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10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扎喀关旁边的苏子河对岸有座山,名字叫做……
  ……萨尔浒!
  ……
  界凡城一带的工事群,距离女真伪都城赫图阿拉只有一百多里远,并且攻破了这里之后再往东进兵就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所以界凡城一带,是杜松带兵进军需要攻克的要点,同时也是攻克赫图阿拉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难关。
  总兵杜松确定,自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攻下界凡城,然后直扑赫图阿拉。可是他并不知道那里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女真兵驻守,但是努尔哈赤率领的数万女真精锐,却正在向着界凡城的方向驰援。
  原本这就是一场很难打的攻坚战,杜松却还没动兵就犯下了三个错误。他以为只要自己够快,敌人就会毫无防备,实际上人家却是早有准备。
  他以为自己能用突然袭击轻易打下界凡城,可是却错误地估算了自己一方明军的攻坚能力。
  最要命的是,他严重算错了敌人的防御力量。
  对面不根本不是一万五千人,而是七万多女真精锐。对他这支中路军,努尔哈赤用上了手上的全部兵力!
  ……
  抚顺关里大军正整装待发,杜松的军队号称六万,但实际上只有三万五千人。
  此时杜松正端坐在军营中的大帐之内,脸色一片铁青。
  他正等着自己的带领的大军整装完毕,然后就可以向着界凡城方向出发。可是眼看着都已经日上三竿了,外面却还是人喊马嘶,大量的辎重火炮依然没有准备就绪。
  这怎么能打仗呢?杜松在大帐里等得却是越来越不耐烦,眼看着他叹气的频率也是渐渐密集起来。
  这位杜松少年从军,因为立下了很多功劳,所以逐渐被升为宁夏守备。
  万历二十二年,他被升为为延绥参将的时候得了个外号,人称“杜黑子”。
  只因他上阵交锋时喜欢挽起袖子,露出的两臂一片乌黑,打仗时骑着烈马手持金刀乱砍,催敌破阵时勇猛之极。在镇守陕西时,杜松与胡人大小百余战战无不胜,因此被塞外民族称为“杜太师”,由此可见他的勇武之名。
  可是虽然此人打仗确实是一位猛将,但在策略谋算方面却不是他的所长,反而脾气还是火爆之极。
  在万历三十六年时他被晋升为总兵,接替李成梁镇守辽东。因为有一次作战不利,杜松一气之下,居然把自己家的粮草一把火给烧了……从这件事儿上就能看得出来,这家伙不但没什么智谋,而且还挺混蛋。


第2230章 月满辽东花满楼、京师纨绔、来此帮手
  在这之后,杜松果然因为烧自家粮草的事儿被下了狱,他自己也觉得这事非常丢脸,曾经好几次把自己的甲胄都给烧了,口口声声说要削发为僧……
  据说当时虽然杜松犯了错误,朝臣都觉得以杜松的勇武,不能建功立业很是可惜,却始终没啥人替他讲情。
  为啥呢?正是因为这家伙办事有点太不靠谱了,大家怕给他讲情之后,万一他下回不烧粮草了,改烧自家房子怎么办?到时候给他讲情的人是不是也要跟着倒霉?
  于是杜松就这样被闲置了好些年,最终还是因为盘踞在河套一带的蒙古人大举进犯大明,朝廷又记起了他的勇武,杜松才被重新启用。
  结果这位杜松也真是争气,上任之后就率领轻骑兵奔袭对方的“火落赤营”,斩敌二百余,击退蒙古侵略军,又立下了一次大功。
  在这之后,时值万历四十五年,朝廷因为因蓟辽地区渐渐的开始不稳定,于是设了一个总兵官专门镇守山海关,杜松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担任山海关总兵的。
  从他的经历就可以看得出,杜松此人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堪称一位猛将,而且他善用的战术就是率领骑兵,向对方发起长途奔袭,以战术上的突然性击败对方。
  这次杜松选择快速从抚顺关挺进到界凡城,其实这个战术并没什么错,关键是他没想到自己的顶头上司,那位辽东经略杨镐实在是太狠了。
  就在他全速向着界凡城奔袭之前的好几天之前,人家杨镐就把他进军的路线和时间,写信通知了努尔哈赤……你说他跑得再快又有什么用?
