
既然说李域现在已是病体沉重,岂不正好催着他跟崇王家的县主完婚?还有个现成的理由,就是患病的人只要冲了喜,说不定就好了。
到时候,那个差点儿把他们大儿子打成小饼饼的崇王,一听说自己女儿刚嫁完人丈夫就死了,他还指不定多伤心呢!
于是这夫妻俩立刻一反常态,说干就干,蹦起来就给李域张罗婚事。这一番下订、问名、合八字、订婚期的操作犹如行云流水,简直快得闪电一般!
结果还没等到那个月的月底,李域和朱羽棋县主就如愿以偿地成了婚,这一下子两口子的心算是终于落地了。
……
到了婚礼那天,不但沈渊作为贺客到场,甚至就连沈渊的老爹沈玉亭也亲自去道贺了。毕竟人家王府往他们沈家换着花样儿的送礼物,简直比吃饭都勤,家里的礼品都快堆不下了。
这回人家有事儿,你怎么不得把人家拿来的礼品,再给人家送回点儿去啊?
于是这场婚礼顺顺当当地办了下来,看李域那家伙虽然全程装成病弱无力的样子,甚至连走路都需要人搀扶。但是沈渊分明看到这小子,激动得全身都哆嗦了!
除此之外,沈渊用朱羽棋县主的身份,宣传翡翠首饰的计划也是大获成功。
朱羽棋县主在王府待嫁的时候,那一套顶级玻璃种红翡打造的翡翠首饰真是巧夺天工,映衬得朱羽棋艳色绝伦。同时也看得在场的那些名媛贵妇无不啧啧称赞,艳慕不已。
甚至等到朱羽棋蒙着盖头在伯爵府下轿的时候,她露在外面的镶金翡翠手镯,金玉生辉、华彩满堂,还引得无数人暗地里打听。
大家都说说崇王府竟然用翡翠来做女儿的出嫁首饰,所以自己一定也要想办法弄几套来戴戴云云。
这一下翡翠首饰蜚声扬州,一下子成了淮扬一带名媛贵妇竞相追逐的宝物!
第323章 日进斗金有奇技、翡翠风行、港口新奇
沈渊的天工坊玉器厂也趁机推出了他们准备了多日的大批翡翠制品,很快就掀起了汹涌的时尚风潮。
现在别说是女子的发簪和手镯了,就算是文生公子在街上跟人见面时,拱手施礼之际,手上若不带着一环绿意盎然的翡翠戒指,他们都不好意思出门儿!
这样一来,沈渊和蓝姑娘合股的天工坊眼看着便是日进斗金,甚至这股风潮都开始顺着扬州兵分两路,向着江南和京师一代蔓延。前些日子甚至还有外国商人到此求购。
在天工坊蓝姑娘的手里,去云南采购第二批翡翠的订单一加再加,蓝姑娘见到市场前景好得不行,就暗暗存了垄断翡翠货源的心思,再次购买翡翠原料的时候不免下手极重。
到现在,不知道有多少质地优良的翡翠原石,正在飞快奔行在云南到扬州的路上!
……
在婚礼之后,李域朱羽棋两口子也郑重拜谢了沈渊。说实话这次严格地论起来,沈渊真是又救了他们一家三口的性命。
沈渊见到朱羽棋县主的时候……我相信谁都免不了,咱们这位沈大少爷也是如此。他的目光多多少少地在朱羽棋县主的肚子上扫描了一下,看看有没有呈现出微凸的迹象。
当然怀胎两三个月的时候,样子还堪不太出来,不过沈渊的目光却弄得朱羽棋面红过耳。
郑重拜谢之后,沈渊把一张纸递给了朱羽棋。县主接过来一看,就见那上边写着很多条对母亲和胎儿有利的建议。
因为沈渊知道朱羽棋县主今年才不到十七岁,这样的幼龄产妇,生孩子的时候是很容易出危险的。
所以他特意写了张单子,上边罗列着多做运动、多晒太阳、不要玩命地去补身体,以免过量肥胖之后难于生产,这样的建议。
话说这些知识,在现代基本上是常识,可是在大明朝却是闻所未闻,可谓是十分新鲜。
沈渊和这两口子解释说,这张单子上面所有的建议,都是为了让朱羽棋顺利生产的。还把这里面的原理给她们细细解释了一遍。这夫妇二人自然是对沈渊更加心存感激。
说实话相处到了这个份儿上,朱羽棋和沈渊过去那种相互忌惮,相互牵制的关系已经是不复存在了。
现在朱羽棋的心里清清楚楚,这位沈少爷如今高中案首,甚至名声鹊起,正在一飞冲天之际。
更何况他还接二连三帮了他们这么多忙,光是人家的救命之恩,都有好几回了!
