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我可以编辑剧本-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刘琮的话,邓芝立刻面不改色的说了起来,

    “楚王殿下无需担心,汉中王愿意为您解忧,只需您同意,十万蜀军就可以顺流而下,来荆交扬帮您镇压蛮夷。”

    “届时您可放心北上即可,荆交扬三州赈灾之事可交与汉中王即可。”

    刘琮:“…………”

    你t真有脸说这个?

    把荆交扬交给蜀军?我刘琮除非脑子抽来。

    “这个……江南之事本王自会料理好,就不劳汉中王费心了。”刘琮嘴角抽搐了几下,摆摆手说道。

    他算看出来了,刘备这是铁了心要拉着他北伐啊。

    想想也是,诸葛亮给刘备的隆中对时画了一个蓝图,让刘备夺取荆益。虽然荆州没被刘备夺取,不过蜀军实力已经很强了。

    按照计划里,现在北方曹操实力已经削弱了,而蜀军和江南楚军都强悍无比。此时正是刘备“出于秦川”,楚军北伐中原的好时机。

    当然这些只是对于刘备来说的,但是在刘琮看来却完全不符合自己的权益。

    毕竟一旦他和刘备一起进攻,刘备攻打的是偏远的西凉关中,而他却需要进攻曹操最重要的中原地区。

    面对关中和中原,哪个对曹操更重要不问也知道。所以曹军主力肯定是优先阻拦他的,而刘备却可以趁虚而入。

    这样的形势基本上就是他刘琮在替刘备牵扯曹军的主力。而刘备却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发展壮大。

    哪有这么好的事?他刘琮从来不会替别人打工。

    所以刘琮直接咬死,北伐我赞同,不过我拒绝现在北伐。要向北进攻的话你刘备自己去,我刘琮绝不先出手。

    只不过邓芝这边也是掏出各种条件,并打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刘琮北伐。

    最后双方拉扯的大半天,刘琮没让步,邓芝也没打算放弃,只能暂时先中场休息。

    “真t累人,刘备那个伪君子竟然还想拉着我一起北伐。”邓芝出去之后,刘琮黑着脸坐下喝了一口水,无语的说道。

    “真要是北伐,我们就要直面曹军的优势兵力,然后给刘备做嫁衣了。”

    历史上孙权拒绝与诸葛亮一起北伐也不光是孙权打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北伐不符合江南的利益。

    江南面前是富饶的中原和淮南,一旦江南兵马北上,面对的就是曹魏的主力阻拦。全力北伐也不一定能夺取尺寸之地,完全是亏本的买卖。

    而诸葛亮北边是偏远的关中,对抗的也只是曹魏的雍凉联军罢了。只需要雍凉魏军一个疏忽,蜀军就可以开拓大片领土。

    所以凭啥我江南费劲巴力的给你蜀军打工啊?

    这也是历史上孙权一直对北伐的事情不是很关心的主要原因。

    现在刘琮做到孙权的位置上,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北伐并不符合他的利益,现在北伐完全就是给刘备做嫁衣了。

    只不过就在刘琮下定决心,打算召见邓芝表示自己拒绝一切北伐的时候。

    他的手心的金光的光芒猛然亮了起来,疯狂闪烁了几下。

    而沉寂了两年时间的剧本再一次出现在了刘琮的手上,让刘琮顿时愣住了。

    “这是怎么了这是……”



    第一百四十八章 剧本更新

    