  人家女真骑兵再怎么慢,从赫图阿拉跑到界凡城,也比你从沈阳中卫赶到这里来得快吧?
  所以这时的杜松还不知道,他往东跑得越快就死得越快,反而他还在大帐里,因为大军不能及时出发暗自生气呢。
  这时帐外忽然有人禀报,说是有一支友军从沈阳中卫方面过来,要加入这边的队伍。
  杜松听见这话便是眉头一皱,这眼看着就要开兵见仗了,居然还有部队这个时候才赶到?
  于是他走出大帐,示意自己的亲兵,把那支队伍和他们的将领带过来。
  这杜松虽然性子粗豪,但是也知道自己的队伍里要是混进了来历不明的军队,在打仗的时候可是个不小的隐患,所以他准备亲自看上一眼才放心。
  随即那支规模不大的军队就被带进了大营里,为首的几名将领也过来向他行礼。
  没错,来人正是沈少爷和他兄弟们,外加身后的五百近卫军。
  ……
  等沈渊过来向杜松行礼,军中因为身穿甲胄不能下跪,所以一律以拱手为礼。沈渊一脸轻佻的笑意,意气飞扬地走过来一礼,杜松一见他的样子就是暗自一皱眉。
  还没仔细看眼前的这个人,杜松先抬头看了看他们身后的军队……好家伙,人没多少,战马倒是不少。
  见到这些人的模样,陆松倒是立刻放下了心。他在辽东镇守山海关许久,倒是也见过不少女真人,眼前这些人明显是汉人无疑,绝不可能是什么女真人。
  其实这很好辨认,因为女真人在这个时期的发型叫做“金钱鼠尾”,也就是说把脑袋上所有的头发全都剃光,就在后脑勺留下一一块铜钱大小的头发,然后把这缕头发编成一个像老鼠尾巴一样的小辫子。
  而汉人却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易损伤,所以杜松一看发型就知道,这些人当然不可能是女真人冒充的。
  再看眼前的这位年轻将领,要是冒充的话,也不能弄这么个玩意儿来冒充吧?
  杜松原本看着他们带了不少战马,心里还挺高兴,可是看见这位领头的小将,却又是一股火从心里冒了出来。
  话说沈渊带来的这支近卫军,当然没有穿着他们精良的甲胄和军服,而是穿着普通大明军兵的衣服,他们把火器全都藏在了装载粮草的马匹上,手里拿的基本上还是大明的制式武备。
  因此除了战马雄壮,战士的精气神非同凡响之外,倒是和一般的明军没什么差别。
  沈渊的样子却有些讨厌,他见到杜松之后,并没有平常领军的营官那种战战兢兢的神色,脸上更是面带笑意,一看就对这位杜松总兵不是很尊重。
  于是杜松等着面前这位唱完名,好在知道了他是隶属于哪支部队和官员级别之后才好说话。而这时的沈渊拿着手本……这玩意儿是面见上级官员时用的,上面写的一般是自己的职务和任务还有履历什么的,方便初次见面的上官了解自己。
  他笑呵呵地说道:“在下京师神机营,五千下营右哨营官……嗯……”
  说到这里时,沈渊居然还打开自己的手本,朝上面看了一眼,这个动作差点把杜松身边的参将副将给气乐了!
  这小子一看就不像是个正经玩意儿,居然还拿了个手本,那手本是给你看的吗?你连自己的履历都记不住?或者他弄出这副样子,就是特意来气人的?
  而这时的沈渊看了一眼手本上的名字,立刻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了一下他旁边的花爷。
  “拜见总兵大人!属下右哨营官……花满楼。”
  沈渊说完这句话之后,就听他的鼻子里发出了“吭”的一声,差点就把自己都给逗乐了,却又强忍了回去。
  妈的这个花爷,原来他大名叫花满楼?
  此时的沈渊心里暗自好笑得不行,却又拼命板着脸忍住,心里真恨不得朝后撂一蹶子,把那个花爷踢翻了再说!
  ……
  原来这次按照沈渊的计划,他们想要混进总兵杜松的中路军里,好在战时紧急时营救大明军队。
  可这样一来,他们原来路过山海关时准备的那套说辞就不管用了。因为那个时候他们说自己是一群亲兵,要去投奔自家将主爷。
  而现在到了杜松这里,你要是再这么说,人家问你要投奔的是谁,这谎言当时不就拆穿了吗?


