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场拐卖人口案件过去之后,每个人终于还是回复各自了平静的生活里。
沈渊自然是接着闭门读书,到过了春节之后,那位在运河上撑船的船夫赵原却来到沈渊的家,拜见他们父子。
按照沈渊的嘱咐,赵原已经把户籍挪到了江都县,也就是正式纳入了他老爹沈玉亭的管辖范围之内。
既然人到了沈玉亭的手里,他们家应该负担的徭役,也就全都被免除了。
当然这里边并没有违反大明律,按照律法只要服役的人交纳一定数量的银钱,就可以免去徭役之苦。话说徭役这种事儿可不是干点活这么简单,弄不好会出人命的!
像赵原这些服徭役经常干的活,包括挖掘护城河、修整道路、修筑城墙之类的,不但极为艰苦繁重,甚至还得自己带着饭和工具去。
这大冬天的住宿条件非常艰苦,弄不好偶感风寒就会一病不起。所以像赵原的这样的家庭,都会对服徭役这件事畏之如虎。
但是这些人不在士农工商之列,大明朝的执政者觉得征用他们来干活,就不会让农人耽误了农时,又不会有什么恶劣的影响。反正这些人是贱民,消耗一些也没关系是吧?于是就弄出了这样一条没人性的恶政。
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想修什么就可以拿着拨款雇人。像赵原这样的家庭,壮劳力一出去就是一个月,就算他能活着回来,这期间家里的老婆孩子吃什么?
所以这次赵原过来拜谢,自然是感恩戴德,全家人都来给沈家父子磕头。
见到了赵家一家人都是诚挚善良,沈渊的母亲沈夫人也是分外高兴。尤其是见到了赵小寻,小姑娘可爱得不行,却又拘束得很,沈夫人也是分外喜欢。
赵原这次带来的礼物是他在运河上打的鱼,都被精心晾制成了鱼干,修剪得极为干净,足见这一家人的心意。
沈渊将赵原的媳妇儿和赵小寻两位女眷留在母亲的房里,把赵原带到自己的院子,跟他比划了一阵武功。
事实证明根本没法打,赵原把沈渊院子里一根一丈二尺长的白蜡竿当做长枪来使,两只手轻轻这么一抖,就是洗脸盆那么大的一团枪花!
就凭沈渊现在的功力,要想冲到赵原的身边,浑身上下不知道会被戳出多少个窟窿!
沈渊尝试了好几次都找不到进攻路线,他知道赵原只守不攻,是给他留着面子呢,于是也只好愤愤不平地收起了攻势。
之后沈渊感慨地说道,像赵原这样的汉子,正应该一刀一枪在战场上为国家平定边关,给自己博取功名才对,怎么能在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消磨半生?
赵原听了之后,把白蜡杆放到一边,脸上也是不无遗憾之色。
这个汉子憨厚地笑着向沈渊说道:“小沈先生身上的武功,想来对付七八个壮汉也是绰绰有余。读书人能有这般功夫的,小人可是从未见过!”
“先生能文能武,将来必是国家栋梁……”
“可不是那么回事儿,”沈渊笑着摇了摇头道:“这哪里是什么能文能武?”
“在咱们大明,文官上阵打仗也不过就是在阵前指挥罢了,拿着刀枪上战场,就是做个样子而已。”
“对了,”沈真向着赵原说道:“你这一家人,以后可以不用在运河长江上跑船了,你们可以把船卖了住到我家里来,一家三口我全都按月给你们开钱。”
“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能在家里干点活,还能替我守护家宅的安全。你家夫人可以给我们做个管家,让小寻帮忙照顾我母亲。”
“那自然是好!”赵原一脸欢喜的模样,之后他又向沈渊笑着说道:“如此说来,那条船倒也不急着卖。”
“我看公子经常往返于扬州和华亭,坐别人家的船饮食也不贴心,安全上也不放心。”
“不如小人那条船还留着,以后公子不管水路上去哪儿,都有小人一家随身伺候!”“那也好,”沈渊听了之后也笑了笑道:“我会让桩会的焦六爷在自家港口上,给你那条船留一个专用泊位,以后你那条船就算是沈家的家用船了。”
“我把买船的钱给你,在这之后江河湖海,咱们兄弟一起走!”
