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狂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狂士- 第10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见方从哲笑了笑说道:“所以说咱们不能着急,即便是有了万全之策,在这节骨眼上也别急着拿出来啊……”
  “你想想,哪怕是天下最好的主意,也备不住有人会讨厌,有人会反对,更何况此事如此事关重大?”
  “您说得对老大人,那您说咱们应该怎么办?”此时的刘一燝连忙虚心求教。
  “让他们自己琢磨去吧,”此时的方从哲淡淡的一笑,说道:“这话要是从你我的嘴里说出来,难免会被记在史书上,会被朝廷官员品头论足,会被天下人指指点点!”
  “要知道刘大人,这世上的聪明人又岂止是只有你我而已呀?”只见方从哲微微一笑说道:“等到沈渊大兵压境之时,你担心没人想到这一点不成?”
  “哦,对啊!”这时的刘一燝好像隐隐约约明白了,他立刻直起了腰。
  之后就见方从哲淡淡地说道:“咱们所说的这个人,在太庙里终日哭祭叩拜,据说瘦得骨瘦如柴,到现在都快两个月了!”
  “所以现在,他从无人问津到肩负天下之望,其实只需要一天而已……就是江南大军抵达京师的那一天!”
  “甚至理由都是现成的:如此纯孝之人,不立他又该立谁?”
  “更何况你再想想,在这之前此人办理万国博览会,官清如水没有给自己收刮一分一毫的银子,足以说明他的操守。”
  “然后他又到了西北赈灾,不但把西北的灾民喂饱了,还顺便把河北山东给赈济了一遍,赈灾赈了大明的半壁江山,回京的时候居然还带回来几万两银子,这也足以说明他的睿智。”
  “这样一个人,还用咱们上蹿下跳的去为他张罗吗?”
  “对呀!”这时的刘一燝已经猜到了方从哲大人要说什么了,他不由得目瞪口呆地睁大了双眼!
  “所以呢……”就见方从哲缓缓说道:“吵架的事让下面吵去,甚至打得头破血流,也都先由着他们。”
  “明天或者后天,江南大军杀气腾腾兵临城下,这样的压迫终究会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毕竟咱们京师里的官员都是聪明人,他们怎么会看不明白形势?眼下的江南大军虎视眈眈,那些大兵是吃素的?”
  “真要是一语不合,不但自己的官位没了,家里的银子没了,甚至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有可能保不住,你当他们会看不清这一点?”
  “到最后架也吵完了,事也商量妥了,朝臣们自会集体把请求送到咱们内阁手里,到那个时候……”
  “对呀!”当方从哲说到这里时,就见刘一燝兴奋至极地站了起来,看他的样子,简直是对方从哲的计策拍案叫绝!
  “到那个时候,京师百官众口一词,所有人都要求那位爷坐上御座,那时咱们答应下来是顺应民意,那位爷登上皇位是万众归心!”
  “京师危机瞬间即冰消瓦解,咱们这个决定事后证明要是对了,那是咱们内阁眼光独到。”
  “事后要是证明咱们错了,那可是文武百官逼着咱们做的啊!到时候斑斑青史上,再怎么也不会有人说咱们内阁做错了事!”
  “没错!”听到这里,方从哲见刘一燝终于明白了,他也长长地松了口气。
  ……
  此时的方从哲还没意识到一件事,如果他想到了这一点,不知道他的心里会有多悲哀。
  万历皇帝五十八岁驾崩,江山就坐了四十八年,可是新登基的泰昌皇帝,却连一个月都没活过去。
  当年的万历天子听从的是张居正的建议,而现在后宫之中,皇太子朱由校的身边围绕的却是郑贵妃、李选侍、乳娘客氏、李进忠(后改名为魏忠贤)这样的人!
  当年的万历三大征扬威域外,而如今敌人的大军迫近京城,他们却只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委曲求全。
  从万历中兴到现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大明朝的国运与实力却是如同江河日下,一泄千里!
  要是方从哲能想到这些,这位老臣就不会去担心他身后的名声了,把国家搞成这个样子,他这位相国还有什么名声可言?
  就像沈渊在一个多月之前说过的那句戏言一般:京师王气凋丧!
  这大明朝,也不知道它能不能继续下去,如果继续,它还能存续多少年?