第2231章 心在辽东空悠悠、虎入羊群、五百凶兽
  好在沈渊他们随身带的堪合调令有得是,于是就把花爷之前办的另一张神机营的假调令拿了出来。
  此时沈渊在沈阳中卫也收到了城里送来的情报,已经知道了出城四路大军里的构成情况。
  这四路大军都是关宁军作为主力,各位部将也是本地的总兵。但同时朝廷又从京师三大营里调来了大批的人手,给他们每个人加强了一部分兵力。
  而杜松这边加强的京师部队,就是五军营……这样一来,沈渊他们想冒充五军营就不行了。
  因为同在一个营里的人会相互认识,他们这支凭空捏造出来的部队,很容易就会被五军营的营官认出来。
  而杜松这支部队里恰恰没有神机营的人马,所以沈渊就带领自己的手下冒充神机营了……其实这件事沈渊也很好向杜松解释。
  那是因为神机营是京师三大营里唯一一支纯火器部队,他们所用的火枪最为精良,射术也最准。
  因此在调配兵力的时候,朝廷临时加派一支纯火器部队给杜松的中路军,这完全说得过去。
  不过沈渊却没来得及看这个手本,因此被上边“花满楼”这个名字给弄得笑了场,差点就穿帮了。
  此时的杜松总兵脸色铁青,沈渊旁边的花爷却暗自叹了口气,心里赞叹他们的统帅,戏演得真好!
  话说京师三大营里,神机营这支编制原本有五千人,后来又增加了五千,称为“下营。这也是沈渊唱名的时候,说自己是“五千下营”的原因。
  此外神机营和卫所军的编制不一样,五千下营里还包括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等队伍。所以沈渊这次说他自己是营官,以他的年龄和资历却是很容易让人引起怀疑。
  因为统帅沈渊实在是太年轻了,现在看起来也就二十一二岁左右,这大明朝的营官要统领五百到一千人,怎么可能有这么年轻的营官呢?
  所以沈渊现在对自己身份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是一个高官显贵之后,类似二世祖一样的人物。
  这样的人若是读书不成,难免就会被自己的老子花点钱弄到军队里。反正京营又不需要打仗,照常吃空饷喝兵血就可以了。
  也因此沈渊年轻的脸庞和他现在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看似又讨厌又烦人,实际上却正是极为精准的符合了他的身份。
  更何况,京师高官子弟的架子那是一般大吗?他们见到的高官显贵不计其数,平常的时候也不怎么畏惧自己的上官。
  反正我让你挑不出来毛病,你也不敢把我怎么样……所以沈渊这样的态度,正好和他的身份相得益彰。
  在这样的情况下,杜松自然是心里火往上撞,想要开口教训这个花满楼两句。
  不过杜总身边的参将却探过头来,小声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总爷小心……这是个京师少爷秧子。”
  杜松一愣之下,立刻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他一看面前这个年轻的小白脸,再看他那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最后再看看他身后那些雄壮的战马和精干的战士,杜松立马就想通了。
  毕竟杜松是干了半辈子军伍的,花满楼这样的人他又不是没见过。眼看着这场大战必将取胜,这准是哪个高官子弟过来捞军功的。
  说不定他这些战马和家丁,全都是家里给他搭配好的。这小子的爹娘也不知道是多大的官儿,但肯定是比自己大……要不然这个花满楼,他能这个态度?
  想到这里,杜松强制按捺下心头的火气,问了问沈渊这一路上是怎么过来的。
  以咱们沈少爷编瞎话的能力,想把这种事糊弄过去自然是易如反掌。他这边笑嘻嘻的连比划带说,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个清楚。
  沈渊说,原来朝廷知道了辽东经略杨镐的战略之后,随即又增派了京师神机营过去支援。这两天神机营的各个营分别奔赴战场上的四路大军,各自负责增援一支部队。
  这个花满楼当然就是其中一部了,因为他们是杜松出发后赶到沈阳的,因此才没赶上之前经略杨镐的排兵布阵。
  不过他们一到了沈阳中卫,就被杨镐二次分配到了各个战场上。
  ……
  听他讲完之后,杜松看了看沈渊带来的这支部队。
  他们身上背的火枪,果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