“小人岂敢?”赵原立刻叩拜了下去,此刻他的心里,也在扑通扑通地直跳。
沈渊刚才这说要给他船钱,自然是让赵原十分感动。但是他也知道小沈先生一向对他们甚为宽厚,所以他真正震惊的是,沈渊称呼他为兄弟这一句!
人家是什么人?县丞的儿子,大儒陈眉公的弟子,今年的县试案首!
这仨身份哪一个拿出来,都是他高攀仰望不及的,可是人家沈公子居然就称呼他为兄弟!
就让赵原的心中热血激荡,他也不由得又想到了最初焦六爷雇他船时,向他嘱托的那句话:
“这位小沈先生,我们桩会一千多兄弟全部受过他救命大恩。人不能忘恩负义,对沈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桩会上下都愿以命相托。”
“小沈先生坐你的船,你就当他是自己的爹娘老子一样护着,时间长了你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
赵原心中暗自想道:“我家小沈先生学问高深,人品厚重,真是名不虚传!”
“这次投入他的门下之后,我赵某也应该竭力报效沈先生的恩德才对……”
这边的沈渊,倒是对神色很激动的赵原摆手示意,让他不要如此。
之后他让赵原描述了一下自己善用的兵器,由沈渊出钱到扬州最好的铁匠铺里,把赵原的兵刃打造好。
按照沈渊的想法,之前自己家里的安全实在是个问题,不过有了赵原这样的汉子,这次他就可以放心出门了。
另外听说赵原的闺女小寻也学过武功,寻常十个八个壮汉都不是她的对手。所以沈渊觉得这又是一重保险,从此以后他终于可以后顾无忧了。
沈渊跟赵原谈完话,又领着他回到了正院。然后沈渊一眼就看到院子中,那位小寻姑娘正从井台上拎起了一桶水,把自己的两只脚丫冲洗干净……
这大冷天的,井水里恨不得都带着冰碴儿,已经把小寻姑娘的脚丫冻得一片通红!
第236章 却怀深情看世间、柔肠百转、我心情愿
“你干什么?这么大冷的天你不凉啊?”沈渊过去向着小寻姑娘问了一句。
只见这小姑娘神色紧张,显然是陌生的环境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这小姑娘局促不安地说道:
“夫人看我脚上的鞋子破旧,赏了鞋让我穿,可漂亮了……我脚脏……”
“脏什么脏?要洗也应该用热水洗,以后不许大冷天儿的碰这些凉水!”沈渊听得小寻姑娘这句话,心中未免心疼。
可以是他也知道,这小丫头要是不严厉点儿跟她说,弄不好她下次还会这样。于是沈渊就板起脸,教训了她一句。
“是……少爷!”小寻姑娘听见少爷这么说她,赶忙低下头,脸都扎进自己胸口里去了。
沈渊知道这小姑娘还要换鞋,现在她还赤着脚站在湿淋淋的青石地面上。这种情形当然不好再看,于是沈渊进了父母的房间。
等他走了之后,赵原看着自己的女儿还一动不动,低着头站在那里。
他生怕闺女被少爷说得心里委屈,连忙上前向小寻姑娘说道:“少爷不是有心骂你……”
“知道!我又不傻!”小寻姑娘抬起头时,她的眼圈是红的,可是嘴角上却泛着笑意。
“少爷第一次在船上见我用凉水洗菜,他就让人给我送热水来着……”小寻姑娘控制着嘴唇,像是在用力忍住眼泪的样子,动人的小脸蛋儿上硬是涨出了两片红晕。
“他骂我就像爹娘骂我,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知道就好!”这下他爹赵原也放了心,随后催着小姑娘赶紧擦干脚丫换上新鞋,进屋里去谢过了夫人和小姐。
沈澜姑娘对小寻也是分外喜欢,她俩都是十五岁,小寻比沈澜高了一头,等小寻再进去,立刻就被沈澜拉着去了姑娘的房间。
沈澜的家教很厉害,自然懂得比小寻姑娘要多,而那位小寻姑娘则是常年在运河长江上讨生活,见识不少,新奇的事物看得也多。
于是这俩小姑娘一进房,便是叽叽喳喳地开始交谈。
像这样装成大人的小孩子……最可爱了!沈渊知道自己又给妹妹找了一个伴儿,于是他心里也是暗暗高兴。
……
在这之后没多久,沈渊又开始忙碌起来。经过了几个月打通商道长途运输,那批从缅甸运来的翡翠终于还是到了扬州。
等看到了那些翡翠原石之后,沈渊忍不住慨然长叹!话说在这个时代,资源真是丰富得令人发指!