《昭武帝传》

    一如既往的名字,一直没有变化多少,前面的内容也完全没有变化。

    不过现在,自刘琮称王之后的剧情发生了一部分变化。

    【先帝出身山阳刘氏,鲁恭王刘余之后,其母乃襄阳蔡氏。先帝出生之时,天有异象;    表常见有神龙盘旋与屋顶,甚惊异之。】

    【先帝自幼好学,年方五岁便能出口成章,为全荆州士子所惊愕。其性情温和而正直,仪表堂堂,乃一代才子。九岁之时,时常指北而誓,定要匡扶汉室。】

    …………

    …………

    …………

    【自先帝继位楚王以来;    常思北伐以诛灭曹贼;    匡扶汉室为己任。】

    【建安二十四年,益州刘备遣使来联合,乃称双方一起北伐诛杀曹贼。】

    【然先帝当时需镇压内部蛮夷,粮草匮乏,无力北进,只能被迫拒绝此提议。】

    【后使者邓芝提议楚军北进至樊城,以给予曹军压力,而蜀军独自北伐之事。先帝欣然允诺,乃命平寇将军魏延领兵进驻樊城。】

    【建安二十四年九月,益州牧刘备北伐,率领十万蜀军猛攻陇南。曹操以曹真张郃为将,领雍凉曹军以抗衡。】

    …………

    【十月;    关中诸侯梁兴率领关中兵马来降,跟随而来者后成为大汉三相之首李善。】

    【先帝大喜,册封梁兴为校尉。】

    …………

    【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益州牧刘备以诸葛亮之谋;    雪夜突袭曹军,大破雍凉曹军,夺取陇西三郡。】

    【然曹操怒之,亲率曹军十万西征,与刘备战于街亭。曹蜀相继血战数月,后突然罢兵言和,停战于略阳。】

    【建安二十五年春,蜀军突然退兵陇西,顺长江而下,大举进攻荆州。曹军自寿春南下,强渡长江对扬州发起了攻势。】

    【曹刘联合绞杀,先帝措手不及,被迫调动楚军防范秣陵,死守长江。而蜀军趁机进攻扬州,南郡武陵相继失陷。】

    【建安二十五年秋,曹操病逝于皖城,曹军被迫退兵。先帝方稳之,乃引兵西进反攻,重夺武陵。】

    【蜀军乃起倾国之兵东进,楚军与蜀军战于夷陵。先帝以陆逊之计;    连环火车冲击蜀军营寨;    大获全胜。】

    【然夷陵之战益州与先帝仇恨结下,矛盾尖锐。先帝不再信任蜀中之言,蜀中亦撕毁盟约,相互仇视。】

    …………

    …………

    …………

    【自建安二十五年,至兴汉二十五年,先帝励精图治。因伪汉于侧面处处作对,且重病防范,先帝难以北伐。】

    【兴汉二十五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于南郑,蜀汉内部混乱之际,先帝以血狼士卒为先锋,自交州偷渡袭之。】

    【伪汉大乱,伪帝刘禅见大势已去,乃引成都百官投降先帝,益州收复。】

    …………

    …………

    …………

    【兴汉三十九年,先帝征讨并州,不慎染上风寒。随军郎中皆无计可施,乃以治愈先帝。】

    【兴汉四十年一月,先帝病逝于太原,享年六十六岁。】

    这一次出现的剧情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推演,代表着一个时空的“刘琮”的一生。

    又是一个没能统一天下的兄弟不完全的传记啊。

    刘琮有些无语,这一次剧本透露的情报很充足,足够他消化一下了。

    首先,他的庙号依然是昭武皇帝,征战了一生结果还是没能统一大汉。

    看得出来阻碍这个兄弟统一的最大问题,还是蜀汉。

    “没想到刘备这一次北伐竟然会和曹操搅和在一起。”刘琮摸了摸下巴,盯着剧本这一段剧情,感觉很是古怪。

    诸葛亮的隆中对里不是把曹操当成最后boss了吗?为什么这创业未半就突然和曹操合作来攻打处于弱势的他?

    非常奇怪,非常奇怪!

    还好这位兄弟足够坚挺啊,面对曹军和蜀军的联合进攻还可以支撑的住。

    ……当然还是曹操病死的足够及时啊。

    往后问题就很明显了,刘琮和刘备完全撕破了脸皮,彻底没有结盟的可能了,接下来变成了真正的三足鼎立。

    刘琮要是想北伐就得防备蜀汉在后面偷屁股,想进攻蜀汉还得考虑曹魏的威胁。而对于蜀汉曹魏也是这样,另外两家都是敌人,都不敢联合。

    这样一来压力就来到了刘琮身上,剧本里的兄弟一口气苟了二十五年时间,把诸葛亮熬死之后才灭掉了蜀汉。

    这样完全拖住了刘琮的发育脚步,从而让这个兄弟在有生之年没能统一。

    好吧,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刘琮眯着眼睛翻来覆去看了一遍这个剧本,把所有细节全都找了一遍之后才放下了剧本。

    “这样一来恐怕就得尽快调整对外的态度了。”刘琮头疼的揉了揉太阳穴,很苦恼的自言自语道。

    要是继续坐视不管,刘备早晚得和曹操搅和在一起。哪怕是提前知道,刘琮也没办法面对刘备曹操两个人的敌视下发育。

    他可不想和剧本里那样熬到诸葛亮也病逝了再吞并蜀汉,那就太浪费时间了。

    “真是的,连刘备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都开始不靠谱了……这世界到底是怎么了,古代人不都是很讲信用的吗?”