  ……
  泰昌元年九月十六,江南大军抵达京师,京城震动!
  朱常津率领全军乘坐军用蒸汽船,一路沿运河北上直达京师。
  他可不像沈渊的五百近卫军,需要隐藏形迹,还要乘坐伪装好的商船,人家朱常津从南京一出发便是全速前进。
  蒸汽船强大的马力和运载能力,负载着一万部队,连同他们的战马辎重、军粮给养,在运河上排成一条长龙,向着京师方向疯狂开进。
  大军仅仅用了八天的时间,就由南京到达京师,之后抵达通州码头。朱常津随即命令陆军登陆,向着京师急进!


第2220章 满城蝼蚁谋算多、大兵压境、如之奈何
  等到江南大军到达之际,整个京师的军民官员全都傻眼了。
  由于锦衣卫南北政府两方面的不作为,还有沿途各地报信的军队还没有蒸汽船跑得快。所以江南大军到得猝不及防,进军的突然与迅猛,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这就是江南军队的行动能力,跟朝廷官军的发兵的速度相比,那真是快如雷霆闪电一般!
  京师三大营完全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他们也没办法反应,因为调动军队需要朝廷下令。而朝廷中的最高层,首辅方从哲却提前得知了消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跟江南大军开打。
  朱常津的大军随即抵达,在京师朝阳门外列开阵型,然后京师城墙上防卫的官军和附近观看的百姓,就真正见到了这支江南大军的战斗力。
  ……还没打仗,他们就输了!
  在通州运河码头那边,江南军队登陆之后,辎重团就将大量的马车零件组装起来,套上军马之后就装载着作战物资,向着京师朝阳门以冲锋的速度快速转运。
  眼看着就在那些京师军兵的眼前,朝阳门外的空旷之地,飞快地建立起一个硕大的营寨!
  三百米之外布设铁丝网,大量规格划一的军用帐篷迅速搭建起来,整齐得犹如刀砍斧削一般。
  在这之后就是波纹薄板搭建的营寨寨墙,钢管结构的了望塔,营地里指挥所军械处,医务室弹药库,各个帐篷全都按照预定的位置搭建妥当。
  还不到半天时间,一个整整齐齐的大营就在朝阳门外完成,当夜幕降临之际,一道道警戒探照灯发出的光束犹如利剑一般,刺破了黄昏的天空。
  整个京师全都傻眼了,他们天天念叨着江南大军江南大军,今天人家终于来了,而且还来得这么快!
  ……
  在城外江南军大营里,陆军大将朱常津正在自己的营帐外,看着夕阳方向的京师城墙。
  黑沉沉的城墙犹如巨龙一般,横卧在燕赵大地上,最后一抹黄昏的亮光投射在城墙上,无端的为它平添了一股肃杀与悲凉。
  这就是京师!
  朱常津之前从未来过京师,他今天第一次到达这里,就是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在大明中枢的面前。
  在他的身边,铁枪赵原的心中暗自感慨,而那位一脸花白胡子的达叔,见到自己当初要饭都填不饱肚子的京城,却是心中感叹不已。
  ……
  一万如狼似虎的强军在城外驻扎,朝着城墙方向那一大片黑沉沉的炮口,城上的官军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此刻的京城里人心惶惶,天知道有多少人正如惊弓之鸟一般,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们心里的感觉,就像是自己家的天棚上被糊了一块洗脸盆那么大的泥巴。你成天在它下面经过,每次看到它的时候都想着,这玩意儿早晚有一天会掉下来。
  但是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你慢慢的不再胆战心惊,看到它的时候心里会想,既然这么久没有掉下来,那它真正掉下来的时候,那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呢!
  可是忽然有一天,这玩意儿居然真的呼啸着掉下来了,而且还准准儿地砸在自己的脑袋上,那时你心里的感觉真是可想而知。
  更何况城外的大军可不仅仅是泥巴而已,他们要真的打进来,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当时就没了性命!