不像是后代去买翡翠的那些人,又是赌原石又是赌开窗的。在这个时代开采翡翠,人家都是直接砸掉一块皮子,看里边好不好再决定要不要运走!
不然的话,要是真的里边儿的翡翠质地不好,他们觉得在千里之外运过来,肯定是亏大发了!
所以这些原石露出来的茬口,让沈渊看到之后,真是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这真是要种水有种水,要色度有色度,放在后世每一块都是用亿来计算价值的翡翠原石,在这里都是用马车来计算数量的!
这时的蓝姑娘和他手下的大工匠秦玉龙,带领着几位天工坊的巧手匠人,正在工坊的大厅里。看着那位沈大少爷攥着拳头,面露狰狞地盯着翡翠原石不放……
他们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沈少爷看这些玉料,看得脸都抽抽儿了!
等到蓝姑娘忍不住用手指捅了捅沈渊的后腰,这位大少爷才终于醒过神儿来,然后他才回身对秦玉龙说道:
“把这些翡翠原料挑选一下,挑选出两块最佳的玉料,一块红翡一块绿翠,做两套全套的头面首饰,回头我给朱羽棋县主送过去!”
“您这是……”这时秦玉龙听见沈渊的话,立刻愣了一下。而那个蓝姑娘却是眼睛“刷”的一下,闪出了异样的光芒!
蓝姑娘心中暗自想道,沈渊这家伙,真是长了一颗七窍玲珑心!
原来他们翡翠的原料运到之后,接下来最难的一点,就是在大明朝让这种名贵的宝石风行起来,话说这样的事做起来可不容易。
因为翡翠这种原料,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世人所知,但是它做成的饰物却并没有大行其道。
这些天里,蓝姑娘也一直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可是刚才沈渊的一句话,却提醒了她!
眼看着朱羽棋县主和伯爵家的二公子李域正在谈婚论嫁。如果他们在成婚的时候,由那位朱羽棋县主带上一套这样的翡翠头面首饰……
你只要想一想,在场的会有多少显贵世家,富商子弟,名媛贵妇,就知道沈渊这一招有多厉害了!
更何况朱羽棋县主还是明艳动人,在扬州城内都是少有敌手。像这样的美人儿率先戴起了翡翠首饰,其他的人争相效仿那是迟早的事!
沈渊这家伙,一句话就把困扰蓝姑娘多日的难题给解决了。
蓝姑娘笑着对沈渊说道:“前些日子,老王爷过寿的时候,他看了你送去的那一套青玉杯,王爷和老王爷全都高兴得不行,现在你又出这一招!”
“看将来你跟王爷见面的时候,他要是调侃你一句,少爷这张脸往哪儿搁啊?”
“我哪儿也不用割!”这时沈渊闻言,也笑着说道:“这运送翡翠的买卖里,还有他闺女的份儿呢,王爷他心里没点数啊?”
“且不说翡翠越是大行其道,他闺女赚得就越多。更何况大明腹地和云南之间,越是沟通得紧密,就越是有利于朝廷对那里的控制。”
“所以像是这样的特产,老王爷这样的有识之士肯定会明白,那是越多越好。他们夸我还来不及呢,怎么会给我来个下不来台?”
“算你说的有理!”蓝姑娘听到沈渊的话,也是嫣然一笑。
在这之后设计翡翠首饰的事,蓝姑娘又原封不动地扔给了沈渊。之后她就一身雍容地坐在一边喝茶去了,就看着这位沈大少爷怎么操作。
通过上次炒作那块大青玉的事儿,蓝姑娘已经是彻底服了沈渊这家伙。说起来那块青玉给他们创造的价值,连他们自己人都觉得难以置信!
第237章 一条伯爵跪眼前、紧急求援、问计神仙
上次沈渊在老王爷寿宴时,送给他的那套青玉做的杯盘首饰。当赴宴贺寿的权贵高官和名流富商知道,这些东西是做玉器的天工坊流出来的,自然是在心里暗暗留了意。
要知道他们这些有钱人,什么东西都有地儿买去,可就是福气这东西却是求而不得。偏偏在这个时代,人人都信这玩意儿!
所以跟王爷用得是一块玉切下来的材料做成的玉杯,立刻就成了扬州城高层人士的风尚。
寿宴之后不久,沈渊分别用大小原料做得分成了三个批次的青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