    “d,一群不要脸的玩意。”

    …………

    …………

    …………

    “什么?楚王愿意一起北伐?”邓芝有些意外的看着前来通知的使者。

    “是的,楚王殿下表示再苦再累也没解救陛下重要,所以殿下打算亲率楚军北伐中原。”使者认真的回答。

    听了这个说法,邓芝更是奇怪,毕竟他都没有想到刘琮会同意一同北伐。

    还是说刘琮突然良心发现了?

    想了想,邓芝把这个一看就不靠谱的想法扔到了一边。

    指望刘琮良心发现?

    他的良心狗看了都摇头。

    只能说刘琮肯定有什么其他的阴谋和打算,让他感觉北伐有利可图。

    想到这里,邓芝反而开始警惕起来了,他可是还记得当初孙权是怎么中招的。

    必须警惕刘琮故技重施,假意北伐,实际上目标是蜀中。毕竟楚军的动员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他们要是想偷袭,蜀中的细作都来不及汇报。



    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伐之约

    

邓芝带着刘琮刘备双方一同北伐中原的盟约回到成都,向刘备复命。

    能让刘琮一起北伐,刘备属实有些惊讶,很显然大家都对刘琮是什么人有了解了。

    无利不起早,信誉什么的从来不讲的卑鄙小人。

    他能愿意和刘备一样为匡扶汉室而北伐?

    好吧,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

    “孔明,你说刘琮会不会又故技重施; 趁着我们北伐关中的时候偷袭我们?”刘备仔细翻阅完盟约,看完刘琮的承诺之后第一反应就是和邓芝一样。

    这小子不会又想阴我吧?

    诸葛亮坐在旁边,他摇了摇羽扇,沉吟了一会开口道,

    “很有可能,也没有可能。”

    刘备:“???”

    谋士都喜欢谜语人,诸葛亮也不例外; 只可惜刘备胎教水平的谋略自然理解不了诸葛亮的意思。所以诸葛亮也没继续猜谜下去,而是慢慢开口道;

    “刘琮此人乃小人也,相信他的信誉是自寻死路。亮敢保证,一旦殿下北伐,益州空虚的时候,刘琮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此谓可能也。”

    “不过刘琮同样是个极其谨慎的小人,没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他不会放手一搏。大多数时候刘琮更喜欢的是稳扎稳打而非冒险。”

    “所以殿下只需要加大益州各关塞的驻防,警惕好每一条小道,不给刘琮看到希望,他就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诸葛亮看的很透彻,经过多次和刘琮的对线之中他足够了解这个狡诈的诸侯。

    他有时候会很浪,但是在大事上常常表现的比较保守。比如当初进攻扬州的时候,拒绝选择放手一搏,转而退兵回荆北,等到万事俱备才发起攻势。

    他很阴险; 不知道为何每回都可以抓住最关键的机会发动进攻。在诸葛亮看来他就像一只狡诈的毒蛇; 每次都喜欢躲在不起眼的角落。找不到机会的时候表现的人畜无害,但是一旦有足够的把握; 他就会发起雷霆攻势,让人措手不及。

    “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刘备似懂非懂,沉默了一秒钟,接着开口问道。

    “接受这个盟约,但是要全面加固益州各个关塞的防御。”诸葛亮回答,他摊开益州的地图,指着地图上所有的关塞工事一一给刘备解释。

    所有关塞全都被诸葛亮说了一个遍,甚至连险峻无比都阴平古道都安排了一千士卒把守。总体下来,刘备起码需要留下六万多蜀军来守卫蜀中。

    刘备总共就十四万蜀军,这样算下来他总共也就能拿出来七万蜀军北伐了。

    刘备不由有些无语,就七万蜀军北伐能干啥?

    不说别的,单纯关中的曹军卫戍部队就不止十万。更别说曹军在各地的仆从军,以及臣服于曹操的羌族部落了。

    他刘备八辈子都没打过富裕仗啊。

    “算了,孔明对于北伐的计划,可有定论否?”刘备揉了揉太阳穴问道。

    就在去年,刘备视为左膀右臂的法正病逝于成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