  ……
  当然京师城内的老百姓是没什么可怕的,江南大军秋毫无犯的名声早就早就传到了京师。
  在京师里有到南方去做生意的商人,也有广州杭州的商人到京师里来贩卖工业产品,要知道京师里现在稍稍富裕一点的家里,要说洗澡洗衣服不用肥皂,那都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因此京师里的老百姓知道关于江南的很多事,他们知道城外那些大兵一个个比他们北方的县太爷赚得都多,他们知道沈渊远征海外之后,带回来的财富甚至十六七条巨舰都装得满满当当!
  所以这些京师百姓倒是丝毫不怕,外面的江南军队会冲进来抢劫杀人……不过那些当官的就不一样了!
  沈渊在江南严惩贪官污吏,铲除恶霸地主,处置不法商人,他嫉恶如仇的名声谁不知道!
  这京师里面的京官,谁的家里还没有几千上万两的民脂民膏?所以当他们知道了江南大军到来的消息,一个个自然是吓得魂不附体。
  而这些人虽然害怕,却也备不住有一些思路清晰、头脑活泛的官员,开始暗地里打起了主意。
  于是京师里这些人开始各忙各的,每个人都在拼命的为自己打算。
  那些觉得自己钱财来历不明的人,二话不说赶紧赶马套车,把自己的家财拿出来送到天元票号里,兑成银票。
  毕竟这天元票号在江南也有分号,甚至还把总号从扬州挪到了广州,他们总不至于连自己家的买卖都抢吧?
  因此换成了银票,既好藏匿又好带走,自然是最为稳妥的打算。
  而那些在京郊一带有农庄和亲属家人的,这时纷纷拖家带口的往外跑。
  京师眼看着就要打起来,听说人家江南大军的炮弹比人脑袋都大,炮弹上可没长眼睛,万一要是轰进城墙,落到自己的家里怎么办?
  因此还是赶紧搬到城外,找一个农家或者山沟藏起来才稳当!
  而这时,那些京师的大小官员则是纷纷汇聚在一起,他们以各自党羽和组织为单位,不知道有多少伙人都在同一时刻挤在昏黄的灯光下,脸色铁青地商量着对策。
  在他们中间,不乏当初那些曾经抱成一团,跟万历天子对着干的朝臣。
  如今万历驾崩,让他们失去了团结一致对抗的目标。泰昌皇帝暴死,使得他们觉得自己的目的似乎是达成了,但又没有完全达成……
  这些人从原本一个坚固的团体,已经随着两代皇帝的离去变成了一盘散沙。而在这一刻,所有京师官员谈论的话题都只有一个:
  怎么才能想办法让江南大军不进城,保住大明正统……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


第2221章 雨雪冰风总相从、前世夙愿、情到今生
  京师的风向,一夜之间就变了。
  原本占据了乾清宫的李选侍虽然外表嚣张,心里却是暗自忐忑。她一边怕朝臣结伙过来为难她,一边算计着该怎么利用手里的皇太子朱由校,把眼前的局面变得对自己越来越有利。
  可是她三等两等,没等来朝臣和她打擂台的队伍,却等来了城外的江南大军!
  一时之间李选侍大惊失色,在这之前她是怕大臣过来,现在则是盼望着朝臣赶紧来,好商议一下怎么对付城外的江南大军。
  可是一直到了第二天中午,等到日上三竿也没见朝臣过来一个人。
  此时乾清宫变得一片清冷,李选侍和郑贵妃相对而坐,面面相觑却不知是何道理。
  至于在她们上首端坐着的少年朱由校,就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早已被抛弃,一夜之间就从肩负大明天下之重,变成了无人问津的馊饭剩菜!
  ……
  这个时候,那些朝臣京官们经过一夜的商量,有的是死活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更有许多人面对这样的局势则是伤心惊惧之极。
  但就像首辅方从哲所说的,朝廷里还是不乏有些头脑灵活的聪明人,在这些连夜密会商量策略的大臣当中,终于有人还是想起了瑞王朱常浩!
  在这之后,就好像是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朝臣全都是拍案叫绝!
  可不是嘛?只要朱常浩当上了皇帝,那还怕什么城外的江南大军,这不说着说着就成一家人了吗?
  于是想到这个主意的朝臣们,欢喜之极地奔走相告,从天明时分开始,这个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京城。
  这里面也有些思想陈腐的老臣,觉得皇位理应由皇太子继承,认为兄终弟及这种事,始终都是朝廷祸乱的根源。
  他们的思想里觉得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