所以这两口子现在对沈渊就像是兄长一般,不但心中毫无芥蒂,而且还相互倚重信赖,自然是亲厚无比。
沈渊建议朱羽棋为李域在王府旁边置办一所别院,他们两口子就住在那里,最好还是别回伯爵府了,免得柳金婵和襄城伯那两口子继续生事。
现在看来,朱羽棋这一对公婆对李域简直是毫无亲情,甚至是恨不得他真的病重死了,好立刻就让大公子李勘接任伯爵之位。
这样的事在大明朝真是不新鲜,但是沈渊对柳金婵这两口子的品行,也真是服了。
话说沈渊让李域他们搬出去住,还真不是担心朱羽棋他们小两口的安全,反而是怕伯爵府里再出什么人命。
就以襄城伯和柳金蝉的那两下招数,要说他们想暗害别人或许还容易,可他们要想对付朱羽棋……那可就是他俩上辈子没积德了。
别人不知道,沈渊还不知道?朱羽棋这小丫头肚子里除了孩子,还有一肚子的权谋诡计、毒辣凶狠,搓巴死那老两口儿简直不要太容易好不好?
“……还好这破孩子是我朋友!”等到沈渊兴高采烈地崇王府出来时,他心里还在想着这件事儿。
殊不知看着沈渊远去的背影,那位朱羽棋县主心里想的,也是同样的一句话!
……
眼看着天气渐渐温暖,等过了这阳春三月,到五六月份天气热起来的时候,沈渊到这大明朝也快一年了。
沈渊现在学业日渐精进,武艺也是与日俱增。同时他苦心经营的势力,也正像这春天的竹笋一样,“嘎巴嘎巴”地拔着节儿飞速攀升。
有了朱羽棋这层关系,崇王府现在是他坚定不移的盟友,商业上的相互合作也使得桩会几乎是对他言听计从。
他现在手里的天工坊,翡翠生意做开了之后,几乎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天气转暖之后运河一开河,私人码头那边也是运转良好。
如今那个码头因为周围的环境卫生干净、泊位和仓库宽敞开阔,由沈渊亲手编制了运营条例,受过精心培训的桩会汉子上岗执勤,使得码头上的运转一开始就极为有序高效。
和其它码头上污水横流、到处飘着烂菜叶子,小偷和拐子横行,骗子和流氓四处寻找目标下手的情形相比。沈渊和焦六爷合作的这个码头,简直是漂亮得让人啧啧称奇!
从官面上而言,有石勇捕头护着,谁也不敢上去讹诈钱财。
从江湖道上而言,就凭桩会焦六爷和他那一千彪悍的兄弟,哪个流氓地痞、骗子无赖敢到这里来抓钱?
所以商人们带着商船在此停泊的时候,所有泊位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商人们上货下货之际,有专门的装卸搬运队伍,老老实实地排队上前等着接活儿。商人们既不用害怕被讹诈,又不用担心丢失货物。
等货物上了码头,移到仓库里。那库房也是宽敞明亮。既不用担心鼠害水淹,保安又是极其严密,使得货物万无一失。
货主只要把货物往仓库里一存,拿着货单便可以到扬州府招揽生意去了。他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寄存费用,就可以后顾无忧。
除此之外,码头上饭馆儿酒店鳞次栉比,在码头的统一管理下都是极为干净,价格也公道。长街两侧商铺林立,却是绝不敢有丝毫欺压宰客的行为。因为沈渊有大笔的资金作为后盾,这条长达一里、临街修建的商业街上,所有的房子一间不卖,全都是往外出租的!
第324章 杨柳堆烟听风急、银霜有信、指环半璧
这些商铺和饭馆只要受到顾客多次投诉,或者是卫生和物价检查的时候不合格,都会被立刻踢出码头商业区。
话说这可是个日进斗金的所在,每天人流不断,客似云来,谁来了还愿意走?
所以现在这个码头,俨然已经成了扬州炙手可热的商业区之一,而它每天带给沈渊和焦六爷的利润,也是极其惊人!
焦六爷一想起当初他跟沈渊说的,能让自己的一千桩会兄弟全都喝上粥的话,现在想起来他都臊得慌!
别的不说,就凭仓库仓储的收入和那条商业街上的房租费用,让他们这些桩会的兄弟天天吃肉都够了!
此时桩会焦六爷和他手下的那些兄弟,手里有了余钱,肚子里有了酒肉,更是每天都有正经生计忙着,对沈渊自然是心悦诚服。
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